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静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3):162-164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国文学教学由于受到时间、空间的限制,在诸多方面都遇到了瓶颈。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学应运而生。但是网络环境下进行的英国文学教学也存在着弊端。只有把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优势互补,才能真正促进英国文学教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2.
王霞 《科技咨询导报》2008,(17):237-237
《英国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的必修课,此课程应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实现教学目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大胆地进行教学改革是极其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谢群 《科技资讯》2007,(10):174-175
由于历史跨度大,政治、宗教、经济、文化和社会变迁等复杂因素深深影响了英国文学的发展,也给英国文学的教学带来较大的困难。本文所探讨的重点是在英国文学的教与学中如何将历史与作品有机结合,使二者互相映照,以便更加有效地实现英国文学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4.
针对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英国文学课程传统开课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英国文学课程研讨型教学方法.分析了实施研讨型教学方式的原因、方法,研究了研讨型教学方式的优点及实施这一教学方式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英国文学课程学习中去,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5.
英国文学与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目漱石在成为专业作家前,是英国文学研究者。他在伦敦留学两年的最大收获,是确立了“自我本位”的思想。英国文学同中国古典文学一样,对夏目漱石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白秋辉 《科技信息》2012,(22):158-158
王佐良先生作为我国外语界著名学者,毕生从事英国文学翻译和研究,不仅在英国文学、文学史、比较文学的研究领域取得了非凡成绩,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也有很多建树。本文通过剖析其翻译思想,并归纳分析其翻译特色,同时选择其译作进行赏析,从王佐良倡导的文体、读者反应、忠实等角度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英国文学中的女性主义写作一片繁荣。兴起于十八世纪的早期女性主义对英国文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着手,分析了女性主义产生的背景,发展的过程,在这一时期英国文学中的体现,以及对社会意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亚瑟王传奇故事在英国乃至欧洲可谓家喻户晓,其文学魅力不同凡响。英国文学史上不少作家都偏爱这一题材。本文从亚瑟王传奇题材,历险及浪漫爱情的主题以及叙事结构和语言特点几个方面论述了亚瑟王传奇对英国文学持久不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冷战背景下的英国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人们的思想再次受到战争的挑战,对世界的未来深感忧虑.但是,英国文学界并没有屈服于这一压力,一些作家通过创作来反映英国社会现实以及冷战给英国带来的影响.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和文学批评的方法解析冷战背景下的英国文学创作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以及如何服务于冷战,可以揭示冷战时期英国文学创作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10.
<正> 艾米丽·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英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独特而耀眼的明珠。尽管她的小说仅此一部,但它却使艾米丽·勃朗特跻身英国小说名家的行列。英国文学评论家拉尔夫·福克斯评论说:“Wuthering Heights is certainly the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是我国五四诗坛的一位巨星,在我国现代文学史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所接受的外来文化影响庞杂,本文从少时与英国文学的最初接触,浪漫主义美学观的形成,文艺批评思想的形成。对英国作品的翻译活动及在英国文学影响下的戏剧创作这五方面探讨和系统梳理郭沫若先生与英国文学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同时说明其接受过程中中西文化的碰撞及作家的主体选择性,并指出西方浪漫主义概念在中国的误用:中国五四时期的浪漫主义其实是抒情主义。  相似文献   

12.
菲利普·锡德尼的《诗辩》从几个方面对诗人进行了辩护,并针对英国文学的弊病提出了当时的英国文学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研究《诗辩》的写作背景,揭示了锡德尼提出的诗人要有原创性的创作观的现实意义,并通过锡德尼同时期及之后的代表诗人的文学风格研究其提出的观点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弗·雷·利维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批评史上最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维斯的文学批评也由浅入深经历了四个阶段。《伟大的传统》是利维斯从"道德意识"和"人性关怀"出发对200多年来的英国小说进行点评的历史奠基之作,唤起了人们对小说的重新思考,谱写了英国文学评价史上的伟大传统。  相似文献   

14.
英语谚语以精练的语言闪烁于英国文学之中,在文法、修辞和来源上有其鲜明的特点,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总结并可以劝诫后人。  相似文献   

15.
1927年11月20日,鲁迅在给江绍原的一封信中写道:“……英美的作品我少看,也不大喜欢。”鲁迅一生共翻译了10多个国家的文学作品,近300万字,可他却从未翻译过一部(篇)英国文学作品。只有一次,他参与过英国文学的翻译。那是在日本留学时期,周作人翻译...  相似文献   

16.
姜士梅 《科技信息》2010,(35):J0286-J0286,J0433
托马斯哈代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小说家和诗人。本文意在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揭示哈代诗歌创作的现代性和深刻性。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英国有 3 0多位女作家相继登上文坛 ,她们以女性视角对妇女的处境进行描述 ,创作出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成为英国文学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在英国文学发展史中,出现了许多中国题材的游记;这些游记作品对英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为当代形象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资源。巴罗对中国的新的印象反映了19世纪初英国的崛起,并为基督新教传入中国铺平了道路;另一方面,它表明了英国人的精神和心理构成状况,以及他们集体的偏见,并加速了中国神话在英国甚至整个欧洲的消失。  相似文献   

19.
[译者附言]爱弗·伊文思(Ifor Evans)是英国当代著名学者,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评论家,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副主席,早年曾任伦敦大学英语教授,著有《科学与文学《(Scierice and Literature),《英国文学:价值观与传统》(English Literature:Values and Traditions),以及哲理小说等多种。1955年获巴黎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67年获曼彻斯特大学法学博士。他著的《英国文学简史》(A Short History of English  相似文献   

20.
华兹华斯是英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热爱自然、亲近自然,视自然为人类精神力量的源泉。他极力倡导人们返璞归真,时时回想自然,在自然中净化被尘世熏染的心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