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及今后整个社会主义阶段,无论是全民所有制的工矿企业,还是农村中的集体经济单位,分配个人消费品都要贯彻这个原则。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即每个劳动者都要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按每个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进程中,层出不穷的新事物和新问题推动着社会科学的基础理论,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去做新的探索和新的发展。没有这种基础理论的创新,便无从进一步指导和推动我们的实践。为此,我们将郭允冲同志写作的《按劳分配新概念》,作为一家之言,刊载于此,希望引起读者的兴趣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并充分参与到价值分配中去.知识经济时代按"知"分配,并不是对按劳分配的简单否定,而是对按劳分配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扬弃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和价格体系的不合理,是我国现行经济体制的两个十分突出的弊病。全面地落实按劳分配的原则,积极而慎重地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是迅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必须解决的两大任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内容,要完成这两个任务,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本文仅就按劳分配和价格改革两者的关系,而且着重从价格问题对贯彻“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的影响来说明全面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必须进行价格体系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分配原则,就是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但是,长期以来,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央在分析过去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时曾指出,在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和建立健全生产责任制方面,长期没有重大突破。致使劳动者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受到压抑,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指出: “要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各个工商企业要这样  相似文献   

7.
联产计酬应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责任制的基本形式任何一种社会化生产,都需要有严格的责任制。在社会主义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还不是很高,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人们还不十分习惯于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实行按劳分配,把责任制与劳动报酬联系起来,与劳动者的物质利益联系起来,才能激发起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增强其责任心,保证社会经济各个环节上的有关组织和人员,对他们承担的任务全面负责。上述这些显而易见的道理,已经为人们所公认。但按劳分配是按什么样的“劳”,劳动量如何测定,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体现按劳分配的原  相似文献   

8.
9.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客观经济规律,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之一。但是,各国的社会主义并非共着一个模式。由于不同的历史和社会经济条件,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必然存在各不相同的特点,与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设想有一定的差别。因此,在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按劳分配时,应当把这种普遍真理同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承认按劳分配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工资政策首先和主要地是一个如何更好地遵循按劳分配规律的问题,但又并非完全地局限在这一点上。即以我国工资方面所存在的低、平、乱、死四大弊病而言,它们就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而非仅仅由于违背按劳分配规律所引起。低,指工资水平低。工资水平的高低,从根本上说来,取决于可供分配的消费品数量。恩格斯说:“分配方式本质上毕竟要取决于可分配的产品的数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475页)。可供分配的消费品数量,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水平;在国民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又取决于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计划规律所决定的积累和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历来注重按劳分配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原则。今天,我们捧读《邓小平文选》有关按劳分配的论述倍感情切。它对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全国亿万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生产积极性,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程,有着非常现实的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按劳分配是人类社会各种不同类型分配中的一种,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它是特殊性的东西;同时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它将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就社会主义社会而言,它又是普遍性的东西。因此,我们应从按劳分配僵化理解的误区中走出来,正确把握按劳分配的本质,积极探索适合当代实际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以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是否存在?按劳分配中“劳”的含义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按劳分配?本文拟对以上这些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不排斥按劳分配有人认为,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商品货币关系已经消亡为前提的。现实生活中既然还存在商品经济,那么,按劳分配就不存在。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既违背了马克思的原意,也不符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按劳分配并不对立,而是同时并存。它们的并存是由同一社会主义客观经济条件所决定的。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仅是众多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之一,还不是决定劳动者货币收入的惟一依据。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劳动者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方式还远没有实现马克思阐明的按劳分配原则。从根本上搞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消费品的主要分配方式,才能够为我们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提供科学有效、令人信服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原来设想的按劳分配的实现条件发生了变化,即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劳动力仍然是商品。因此,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也应随之改变。但只是改变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而不是改变按劳分配的原则和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决定消费品价值仍然是社会平均必要劳动。同时说明了现阶段收入分配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对社会上存在分配不公的现象应采取的必要的对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令人非常鼓舞。报告还具体谈到,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兼顾效率与公平。这就比过去一些教科书只谈按劳分配前进了一大步。本文结合14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谈谈笔者关于按劳分配的若干思考,就正于专家和读者。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弊病在于,不是以劳动作为分配的依据,而是以资历、职务等级作为分配的依据。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是首先应确认计量劳动的尺度。从目前来看,以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劳动的尺度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为此,至少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改革。其一,首先要理顺价格关系才能理顺分配关系;其二,取消各种补贴,把福利性分配变为工资性分配;其三,建立交纳个人所得税制度,国家通过税收来调节分配关系,避免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在商品经济环境中,如何进行按劳分配,并通过它充分有效地调动劳动者的生产劳动积极性,产生出最佳效益,是理论界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近几年,理论界围绕它进行了许多有效的探讨。本文试图从按劳分配的经济价值效应关系方面作些分析,以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应有的规定和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20.
各个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特别是19世纪初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阐述了各自关于未来社会分配的思想,这些思想为马克思创立按劳分配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是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思想渊源。此外,马克思还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收入分配关系的局限性,为创立科学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完成了按劳分配理论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