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科培养方案是本科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安排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校办学思想、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数学两个专业的2013版本科培养方案,以院系调整为契机,结合计算与应用数学系师资,按照厚基础、重实践、个性化、宽口径、创特色原则,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科交叉力度,加大实践教学,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增加实用性课程,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与学校定位,构建了重基础、宽口径、专业有特色、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瞄准专业发展前沿,结合地方特色,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的专业核心课程群。采用"平台+模块"的教学模式,将创新能力与工程能力培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行学科竞赛机制、专业导师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等政策和措施,在创新教育与工程实践中,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3.
凌忠兴  周洪强 《科技咨询导报》2011,(18):133-133,135
自动化专业是一个横跨多应用学科的偏基础性工科专业,在广大的工业领域有需求,然其应用领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和行业性,作为教学主导型大学的地方性本科院校应注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制订有地方特色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力求传授知识的实用性与先进性,提出了整合原有课程体系,开设综合性课程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动力工程系以能源与环境工程为背景 ,以流体与热科学为专业基础 ,与计算机、信息及生命学科相融合 ,设置宽口径的本科专业 :热能与动力工程 .本系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拥有五个博士点和五个硕士点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设置热能工程、电厂及自动化、核电工程、工程热物理、新能源、制冷与低温技术、空气调节工程、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及工程等多个方向 .本专业注重学科交叉 ,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为学生打下宽厚的知识基础 .主要课程有 :计算机在热能动力工程中的应用、计算机控制系统、能源与节能技术、动力经济…  相似文献   

5.
浅谈《机械制图》和《计算机绘图》的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宏 《科技资讯》2009,(28):224-224
《机械制图》课程是中等专业学校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但在旧的学科体系中将与之紧密联系的《计算机绘图》等课程分别进行开设,分别由两个专业老师讲授。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造成了一定困难。本文提出了打破原有学科界限,对以上两门课程进行整合的课程改革思路,并从整合的必要性,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向交叉综合的方向迅速发展,人才教育与人才培养有了新的含义。要求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增加复合型、适应型人才,且应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多方向”的原则。工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更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从诸方面进行改革和调整,培养出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的人才。 工程教育起源很早,但直到今天,人们一直把工程与技术,工程教育与工科教育视为同一个概念。 经济的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大大拓展了工程的含义,工程不等于技术。工程中包含有技术的成分,也含有非技术成分。工程的定义应包含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生产制造部门应用自然科学原理,  相似文献   

7.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具有宽口径和知识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在对该专业人才需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作为地方院校的德州学院尝试进行了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探索,设定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层次定位,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在注重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电子科技大学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致力于培养电子信息学科与地球空间信息学科交融的行业精英人才。该文从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的内在关联出发,设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实践表明,该课程体系实施效果良好,既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优势学科资源,又突出了专业特色,对其他交叉学科本科实践课程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有利于提高检验医学实验教学质量,有利于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科学思维方法和科研技能的培养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打破学科界限,实施优化整合检验医学实验课程体系,构建创新型检验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检验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0.
根据学校的教学基础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科特点,提出了“两个平台,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即搭建机械基础和电子基础两个平台,设置仪器设计与测量和光电检测与控制两个方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适应面宽的应用型人才。并在此基础上对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建筑类专业的课程改革与建设必须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体系,着力构建能力课程体系.本文主要阐述了"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能力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2.
李海燕 《甘肃科技》2016,(12):47-48
从工科、人文学科以及数学三个学科专业方向,分别阐述开设《高等数学》立足点以及重要性,进而论述了开设《高等数学》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性,提出应打破传统课设置模式,优化教学课程体系,进一步拓宽《高等数学》课程的学科覆盖面。  相似文献   

13.
基于电子信息工程的培养目标,针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通过对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整合与优化,构建专业基础课程体系平台,目的是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能力强、素质高"电子信息类创新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4.
建立纵横贯通的课程体系是世界领导型工程人才培养的未来走向。为更好地实现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2016年东京工业大学开启了新一轮教育改革,重构了本硕博纵横贯通的楔形课程体系,即在贯通本硕博教育的同时,又在每一教育阶段内提供多种类型的综合内容。具体而言,在纵向层面,东京工业大学通过打破学院与学部界限、以学分制取代学年制、构建四分之一学制等措施,实现工程人才本硕博教育的贯通衔接;在横向层面,东京工业大学将专业教育、教养教育、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实现不同教育内容的无缝衔接。客观而论,东京工业大学的楔形课程体系是基于工程人才发展规律而建立的,与世界工程教育、世界领导型工程人才培养理念相契合。其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启示是:构建专业发展指导体系,允许工程人才自主设定培养方案;建立灵活性与严格性兼具的学分制,增强工程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向上延伸通识教育,树立弹性学制理念,以调节通专、理论与实践的冲突;建立工程人才国民意识教育和国际教育课程,提升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相似文献   

15.
科学教育专业教材编写中,打破了学科界限,提倡学科交叉和协作,克服传统教材编排体系 中各领域自成体系,互不融合的弊端,通过各个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保 证科学本质的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16.
研究型大学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的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确立了由通识课程、大类课程、专业课程和个性化课程四大类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实现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个性教育的统一,强化了通识教育和学科交叉,突出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培养。该文从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为出发点,重点讨论了中药学专业的课程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17.
孙乐 《山西科技》2012,(1):103-104,106
影视后期专业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计算机应用型技术人才和教学创新的一个新专业,其课程体系建设还在探索中。为了适应影视后期制作发展的新特点,学校优化课程结构,按照不同岗位职业层次设置课程模块,同时强调课程的灵活性与时代性,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育专业教材编写中,打破了学科界限,提倡学科交叉和协作,克服传统教材编排体系中各领域自成体系,互不融合的弊端,通过各个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实现学生对科学的整体认识,保证科学本质的教育贯穿教学活动的始终.  相似文献   

19.
随着首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首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对高素质自动化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生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思路、培养目标,培养计划,提出了自动化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实践证明本文提出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对自动化专业应用性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的时代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吉林大学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依托吉林大学交通学院及交通运输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通过全面的调研、系统的研究、深入的课程体系优化和教学改革实践,制定了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加深学科基础、加强素质教育、淡化专业意识;适当拓宽学生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应用性与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性;突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从而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的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