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汉语大字典>与<辞源>、<辞海>和<汉语大词典>并称我国四大辞书.<汉语大字典>的出版结束了我国"大国家小字典"的历史.文章探讨了<汉语大字典>第一卷的部分释义问题,旨在为八卷本的修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比喻义的收录和释义总体上是成功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在比喻义的认定上主要存在以下疏漏:误将某些借代义当成比喻义,误将某些隐喻型词语的意义当成比喻义,误将某些形容义当成比喻义,误将某些引申义当成比喻义。  相似文献   

3.
<汉语大词典>"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收集的复音词语相当的丰富.然则,相对于古今汉语词汇这一巨大宝库,其收录、注释等有所纰漏在所难免.本文主要依据<史记>、<汉书>等资料来补充若干条词条及补正某些词条的释义.  相似文献   

4.
<新华字典>是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白话释义、用白话举例的字典,也是迄今最有影响、最权威的小型汉语字典.它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对普及全民族的文化知识做出了重要贡献.现就<新华字典>第9版的部分释义和语文规范问题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汉语大字典>在引用古代辞书方面有一些缺失,尤其是在引用时代较早的辞书方面,有不少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就<小尔雅>中的古词义训释看<汉语大字典>引用其书的情况,以提出修订意见.  相似文献   

6.
<中原音韵>是近代汉语语音研究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它的编排体例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知庄章"三组的分合问题便是焦点之一.我们认为"知庄章"应该分为两组互补的声母,即/ts、ts'、s/和/tc、tc'、c/.同时,根据现代汉语方言材料可以证明"知庄章"两分在<中原音韵>时代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7.
<现代修辞学>区分了语言修辞和言语修辞,提出语境学是现代修辞学的基础,并把信息论、控制论和修辞研究结合起来,阐述了社会心理修辞学、语用修辞学两门新兴学科的概况等.<现代修辞学>从多角度开拓了现代修辞学研究的新视野,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现代修辞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红高粱》与“新历史小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言是新时期的重要作家,莫言的写作突破了当代文学的传统规范,具有一种革命性的意义.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既被视为"寻根文学"的终结,也被视为"新历史小说"的重要起源和代表作品.<红高粱>中人物描写的方法与当时有关人物性格复杂性的理论探讨有着密切的关联,反映了当代典型理论的重要变化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规范的崩溃及其对于创作的影响.<红高粱>和"新历史小说"的潮流与20世纪50年代<红旗谱>等"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强大规范构成了明显的对话关系,其"情欲化的历史"和"迷宫般的历史"鲜明地体现了对"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颠覆和重写.同时,<红高粱>的解读和"新历史小说"现象的命名与阐释本身也是一个在阐释中不断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从上海这个城市的"文化"或者说"气质"入手来描述上海的历史,是王安忆最近两个长篇<长恨歌>与<富萍>的写作主旨所在,也是其在上海谱系的作品中的特色所在.从作品的内在逻辑来看,<富萍>的产生可以看作是王安忆对<长恨歌>第二部文字的充实.  相似文献   

10.
以<大学物理>中"导体电容器的电容"教学内容为例,介绍了应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引进到<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以丰富<大学物理>内涵,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架起一座联系经典物理和纳米科学技术的桥梁.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词典》古词语释义的疏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权威性语文辞书《现代汉语词典》,其释义达到了较高的质量。该书所涉古词语占全书相当比重,但其释义问题较多,可以说古词语是其释义的盲区。这也是该词典研究的冷角。今选明显失误的若干条进行辨正,按致误的主要特征分为四个小类:一、不明古名物而误;二、混淆近似事物而误;三、不解词素义而误;四、不辨旧注,未利用文物考古资料而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促进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2.
所谓拼词是指提取非固定短语的部分汉字拼舍而成的临时性词语。拼词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与已有的某个词语“形”同“神”异,一类“神”、“形”俱新。在拼词的衍生过程中,缩略、谐音、重新解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应吸收比较优秀的拼词,权威性传媒当在拼词的使用方面做出表率,语言文字管理部门要做好相关调控工作,各级各类学校应做好语言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研究结果表明,英汉隐喻性词汇之间存在着诸多异同点,如词汇和理据不同,但喻义和文化内涵相同;词汇、理据和文化内涵不同,但喻义相同;词汇、理据和文化内涵相似,喻义相同;词汇相同,但喻义不同等。导致这些异同的根本原因是英汉两国人民所处的语境不同。  相似文献   

14.
对《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冫"部统辖下的23个字进行系统考察,分析它们的形义关系,得出"冫"部字四方面的义类类型。通过考察分析,发现与"冫"部义类不相符的字族有三组,主要是"氵"部义类字,其次"冫"部声化字,另一类是义符错位。进而分析这些异类的成因,得出讹变和形符声化以及部首的归并是造成"冫"部义类分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5.
词义引申的本质是两个词义之间的认识“联系”,两个词义由认知格式控制,产生理据认识结成引申中介,由引申中介沟通实现引申。据此,本文分析古代汉语单音动词义互补格式的引申类型。  相似文献   

16.
字典、辞书的释义具有稳定性,同时也往往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封闭性。作为共同语的地域变体——方言,具有存古性,又有创新性,其词汇则往往可成为字典、辞书编撰的重要参考资料。本文以宜昌方言词为参照,结合文献考察,对《汉语大字典》以及《现代汉语词典》中几个语词的释义进行商讨补正。  相似文献   

17.
新词词典释义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新词词典释义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概括性、标注词性、分辨引申义和比喻义。强调在分辨比喻义时应注意三种请况,并对比喻义作了认知解释。  相似文献   

18.
现代汉语中有些词是以修辞方式造出的,它们形象生动,在表达词汇概念意义的同时,更鲜明地表达出词汇的色彩意义,增强了语言的抒情性和表意性,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是汉字表意体系的很好体现。如何有效规范这些词在结构、语义、语用方面的问题,使它们更好地被人们理解、接受,是我们要深入研究的。同时,我们看到,修辞不仅是一种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手段,也是一种重要的造词方式,是与词汇系统的发展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9.
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中的单音节动词为对象,同与之同义的单音节动词(包括非大纲甲级词甚至非大纲中的词)组成了297组同义词,对词义进行比较发现,《现代汉语词典》对297组同义词的解释可以分为两大类:义项相同的同义单音节动词和义项相近的同义单音节动词。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语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语言知识源自语言运用。语言描写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而是人们对真实世界的感知。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视域中,应该分析英语中实际使用的词项在语境中的意义。词义体现着百科性,在把握每一个词及词义时,人们往往会调动其所有相关的背景知识。每个词虽然都有其本义,但在实际的运用中,人们并非总是依据其本义去理解,而常常是按非字面意义或比喻意义去理解,这就表现为词义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