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废弃矿山所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是多元的,对其进行分类研究是认识其成害规律的前提,而后对该类地质灾害的的成因进行系统的分析是其中的关键一步,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废弃矿山所引发的环境地质灾害的措施是防范灾害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龙泉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划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泉市是浙江省地质灾害的多发区之一。地质灾害不仅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而且对当地的投资环境乃至社会的持续发展都构成威胁。根据危害程度将地质灾害划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 ,并分别对之进行评价 ,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论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地质灾害和地质环境的特征,比较了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指出地质灾害总是受所在地质环境控制。  相似文献   

4.
刘倩 《工程与建设》2023,(4):1126-1128
文章探讨工程建筑地质灾害防治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地质灾害防治,对环境方面的影响包括生态影响、环境健康和工程建设影响,对社会方面的影响包括公众安全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改善及社会责任与公众教育增进。然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实施面临科技、政策、公众意识提升和全球合作等诸多方面的挑战。综合而言,地质灾害防治需平衡环境与社会效应,借助科技与政策,加强公众意识与国际合作。文章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促进工程建筑地质灾害防治的实施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方法论及散体滑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中各因子异变耦合作用的产物,全面认识地质灾害、尽力防止地质灾害致灾环境的构成、有效而适时地改造致灾环境及全过程监测地质灾害,构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据此认为,三峡库区的松散土体、水和城区是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控因子;松散土体吸水蠕变、强度衰减是散体滑坡启动的本质机理;散体滑坡的防治技术应该从散体、水及城区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广西环境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温高、雨量充沛,地质条件复杂,岩溶分布广,加上人类社会活动加剧,地质环境较为恶劣,导致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广西地质灾害具有活动频繁、分布广泛、群发性强、危害严重等特点。广西主要地质灾害有水土流失、膨胀土地质灾害、河岸崩塌、地面塌陷、水土污染、滑坡、泥石流、海水入侵、山区石漠化等。通过对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地质灾害现状及危害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引发环境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切合实际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岷县地质环境条件差,地质灾害不仅种类多,而且十分发育,地质灾害严重威胁着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预防地质灾害,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是当地政府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遂宁城市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四川遂宁城市建设环境地质问题和有关灾害的地质环境背景,为该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提供环境地质依据。通过野外及室内资料收集、整理,调查和研究了遂宁市的环境地质背景,发现该市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和不稳定斜坡。通过地质灾害致灾因子(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划分出地质灾害中等易发和不易发两类地区。通过对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和易损性的量化指标(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坡度、降雨、坡高、人类工程活动、斜坡变形破坏特征、死亡及受威胁人数、直接或潜在经济损失等)研究,对城市建设用地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涪江以西构造剥蚀侵蚀丘陵区及涪江以东构造剥蚀丘陵区为滑坡地质灾害中易发亚区,而涪江侵蚀堆积河谷平坝区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相似文献   

9.
以黄河阶地移民安置点危险性评估项目为例,通过对移民安置点评估区的地质灾害调查分析,查明了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及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等特征;结合地质环境条件,对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估,对工程建设和运营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可能诱发或加剧的地质灾害和危险性,作出预测及综合评估;根据工程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处的地形地貌、地质环境条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相继提高,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环境问题中,地质灾害问题是很频繁的。想要有效的预防地质灾害问题,就一定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物探技术就是预防地质灾害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从地质灾害的概念开始论述,对物探技术与地质灾害勘探的融合作了相关研究工作,希望对有关工作人员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研究环泉州湾地质灾害环境特征及地质灾害种类,发现该区存在地震、滑坡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水土流失、土体污染、海岸侵蚀、海湾淤积、海水入侵、海啸10大地质灾害,研究了地质灾害与城乡规划的关系,发现这些地质灾害对该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并得到了地震灾害预测图、海水倒灌的波及范围及地质灾害分布图,最后提出环泉州湾面临的环境地质问题及相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人类长达几千年的生存发展历史中,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影响可谓非常巨大。其危害之大、范围之广,使其一直都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灾害类型。因此,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与发展,各国有关专家都重视其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力求通过研究发现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为降低灾害影响提供依据。在长期的地质灾害研究中,发现地质灾害形成成因与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引发地质灾害发育演化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则成为当前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地震滑坡、边坡灾害以及地面变形灾害三个方面论证地质灾害内外耦合作用机制,并且分析了在我国区域内部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长达几千年的生存发展历史中,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造成的影响可谓非常巨大。其危害之大、范围之广,使其一直都是影响人类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的重要灾害类型。因此,伴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与发展,各国有关专家都重视其对地质灾害的研究,力求通过研究发现地质灾害形成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为降低灾害影响提供依据。在长期的地质灾害研究中,发现地质灾害形成成因与地球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引发地质灾害发育演化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则成为当前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从地震滑坡、边坡灾害以及地面变形灾害三个方面论证地质灾害内外耦合作用机制,并且分析了在我国区域内部的内外动力耦合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鲍巨才  张秀敏 《科技信息》2011,(10):I0395-I0395
遥感技术已成为区域地质灾害及其发育环境宏观调查的不可缺少的先进技术之一,在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和土地荒漠化等地质灾害的调查、监测和研究工作中已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介绍地质灾害调查中遥感图像解译标志。  相似文献   

15.
陈运研 《广东科技》2014,(8):142-143
随着煤矿资源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开采中的地质灾害的产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仍然会产生如滑坡、塌陷、水土流失等地质灾害,给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必须针对地质灾害产生的类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主要阐述了三种煤矿地质灾害,并且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在高原山区特定环境下修建公路易发的地质灾害,提出避免或减少地质灾害对道路交通影响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是河北平原地区多发的地质灾害类型,由于地质环境条件的差异,在不同地区灾害发生的严重程度亦各不相同,进而导致对区城内的建构筑物的影响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对建设项目在建设前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十分必要的.该项目是在查明场地内的地质、构造、环境、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对建设项目拟建场地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而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师专 (院 )新校园环境地质条件、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工程建设诱发及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吴斌 《科技资讯》2010,(5):131-131
忠武输气管道全长1375km,沿线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复杂多样,主要地质灾害有滑坡、危岩、泥石流等类型且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论文在分析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不同地质灾害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地质灾害对管道的危害性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0.
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方法论及散体滑坡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中各因子异变淹合作用的产物,全面认识地质灾害,尽力防止地质灾害致灾环境的构成,有效而适时地改造致灾环境及全过程监测地质灾害,构成了地质灾害防治的系统工程方法论,据此认为,三峡库区的松散土体,水和城区是地质灾害研究及防治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主控因子,松散土体吸水蠕变,强度衰减是散体滑坡启动的本质机理;散体滑坡的防治技术应该从散体,水及城区几个方面着手,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