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晋、徽商衰落的文化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商、徽商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实力的两大商帮,但两大商帮发展到近代都随着封建王朝的消亡而走向衰败,晋、徽商衰落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文化因素呢?在文化更为繁荣昌盛的今天,从文化层面分析晋、徽商衰落的原因,对于正确认识晋、徽商精神,从历史借鉴中有选择地弘扬晋、徽商精神,以进一步发展我们的现代经济,会有积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2.
徽州民谣是徽州人民创作、吟诵、口传心记的民间口头艺术,是写在徽州人心中、流传于民间的另类重要的“徽州文书”.徽州民谣在历史上曾对徽商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影响,是徽商历史的真实写照,具有特别的认识价值.通过对徽州民谣的分析和解读,再现了明清时期徽商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探究徽商产生、发展、壮大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3.
对高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是我院五阶段五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拟从对徽商及徽商精神特征分析入手,总结从培养内容和培养方式上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培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魏强 《科技信息》2011,(27):I0393-I0393,I0375
十年成就,千载徽商。作为安徽省唯一的国家重点培育的流通企业,年产值从不到100亿增长到400多亿,安徽省徽商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徽商集团)通过推进信息化建设,着力自主创新为我国商贸流通企业打造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本文着重阐述了徽商集团信息化建设历程,以及信息化给徽商集团带来的助力。  相似文献   

5.
徽商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贾而好儒”,儒家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徽商的言行,指导着徽商的商业活动,推进了徽商的崛起;徽商也反过来促进了儒学的发展和兴盛。然而,在徽商“贾而好儒”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两面都值得我们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6.
徽商的民俗信仰体系包括祖先崇拜、乡土神信仰、儒学崇拜、财神信仰、行业神信仰、自然崇拜等诸多层面.徽商的民间信仰对于徽商个体、群体乃至社会都有重要的功能,不仅可以调适心理、规范道德情操,而且有利于推动文化教育,强化群体协作和社会整合.徽商在历史上的发展走向在某种程度上与其民俗信仰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7.
论儒商精神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商崛起,贾而好儒,儒商结合,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儒商精神。儒家以伦理道德为本体的人格理想和社会规范,与商业结合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儒商成为商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弘扬儒商精神,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整社会主义商业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徽商文化作为跨时数百年的传统文化,极具地域和人文双重特色,如何在体验经济时代对它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必须丰富和创新徽商文化在当下的影像传播方式,借助于现代数字技术,对徽商文化进行内容和形式并举的创意改造,通过建立多元化的影像传播方式,诸如影视传播、网络传播、短视频、视频直播等增强徽商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和感召力。  相似文献   

9.
陈玲 《科技信息》2007,(12):137-137,199
徽商在中国经济中兴衰的比较,从时局、交通、观念、人才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徽商在不同形势下状况,并得出三方面的启示:明确形势,确立新的市场定位;承袭传统,辩证对待;注重人才,发展新经济,期待徽商在新世纪中能吸取传统之精华,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谈徽商妇     
在徽商辉煌的背后,有着一群为他们的辉煌作了许多幕后工作的商人妇。徽商妇为徽商的成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没有她们的牺牲和奉献,可以说徽商事业的成功是大打折扣的,甚至可以说没有她们,可能就没有徽商在历史上的辉煌。  相似文献   

11.
汪道昆与徽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道昆赋予徽商“以义为利”的良贾形象,从道德的层面上还徽商以尊严,以及他对徽商兴衰成败的关注,都体现了汪道昆是徽商的代言人.汪道昆之所以如此,主要有家世.明中后期出现了“新四民观”和徽商本身的职业与道德的自觉三个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徽州建筑是徽商研究的重要视角,徽商文化是徽州建筑的人文支撑。胡氏宗族聚居的西递村,以独特的建筑语言再现了封建社会经济繁盛时期商民故里的盛况,其建筑的类型与装饰无不传达着徽商意志,是维护整个徽商群体生态的实体和心理保障。  相似文献   

13.
明朝中后期,壁画艺术由盛而衰,但徽州圣僧庵壁画保存了唐宋传统,融入了世俗化及文人画因素,出现了适应徽商审美需求、传达徽州人文价值、寄托民间精神信仰的壁画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4.
家庭、同辈团体以及时代背景共同影响着晋商和徽商的政治心理的形成。作为"官商",晋商和徽商与封建政权结合,这一方面让他们得以发展和繁荣,另一方面也给他们的经营带来了一定甚至是致命的弊端。同时,他们留给后人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徽商是明清时期活跃于中国商贸界的一个经济团体,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徽商的兴起与衰亡有着特定的社会原因和内部组织管理上的原因.本文分析了徽商鼎盛与衰亡的原因,着重点在于论述徽商与私有财产权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今天如何看待私有财产权、物权以及物权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通过抽取明清时期山西教育发达的蒲州、太原与文风鼎沸的徽州在进士数量和分布上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由于蒲州、太原与徽州进士数量与晋徽商两大商帮教育程度的密切联系,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阐明晋徽商两大商帮在科举教育方面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17.
梁启超先生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曾经指出,以徽商为主体的两淮盐商对于乾嘉时期清学全盛的贡献,与南欧巨室豪贾之于欧洲文艺复兴,可以相提并论。明清徽商在给扬州经济上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在地域文化、园林文化、教育事业以及饮食文化等方方面面给扬州文化带来了空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徽州藏书楼的产生、发展及其衰落的历史,分析了徽商与徽州藏书楼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9.
16~17世纪,中国徽商和英国商人的社会地位与经济地位都不相符,但他们采取的应对方式却不同,徽商提出"农商皆本"希望扭转社会价值观念不得而转向奢华享受,英国商人则选择依附于现有等级谋求发展,加之财产继承制度的不同,明代的商业资本如昙花一现,而英国商业资本则顺利过渡为工业资本。  相似文献   

20.
《合肥科技》2006,(5):7-8
台风“珍珠”给香港带来的几天阴雨天气到5月18日告一段落。5月18日一早天空放晴,5月丽日下的香港缤纷多彩,海滨的香港会展中心201会议室里高朋满座、媒体云集。2006中国国际徽商大会开幕式、投资说明会暨签约仪式上午在这里举行。10时许,随着省委书记郭金龙一声宣布,2006中国国际徽商大会(香港)正式拉开帷幕,会议室内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