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TVM制导方式中无源测向交会定位系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源测向交会定位是雷达组网抗干扰的重要途径。给出了无源测向交会定位技术的理论依据和算法 ,从而构造出系统的基本组成。该算法应用于TVM制导方式中的无源测向交会定位系统 ,要求副站所测信息少 ,而且系统跟踪精度高 ,抗干扰能力强  相似文献   

2.
赵健 《甘肃科技》2013,(23):80-81
无源雷达作为有源雷达的有力补充,由于其所具有的特点而极大地改变了现代电子作战模式。在给出无源雷达的基本结构分类及技术特点的基础上,结合其在实战中的运用,系统阐明了无源雷达在现代战争电子对抗中的作用地位,并指出了无源雷达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雷达隐身原理的基础上,列举实例分析了利用外形设计技术降低雷达散射截面积的方法,并就几种新型雷达吸波材料对雷达隐身技术的实现进行了综述。指出必须综合运用各种隐身方法,再辅以一些有效的电子干扰措施,使雷达隐身技术向着宽频带、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雷达干扰效能评估及战术计算是雷达对抗部队迫切需要解决却又缺乏系统研究的难题。为解决这一难点问题,针对制导雷达,运用解析法,首先建立了无源自卫干扰条件下导弹射击的预计次数、一次射击的杀伤概率及合成毁伤能力效能评估模型,然后给出了无源自卫干扰时一个雷达诱饵中反雷达反射体束的数量、连续投放的时间间隔及总消耗量等战术问题的计算方法,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可为空袭作战中作战效能评估、机载武器配备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结构外形隐身技术和物理光学法(PO),分析计算某型坦克的炮塔体、车长门、炮长门以及车长瞄准镜等炮塔主要外露外挂部件强散射源的雷达截面(RCS),研究了这些强散射体外表面的空间位置对其RCS的影响,并据此进行了雷达隐身优化设计.提出了满足战术技术要求的炮塔体和炮塔主要外露外挂部件的隐身设计方案,评估了部件新的设计方案及其连接条件对整个炮塔雷达截面的影响.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对炮塔外露外挂部件的外形及其连接部位进行适当的雷达隐身整形处理,可显著降低炮塔在雷达主要威胁角域内的RCS.  相似文献   

6.
雷达的频域和空域反隐身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合论述雷达的频域反隐身与空域反隐身技术并以F - 117A飞机为例探讨了隐身飞行器的雷达可探测性。  相似文献   

7.
未来战场,将是隐身武器的较量,不论是有人机、无人机,还是巡航导弹、弹道导弹,都朝着隐身化方向发展.传统雷达在对付这些隐身目标时存在无法突破的性能极限.笔者将被动雷达与量子技术结合,提出被动量子雷达,分析其对隐身目标探测的机理.采取超导电路技术实现对微波光量子转换处理,并使用SVI和PSA量子增强接收技术,以及JPA技术实现高灵敏度微波信号接收,被动量子雷达可将系统灵敏度最大提高大约4个数量级.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被动量子雷达的隐身目标探测原理可行,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飞机尾流是空气动力飞行器飞行时产生的特有流体力学特征,具有强烈、稳定、持续时间长、空间尺度大等特点,因此可被雷达、激光雷达、声纳等传感器有效探测。飞机尾流的湍流特性使其具有独特的电磁散射特性,尾流的雷达探测技术具有重要的军用和民用价值。本文从尾流的电磁计算与模拟、尾流的测量实验、尾流探测的理论体系3个方面,梳理了尾流探测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该项技术在民航飞行、反隐身探测、雷达抗干扰、航母起降、目标跟踪5个方面具有的应用潜力。尾流探测雷达的研制和原理性验证试验的开展,可进一步推动中国在机场航空、雷达反隐身等领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对抗隐身目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算法,推导了雷达观测误差与目标距离及隐身特性之间的关系,并对雷达组网的反隐身性能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论述了数据融合技术对抗隐身目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桅杆作为重要的雷达反射源,直接影响到舰船的整体隐身性能,对其进行外形雷达隐身优化非常有意义.在特定的雷达探测条件下,以某封闭式八边形桅杆为例,利用自适应遗传算法,分别以威胁区域内的雷达散射截面(RCS)最大值、平均值,被监测平均概率以及大于RCS临界值的概率4种评价指标为目标函数进行桅杆形状的特征参数优化,并对不同指标的优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化后桅杆的隐身性能均有明显提升,4种优化结果所对应的RCS面积分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结果也表明针对特征角度的RCS优化是无效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无源雷达研究中的纯角度交叉定位问题进行了探讨,特别提出了双站四角度定位方法,并对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通过数值仿真,得到了一些有用的结论,影响无源雷达定位精度的因素有侦测站的测角角度、侦测站基线长度、站址观测误差等;在同等条件下,四个角度定位的精度要明显优于三个角度定位的结果。这些结论对于无源雷达的工程应用可提供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张晓光  陶东香  邵旭东 《科技信息》2010,(21):I0052-I0052,I0079
生存能力是雷达的一个重要指标。隐身雷达以其较强的生存能力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了LPI雷达、无源雷达和QCW雷达三种典型的隐身雷达。  相似文献   

13.
针对等离子体对雷达波的吸收、衰减问题,采用求解波动方程的方法,计算了非均匀等离子体覆盖的金属目标对雷达波的反射。选取非均匀等离子体的最大电子数密度为5×1016~1018m-3,碰撞频率为10-1~103GHz,等离子体厚度为0~0.5 m。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能够增强对高频雷达波的隐身效果,但同时需合理提高碰撞频率以保证对低频雷达波的隐身能力;有效增加等离子体厚度,可降低对等离子体源电子数密度的要求几倍甚至数十倍;当等离子体密度梯度较大时,出现非线性衰减,此时增加等离子体的厚度不再改善隐身效果。计算了在不同电子数密度和碰撞频率下,达到10 dB雷达隐身要求所需要的等离子体厚度。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电子数密度受限时,通过对等离子体的碰撞频率和厚度的参数优化,可以达到最佳的隐身效果。  相似文献   

14.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抗雷达的手段也在不断提高。因为雷达工作必须辐射电磁波,容易被侦察发现和定位,且雷达又需要架设在开阔的平地或四周无遮蔽的高地,天线必须外露,难以伪装和防护,所以是一个脆弱环节,压制雷达和雷达抗压制之间的对抗已成为现代战争胜负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本文介绍了如何提高雷达的生存能力,着重介绍了雷达对抗﹑雷达反对抗。  相似文献   

15.
根据双基地雷达对目标的空间定位,在极坐标系下,应用阵地标定信息0ε、β0和L及雷达测量信息εR、βR和Rs给出单基距离解算模型.分析了双基地雷达定位存在的误差源及相应的单基解算误差分布特性.针对高度8 000 m的典型目标,通过计算机仿真,对双基定位精度进行了综合分析,给出了误差分布图.根据仿真结果,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多部雷达坐标变换及加权融合,可以有效提高单基距离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6.
地质雷达作为一种新的探测方法,具有定位准确、剖面直观、实时图像显示等优点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结合地质雷达技术的实际应用,阐述了地质雷达技术的工作原理和方法,为城市供水管网的探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相控阵技术能够使雷达、导航、通信以及电子战等功能在一个系统内实现,解决密集设备相互电子干扰的问题;能有效抗高密度饱和攻击;电子隐身、自卫和抗反辐射导弹(ARM)攻击;能对付隐身目标和电子攻击等等。相控阵技术必将是电子息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飞机动态雷达散射截面(RCS)的分析能够为飞机隐身设计和测试评估提供重要理论支撑。针对现有动态RCS计算方法只能适用于有限角域的不足,对飞机本体系中雷达方位角的定义进行了修正,扩大了现有方法的适用范围。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动态RCS计算方法,解决了现有方法中雷达视线角与飞机RCS值无法建立一一映射关系的问题,使用飞机本体坐标系与雷达照射坐标系的欧拉旋转角表征飞机的动态RCS值,相比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最后,仿真验证了当飞机处于机动状态时,新型的动态RCS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与现有方法相比有显著差异,其有效提高了动态RCS计算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不均匀非磁化等离子体片的自由电子密度与目标隐身的关系,给出不同等离子体自由电子密度分布时,对不同频段的雷达电磁波的衰减.研究发现,等离子体的自由电子密度应与雷达频率相关.雷达在高频、甚高频等低频段工作时,等离子体隐身的效果不理想;雷达工作在L、S、C、X等高频频段时,等离子体隐身效果显著.此外,我们发现对不同的雷达频率,等离子体存在一个最佳碰撞频率使入射电磁波衰减最大,该频率接近入射电磁波的频率.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低信噪比条件下的实孔径雷达机场目标图像匹配定位算法.通过对实孔径雷达图像中机场目标的检测识别,实现匹配定位.算法包括机场跑道检测及跑道端点定位两个阶段,分别采用了线特征滤波技术及目标背景的对比度信息.首先通过线特征滤波预处理和投影变换检测机场跑道所在的直线,然后利用机场在实孔径雷达图中的结构特征,根据机场及周围背景的对比度来定位跑道端点.实验结果表明:在成像条件较差的情况下,该算法仍能保证较高的匹配定位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