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司法实践中形成了一些认定职务发明创造的观点和方法,其中,以技术构思完成时为认定职务发明创造的时间基准和将”本职工作”的含义限定于仅指专门的研究开发工作的做法值得我们肯定;而将单位的业务范围作为判断职务发明创造的考虑因素,认为职务发明创造与非职务发明创造之间存在”灰色区域”,以及将诉讼时效适用于职务发明创造认定案件的做法并不值得赞成。  相似文献   

2.
职务发明是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或者主要是利用单位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如何确认和保护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已经成为当今的重要课题.只有使职务发明人的权益得到合法、有效、充分、切实的保护,才能使他们安心创造,进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的提升.而就我国目前对职务发明的保护措施来看,在法律层面上缺乏对其进行救济的有效手段,是明显的漏洞.鉴于职务发明人在我国科技进步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对职务发明人权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并结合国外相关立法与我国现行立法提出了具体建议,以促进对职务发明人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的归属问题,往往被忽视。有的学校在科研管理上只注重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科研成果验收,没有对验收后的科研成果进行跟踪管理,对科研成果是否申报专利、由谁申报专利、专利权的归属等问题关注不够,以致被侵权的现象经常发生。高等学校应加强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权的认定与管理工作,杜绝将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报为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有效保护高等学校的专利权。  相似文献   

4.
产权激励机制对于调动职务发明人的创新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两岸职务发明法律制度的研究,发现台湾较大陆而言,职务发明的范围更小,有利于激发发明人的积极性。因此,通过比较,建议缩小职务发明的范围,以激发发明人的积极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职务发明创造作为专利制度中的核心内容已经成为影响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尽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已经发生的重大的变化,职务发明的团队创新始终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方式。通过对我国职务发明专利的统计分析,并结合知识生产中研发要素及模型的讨论,总结了当前我国职务发明专利创造中的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解决和改进职务发明创造模式的新结论。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专利局统计1985年4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止,国内的专利申请量为531504件,其中职务发明158951件,职务发明占国内申请量的29.9%,非职务发明372553件,占国内申请量的70.1%;国外在我国的专利申请为93805件,其中职务发明86181件,占国外总申请量的91.9%,非职务发明7624件,占国外总申请量的8.1%。 从上述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国内申请的职务发明远远低于国内的非职务发明,而国外在我国申请的职务发明却大大高于非职务发明。我国现有国有大中型企业10万多个,而全国的职务  相似文献   

7.
<正>一、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正当性与必要性1.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具有强大的动力机制我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在过去的科研工作中,由提供劳动报酬与设备的单位享有科技成果的所有权。因此,造成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缺乏关注度,出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难题。允许职务发明人合理分享职务发明的收益,提升科研人员参与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是实现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激励。  相似文献   

8.
从职务发明专利归属的合同优先原则的基本含义入手,分析了加强对职务发明者个人利益保护的意义,以及在适用这项原则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明确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笔者运用该规定为所服务的企业,顺利完成了4件职务发明专利失而复得的著录事项变更,保障了企业的无形资产不致流失。本文根据我国职务发明专利申请权利归属理论的发展现状,并结合企业职务发明专利失而复得带来的警示,提出了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为此,国务院专门设立了由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牵头的“无形资产管理领导小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阻止国有无形资产(主要是专利技术)流失?笔者认为:划清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相似文献   

11.
李刚 《厦门科技》2007,(4):15-17
现阶段,大多数专利都属职务发明。因此,各国都十分重视职务发明专利权归属问题的研究,其目的在于使职务发明权属的规定,既能激发雇员进行职务发明的积极性,又能促使雇主乐意持续投资于技术创新活动,从而不断促进本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国有无形资产的流失问题日趋严重。为此,国务院专门设立了由国家科委主任宋健牵头的“无形资产管理领导小组”。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阻止国有无形资产(主要是专利技术)流失?笔者认为:划清职务发明与非职务发明...  相似文献   

13.
政策导航     
《科技潮》2001,(9)
新专利法明确规定对职务发明人的奖励和报酬自2001年7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明确规定了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励和报酬。具体内容有: 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应当自专利权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奖金。一项发明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2080元;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或者外观设计专利的奖金最低不少于500元。由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建议被其所属单位采纳而完成的发明创造,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知识产权战略的实施,鼓励创新,借鉴国际经验,探讨完善我国职务发明制度,对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创造、运用管理知识产权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着诸多理论和现实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典型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均有涉及职务发明制度的规定,伴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和创新中  相似文献   

15.
专利意义上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共同发明人、设计人以及发明人、设计人的权利继受人都具有特定的含义,因此有必要作为一个单独问题提出.加以讨论. 一、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不论是职务发明创造还是非职务发明创造,在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有“发明人姓名、地址”一栏,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文件中都有“设计人姓名、地址”一栏.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  相似文献   

16.
职务发明预先转让协议作为一种职务发明约定权属模式,为美国企业所创设并在司法实践中被认可,有效地降低了职务发明转让的交易成本,促进了职务发明成果的转化运用。但是,雇员合法权益受损和反共有的问题滋生等一系列制度运行风险也与之相伴而生。因此,我国应该借鉴美国职务发明预先转让协议的运行经验,明确职务发明约定归属的效力优先性,促进职务发明约定归属的内容多元性,保证职务发明约定归属的范围合理性,以重构职务发明约定归属机制。  相似文献   

17.
《科学管理研究》2017,(5):108-111
职务发明报告机制是明确职务发明权利归属,促进职务发明转化运用的重要法律规则,同时也是企业及科研院所进行科研管理的新模式。鉴于此,有必要通过德国和法国的职务发明报告机制进行比较研究,从而为我国职务发明报告机制的设立与运行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如今在不少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科技人员的职务发明被彻底充公,他们个人得不到好处,就将职务发明装在脑袋里不拿出来,看你有什么办法?武汉民营企业红桃K的做法可给我们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9.
高校职务发明专利管理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创业能力,促进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各政府部J'7都在积极鼓励高校的科技人员将所拥有的职务发明或成果投入经济生产中。合理界定高校职务发明或成果的所有权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成为影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从技术职务看师资队伍建设林尚垣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教学、科研队伍是实现高校目标的主体,人才靠他们培养,成果靠他们创造,如何有效地建设师资队伍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是提高办学效益的关键。专业技术职务的高低,对个人来说,职务晋升表明了他发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