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科学》2010,(8):F0002-F0002,F0003
新能源汽车的试验场 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示范应用,充分展示我国新能源汽车最新研究成果,实现世博园区内交通“零排放”。园区周边“低排放”的目标。如此长时间的大规模示范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2.
李永  宋健  杨捷 《科学通报》2012,(27):2599-2606
新能源汽车电池膜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电池膜主要分燃料电池膜(发电装置)和动力蓄电池膜(充放电装置)两类.随着电池膜材料工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迫切需要研究膜材料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质子交换膜材料、锂电池隔膜材料和镍氢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进展,结合本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着重介绍了汽车电池膜材料的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影响因素及控制策略,讨论了新能源汽车电池膜材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采用市场德尔菲法,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发放两轮问卷征集技术需求清单:向社会专家和国内相关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技术专家发放两轮德尔菲调研问卷,对问卷进行回收、处理和分析,得到新能源汽车领域关键技术课题清单;对关键技术课题对我国该产业发展的重要度、预期实现时间、我国目前的研发水平、能否形成自主知识产权、能否形成产业化、技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技术课题的发展路径进行分析。该研究对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技术升级、产品结构优化,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14,(10):F0004-F0004
##正##为了展示清洁能源汽车未来的引领作用,9月3日,创新征程——2014新能源汽车万里行(上海站)发车仪式在上海汽车博物馆正式启动。此次新能源汽车万里行车队由上汽集团自主研发的荣威品牌系列(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组成,分南北两线,行程超越10000多公里,涵盖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这次"万里行"也是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在不同气候、路况等环境下的一次"大路考"。在发车仪式上,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干频透露,为了加快上  相似文献   

5.
上帝关上一扇门,总会打开另一扇窗.新能源已经席卷而来,酝酿着颠覆旧世界,开创新世界.也许下一个世纪,石油汽车时代就会像"石器时代"一样,成为教科书上的历史名词,新能源--将开创成本廉价、清洁环保、永动机式的汽车时代.  相似文献   

6.
上帝关上一扇门,总会打开另一扇窗。新能源已经席卷而来,酝酿着颠覆旧世界,开创新世界。也许下一个世纪,石油汽车时代就会像"石器时代"一样,成为教科书上的历史名词,新能源——将开创成本廉价、清洁环保、永动机式的汽车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无人驾驶,自主实现目标引导;障碍规避,合理进行路径选择;智能操作,自动完成货物装卸……2019年初,比亚迪与新加坡科技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无人驾驶纯电动叉车在新加坡正式亮相,在物流运输等行业掀起了一股新能源绿色变革风暴。1995年,比亚迪在改革开放政策的号召下,从深圳的一个旧车间起步。24年来,该公司已迅速成长为拥有员工22万人,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领域,营业额和总市值均过千亿元的国际化科技企业。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有多种,但其中之一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昂贵,是20年之后的技术".2007年1月,汽车和动力电池专家Menahem An-derman博士在美国参议院能源与资源委员会作证时下此结论.再说,中国也没有氢燃料电池反应所必需的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不断高涨,价高时比价低时要高出几倍,目前价格徘徊在每桶80美元左右。在高油价和低碳经济的双重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被各国提上重要议程,电动汽车由此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充电问题,因为汽车充电站还很少,不像加油站那么方  相似文献   

10.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有多种,但其中之一的氢燃料电池技术不成熟、成本昂贵,是20年之后的技术”。2007年1月,汽车和动力电池专家Menahem Anderman博士在美国参议院能源与资源委员会作证时下此结论。再说,中国也没有氢燃料电池反应所必需的铂。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汽车开始普及后,作为交通运输工具的汽车就成为环境的污染源。随着石油消费的急剧增加,有限的石油资源面临枯竭的威胁,同时世界各国为了减少环境污染,制定的排放法规日益严格,这两方面促使世界各国开发新能源,目前从世界范围看,正进入一个石油的代用燃料时期。 在已研制的代用燃料中,天然气由于其高热值、高辛烷值、低污染和价格低廉,而成为汽车首选的代用燃料。  相似文献   

12.
新能源汽车就要来了吗?这一提问已持续了十几年,也让人着实失望了十几年.被"忽悠"了十几年的民众逐渐失去了兴趣,对众多预测和许诺也感到麻木.  相似文献   

13.
<正>姜久春41岁,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国家能源主动配电技术研发中心主任。从事电动汽车电池管理及充放电基础设施方面的研究工作。他建造了国内第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北京西黄庄电动汽车充电站;他设计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两个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北京奥运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和上海世博会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他研发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实现产业化,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50%以上的份额。  相似文献   

14.
从水中取氢气作燃料,这是人们长久以来的梦想。当今世界,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将危及全球人类的生存。其中,由于全球的汽车数量猛增,汽车带来的能源消耗及其尾气污染问题也显得十分突出。为此,各国科学家及一些大的汽车制造公司,都在积极探讨采用可以替代传统石油燃料的新能源来驱动汽车,如电能、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醇类及氢气等,其中液态或气态的氢气是未来新燃料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汽车就要来了吗?这一提问已持续了十几年,也让人着实失望了十几年。被“忽悠”了十几年的民众逐渐失去了兴趣,对众多预测和许诺也感到麻木。  相似文献   

16.
《知识就是力量》2016,(4):10-11
人们把"衣食住行"列为生存的基本需求,可见"行"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的不可或缺。人们求学、工作、旅行……无一不与交通出行紧密相连,交通科技带给人们生活的益处显而易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技的发展,正改变着世界和我们的面貌。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如汽车、公交、地铁和轻轨列车等,正随着现代化的节拍发生着质的变化和飞跃。如今,无人驾驶地铁和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引入,成为公共交通迎战"大客流"的利器;各种新型交通工具出现在我们的大街小巷,成为引领潮流的酷炫一族的心头好;而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动力汽车,为我们的环境添了一份保障;车载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我国“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的要求,采用低全球变暖潜能值(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GWP)的热泵系统有助于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全面减少新能源汽车碳排放.然而,目前对于采用何种低GWP工质尚无定论,几乎所有研究仅仅采用GWP值来衡量制冷剂的环保性能,对低GWP工质热泵系统全生命周期气候性能(life cycle climate performance, LCCP)的认识明显不足,同时也缺少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热泵的LCCP评估模型.为此,本文基于7个城市的气候数据、当地供电特性、真实世界驾驶循环、乘员舱冷热负荷与舒适性、热泵系统台架测试等,新开发了适用于电动汽车热泵的完整LCCP模型.基于该模型,对传统高GWP工质R134a和R410A、低GWP工质CO2,以及先前开发的新型高效环保工质CO2/R41(GWP为49)、M2(非共沸混合物, GWP为137)在电动汽车热泵中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作了评估.结果表明,建立的LCCP模型对热泵系统性能系数(coeffic...  相似文献   

18.
新能源     
黄晞  汪广仁 《科学》2002,54(3):51-52
地球上的各种能源,有的已被大规模开发和广泛利用,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等,称常规能源;还有一些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是正在研究开发和利用的能源,被通俗地称为新能源.其实太阳能、风能等,人类很早就已开始利用,这里把它称作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开发利用而言.新能源与常规能源的区分也是相对的,今天的新能源将来也会成为常规能源.如核裂变,过去是新能源,现在由于技术基本成熟,许多国家已把它看作常规能源.上述这些新能源都是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被作为未来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基础,受到了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交通是耗能最大的领域之一,因此各国都希望能在交通领域推进新能源的利用。新能源在汽车行业的研究和推广渐成热点,航空业也不甘落后,各种各样的新能源飞机正在研究之中,这些飞机大多采用很少有碳排放的新能源,因此也可成为低碳飞机。近年来,一些新能源飞机已经成功完成了首飞。可以说,新能源飞机已经蓄势待发,只待成本的下降了。  相似文献   

20.
迎接中国智能交通的新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简称ITS)是当今国际交通运输领域发展的前沿之一,它是高新技术在交通领域集成应用的产物,在国际上的发展不过十几年时间,却在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发挥了明显作用,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各方面的革命性变化,推动了信息、通信、控制、新能源和汽车技术在交通运输平台上的融合和集成应用,并带动了智能交通产业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