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戴金波 《邵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72-75
唐大中初期,马戴贬谪到朗州龙阳之后,他游历过湖湘不少地区,对湖湘山水及贬谪生活有一定的切身感受,创作了不少与湖湘有关的诗歌。他的这些湖湘贬谪诗,善于捕捉、选择和组合一些清幽、冷寂而又富有神韵的自然意象来表达自己的羁旅之思,失意之感,使其诗歌显露出明显的“清峭雅奇”的艺术风格,在晚唐诗坛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3.
4.
中国古代贬谪现象的表现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铁峰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8(7):53-56
贬谪是中国古代很常见的政治现象,自先秦时代就出现了.从其表现来看,它具有贬谪对象的普遍性、群体性、原因的不确定性、个人遭遇贬谪的反复性等特点.同时,从中国古代的贬谪处置和被贬谪者的情绪反应与心路历程中,也反映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庸性和包容性等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5.
秦观散文创作与当时科举制度有密切联系。秦观应试时正值王安石变法之后 ,王氏“新义”对考生具有极大的约束力 ,秦观一面对当时的科举考试形式怀有抵触情绪 ,一面又不断努力使自己的文章符合所谓“时文”的规格 ,以求及第。因此 ,他的散文创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种矛盾心态的支配。又因为屡试不第而很晚才进入当时的核心文化圈 ,这都限制了其散文创作的成绩。入仕后 ,秦观成为新旧党争的牺牲品 ,元之后一再遭贬。而政治思想上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 ,对其策论结构的形成发生了直接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艳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2):62-64
王先谦是近代湖湘文化的核心人物。一方面他的学术思想深受湖湘学风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也影响了湖湘后学,为湖湘文化的后世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8.
刘禹锡在贬谪期间所创作的大部分作品抒发了对自身清白无辜的自信和因贬谪产生的满怀的忧怨牢骚,使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贬谪文学传统,在他创作的贬谪文学作品中,充满了一种浓郁的“骚怨”精神。 相似文献
9.
孙琴安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
自元好问《论诗》绝句中对秦观发出“始知渠是女郎诗”的说法后,前人对秦观的诗颇有贬意,以为过于柔弱。本文通过对秦观七绝诗的评析,认为苏轼“以诗入词”受到赞扬,扩大了词的境界,而秦观“以词入诗”亦未尝不可,在宋诗中独树一帜,丰富了宋诗的艺术风格。故此文一反传统习见,借评价秦观七绝诗的同时,对其“以词入诗”从积极的意义上进行了肯定。 相似文献
10.
李彩霞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2)
清初流放贬谪事件频繁,“江南三大案”打击范围广泛,清廷利用文字狱打击汉族文人的不满情绪以巩固统治秩序.文人或因直言进谏、党派之争,或受亲友、上司牵连而获罪,被贬后的人生态度与诗歌风格消极悲观. 相似文献
11.
张潆文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6)
作为婉约词的正宗,秦观、李清照的词无论在题材内容,还是情感表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然而,作为两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抒情方式上也体现出诸多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冯丽霞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0,17(6):48-52
秦观好作春词且长于春词。其词大多数以春天为背景,这些春词意象繁复,色调艳丽。在秦观人生的不同阶段,春天意象的情感内涵在发生着变化,表现出思念、落寞和伤感、绝望等种种情绪。秦观以丰富的意象群,细腻幽深的情感,赋予笔下的春天丰富的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3.
自唐代始,烟瘴热毒的粤西便成为朝廷流放逐臣的重地。历代贬谪文人多致力于传播中原先进的礼乐文明,促进了古粤西的文治教化进程,功在千秋。同时,粤西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也滋养着贬谪文人的心灵,成为其生命境界蜕变的丰厚土壤。粤西独特的文化品格在这种文化的双向交流与汇融中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4.
15.
两宋由于新旧党争以及主战主和之争产生了大量的贬谪文人,其中不乏词坛大家。贬谪使词人们离开繁华都市中的温柔富贵和青楼的笙箫、家宴的安乐,在谪途与贬所饱经磨难的同时开阔了眼界。万水千山行遍的经历让他们笔下的词境发生了两大转变:一是由狭小变为阔大;二是由柔媚变为刚健。而这两点转变正是词体“诗化”的重要表现,可以说,词人贬谪对词体诗化有着莫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明中后期,王学动摇了程朱理学的禁锢,使得言路放宽,朝廷内部分门立派,党争日烈。由于明代的官制,言官成为党争中首当其冲的牺牲品。贬谪广西的官宦多数因谏言被贬,而忧国忧民,敢于斗争的品格,使他们普遍得到后世史官的高度颂扬,为广西文化事业所做的贡献也使他们青史留名。 相似文献
17.
18.
宋代文人士大夫在思想上的不一致,继而演化成政治上的朋党之争,他们互相倾轧,作为政治的受害者,苏轼及其四学士都遭受到贬谪,继而影响到他们的诗词创作。 相似文献
19.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21,13(3)
宋代大家苏轼在中国古代贬谪文学史的演进中有着突破性的重要地位。从贬谪文学的概念范畴出发,选取苏轼贬谪至黄州期间的所作诗歌,分析此时期的诗歌特点,以探讨苏轼在此时期的心态变化。其心态变化轨迹主要为初至黄州时的苦闷心情,然后通过游玩山水、诗酒唱和、躬耕自足等方式得以自我宽慰,但整体而言,此时的苏轼始终处于苦乐交织的矛盾心态中。 相似文献
20.
元祐时期是秦观政治生涯的高峰,但受党争影响,仕途几度波折,心态随之起伏不定。秦观元祐诗反映出其在元祐八年前后的心态波动,形成了较独特的诗歌风格,其中酬唱诗、赠答诗风格沉郁凝重,而写景、抒怀诗多流丽淡泊,为我们展现出秦诗在特定环境和心境下,由熙、丰年间的清新妩丽向绍圣后凄厉幽沉诗风转变的过渡轨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