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贺倩 《科技信息》2010,(34):I0165-I0166
英语注重主语,句子形式是"主语加谓语"。而汉语注重话题,句子形式是"话题加评论"。基于这种差异,在英语与汉语两门语言互译中,必须有效把握这两者语言之间的转换才能体现原文的价值。而夏济安先生--台湾著名翻译家,在英汉翻译中把转换技巧使用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2.
尤梦娜 《科技信息》2008,(2):157-158
"领主属宾句"是汉语中争议较多的一种句法结构,其非宾格动词同时带有"主语"和"宾语"的现象一直无法得到完美解释。本文旨在探讨"领主属宾句"中领有名词的句法地位,基于Luigi Rizzi的"分裂CP假设"(split CP hypothesis)和Chomsky最简方案(MinimalistProgram)的理论框架,对该种句式从新的角度进行了句法分析。本文认为,"领主属宾句"中的领有名词并非句子的主语,而是从非宾格动词内论元的定语位置移到了句首的Spec-Top话题位置。移位后的话题与其语迹享有相同的格与题元角色,其格为属格(Genitive Case),其题元角色为POSSESSOR。  相似文献   

3.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汉语是话题突出语言(topicprominentlanguage),句子的基本结构是话题+说明,而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subjectprominentlanguage),句子结构是主语+谓语,主语在句中处于不可或缺的地位,要求意足形完。本文通过翻译实践,讨论了汉英翻译时根据句子话题来确定英语主语的理论及操作策略,并以此实现有效再现原文语句的交际价值。  相似文献   

4.
主语和话题的区别在于它们不同的认知作用。在汉语语言中,表现为两者不同的句法地位和功能。汉语主语是句子不可或缺的基本结构成分,话题是语用成分语法化的结果,不是句子的基本结构成分。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在认知的深层次上理清汉语主语和话题的关系,解决汉语句子基本结构组成的基础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古汉语的话题主语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同时,话题主语和主语之间、话题主语和前置宾语之间、话题主语和施事主语、受事主语、存现主语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6.
句首“N时的NP”结构是由于时间状语和受事宾语话题化后和主语NP或受事NP发生句法重组而形成定中关系。非典型的“N时的NP”定中结构增强了NP的话题功能并蕴含对比功能。  相似文献   

7.
对经常出行的人来说,位置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车载导航仪到GPS手机,"导航"的身影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无处不在。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地图"的帮助。作为整个导航产业的"源头",导航电子地图厂商所扮演的"内容提供商"的角色,也将越来越突出。  相似文献   

8.
文章简要描写了汉语和韩语对话结构和叙述结构中句子主语的省略现象,发现虽然汉语比英语更少使用主语,但却比韩语更多使用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叙述结构中汉语相邻句中的动词谓语如果不具并列承接性或不具同类性,主语不能省略。相反韩语更多地省略句子主语,尤其是在对话结构中。文章由此推测,汉语和韩语分别属于"主体"和"客体"为中心的语言,准确地说,"主体中心"和"客体中心"之间存在一个连续性,汉语是偏向"主体中心"的语言。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中,"宁可"引导的取舍句主观性较弱,而"宁愿"和"宁肯"引导的取舍句主观性则较强,这是此三个词语主要的区别。此外,"宁愿"和"宁肯"在表达意愿性的口气方面也有强弱差别,"宁愿"强于"宁肯"。  相似文献   

10.
在"两种社会形态"的对比中我们看到,"消费难题"产生的根源、它的性质、它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消费"不再是真正难题,"社会异化"的力量不断地消失,"消费"发挥着它正面的作用,推动着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1.
犯罪构成在理论上存在这"法定说"与"理论说"的争议,"法定说"认为犯罪构成有着刑法的规定为依据,"理论说"认为犯罪构成是一种理论,不是法律条文。本文拟在分析了两种学说之后,提出了仅作为法律概念的犯罪构成,即犯罪构成不应该有属性,而仅是一个工具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2.
"让"的"致使-被动"演变发端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作为被动介词,"让"在北方方言中已为常见。与另一致使动词"教"相比,"让"的致变条件大致相同,但有自身的特点。"教"的"致使-被动"演变的条件主要是"让+N+V2"构式的V2部分的"非企盼"意义;而"让"的致变条件主要是句义中的"非企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沈家煊认为,"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主观处置,并描述了主观处置的三种表现[1]。在认知语法的视角下,通过考查"把"字对"把"字句的语义贡献,研究发现,"把"字句的语法意义为"掌控",而"把"字句的主观性是通过"把"的掌控义实现的,它是说话人在识解关系中视点和角色的调节与动词"把"语义虚化相融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N的A"和"A的N"结构的并列使用能够带来独特的语用效果。"N的A"结构是由"A的N"中"A"和"N"易位形成的,"A的N"是一种定中结构,"A"和"N"要同时既能作定语又要能作定语的中心语,名词化结构的"N的A"可以还原成"A的N";兼类词在"A的N"结构中,可以易位成"N的A"的形式;当"A"为名词时,"A的N"易位成"N的A"时又具有不同的形式特点和制约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王君洁 《科技信息》2008,(12):188-188
"点"在几何学中只表明位置并不具备面积和方向,表示一条线的开始和结束。而在平面构成中,"点"作为造型要素之一,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尽管在人类远古时期的手工制品表面装饰纹样中,"点"就已被大量应用。然而时至今日,当代的设计家依然运用着"点"的多种变异和排列组合,再现着"点"的令人惊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卜文华 《甘肃科技》2011,27(9):187-188
探究"就是求索知识的过程,其表现方式有搜寻、调查、检验、研究知识等,其活动本质是为了求真而质疑。就教育而言,"探究"便是"寻找"或"探求"。  相似文献   

17.
不论如何称谓"台湾",在大陆的定义与认知中,"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但在岛内与国际社会,"台湾"已成为一个各自解读并赋予不同含义的名称。  相似文献   

18.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一个从低层次向高层次不断"革新"的过程。在以"创新"作为核心理念的IT行业中,也同样如此。但对多数企业而言,"创新"的关键有时候并不在于技术或产品方面,而在于对"立足自身"的信念的坚持及模式的持续变革上。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主语界定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是个很复杂、很棘手的问题。语言学家从中英语言对比以及各个学派入手.提出许多不同的观点,如“主位——述位”、“话题——说明”、“施动——受动”等等,他们提出的观点中,有对立的也有的是互补的。从系统功能的角度出发,结合认知语言学的新观点,对分句主语做一些探讨,对分句主语的进一步认识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在内涵、层次上有所不同。在中国历史语境中,"华夏"既可指称古代族群或民族,也可表示一种文化或文明的载体。从历史上的"中国"、"华夏"到"中华"乃至现今"中华民族"的发展演变,"中华"一词与时俱进,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民族过程比中国已经识别的56个民族实体发展缓慢,至今仍然属于"想象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