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孟萌 《科技信息》2010,(18):256-256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绘画艺术,以人物、山水、花鸟为表现内容,高度概括、洗练为特征,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独特的审美规律及特殊的笔墨语言和表现技法。学习中国画不仅要"师古人"与"师造化",更要与时俱进,在中国画的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2.
陈佳 《长春大学学报》2010,20(7):111-112
满族祖先神像作为图像资源,在萨满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满族祖先神像的兴起以及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社会发展和满族风俗密切相关,体现了萨满教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3.
满族祖先神像作为图像资源,在萨满文化体系中具有重要价值.满族祖先神像的兴起以及其独特的艺术特征与社会发展和满族风俗密切相关,体现了萨满教在社会生活中的渗透性.  相似文献   

4.
李蓓 《科技咨询导报》2010,(15):243-243
傣族属百越族系,它有着与其他民族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表现出文化多样性的特点。其文化特点是沿河谷种稻,居干栏式建筑,"断发文身,善于纺织"。同时也拥有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神话是傣族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并具有其独特的审美特性和审美意识形态。一个民族的审美意识深深根植于其民族的文化社会环境之中,也是他们情感的体现思想的表达,与他们的一切生活活动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5.
赵学勉 《科技信息》2007,(27):30-30
语文是一门独特的学科。语文的独特与唯一体现在它与艺术的接壤和交融上,而艺术的第一特质即是审美特质。而《新课程标准》也再次强化了审美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诗歌作为一种最纯粹的文学样式又是文学审美活动中的最高级层面,重视诗歌鉴赏中的美育,对学生在审美能力的培养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蒋勋功的杂文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读者意识,由于作者在创作中对读者的尊重、体贴和关照,使其文留下了大量审美空白,从而让不同身份、地位、阅历、学养和思想境界的读者能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买酒其实是一个理由》就是其中的典型,它通过"悬置"论点、"搁浅"论证等独特的杂文创作方式激发读者的阅读能动性。  相似文献   

7.
传统工艺美术“三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重要性及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在现代包装设计领域的体现日趋凸显,其独特的材料美、色彩美以及造型美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包装设计中,文章从传统工艺美术"三美"与包装设计的关系、包装设计定位、包装设计素材选择等方面探讨传统工艺美术"三美"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散点透视体现了华夏民族自由的视觉空间和精神空间,同时也传达着画家对宇宙自然的无限感悟,追求与道冥合的“天人合一”式的永恒探索精神。中国绘画作为一个与西方绘画相独立的完整体系,有着自己的审美角度,审美标准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艺术中舞蹈、诗词、书法和绘画同属于一种文化思维系统,各有其韵律美的规律,且彼此之间有许多共性,在艺术表现元素里所表现出异质同构的韵律之美,与中国画相互影响和融合,从而产生诗书画结合的艺术形式。"气韵"在中国画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舞蹈、书法、诗词韵律美的深刻影响,形成了中国画独特的审美情趣与韵律美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0.
谢灵 《科技咨询导报》2009,(13):225-225
在当今世界的诸种艺术中,只有电影最能准确地"还原"客观事物的形体、色彩、运动和声音,从而给人们以最强烈的生活逼真感,有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和独特的美育功能。对全面提升审美主体的艺术修养、综合强化审美素质,寓教于乐、凝聚人心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中国文人画入手探求中国艺术精神的真谛,发现并找到中国文化影响下文人所特有的尚清意识。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尚清意识这一美学概念,厘清尚清意识的由来以及尚清意识在中国画中的表现,以独特的视角来考察中国文人画中体现出的这种艺术精神,从而将“尚清”这一中国文化独特的审美习惯和审美态度归纳为中国艺术精神中的尚清意识。  相似文献   

12.
慈英杰 《科技信息》2008,(14):147-147
中国传统书画,书和画始终是珠联璧合的。中国书画也因此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成为人类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相似文献   

13.
皮影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是传统民族艺术中的奇葩.许昌皮影的造型艺术也独树一枝,有着明显的特性,其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平面性、象征性和程式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朝鲜族又有"白衣民族"之称,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农耕民族,同时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朝鲜族的舞蹈有着独特而浓郁的风韵,其体态讲究"鹤臂柳手虎步"、"一顺边",其步态动静结合,节奏丰富鲜明,呼吸若断若续,若隐若现,舞姿松弛自如,潇洒优雅。这些风格特点受朝鲜族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服饰、审美心理、宗教信仰、古代习俗、文化艺术修养等方面的影响而形成,朝鲜族人民将这些民俗和爱憎情感充分地反映在自己的舞蹈意识中,从而形成了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马丽霞  王晶 《科技信息》2008,(36):237-237
喀什民居建筑有着鲜明的地方性和民族特色,是一种独特的旅游资源。喀什传统民居体现了民居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用功能与装饰艺术的完美结合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审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线是中国画重要的绘画语言。它不仅是造型的重要手段,而且还体现着画家的修养、风格和艺术成就。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重要门类,其用线的发展经历了多次演变,这些变化既是山水画由幼稚走向成熟的表现,同时也体现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7.
建筑速写不但是训练建筑设计师徒手表现能力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在建筑速写的训练过程中,提高设计师对美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趣味。一个表现力极佳的设计草图,不但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同时体现了设计师的设计表现能力,造型能力,审美能力。画好建筑速写也是体现一个建筑设计师全面修养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钧瓷在世界陶瓷史上享有独特而崇高的地位,体现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精神理念。钧瓷命名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据,以艺术审美为手段,以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语言为载体,将其文化内涵恰当地表示出来,这既是钧瓷营销之必需,又有引领人们发现美、享受美的作用。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钧瓷的命名不但要求造成产品之间的区别,而且还要凸显其亮点,产生"画龙点睛"、"点石成金"之功效,使人们产生美好的联想,寄予微妙的情趣,获得审美的愉悦。钧瓷命名的理念、方法和技巧体现在钧瓷企业、品牌及产品的命名上。  相似文献   

19.
作为二十世纪德国人本主义美学大师的海德格尔与马尔库塞,他们的审美革命之路在审美救赎与审美突围的两种不同取向中,走向了审美乌托邦的归途。然而,相比海德格尔在诗意的追寻中向古希腊的回归,马尔库塞"乌托邦终结论"则更具有大胆面对现实惨淡的审美突围的理论勇气。这既体现了他们之间明显的理论差异,也表现出其精神气质的相似处,这些决定了他们之间审美取向的不同。  相似文献   

2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郑长赐市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思维,提高精神境界,陶冶道德情操有着巨大的作用。马克思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中学语文教材也具有"文质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