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区域旅游一体化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将各旅游要素紧密联系起来,是区域内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必然手段.旅游吸引物是区域旅游空间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因此对区域旅游空间的研究可以从研究区域旅游吸引物空间分布特征入手.本文以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内的旅游吸引物为研究对象,运用了分形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并结合旅游地理学及经济地理学的相关思想,对该区域内旅游吸引物系统的空间分形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期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皖南旅游吸引物的空间特征,并找到更为合理的发展计划,为合理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优化区域旅游空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形方法,对福建省旅游目的地三大核心子系统(旅游吸引物系统、旅游城镇系统及旅游交通子系统)空间结构分维值的对比分析发现,实证结果较客观地揭示出各子系统之间分形支体属性暗存的数理关系,反映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内在特征.研究成果为促进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整体优化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区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中心地在组织旅游活动、形成区域空间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运用分形几何学方法,结合区域旅游空间格局演变过程,构建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的数据模型,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是分形的,该地区形成了以上海市为首位旅游中心地的四个层级的等级规模体系,各个旅游中心地之间是一种比较均匀的空间结构布局.最后提出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中心地的规模与空间结构的优化方向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设立是安徽省建立"旅游经济强省"的一项重要举措.皖南地区历史文化资源具有多元性、差异性、民族性特色,基于经济全球化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从文化异质性视角出发,围绕入境旅游发展,将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与国内热点入境旅游目的地进行比较,提出其国际化战略构想:凸显文化特质,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走向世界;加强旅游联合,优化国际旅游路线,发挥热点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随着旅游业空间形态、产业结构、经营方式、组织形式的变革,旅游新业态成为旅游市场和学术界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研究区域,在文献梳理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尝试将旅游新业态划分为内部创新型和融合创新型两个类别。通过相关指标的测算,揭示了示范区旅游新业态发展特征,并初步探讨了其驱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新业态总体呈现出发展演进态势迅猛、空间集聚格局凸显、区域特色优势突出和产业融合趋势显著的特征,并受到资源、经济、交通、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驱动。  相似文献   

6.
运用分形理论对山东黄金海岸带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表明:该区域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具有分形特征,空间分布密度由中心旅游城市———青岛向周边地区衰减,且青岛的集聚性比较强,众多旅游城市集中分布在G18、G15等高速公路线上,交通通达性好。从空间集聚维数可以看出,该区域优秀旅游城市空间结构仍处在有限扩散集团凝聚模型演化的初级阶段,空间分布密度由青岛向四周衰减比较快,但青岛的空间吸附半径不大。从空间关联维数可以看出,该区域优秀城市系统空间结构自组织优化还没有完成。据此,本区域在继续发挥青岛集聚性的同时,应着力培育烟台、潍坊市旅游业的发展,进而构建以青岛为中心、烟台、潍坊为副中心的“三角形”山东半岛黄金海岸带优秀旅游城市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旅游转型升级是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表现之一,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分析皖南示范区旅游转型升级的动因,分别从旅游经济、旅游产品、旅游形象、旅游市场四个方面探讨皖南示范区旅游转型升级的效应,揭示皖南示范区在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由此,提出理念升级、产品升级、产业升级、市场升级等旅游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运用分形理论对合肥市旅游景区系统的研究显示:合肥旅游景区系统空间呈内紧外松的格局,由中心城区向外围景区的密度衰减性在增强,是比较标准的有限扩散集团凝聚.景区系统空间具有多分形特征,自组织优化功能较弱.合肥市旅游景区系统优化应着力于三点:完善"两核心、四组团"的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加强交通体系建设,深化旅游产品规划建设,积极引导旅游流空间流动.  相似文献   

9.
在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新常态下,旅游中心城市是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主要载体。通过构建旅游中心性指数测算模型,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测算出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旅游中心城市的旅游中心性分类指数和旅游中心性综合指数,并对旅游中心城市的等级划分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市旅游中心性指数存在差异,可划分为4个等级。其中,一级旅游中心城市为黄山市,二级旅游中心城市包括池州、芜湖、安庆3市,三级旅游中心城市包括宣城、马鞍山2市,四级旅游中心城市为铜陵市。  相似文献   

10.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是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文化旅游示范区,而文化旅游场的营造是文化旅游体验的核心问题.本研究提出文化旅游场的营造模型,模型由三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建而成:一是目标市场系统为导向,二是目的地文化系统为根本,三是表达方式系统为载体.这三个关键要素构成了一个动态开放持续发展的系统;并以西方文化背景的游客为目标市场,对徽文化客栈体验旅游场的营造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1.
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测度与格局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为例,基于新型城镇化内涵分析基础之上构建新型城镇化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研究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并通过ESDA分析模型探讨2000—2012年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2年研究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在[0.401,0.711]范围内波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趋势;CV(变异系数)持续提升也表明新型城镇化的区域差异不断显著;全局上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表现出正的自相关性特征,但空间集聚程度相对较弱;局部上将皖南文化旅游示范区新型城镇化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其中新型城镇化H-H区主要集聚在"芜-马"核心区,并逐渐向铜陵等地演化;而LL区主要分布在岳西县、太湖县、宿松县、望江县、东至县、祁门县等县,并且维持较稳定的空间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文山州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入手,运用聚集分形和关联分形的方法研究不同区域旅游景区(点)系统的空间分形结构特征,进而分析文山州景区(点)系统的分形结构特征和分维数,判断旅游景区之间的关联度,从而确定文山州旅游开发的空间构成情况和旅游开发的中心集散地,以此来分析文山旅游开发空间的发展轴线和节点,为构建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北京作为六朝古都和当代中国的首都,在其城市职能中明确提出,北京是国际著名旅游地,古都文化旅游、国际旅游门户与服务基地。特别是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以后,旅游市场空前繁荣,旅游业逐步成为推动北京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基于这一背景,在对北京市旅游总收入和游客住宿、购物及餐饮等主要旅游消费行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市"十二五"期间旅游区域经济竞争力与旅游空间结构特征,探讨了超大规模城市旅游空间结构优化问题。研究发现: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旅游业经济总量稳步提高,但16个区的旅游经济竞争力差异显著,东城、西城、朝阳和海淀4个区接待旅游住宿、购物及餐饮消费和旅游总收入远远高于其他各区,旅游竞争优势明显;北京市各区的旅游业态虽然呈现多元发展态势,但各区的旅游资源聚集效应存在着明显差距,旅游空间发展定位不够清晰,为此,提出未来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中—天水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及区域旅游规划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和科学依据。方法在野外考察和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及图表对其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关中—天水城市群旅游空间结构由"两条核心发展轴"和"四条拓展轴"及多个城市组合而成,空间结构虽然相对成熟,但总体滞后于旅游发展的实践,不利于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结论加强区域内外空间合作是实现城市群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优化非常重要的途径。此外,理顺行政体制,共享市场品牌;重组资源优势,创新旅游精品;共建基础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等途径是达到优化旅游空间结构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了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类型、地理集中程度、分布密度与均衡度和效益差异,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和旅游资源禀赋三方面探讨了制约旅游景区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深度开发皖北旅游区、充分发挥皖南旅游区的龙头作用、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与加强旅游协作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6.
以安徽省国家4A级以上旅游景区为研究对象,运用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等方法研究了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类型、地理集中程度、分布密度与均衡度和效益差异,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交通和旅游资源禀赋三方面探讨了制约旅游景区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从加大政策与资金支持、深度开发皖北旅游区、充分发挥皖南旅游区的龙头作用、构建便捷的交通网络与加强旅游协作等方面提出了有关旅游景区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对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协同论和点-轴系统为理论依据,以统筹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为思路,在分析陇南市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陇南市旅游空间结构的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区域旅游线路开发设计——以皖南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旅游线路设计是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中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区域旅游线路设计的原理,分析皖南旅游区旅游线路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阐述旅游线路开发、建设构想,充分发挥皖南地区旅游资源优势,全面提高区域旅游效益。  相似文献   

19.
西安市都市型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完善都市旅游产品体系,优化乡村旅游产品与空间结构,创新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与策略。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与案例分析法。结果探讨都市型乡村旅游概念以及在面向都市旅游与都市休闲市场下都市型乡村旅游的产品体系,以西安市为例,探讨西安市都市型乡村旅游发展及策略。结论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都市型乡村旅游是都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安市发展都市型乡村旅游需要坚持旅游景区、旅游产品的乡村性,发展具有乡村性特色的城郊乡村娱乐产品,构筑一体化城乡游憩空间中的乡土文化-娱乐休闲中心,以活化的乡土民俗文化打造乡土文化-娱乐休闲产品,以自然化环境与景观强化乡村意象,坚持"社区参与"与旅游产业链本地化。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建立,对于拉动我省地方产业经济增长,加强徽州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促进地区旅游与国际接轨,打造国际影响力意义深远,这对我省旅游景区的公示语翻译有了更高的要求。论述以生态翻译学为视角,基于其中的三维适应选择论,结合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多维整合原则,对我省皖南部分景区的公示语译文进行解读分析,为安徽省构建国际化旅游示范区的优良的语言环境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