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350 MW电站四角切圆煤粉锅炉燃烧过程和煤粉燃烧器气固两相流的数值计算表明,常规浓淡煤粉燃烧器的双通道速度差为6~9 m·s-1,因此,提出了等速型浓淡煤粉燃烧器的概念.等速型浓淡煤粉燃烧器比常规直流煤粉燃烧器可减少21.8%的NOx排放,比常规浓淡煤粉燃烧器也可降低11.3%的NOx排放.  相似文献   

2.
以某热电厂200MW四角切圆浓淡煤粉燃烧锅炉为对象,通过数值模拟获得了该炉最大连续出力工况(BMCR)下炉膛内的流场、温度场及炉膛出口的NO_x浓度,并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探讨了改变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浓淡比时对炉内燃烧及NO_x生成情况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在BMCR工况下,计算值与实际运行的在线仪表的记录值基本一致;当浓淡比增大时,NO_x生成量并不是单调的,而是先降低后升高;其中最佳浓淡比为5∶1,且在此基础上采用"缩腰型"配风有助于进一步降低NO_x生成量.其计算结果可供同类锅炉实际运行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第一部分概述了煤粉燃烧机理:碳的燃烧过程,煤粉的燃烧过程,旋流煤粉流股的燃烧过程。本文第二部分介绍了煤粉燃烧技术:MFP型可调旋流煤粉烧咀的结构特点,烧咀的试验结果,烧咀的实际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伟忠 《广东科技》2009,(18):179-180
火电厂运行中,锅炉燃烧系统送粉管内的煤粉浓度即一次风煤粉浓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煤粉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风管内送粉的均匀性、炉内工况的稳定性和锅炉燃烧效率.因此,研究一次风煤粉浓度测量技术,寻求适合电厂运行在线监控特点的煤粉浓度测量方法,安装风煤粉浓度监测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运行中的风煤粉浓度监测系统原理进行阐述及技术分析,根据装置运行及维护使用情况,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提出故障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回旋区煤粉燃烧过程与辐射图像的关联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高炉喷吹煤粉的喷煤枪出口到回旋区中心是煤粉燃烧的关键区域,为建立高炉回旋区煤粉燃烧与辐射图像之间的关联关系,以燃烧过程数值模拟和辐射图像信息与燃烧空间温度分布的关联性为基础,建立了二维辐射图像信息与高炉风口回旋区内三维辐射能的关系。提出将辐射图像信息作为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的辐射边界条件,借助燃烧过程数值模拟技术来估计燃烧介质辐射特性参数的非均匀分布,得到了高炉回旋区煤粉燃烧过程数值模拟与辐射图像处理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利用二维成像技术测量三维温度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电站锅炉劣质煤燃烧的稳定和强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现有煤粉燃烧技术及长期研究的总结,提出电站锅炉劣质煤燃烧稳定和强化的“三强理论”,即强化煤粉燃烧的初始阶段、强化对流换热、强化煤粉集聚过程,对几种新型煤粉燃烧器进行了研究,并证明其与“三强理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7.
王纲 《科技资讯》2011,(19):79-80
根据NOx生成原理及控制技术,拟定了低氮燃烧加SNCR的脱硝工艺路线。并结合某220t/h普通煤粉锅炉脱硝项目,分析了具体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并根据投运效果证明该路线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是介于常规流化床燃烧和煤粉气力输送燃烧之间的一种燃烧方式。它与其他流化床锅炉相比,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小油量气化燃烧直接点燃煤粉燃烧系统工作原理、系统构成,重点介绍了小油量气化煤粉燃烧系统在75t/h锅炉上的工业性应用试验研究及经济性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小油量气化燃烧直接点燃煤粉燃烧系统性能稳定,能实现机组冷、热态启动及低负荷稳燃,经济效益显著,达到工业应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双通道浓淡煤粉燃烧器热工况的计算机模拟和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某台130t/h锅炉采用双通道浓淡煤粉燃烧器在热态下的数值计算和试验结果,理论和实践证明,双通道浓淡煤粉燃烧器是一种具有高效、低负荷稳燃、火焰可调、低NOx排放性能的先进煤粉燃烧器。  相似文献   

11.
运用气固两相流动的相似理论,对电厂实际煤粉空气两相流动进行了模化,就竖直向上转水平弯曲圆管内气固两相流动作了试验分析和理论探讨,分别就不同弯曲半径、不同煤粉进口浓度和不同隔板长度下浓淡分离程度以及弯曲圆管后水平段内煤粉颗粒的恢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从弯管浓淡分离效果角度对CE-WR燃烧器进行稳燃理论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可为电厂实际运行工况的组织与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对煤粉射流燃烧试验中的O2,CO和CO2的测量表明,煤粉射流最先着火的位置在煤粉射流半宽度的中间.二次风的混入最初延缓了煤粉的燃烧,随后又促使煤粉激烈燃烧.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可以用来预测和分析煤粉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13.
根据强紫外线辐射空气可产生臭氧的原理,将经紫外辐射后的空气通入热天平与煤粉发生燃烧反应,采用热分析方法研究臭氧对煤粉燃烧的影响.实验表明紫外辐射空气得到的少量臭氧使煤粉燃烧的失重和放热时间提前.对煤粉燃烧的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臭氧使煤粉燃烧反应的活化能降低.紫外线激发高温氧气产生氧原子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温度越高,氧分子越容易被紫外线激发为氧原子.提出了使用强紫外线辐射热风促进高炉喷煤燃烧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旋流煤粉燃烧第四类稳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国内外旋流燃烧器现有的稳燃措施根据其稳燃原理分为3类.分类分析现有稳燃措施不能适应低挥发分煤稳燃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得出:扩口、扩流锥、浓淡燃烧、齿环稳燃器等稳燃措施都没有考虑煤粉气流进入炉膛后与高温烟气迅速混合问题.在这些稳燃措施的流场中,煤粉气流进入炉膛,除脉动外,首先沿回流区外缘流动,向外扩张,与二次风混合过早,而并不迅速与热烟气混合;煤粉气流与高温烟气的混合动力为二者之间的横向湍流脉动,混合强度弱.因此,对于低挥发分煤不能起到良好的稳燃作用.提出了第4类稳燃技术花瓣稳燃器,该技术充分考虑了煤粉气流与高温烟气间的掺混速度和前期掺混强度.花瓣稳燃器能够在其背流面形成轴向和径向多种回流区,使得煤粉颗粒与高温烟气间的混合动力除横向湍流脉动外还有宏观对流混合,加大了二者之间的热质交换强度.  相似文献   

15.
煤粉射流燃烧特征试验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煤粉射流燃烧试验中的O2,CO与CO2的测量表明,煤粉射流最先着火的位置煤粉射半流宽度的中间,二次风的混入最初延缓了煤粉的燃烧,随后又促使煤粉激烈燃烧,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可以用来预测和分析煤燃烧过程。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W形火焰锅炉的燃烧特点,着重分析了此类型锅炉直吹式制粉系统的风量、煤粉均匀性在不同状态下的特性及其对燃烧的影响,分别阐述了冷态、热态检验及调整的效果:最后指出要满足燃烧的要求,W形火焰锅炉的风速、煤粉调平工作必须在热态下进行。  相似文献   

17.
何凯 《山西科技》2011,(6):113-114
通过对小型煤粉锅炉结构及其燃烧原理、煤粉锅炉工艺流程与辅机配置、新型高效煤粉锅炉节能减排功效及其优势等介绍,了解煤粉炉的优势,为推广型高效煤粉锅炉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把煤粉锅炉列为"环保锅炉"不但毫无依据,而且是完全错误的。煤粉锅炉是严重的煤烟型大气污染源产品。这是由"悬浮燃烧技术"的原理决定的。有人说国家八部委在国家"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的"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中列入了煤粉锅炉。事实是,八  相似文献   

19.
高浓度煤粉着火阶段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滴管处对烟煤粉气流着火阶段燃烧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表明,高浓度煤粉的着火是挥发分燃烧的均相着火,初期挥发分相燃烧生成CO,当煤粉浓度降低时,着火方式由均相着火经联合着火向非元相着火过渡,此外还对煤粉粒径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分析煤粉气流着火特性和计算煤粉燃烧所需要的时间,指出了影响无烟煤着火和稳定燃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采用多风道燃烧器、降低煤粉细度和提高二次风温等关键技术,以实现无烟煤在水泥回转窑中稳定燃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