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榆林市环境负荷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协调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IGT模型及其推导方程,并以榆林市为例,建立了区域大气环境、水环境及能源能耗负荷3项指标与GDP的关系模型,分析了榆林市"十一五"期间资源和环境负荷的发展情况,并用4种情景方案预测了2011年~2020年期间该地区的3项指标.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区域大气中SO2的负荷相对较小,水环境和能源能耗负荷较大;在GDP年均递增0.2情况下,如不采取任何措施降低单位GDP环境负荷,即环境负荷下降率t=0,则环境负荷将与GDP同步增长;当t=0.1时,3项指标随着GDP的增长逐年上升,但是上升趋势明显减缓;当t=0.15时,3项指标的环境负荷趋于稳定,基本保持在2010年的水平,年均递增率在2%左右;当t=0.2时,3项指标的环境负荷将穿越"环境高山",达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状况.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未来10年中,榆林市GDP增长率应控制在0.2以下,t控制在0.1~0.15之间,资源环境与经济才能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基于IGT对中国环境负荷的动态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IGT方程及其衍生方程,建立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环境负荷下降率t与g*的相互关系分析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负荷以能源消耗量、SO2排放量和COD为分析指标.基于STIRPAT模型预测中国2010~2020年的经济增长与环境负荷的发展状况.根据不同参数分析4种情景方案,推演出预测结果.根据预测结果分析,欲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和政策,尤其是调控g和t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3.
关于中国工业经济发展与环境负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中国家能否获得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的双赢一直存在争议。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上探讨实现这一双赢的可能性。理论研究中,通过引入“生态效率”这一概念,将“IPAT”方程转化成新的“ISE方程”形式。在ISE方程中,某一系统的环境负荷等于该系统所提供的服务量除以该系统的生态效率。针对经济系统,假定经济和生态效率指数增长,量化了环境负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只有在生态效率的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情况下,环境负荷才可能下降。应用中,分析了中国1992-2002年间,工业经济增长与工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和其他几种污染物等环境负荷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除了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这项指标外,其他各项相关的环境效率均比同期内的工业增加值的增长更快,从而在工业经济增长情况下,这些方面的环境负荷仍然持续下降。表明研究期间内,中国工业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正在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4.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国家经济增长奇迹的解释 , 一般都会认为是这些国家的高储蓄率造就了高经济增长率 , 在对 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发现储蓄率与中国 GDP增长之间不存在正相关关系 , 与 GDP增长同向变动的应是居民储蓄额 , 而要保证储蓄额与 GDP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也需要满足一些特殊条件 : 居民收入必须不断增长 , 储蓄必须要能顺利转化为投资因此提出在政策上应谨慎看待我国居民储蓄与 GDP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徐丽华  王立本 《山东科学》2007,20(2):72-74,82
选取济南市1994-2003年经济与环境数据,建立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分析工业“三废”与人均GDP增长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从模型模拟结果看,单位GDP污染排放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表明济南市产业结构在十几年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发现济南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的关系总体上符合EKC特征;济南市经济目前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中期阶段,环境污染物排放量EKC的转折点尚未达到。  相似文献   

6.
当前提出的绿色GDP是在GDP的基础上,在一定时期内,扣除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资源恢复与污染治理后的最终成果。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反映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绿色GDP在实际核算中非常复杂,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很难评估,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就全部资源消耗成本和环境损失代价计算出绿色GDP。要从“环境换取增长”的阶段转向“环境优化增长”的阶段.即指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手段,使之改善和促进经济增长,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要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郜慧  余国忠  赵承美  范辉 《河南科学》2009,27(12):1597-1601
在总结国内外学者对EKC曲线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河南省1985--2007年的经济和环境数据,建立了单位GDP污染物排放量模型和人均GDP污染物排放量模型,分析了典型环境指标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三次曲线、倒U形和“凹函数”和3种形式.由于河南省正处于工业化发展中期,为避免今后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河南省应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要素使用效率,走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持续协调发展的新型工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常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来描述.该文根据广西1990—2005年经济与环境统计数据,采用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工业烟尘、SO2和COD排放量作为环境污染指标,人均GDP作为经济发展指标,建立了广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计量模型,并据此分析广西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原因.结果表明,广西人均GDP与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化学需氧量、工业烟尘、工业SO2排放量以及固体废物产生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主要环境指标的模型曲线呈现“倒U型”或“弱U型 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且至今尚未到达峰值的转折点,说明广西经济发展仍处于经济增长伴随环境污染加剧的发展阶段,其根源在于工业经济粗放型的增长方式、低水平的产业结构以及环境保护投入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社会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难以把握的一个发展难题。国外学者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似乎表明:一个国家的环境质量随经济发展水平先抑后扬,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到达某个“拐点”以后,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现以江苏省工业“三废”排放(1994-2011年)为例,引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工业废气和废水的排放总量与人均 GDP 之间呈现“N”型曲线,工业固废与人均 GDP 之间呈现倒“U”型左侧曲线。对此,江苏不能坐等 EKC“拐点”的到来,而是要客观分析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工业经济提档升级,严格环境监督与管理,改革国民经济发展评价体系和政府官员考核制度,实现经济与环境友好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采用天津市1989—2010年的历史数据,从工业排放物、工业污染源和工业污染负荷3个方面对天津市工业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了该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14个工业行业中,化工制造业和机械制造业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的等标污染负荷值较高,分别为169.30和106.15,这2个行业的COD污染负荷比为48.82%,其废水、COD和氨氮排放量均较大,是对天津市水环境影响较大、需要重点治理的行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和人均GDP具有一般相关性;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固体废物产量均与人均GDP存在显著相关性.人均GDP与工业固废产生量之间的三次函数曲线系数R2=0.967 4,但其拟合曲线还处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左侧阶段;人均GDP与工业废气排放量拟合曲线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模型,拐点在40 961元,说明工业废气的排放已得到一定控制,开始向良性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的的环境管理规划新方法。从分析环境负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获得了环境管理特征曲线。提出了对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的4个环境负荷特征点:分离点、涨停点、下降点和恢复点。计算了特征点发生的年份,以及经济增长(社会GDP)和另外两个环境参数,即生态效率和环境负荷等参数的无因次特征值。以中国Fe、Cu、Zn、Pb和Hg的环境负荷为例,说明了环境管理特征曲线在环境管理与规划中的应用方法,除此之外,对这5种金属有关的环境参数做出了近50年的管理规划,并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了环境管理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一、绿色CDP核算的时代需求 从资源利用角度来看过去近30年,我国经济成长的GDP中,至少有18%是依靠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获得的,GDP增长的背后是以“透支未来”、牺牲后代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据分析表明,中国的GDP数字里有相当一部分是来源于资源与环境的过度消费.这意味着我们经济的高速发展付出了高昂的资源环境代价.而这种代价造成资源的损失和环境的退化是难以挽回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辽宁省环渤海地区1999年—2010年经济和环境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原理和模型,建立人均GDP污染排放量模型,对辽宁省环渤海地区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不明显,生活污水排放量与人均GDP关系呈线性关系,废水排放总量与人均GDP关系呈现倒"U"型关系,但拐点并未出现.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郑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5~2005年郑州市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和环境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资料,分析了郑州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排放量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模拟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EKC曲线表现为"U"型、倒"U"型等,目前仍处于工业发展期.最后对郑州市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王婉陵 《科技信息》2011,(5):I0389-I0390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是契现公平与效率的有效手段。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影响经济,一方面税收的增长主要依靠生产的发展、经济规模的扩大和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合理的税赋不但能满足国家的财政收入的需要,同时也能刺激消费和投资,优化资源的配置。税收与经济增长之间到底存在着什么相互关系,又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本文试图通过对1990-2008年全国总税收收入与GDP的关系研究,获得税收与GDP之间的模型关系,找到税收与GDP之间的规律性。并且阐述了我国税收收入高于GDP增长的现象及其原因。最后就如何实现我国税收收入的持续增长与GDP增长良性循环机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国内生产总值对建筑业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筑业产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整体经济环境影响。采用序列稳定性检验(ADF)技术、协整检验技术和误差较正模型,分析了中国过去20年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对建筑业增长影响。发现:中国建筑业与GDP之间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增长关系,因此长远来看,建筑业会随着整体经济增长而发展壮大。另外,我国建筑业增长相对于GDP有1-2年滞后期,GDP每增长1%,建筑业会在1-2年后增长1.5%-1.6%,所以根据目前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情况,可以预测未来短期内的建筑业大致增长状况,这对于建筑业和房地产投资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核算重庆市生态GDP,评估经济增长GDP中资源环境的消耗成本和生态收益,以期将生态理念植入社会经济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能值分析法和生态服务单位面积价值当量表分别核算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和生态服务价值,进而从GDP中减去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再加上生态服务价值后剩余的GDP即为生态GDP,并将重庆市“九五”、“十五”、“十一五”及“十二五”4个规划期的生态GDP与绿色GDP、GDP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资源耗减和环境损害价值从84亿美元增至1419亿美元,资源耗减价值增长明显;2)生态服务价值从490亿美元增长至772亿美元,生态服务价值增长相对较缓慢;3)生态GDP从589亿美元增至1862亿美元。“九五”时期和“十五”时期生态GDP最大,GDP次之,绿色GDP最小;“十一五”时期和“十二五”时期GDP最大,生态GDP次之,绿色GDP最小。【结论】直辖以来重庆市经济持续增长但同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透支”较大,即使在得益于一系列生态文明建设政策举措后生态服务价值持续提升下,也难以抵消资源环境损害价值,因此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也要注重资源高效低耗利用。
  相似文献   

18.
深圳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燕晶 《广东科技》2005,(12):37-38
1991年Grossman和Kruegerd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环境影响》论文中,指出环境污染并不一定随着经济发展而加剧。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呈倒U形的关系,即在经济发展初期,环境质量随经济发展而恶化,等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环境质量随经济增长而改善,这个转折点出现在人均GDP低于8000美元的时候。大批西方学者对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做了实证研究,肯定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存在倒U形曲线关系。然而在国内,这样的研究还不多。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是否适用于中国?本文以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城市之一——深圳为例,研究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基本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定量地研究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因能源和能源介质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文章通过理论计算和实测获得不同能源使用时释放的各类污染物量,由此进一步计算出使用能源的环境污染转化系数。以此在现有能源数据库的基础上定量地研究企业不同产品,不同生产工序的能耗与环境负荷的关系。本文以冶金生产为例,研究了从烧结、炼铁直至最后轧制、加工成材的各类产品全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序生产过程的环境负荷有限大的不同;同一产品不同工艺过程,对环境负荷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九江市的投资环境进行了研究,用定量方法对九江市的整体投资环境进行了描述,概括了优势和劣势,用定量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产值、社会零售总额、货物运输周转量、基础建设投资与外资数量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九江市处于GDP的增长能够带动FDI更快增长的阶段,切实发展经济从而带动更多的外资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