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品牌是哲学     
任立 《科技智囊》2009,(4):I0028-I0029
任何事物达到一定境界时,都可归结为一种哲学。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也就是探究事物真理、本质和运动、发展规律的科学。具体到某一行业、某一事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就是要探究和认识事物的本质与规律;建立有效的方法论,就是要掌握和运用该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以此为人们创造更大的、更自由发展的空间和幸福以及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越“符合真理论”确立“实践真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高岑 《洛阳师专学报》1999,18(1):16-18,22
“符合真理论”否定真理包含人的思维创造和价值追求因素,存在诸多缺陷,阻碍着实践探索。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真理是基于实践的人的创造力量的理性化,是人对一定客观条件的肯定和超越;真理固然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但它同时也包含着基于实践的思维创造和价值追求。确立“实践真理论”对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红楼梦》的思想复杂、深邃,作品通过对人们生存困境的艺术描写,将“时空”与“存在”两个哲学命题形泉地表现在作品中,体现了作者对存在与生命终极价值的哲学追问,提升了作品的认识价值和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哲学而存在,它体现了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认识行为。文化是人类世界组成部分中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文化哲学在研究的过程中将对于人的行为方面的抽象思考和研究作为一个重点内容,这表现了人对自身行为的一种反思。本文首先分析和探讨了文化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文化哲学范式的视角中对东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区别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一个人的价值追求是对一定价值目标的执着向往并力图达到此目标的强烈驱动倾向的话,那么,对于作为科学认识主体的科学家群体而言,其主导价值追求就是探索真理.确切地说,是探索自然界的真理.  相似文献   

6.
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人们对一切事物及其规律的体悟莫不经历了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过程,这是哲学自古代、近代至现代的三步曲。学者们对于法律文化的研究,在认识序次和认识深度上也大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文章拟从法哲学的角度,阐释笔者对作为“人的法的生活样式和生活价值”的法律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真理是过程。这是列宁的《哲学笔记》中的一个重要认识论原理。今天,重新学习这个原理,对于批判把真理僵化的错误观点,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世界是一个过程,事物是一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真理也是一个过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思维和客体的一致是一个过程”,列宁在“过程”二字下面打下着重号,接着提出了“真理是过程。人从主观的观念,经过‘实践’(和技  相似文献   

8.
哲学不同于具体科学,不是在求分别的真理,而是要求“穷通”,把握关于性与天道的真理性认识,即智慧。哲学、科学、技术道德以及全部人类的文化归根到底是探讨人的问题,是为了使人成为自由的人、觉悟的人。  相似文献   

9.
哲学释义学是现代西方哲学中近年来才兴起的一种哲学派别,这种哲学把“理解”概念作为其基本的和核心的概念.从本来意义上说,理解是人的一种认识活动,是属于认识论范畴,但现代西方哲学释义学都把理解当作本体论概念,并把它当作人的存在模式。由于这种理解概念离开和缺少实践,最终导致这一哲学走向唯心主义。本文就是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对现代西方哲学释义学作一些简单的剖析.  相似文献   

10.
过去对“实事求是”的解说 ,都仅仅是从认识论层面理解的 ,缺乏存在论的高度。如果说“实践”是马克思存在论的初始范畴 ,那么“实事求是” ,作为对实践范畴的中国式表述 ,也是人自身的存在论事实。“实事”并不是外在于人的存在的 ,而是人的存在本身 ;因而“是”也并不是那种与人无关的所谓“客观规律” ,而是关于人自己的存在的真理 ;“求”作为对这种存在论真理的追求 ,本身也属于人自己的一种存在论事实  相似文献   

11.
网络虚拟存在是不同于传统现实存在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它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人的历史性存在理论在当今时代的体现和展开,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存在”理论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现实存在是网络虚拟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网络虚拟存在是对现实存在的延伸和拓展。人在虚拟网络境遇下的发展是对“现实的个人”的发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初俄国文化、文学的“白银时代”中,有一位女性诗人、作家季·尼·吉皮乌斯,她是当时宗教哲学领袖之一德·梅列日科夫斯基之妻。但其本人也是这一时代的重要人物之一。吉皮乌斯才情横溢,思维敏捷,观察准确,文笔犀利。然而,因了她冷漠的个性,也因其不留情面的尖刻,以及她总有一种“小圈子”倾向的封闭,她的价值很少有人能认识,并对其做出正确评价。而且,当时各种思潮风起云涌,新宗教意识探索与神秘主义、颓废主义的迷雾混合在一起;吉皮乌斯就有“极端颓废主义”的名声。在当时对颓废派的一片责骂声中,更是少有人去触碰这朵“罂粟花”。然而,别尔嘉耶夫以其独到的视角,深刻的哲学思辨,甄辩了颓废主义的外在现象与内在本质,从而揭示了季·尼·吉皮乌斯现象及其价值,为我们认识这位女性、作家、诗人打开了一条通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列主义哲学为指导,考察哲学的根本命题“存在”,追索它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分化、演变过程。认为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猜测并接触到“主观存在”范畴,但是抽象地和无边地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而在唯物主义哲学家那里,“客观存在”得到过分的强调,人的主观存在的心造世界则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方面。这种情况与西方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忽视能动的方面,而唯心主义却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能动的方面相一致。只有马列主义哲学才真正科学地认识了“存在”的两种基本形态,即客观存在与主观存在及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4.
音乐的存在方式问题,是音乐美学研究中的首要问题,是属于音乐本体论研究范畴。然而,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产品,中乐和西乐,其存在方式卓然异趣,这很让人深思。在此,我们借黑格尔在表述“绝对理念”发展的不同阶段时常用的哲学概念“自在”与“自为”,对中乐和西乐之存在方式作一比较研究,试图从哲学上揭示中乐和西乐卓然异趣的根本。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是追求“顺天应人”,其哲学形态是生命哲学。中华文化传统渊源于生殖崇拜。在生殖崇拜和农耕生活作用下,家和族的观念、数理观念、阴阳五行观念和关联式思考得到长足的发展。华夏天道观把宇宙看作一个生命流程,华夏人道观把人看作宇宙生命流程的分支,所以主张人要循天而为。华夏智慧包括对宇宙人生整体的直觉领悟,也使用概念判断推理,重视灵活掌握真理的互补性,关注各种因素的协调相干效应  相似文献   

16.
本体论在哲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某种意义上说哲学就是本体论。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本体论更替演进的历史。西方哲学经历了从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哲学到现代的生存论哲学的发展历程。由于不同时代哲学的主题、研究对象不同,思维方式有别,因此,它们对本体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本体论追究也就经历了从“终极本原”的追寻,到“终极真理”的探究,再到“终极价值”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毛泽东“哲学就是认识论”这一论断的哲学渊源和含义作了分析。认为毛泽东所说的认识论是广义的认识论,而不是关于人的认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狭义的认识论。“哲学就是认识论”是指哲学总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整个哲学,它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等三个方面的含义。文章还认为,毛泽东的这一论断,与列宁哲学以及李达哲学之间有着直接的明显的因承关素;同时也不能拘泥于个别字眼、概念,而要注意到即使同一概念在不同哲学家那里,在同一哲学家的不同时期,都可能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哲学的视野中 ,很难说提出价值规范主张、对价值概念的语义分析、对价值的科学研究、建立价值形而上学等价值论研究思路是哲学性的。基于马克思的实践论分析可以发现任何真理都是价值真理———实现某种价值的真理 ,而价值真理的生成总是以对价值与存在的同一性承诺为前提 ,这一承诺是作为思想者的思想前提所不予考虑的。价值哲学的反思本性和人类自我超越的实践要求决定了价值哲学的主题只能是对价值与存在同一性关系这一价值真理的思想前提的批判。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观点认为:“哲学的最高问题是关于世界本原问题”。我认为这种提法是不妥当的。对于这种观点,许多同志已写文章从理论方面和哲学史方面进行了反驳,我不再赘述。在这里,我只想指出:“哲学的最高问题是世界本原问题”这一命题本身就是一个倒退回古代哲学的形而上学的命题,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表述。首先,我们知道,追求世界本原,这是古代哲学的一种倾向,而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任务。在哲学中,整个宇宙的第一本  相似文献   

20.
真理和价值     
真理和价值是认识论中紧密相联的一对重要范畴.如果对这对厄畴及其相互关系缺少科学的理解,就无法把握“实践——认识——实践”这一规律,也不可能充分发挥人所特有的认识和实践功能.要把握真理和价值这对矛盾,就必须从主客体矛盾双方入手.价值和真理高度地概括了主客体相互作用中的两个“尺度”价值和真理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达到互补,从而实现统一;这种统一是辨证的统一,是在现实的历史活动中达到和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