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三维电极-电Fenton法降解孔雀石绿废水的处理效果及各因素对废水色度和COD去除率的影响.方法控制反应时间、初始pH值、电解质种类和质量浓度、电解电压、极板间距和曝气强度,分析色度和COD去除效果.结果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色度为500~600倍,COD质量浓度为500~600 mg/L的孔雀石绿废水在pH为3,电解质Na2SO4质量浓度为5 g/L,电压16 V,极板间距9 cm,曝气强度为0.8 L/min的条件下反应120 min,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1.97%和70.61%,出水色度为40.67倍,出水COD质量浓度为149.69 mg/L.满足《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间接排放标准.结论三维电极-电Fenton法能够有效处理孔雀石绿染料废水,对废水的色度和COD均有较高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工艺条件及各因素的影响规律,为电-Fenton法在硝基苯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pH值、电流强度、极板间距及曝气强度等对处理废水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反应条件。结果 Fe-C电极的处理效果优于C-C电极,活性炭和纳米铁混合三维粒子电极的处理效果优于其他两种单一粒子三维电极。初始pH值、极板间距、电流强度、曝气强度对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效果有影响,当初始pH值为3.5、极板间距为8 cm、电流为1.5 A、曝气强度0.8 m3/h时,COD平均去除率可达到83.01%。结论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的氧化能力高于传统电-Fenton法,对硝基苯废水具有较理想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3.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去除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了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物去除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效果,优化了实验条件,并探讨了有机物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初始pH、Fe2+投加量、曝气量等参数对垃圾渗滤液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有碳量(TOC)的去除率均有一定的影响,其最佳运行参数为:电流密度57.1mA/cm2、极板间距10cm、初始pH为4.0、Fe2+ 投加量1mmol/L、曝气量0.2m3/h,在此条件下,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80.80%和73.26%。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定性分析结果显示,电解对垃圾渗滤液中芳烃、烷烃、羧酸、酯类等主要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可生化性(BOD5/COD)从电解前的0.125增大到0.486,有利于后续的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确定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并探讨反应机理.方法设计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对处理结果进行紫外光谱分析;采用叔丁醇验证·OH的存在.结果在最佳反应条件pH值3,电解电压为12 V,极板间距为10.5 cm,电解质投加质量浓度为1.2 g/L,Fe2+投加浓度为0.9 mmol/L条件下,苯酚最大去除率为97.38%.苯酚去除率影响因素大小为pH值电解电压Fe2+投加浓度极板间距电解质投加质量浓度.反应过程中,苯酚首先被降解为醌类化合物并进一步降解为其他中间产物,最终被氧化为小分子化合物.结论苯酚的去除主要是电极的直接氧化,·OH以及其他活性氧化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OH对苯酚的降解起到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以活性炭和涂膜炭为填充电极的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影响因素和处理效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的最佳电解奈件为:电流密度57.1mA/cm^2,曝气量0.2m^3/h,Fe(Ⅱ)投加量1.0mmol/L,初始pH为4.0.在此条件下电解180min后,COD、氨氮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80.8%、55.2%和98.6%,BOD5/COD由0.125提高至0.486由GC—MS分析结果可知,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对垃圾渗滤液中芳烃、烷烃、羧酸和酯类等有机物具有很好的降解效果,能有效处理垃圾渗滤液.  相似文献   

6.
絮凝处理染料废水的电解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染料废水的前期絮凝预处理以及利用热分解法和电沉积法制备了钛基二氧化铅电极,并进行了自由基法电解实验.证明利用电解法产生的自由基处理染料废水,可使废水的化学需氧量(COD)以及色度都随着反应的时间增加而大大降低,其降解效率与废水的初始COD、电极间的电压强度、废水pH值和极板间距等条件的变化有着重要的联系,比较了电解自由基法降解废水中各因素对电解实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采用复极性三维三相电极反应装置对活性红紫X-2R染料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试验,分析了外加电压、主电极极间距、电流密度、初始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外加电压30 V,电流密度28 mA/cm2,主电极极间距5 cm,初始pH值6,曝气量3 L/min,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染料废水经50 min电催化氧化后,脱色率与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1%和93.5%.  相似文献   

8.
采用复极性三维三相电极反应装置对活性红紫X-2R染料进行了电催化氧化降解试验,分析了外加电压、主电极极间距、电流密度、初始pH值、曝气量等因素对降解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外加电压30 V,电流密度28 mA/cm2,主电极极间距5 cm,初始pH值6,曝气量3 L/min,初始质量浓度为400 mg/L的染料废水经50 min电催化氧化后,脱色率与COD的去除率分别达99.1%和93.5%.  相似文献   

9.
针对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难于被微生物降解的问题,采用电Fenton法处理DDNP废水,通过试验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其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时间为3.5 h,pH为4,H2O2(质量分数为30%)的投加量为10mL/L,电解电压为12 V时,去除效果最佳,COD去除率可达97.24%,色度去除率可达93.75%。  相似文献   

10.
电Fenton法处理DDNP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二硝基重氮酚(DDNP)废水难于被微生物降解的问题,采用电Fenton法处理DDNP废水,通过试验考察不同反应条件对其COD和色度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解时间为3.5h,pH为4,H2O2(质量分数为30%)的投加量为10mL/L,电解电压为12 V时,去除效果最佳,COD去除率可达97.24%,色度去除率可达93.75%.  相似文献   

11.
采用NaClO/Fe2+氧化法深度处理经厌氧、好氧处理后的草浆造纸废水,通过正交实验和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各主要因素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NaClO/Fe2+法对COD去除率影响的顺序为:NaClO用量>Fe2+用量>反应时间;在进水COD浓度为340 mg/L,pH值为7~8.3、1...  相似文献   

12.
碳纳米管修饰石墨电极处理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石墨电极预处理,然后运用多壁碳纳米管对其进行修饰。利用该修饰电极对硝基苯模拟废水及实际硝基苯废水进行电解,与未修饰的预处理石墨电极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对苯酚模拟废水和实际水样分别进行交流电电解。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石墨电极对硝基苯模拟废水中硝基苯浓度的处理效率由80.4%提高到96.8%,COD去除率由79.8%提高到96.4%;对实际废水的硝基苯浓度去除率由74.2%提高到87.6%,COD去除率由86.9%提高到93.2%,处理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利用光敏电芬顿法降解高浓度、高盐分的有机废水(以硝基苯为例),考察FeSO4浓度、草酸钾浓度、电流强度、初始pH对硝基苯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紫外光光敏电芬顿法处理硝基苯废水时,盐分耐受度高,降解速度快。最佳降解条件为FeSO4浓度4.5 mmol/L,草酸钾浓度3.0 mmol/L,电流强度1.5 A,初始pH为2,处理1.5 h后,硝基苯的去除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14.
针对生物方法净化污水问题,为光合细菌处理海水养殖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探讨光合细菌对污水中COD、氮和磷的去除能力。人工模拟配置海水养殖污水,采用碱性高锰酸钾法测定COD。从细菌投加量、初始COD浓度、光照好厌氧条件等方面测定去除效果。结果表明:COD初始浓度为500 mg·L-1时,每100 ml污水投加200 ml光合细菌处理效果较佳;COD初始浓度为1 000、500、250和125的污水,4天去除率分别为28.1%、75.0%、87.5和87.5%;好氧微光和好氧黑暗有利于COD去除。光合细菌(PSB001)可以作为生物强化菌株用于海水养殖废水的净化。  相似文献   

15.
用电絮凝法处理印染废水,考查了反应时间、极板电压、废水pH值和电极间距对印染废水CODcf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电絮凝法印染废水处理过程的优化条件为:反应时间40min,极板电压35V,废水pH值8,电极间距3cm,CODcr去除率可迭89.65%.  相似文献   

16.
以模拟染料废水甲基橙(MO)溶液为目标物,研究了Fe2+、Fe3+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及负载型铁氧化物非均相催化臭氧氧化对MO的去除特性,并探讨了在非均相催化剂活性炭负载Fe2O3(Fe2O3/AC)、活性氧化铝负载Fe2O3(Fe2O3/Al2O3)催化臭氧氧化体系中pH值、催化剂投加浓度、臭氧浓度、MO初始浓度等工艺参数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Fe2+、Fe3+、Fe2O3/AC、Fe2O3/Al2O3的加入均能提高MO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且Fe2O3/AC、Fe2O3/Al2O3的催化效果更为显著;当Fe2O3/AC、Fe2O3/Al2O3的投加浓度为1.0 g/L,臭氧浓度为15.0 mg/L,MO初始浓度为25.0 mg/L、pH值为5.0时,30 min时Fe2O3/AC、Fe2O3/Al2O3催化臭氧体系降解MO的脱色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89.26%、48.45%和80.34%、38.41%.  相似文献   

17.
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有机废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针-板式高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反应器处理苯酚有机废水.考察了脉冲电压峰值、电极间距、氧气鼓入量等因素对苯酚去除率的影响.在脉冲电压峰值为25 kV,电极间距为20 mm,氧气鼓入量为150 mL/min,溶液初始pH值为5.5的试验条件下,苯酚废水放电处理60 min的去除率可达96.8%.研究表明,高压脉冲等离子体技术处理有机废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波催化氧化联用技术处理敌百虫农药废水,分别讨论废水酸度、微波加热功率和微波处理时间对废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废水pH为1、双氧水加入量为4 mL·L~(-1)、活性炭加入量为8 g·L~(-1)、微波加热功率为350 W、微波处理时间为5 min时,COD去除率为92.18%.动力学研究表明,在最佳条件下反应的表观过程近似符合一级反应规律,其动力学方程为1n(ρo/ρ)=0.1776t+0.0279,速率常数k=0.177 6 min~(-1),相关系数为0.974 7,半衰期t_(1/2)=3.902 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