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交往焦虑量表、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问卷对1 488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大学生社交焦虑水平与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差异显著高(P0.01),高社交焦虑大学生的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均显著高于低社交焦虑的大学生;社交焦虑、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和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3者间呈显著正相关(r=0.097~0.761,P0.01),社交焦虑和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均能显著正向预测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在社交焦虑与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16.0%。可见社交焦虑既可直接又可间接通过手机社交网络使用偏好对大学生手机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对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需求与满足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可知,大学生的手机媒介使用需求以社会整合和信息资讯为主,教育学习与自我表达需求有待提高;手机媒介使用满足度较高,依赖程度适中,社会整合、信息资讯、娱乐休闲的使用需求与媒介依赖共同对手机媒介的使用满足产生显著影响;手机媒介依赖强度越大,使用动机与满意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通过手机媒介进行教育学习的需求也会越高,但手机使用时间与学习动机呈显著负相关;手机媒介依赖区别于传统媒介依赖,呈现出实用性依赖特点,过度依赖容易导致个体异化,提高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是避免过度依赖的对策之一.  相似文献   

3.
徐丹侠 《科技信息》2012,(9):184-185
使用体育运动等级量表、社会性体格焦虑问卷及身体自尊量表对336名女大学生进行测量,以比较不同体育运动等级下女大学生社会性体格焦虑及身体自尊的特点,并探讨女大学生体育运动等级、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的关系。结果表明:(1)不同体育运动等级水平的女大学生的社会性体格焦虑和身体自尊间存在显著差异。(2)较高的体育运动量与女大学生较高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较低的体育运动量与较低的身体自尊水平、较低高的社会性体格焦虑相关。  相似文献   

4.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0,(1):113-116
为了探究心理弹性与拖延行为以及焦虑之间的关系,采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Aitken拖延问卷,选取375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得分、焦虑和拖延行为之间两两呈现显著性相关,焦虑和心理弹性的计划风格维度相关性不显著,和其他维度都呈显著性相关,拖延行为和心理弹性的各维度呈显著性相关;心理弹性水平对拖延行为的直接效应显著,焦虑在心理弹性和拖延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可以直接预测拖延行为,也可以通过影响焦虑,进而间接影响拖延行为。  相似文献   

5.
运用外语焦虑量表对12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大学生课堂英语学习焦虑感与口语流利性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感与口语流利性呈显著负相关,即焦虑感越强的学生,话语中非自然停顿次数就越多,语速自然也就越慢,输出的命题变量也就越少,口语流利性往往越低;男生的外语焦虑水平与非自然停顿数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在语速及命题变量方面明显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6.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手机问题使用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情绪与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精神质、外倾、负性情绪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存在显著相关,负性情绪与精神质和外倾呈显著相关;(2)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精神质、外倾和负性情绪对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有直接影响,负性情绪在精神质、外倾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当中介变量负性情绪出现时,精神质对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变异解释量由原来的39%下降到25%,外倾对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的变异解释量由原来的25%下降到9%.因此,负性情绪在人格特质的精神质与外倾与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精神质与外倾既可以直接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也可以通过负性情绪间接影响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因此,通过培养健全的人格品质,并通过管理情绪等减少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外语学习者情感因素之一——焦虑的研究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兴趣;鉴于在外语学习当中,听力这项语言技能挑战力十足,所以本研究对民族院校189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听力焦虑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实证分析,着重考察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焦虑状况,以及听力焦虑和外语学习焦虑、听力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中度的听力焦虑,且与外语学习焦虑既相关又有区别,听力焦虑与听力水平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大学生焦虑情绪与网络自我表露的相关程度.方法:采用线上问卷的调查方式,对243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使用STAL中的特质焦虑问卷与改编后杜晶的网络自我表露问卷回收数据.结果:(1)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网络自我表露与焦虑情绪均有显著差异.(2)男大学生的网络自我表露水平和焦虑水平分别显著高于和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描玲 《龙岩学院学报》2011,29(Z1):101-106
随着科技发展,手机功能不断更新,手机上网正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手机上网像一把"双刃剑",给大学生带来的便利的时候同时也隐藏着许多不利影响。本研究从大学生对手机上网的使用情况(接触程度、使用时长、流量等)、手机上网与大学生学习课堂、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网的动机和态度三个方面展开调查,较全面的了解大学生手机上网的现状,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大学生早期控制知觉、焦虑特质与超自然信仰的调查与分析,探讨焦虑与超自然信仰的关系。采用早期控制知觉、焦虑特质和超自然信仰量表对240名全日制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1)大学生早期控制知觉与焦虑特质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早期控制知觉及其各因子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而焦虑特质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2)大学生早期控制知觉对焦虑特质有显著的预测作用。(3)大学生家庭控制知觉和焦虑特质对总体幸福感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问卷法,以1 488名大学生为被试,探讨大学生人格倾向、社会支持、交往焦虑和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外向性、神经质、社会支持和交往焦虑对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有直接预测作用;外向性通过社会支持和交往焦虑间接地预测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神经质通过交往焦虑间接预测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因此,外向性、神经质、社会支持和交往焦虑共同对手机移动互联网娱乐服务偏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高一新生学习动机及其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采用周步成修订的学习动机诊断测验(MAAT)和安人集团编制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试对1 750名高一学生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高一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消极、适应性、自我悦纳、交往障碍、恐怖倾向和自卑倾向;高一女生比男生更容易消极自卑、焦虑、适应新环境,男生较女生更自信和认可自己;拥有积极心态的学生学习动机更强,考试焦虑感越低;高一新生适应性与学习动机显著正相关;自我悦纳、自信心越强、自我肯定的人学习动机越强,考试焦虑感越低;自卑、人际交往问题与学习价值感、自我效能感、期望成功等呈显著负相关;自我悦纳与学习动机及各维度显著相关,与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高一新生学习动机与心理健康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小学生儿童虐待的基本情况,探讨小学生儿童虐待、社会支持与焦虑的关系。对象与方法:采用儿童期虐待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焦虑量表对866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小学生儿童虐待发生率男生显著高于女生。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儿童虐待发生率差异显著。(2)小学生儿童虐待与社会支持存在极其显著负相关,与焦虑存在极其显著正相关。(3)小学生儿童虐待对焦虑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对焦虑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小学生儿童虐待越严重,焦虑水平越高;社会支持越良好,焦虑程度越低。  相似文献   

14.
高校大学生学习焦虑水平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气质测验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学习焦虑水平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结果发现:(1)不同性别、学科、生源的大学生学习焦虑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而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学习焦虑水平有非常显著的差异。(2)不同性别、学科的大学生在四种气质类型上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生源的大学生在胆汁质和多血质气质类型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粘液质和抑郁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是否独生子女在胆汁质和多血质气质类型上有显著性差异.而在粘液质和抑郁质上没有显著性差异。(3)胆汁质、多血质和粘液质的大学生与其学习焦虑水平没有显著相关,抑郁质与学习焦虑水平有极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三所高校552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心理压力感方面,贫困生在经济与地位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体能与生活压力上显著高于非贫困生;学业压力和就业心理压力差异不显著。心理健康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2)心理压力感与人际敏感、焦虑呈高度正相关,与其他方面相关不显著。主观支持和客观支持与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呈高度负相关(3)社会支持感对心理压力感与心理健康具有调节作用,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感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大学生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羞怯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量表》对1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表明:1)羞怯、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羞怯与人际交往困扰总分及各因子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羞怯、人际交往困扰以及交谈交流困扰、交际交友困扰和异性交往困扰均对大学生的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有正向预测作用;3)人际交往困扰在羞怯与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因此,羞怯对手机移动互联网过度使用行为的影响是通过人际交往困扰的完全中介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以51名韩国和蒙古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了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水平与其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韩国和蒙古国51名被试各项目平均焦虑值最高3.80分,最低1.69分,33个项目的总平均值为2.65分,标准差为0.95~1.54.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的性别差异不显著,韩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焦虑显著高于蒙古国留学生;(2)高分组被试焦虑值与阅读成绩显著负相关,低分组被试焦虑值与阅读成绩和总分显著正相关.韩国留学生焦虑值在所有项目上均与考试成绩没有显著相关,而蒙古国留学生在所有项目上及总分上均与考试成绩存在显著正相关.男生焦虑值与语法、阅读、总分呈显著负相关,女生焦虑值与所有项目及总分呈显著正相关;(3)焦虑对留学生HSK考试成绩所有项目及总分均有一定的预测效果,其中焦虑对阅读成绩的预测水平最高,对听力成绩的预测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MPRQ)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86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⑴手机依赖问卷包括事实行为、行为倾向、认知、情绪和意志五个维度。⑵是否为学生干部和使用手机时间分别在手机依赖上差异显著。⑶被试在内外向、精神质上得分高于全国常模,在神经质上与常模持平,在掩饰性上低于常模;不同性别及是否独生子女在人格特征上差异显著;是否学生干部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使用手机时间在内外向上差异极其显著。⑷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存在相关性。⑸人格特质对手机依赖有回归效应。这说明不同身份(学生干部/非学生干部)与不同手机使用时间的大学生在手机依赖上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不同性别、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不同手机使用时间)被试有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存在密切关系,人格特质的神经质、精神质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掩饰性对手机依赖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以38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隐性自恋问卷、羞怯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网络攻击行为量表进行测试,探讨隐性自恋、羞怯、焦虑及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隐性自恋、羞怯、焦虑及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两两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相关;(2)羞怯与焦虑在隐性自恋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的间接效应显著.由此得出结论:羞怯与焦虑在隐性自恋与大学生网络攻击行为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Atiken学业拖延量表和牛津主观幸福感量表对16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呈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学业拖延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2)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显著负向预测主观幸福感,手机依赖显著正向预测学业拖延;3)学业拖延在手机依赖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