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论是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它强调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诺德认为,翻译活动的目的通常是由翻译发起者来确定的,译者只是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制定出目标文化的文本,以实现翻译活动的交际意图。以诺德功能翻译理论的基本思想为基础,对"陇上江南"一词的使用作了目的论分析,并选取较有影响力的旅游宣传资料和各大知名网站的英译为例子,进行了误差分析,提出了改译意见。  相似文献   

2.
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将文本类型分成“表达型文本”、“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三大类,并针对其交际功能提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两种翻译方法.通过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对翻译的启示,探究其与翻译目的、翻译标准及翻译策略之间的紧密联系,并结合旅游文本英译例文,论证文本功能对翻译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告翻译日渐成为经济领域一个重要的方面。传统的翻译原则无法适应广告这种特殊文本的翻译。笔者将从一种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即功能翻译理论的目的性原则角度出发,探析广告翻译的方法与策略。提出译者应把握广告的目的性原则,通过直译、释译、改译、套译等方法,按照目的语文化的要求来重构广告用语,以激发消费者兴趣、扩大公司影响、促进产品销售。  相似文献   

4.
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出发,以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中的典故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分析,指出在东西方不同社会文化语境下,典故的翻译应使目的语接受者获得与原语文本读者尽可能相同的阅读效果,以希更好地推动典籍英译的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5.
王艳红 《科技信息》2009,(6):355-356
河北红色旅游资源导游词的翻译目的应以宣扬中国人民的爱国精神为主,而历史事件的处理方式是影响其文本功能和目的的主要因素,应采取增译或省译方法。名胜古迹旅游资源导游词的翻译目的应以传播河北文化为主,其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是影响其文本功能和目的的主要因素,应以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生态资源导游词的翻译目的应以娱乐游客、宣传自然之美为主,其中文化差异的处理方式也不容忽视,应以归化为主,异化为辅。  相似文献   

6.
魏淑娟  许德法 《科技信息》2010,(3):I0221-I0222
目的论是西方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创新之处在于突破了结构主义的“等值”翻译观。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度的翻译研究视角。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结合西安曲江文化旅游景点英译实例,探究目的论在景点牌示解说英译文本中的应用,进而提升旅游景点牌示解说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地跨文化交际,译文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作为信息文本和感染文本结合体的酒店,时外推介材料英译时,译者应依据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结合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要,采用删减、改译、编译等适应性手段,从而实现酒店对外推介的信息功能和感染功能,达到吸引更多海外旅客的最终日的。  相似文献   

8.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不仅规定译文由其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决定,还要求译文自身连贯并与源文本连贯,即连贯法则与忠实法则.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其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可知,成功广告译本无疑皆能实现其预定功能,与此同时不可或缺的是“恰当”处理译文,弥合文化鸿沟.在汉英互译时,译者要实现其呼唤功能,需使译文标准高于“功能”,兼顾广告在译语文化中的其他功能,才能出色实现广告目的.  相似文献   

9.
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是一个更为关注原文特色的功能翻译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坚持译文目的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原文分析对选择适合翻译策略的作用。运用这一模式进行外宣英译,译者可以在对原文功能与译文目的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好地实现外宣英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桂滢 《科技信息》2007,(14):138
翻译目的论是近代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内容,它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译者才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翻译活动的发起者对整个翻译过程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理论对口译、新闻编译和儿童文学翻译方面都得到了充分验证,在这些特殊翻译领域中,为了达成翻译目的,译者常常采用变译的方式对文本进行额外加工。目的论的提出无疑为这些领域的“边缘翻译”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理论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苏姗·巴斯奈特是文化翻译学派的领军人物,在国际译坛有深远影响,本文对其文化翻译理论、戏剧翻译策略、可演出性、框架文本等观点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12.
燕赵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燕赵文化的研究、翻译及外宣,对促进文化交流、增强地区综合实力意义重大。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对燕赵文化不同文本进行基于功能和目的的系统分析,为燕赵文化功能文本的外宣翻译提供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是一个更为关注原文特色的功能翻译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坚持译文目的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原文分析对选择适合翻译策略的作用.运用这一模式进行外宣英译,译者可以在对原文功能与译文目的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好地实现外宣英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尹丹 《科技信息》2010,(23):254-254,270
文本类型理论是莱思在70年代初提出的翻译批评和评估模式中的基本理论。莱思根据布勒的语言功能模式把文本划分为三种主要的类型,即表情型、信息型和操作型,并建议根据文本功能及其相对应的语言特点和使用的交际情景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详细阐述莱思的文本类型理论,并结合汉英译例讨论文本类型理论对翻译研究,尤其是汉英翻译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任珉 《科技资讯》2014,(8):230-230
目的论是功能理论的核心理论,它的准则——目的准则也是所有翻译的最高准则。"目的准则"认为一种翻译的行为的目的决定。影视翻译的目的决定了字幕翻译要迎合目标语的观众的审美文化和审美习惯,使目标语观众真正体验到与源语观众同样的共鸣和感动,从而实现文化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论把翻译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有目的性的行为活动,翻译目的和译文功能制约着翻译策略的选择。旅游文本的主要功能是呼唤功能,同时兼有信息功能。本文在目的论框架内,探索旅游文本的常用英译策略,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7.
景区公示语的翻译是发展景区国际旅游、展示景区形象的基础工作。以翻译写作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根据英汉公示语的社会功能与语言个性异同,结合漳州市景区英文公示语实例,认为案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既涉及译者目标语基础和翻译态度,又与译者目标语写作能力不足相关。公示语翻译在“译写”时,采取不译或省译、仿译或套译、创译等实用译写路径,以此提高准确度,同时从业人员要有责任意识,使公示语成为传播现代化滨海城市对外形象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8.
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译者在选择“译什么”和“怎么译”时,其主体因素会不可避免地对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选择起着重要影响.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可以说明译者的主体因素,尤其是译者文化态度和翻译目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译者的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张娜 《科技信息》2010,(18):169-170
旅游文本属信息类加宣传鼓动类语篇,语篇功能是传达信息和诱导行动,其翻译的目的在于激发外国游客参观景点的兴趣或选择入住某酒店宾馆。在旅游文本英译过程中,译者应从汉英旅游文体风格差异、文化差异和语用差异出发,灵活运用改写、增删、类比、语用调整等各种翻译方法,从而达到旅游文本英译的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20.
公示语是宣传城市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的苏州,公示语的翻译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历史文化名城苏州在公示语的翻译方面仍存在着一些误差。本研究根据功能翻译理论,对收集的苏州市公示语英译实例进行了分析。苏州市公示语翻译失误主要表现为语用、文化、语言、特定文本等方面。公示语的翻译必须按照忠实、连贯和目的法则。规范的公示语能更好地推广苏州文化,突显苏州应有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