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双圆弧齿轮接触疲劳极限的计算方法。在试验的基础上,得到碳钢调质GB12759-91型双圆弧齿轮的接触疲劳极限σHLim,并推荐了接触强度计算中最小安全系数的参考值  相似文献   

2.
为确定薄板坯连铸连轧(flexible thin slab rolling,FTSR)短流程生产线生产的600 MPa级汽车大梁钢是否满足装车要求,利用升降法研究了汽车大梁钢的抗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对数试验应力-对数疲劳寿命拟合的方法要优于直接采用试验应力-疲劳寿命,计算得到了不同存活率下的P-S-N曲线,由图得到疲劳极限强度为294 MPa,经过数值计算得到的疲劳极限强度为287. 1 MPa。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疲劳试样进行了断口分析,发现疲劳断裂为韧性断裂,夹杂物为裂纹的起源,结合试验钢的性能指标和装车试用考核结果,确认FTSR生产线开发的600 MPa级汽车大梁钢满足装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4.
实际工程材料不可能无限分割而在任意小尺度上满足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要求.本文借助断裂单元的概念规定断裂力学适用的最小材料尺度,并取其上应力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得到了修正的缺口根部应力及应力强度因子表述式.在此基础上,根椐已有假设,推导得出对称应力循环下裂纹萌生与止裂的缺口疲劳极限预测式.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5.
就五种国外渗碳齿轮钢和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20CrMnTi渗碳齿轮钢,经渗碳热处理和强化喷九处理后,进行了接触疲劳快速法强度试验,以及显微硬度分布、残余应力、断口分析等较系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除了SAE8620钢比20CrMnTi钢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低外,其它四种钢ZF_7、20MnCr5、SCM420H(脱气)、SCM420H与20CrMnTi钢相当;接触疲劳强度与其表面有效硬化层深度关系密切;喷丸处理后的试件,和冶炼时采用特殊脱气工艺(简称脱气)的钢材,其试验数据离散性小,接触疲劳强度高。  相似文献   

6.
考察疲劳极限快速测定的精度,讨论了快速法的若干问题,提出用无损伤条件疲劳极限Snd构造的lgNp=ap+bplg(S-Snd)来代替常规的lgNp=ap+bplgS表达式等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在疲劳载荷作用下渗碳齿轮钢次表层亚结构的观察发现有持续滑移带形成。片状马氏体中持续滑移带相互平行;板条马氏体中持续滑移带呈类似河流的花样。初步探讨了持续滑移带的成因及微裂纹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10Cr4Ni4Mo4V是在Cr4Mo4V的基础上研制的航空发动机轴承材料。为研究表面损伤对这两种材料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含预制表面缺陷和无表面缺陷的滚动接触疲劳实验,研究了表面洛氏缺陷及其边缘突起对这两种材料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分析了含表面缺陷试样疲劳发展过程及失效形貌,用X射线应力测定仪测量了试样实验前后残余应力随表面至芯部距离的分布。结果表明,表面缺陷以及缺陷边缘的突起均使材料疲劳性能劣化,10Cr4Ni4Mo4V的接触疲劳性能优于Cr4Mo4V。  相似文献   

9.
对16Mn合金钢试作进行了旋转弯曲疲劳极限的快速测定。六根试作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的升降法所得到的结果相比,其相对误差均小于5%。该方法只需一二根试件,在二三个小时内就可测定出材料的疲劳极限,可快速地为机械的疲劳设计提供可靠的数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残留碳化物对轴承钢疲劳寿命的影响;并介绍了GCr15钢碳化物细化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55SiMnMo钢在腐蚀环境中进行了疲劳试验研究,试样采用三种不同热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结果表明,正火加回火处理对提高钎杆的疲劳寿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接触压力对微动疲劳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动疲劳极限随接触压力的增加而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即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起初随着接触压力增大,磨损损伤加剧,导致微动疲劳强度下降.当接触压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滑移幅度的减小使得表面损伤减轻,而此时,微动疲劳极限处的最大交变应力很低,裂纹扩展的应力强度因子低于疲劳裂纹扩展的门槛值.因而.微动疲劳极限随着接触压力的增大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金相、SEM、TEM、XRD等手段,研究了钢不同热处理条件下70Cr3Mo的组织对接触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Cr3Mo钢直接淬火+回火条件下以孪晶马氏 主的组织的接触疲劳性能高于等温淬火+回火条件下贝氏体的接触强度。  相似文献   

14.
对S-N曲线的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目前所采用的多种S-N曲线及疲劳极限的近似预测方法进行了评述,由此提出了新的预测方法.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有较高的预测精度,通用性强,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接触形貌与组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怡 《燕山大学学报》2001,25(2):183-186
在研究测试轧辊材料70Cr3Mo钢接触疲劳性能的基础上,应用SEM、TEM对接触疲劳坑的形貌、组织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热处理方式所得的组织形态不同。共剥落坑形貌、裂纹的起裂和扩展机理也不上同,疲劳坑形貌特征与疲劳寿命相关。  相似文献   

16.
经典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不能实时跟踪响应变量的动态变化和在大量样本中因出现病态数据而影响拟合效果的问题,基于灰色系统时间序列的特性,提出了将灰系统思想与经典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结合,形成一种全新的模型——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不仅能更加准确地给出响应变量的变化趋势,而且能过滤掉少量病态数据,从而避免了对拟合效果的影响。将新模型应用到网站的搜索引擎中,通过对网站访问流量及各个关键字搜索频率,预测该网站下一阶段的网站的访问流量,预测结果可为网站的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酿酒葡萄和葡萄酒的理化指标与葡萄酒质量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葡萄酒质量与葡萄酒主要理化指标之间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解与原始值的比较,验证了多元非线性回归模型评价葡萄酒质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钢桥焊接构件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影响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各种因素,在Dugdale模型基础上构造裂纹闭合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焊接接头的表面半椭圆形裂纹,其中考虑了影响区的材性变化、焊接残余应力以及焊缝几何带来的应力集中,通过与两个试验结果的比较表明:该法能估计裂纹扩展阶段的疲劳寿命,可用于焊接钢桥抗疲劳设计。  相似文献   

19.
根据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和渗层萃取物X射线衍射谱以及硬度梯度分布,研究了 20CrMnTi 钢气体渗碳、气体碳氮共渗和离子渗碳后渗层的组织和接触疲劳寿命。结果表明;离子渗碳后具有相当数量的板条马氏体、弥散均匀分布的碳化物;铬锰元素固溶在固溶体中的量较多,无黑色组织并且具有陡的硬度梯度,从而导致接触疲劳寿命的明显提高。文章提出了铬锰元素向碳化物富集是产生黑色组织的重要因素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