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藏缅语族族群成人的皮褶厚度特点,分析其随年龄增长的变化规律及与地理环境因素的相关关系,对藏缅语族18个族群14 722例(男性6 528例,女性8 194例)成人的6项皮褶厚度值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国内9个民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藏缅语族族群中,藏族、羌族和土家族上臂的皮褶厚度值较大;贡山怒族上臂和腰部的皮褶厚度值较小;景颇族男性和门巴族女性小腿的皮褶厚度值最小.(2)随年龄增长,藏缅语族男性的肱二头肌皮褶和肩胛下皮褶厚度值呈线性增大趋势,女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呈线性减小趋势.女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均大于男性.(3)藏缅语族男性和女性的上臂和躯干皮褶厚度值与经度、纬度均呈显著正相关;男性和女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与年平均气温均呈显著负相关;男性的6项皮褶厚度值和女性的肱二头肌皮褶、髂前上棘皮褶、小腿内侧皮褶厚度值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而女性的肱三头肌皮褶、肩胛下皮褶和髂嵴上皮褶厚度值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4)在国内10个族群中,藏缅语族族群上臂和躯干的皮褶厚度值处于中等水平,小腿的皮褶厚度值偏小.藏缅语族族群的皮褶厚度值更接近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2.
探讨藏缅语族族群的肌肉特征,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调查了藏缅语族17个族群共计14 579例(男性6 438例,女性8 141例)成人的总肌肉量等6项肌肉量指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与其他族群比较.结果表明:(1)多元分析显示,在藏缅语族17个族群中,藏族的肌肉量较大;独龙族和拉祜族的肌肉量较小;景颇族、哈尼族和基诺族的肌肉量中等偏小.上肢肌肉量是反映各族群肌肉特征的最主要指标.(2)藏缅语族族群男性各项肌肉量大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藏缅语族族群的总肌肉量和躯干肌肉量减少.(3)藏缅语族族群6项肌肉量指标均与纬度、海拔呈正相关,与年平均气温呈负相关.(4)与其他族群比较,藏缅语族族群的肌肉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藏缅语族族群的肌肉特征更接近于南方族群. 相似文献
3.
调查了200例(男97例,女103例)独龙族成人的10项指标值,初步分析了独龙族与藏缅语族16个族群的关系.研究结果如下:(1)聚类分析表明,独龙族与拉祜族、彝族、基诺族较为接近.(2)主成分分析研究显示,独龙族男女在藏缅语族中具有身体高度小、头部长度小、面部的宽度和高度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郭志超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6,(4)
本文认为辨识闽粤赣结合部客家地区的少数民族及其来源,须放在中国南方民族史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并宜以所属语族为标识,并认为畲族与苗、瑶和商固至秦汉的“濮人”有源流关系。 相似文献
5.
李素琴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14,(9):51-54
四音格词是藏缅语族语言的典型共性之一,区别于汉语四字成语的重叠构词方式,常见于口传文化活动和日常话语中。从类型学视角综合分析,滇西北地区的藏缅语族若干少数民族语言的四音格词体现出一定规律的结构和语义类型学共性。 相似文献
6.
7.
吐蕃东进,在藏彝走廊地区引发了频繁而剧烈的族群互动,藏彝走廊的族群分布格局亦随之发生变化,尤其是岷江上游及大渡河一线以西在吐蕃控制下的众多部落发生“蕃化”,基本上形成了藏彝走廊西部以藏族为主的族群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6个语言族群(藏缅语族族群、壮侗语族族群、苗瑶语族族群、南亚语系族群、阿尔泰语系族群和汉语族族群)共计63 451例(男性29 418例,女性34 033例)成人的19项头面部指标进行了测量,分析6个语言族群头面部指标的表型特征.结果表明,在6个语言族群中,阿尔泰语系族群的耳较长,唇高值小,鼻与红唇之间的距离大,面的宽度中等,两眼间的距离中等.汉语族族群的头和面较高,耳较长,唇高值较小,鼻与红唇之间的距离较大,面的宽度较大,两眼间的距离较大.苗瑶语族族群和藏缅语族族群的头和面高度中等,容貌耳长、唇高和上唇皮肤部高中等,面的宽度小,两眼间的距离小.壮侗语族族群的头和面高度较小,耳较短,唇高值较大,上唇皮肤部高度小,面的宽度大,两眼间的距离大.南亚语系族群的头和面低,耳短,唇高值大,上唇皮肤部高度小,面的宽度较小,两眼间的距离较小.相对来说,北方族群和南方族群头面部的特征差别较大,汉语族族群头面部特征总体上介于北方族群和南方族群之间.虽然6个语言族群的头面部指标值存在一定差异,但都具有蒙古人种的基本特征,形态学上的共性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9.
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问题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新时期以来,我国学者对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作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其成果丰厚,成绩斐然。本文对这一历史时段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述评,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些许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社会记忆与族群认同——从《评皇券牒》看瑶族的族群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年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0,(4)
流传于许多瑶族地区的《评皇券牒》作为一种社会记忆 ,其内容的历史真实性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起到了凝聚瑶族族群认同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 ,券牒中反映的族群认同表现出某种复杂性 ,瑶人在与盘瓠进行认同之时 ,也在一定程度上与汉族进行着认同。这就提示我们 ,或许既可以在政策的、制度的层面上通过共同利益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联系在一起 ,也可以在象征层面上通过加强大家有共同来源的历史记忆 ,以达成超越各具体民族之上的中华民族的认同 相似文献
11.
彭恒礼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2):14-17
不同族群的民间传说常常包含着该族群丰富的集体记忆,对于整个族群而言,传统节日中的集体记忆尤为重要,因为传统节日构成了族群整体性的纪念活动,族群的集体记忆在节日中以讲述的方式形成传承机制,同时决定着节日中的相关仪式和风俗习惯,构成了一个族群稳固的身分认同基础。以壮族民间节日中的节日传说为个案,通过本分析和田野描述来说明节日传说中的集体记忆与族群身份认同之间的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12.
13.
14.
民族文化整合教育在大学生政治文明意识和行为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对民族文化整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中国大学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必须对大学生加强民族文化整合教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为主体,容纳和引导大学非主流文化,在把握差异、寻找共同点的基础上,引导当代大学生完成与主导价值观的磨合。 相似文献
15.
审美者与游戏人——关于艺术精神的一种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岱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2):1-9
关于艺术与游戏的讨论虽然已是老生常谈,但在某种意义上,这个现象本身也表明了这个话题仍蕴含有待进一步开发的理论价值.解释学家伽达默尔提出"作为节日的艺术"的命题,便是这方面的一个重要尝试.审美者与游戏人在当代文化中被日益强化的亲密接触,似乎促进了彼此的融合.这种将诗性文化与游戏活动相提并论的做法固然能为后者涂脂抹粉,但深入地来看,事实上完全阉割了艺术的精神.尽管这种现象已成为后现代文化景观中的一种时尚,但它对艺术文化的破坏也有目共睹.对此,批评的缺席是一种失职.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其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形式,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新成果。探讨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学界已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途径、必然性、经验、规律、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化的贡献作了深入研究,对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必要性、意义、本质和核心、原则和要求、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贯彻落实等问题,也作了较为深入全面的研究;但对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问题的研究还是零星的,远不够系统、全面、深入,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7.
以合肥市为例,采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座谈会等方法,对流入合肥的少数民族人口进行调查,探讨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物质、制度、社会以及精神四个方面城市适应的基本状况。认为城市在适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时表现较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适应在物质与制度层面较好,在社会与心理适应层面存在某些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处在由低级向中高级转变阶段。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长的信念力量与核心“软件”.广东TCL集团以其具有TCL特色的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策略,构建了一个系统完备的“合金文化”体系,有力地推动了TCL集团的非常规发展,验证了企业文化的超凡力量,为当代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样板. 相似文献
19.
关醒权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
根据平面度公差带方位浮动的特点,对测量数据组进行旋转平移,使包容区域符合最小条件,并且使平面度误差评定的数学模型取得较简化形式.最后利用最优化方法求解平面度误差.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理论与方法对科学技术史研究的影响日趋明显。白馥兰作为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美国学者,积极将“社会性别”的视角运用到对中国技术史的研究中。她的《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一书通过对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纺织技术与生育技术的性别解读和历史梳理,揭示了中国古代性别观念与技术相互影响、相互建构的动态关系,展现了新视角应用于技术史研究的可能性与独特魅力。这一工作为中国技术史开拓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同时还表达了对传统技术观的挑战与对传统编史观念的反思。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