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烯烃基甘油醚磺酸盐(AGES)与甲基丙烯酸(MAA)或丙烯酸(AA)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烷酸丁酯(B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对乳胶粒大小,乳液的流体力学行为,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拉伸行为及耐水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同时加入两种可聚单体,可获得含量高达60%的稳定无皂乳液,乳液为Bingham流体,乳胶粒大小为0.4μm,所得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大,耐水性好。  相似文献   

2.
含羧基乳胶粒子体系的流变性质与碱增稠机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流变学实验数据分析乳胶粒子体系的致粘机理. 认为普通硬球型乳胶粒子体系的 致粘机理与聚合物链段的亲水性有关. 聚合物链段的亲水性越强, 普通硬球型乳胶 粒子体系的粘度越大. 在酸性介质中, 含羧基乳胶粒子体系的致粘机理与普通硬球型乳胶 粒子体系一致. 但在碱性介质中, 含羧基乳胶粒子体系呈现碱增稠现象, 认为这种碱增稠 现象是由粒子间氢键形成的桥式结构所致, 这一观点与早期的“乳胶粒的溶胀乃至溶解 ”的推断不同.  相似文献   

3.
用过硫酸铵((NH4)2S2O8)/亚硫酸氢钠(NaHSO3)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了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改性甲基丙稀酸甲酯(MMA)/N烯酸丁酯(BA)聚合物乳液,研究了不同引发体系和反应温度下的时间-转化率曲线,得出该体系的最佳实验条件为VTES(质量分数)为10%,氧化剂与还原剂摩尔比为1:1,反应温度为50℃.在对乳液和乳胶膜的性能研究中发现,VTES的加入显著提高了乳胶膜的耐水性.由于交联结构的形成,乳胶膜的抗拉强度明显提高,但断裂伸长率有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前工程实践中,一般通过乳胶基质外观来判定乳化炸药基质是否稳定,而实验室则采用高低温循环法、水溶法和电导率法来表征乳胶基质的稳定性。本文研究了通过显微分析法来定量分析乳胶基质稳定性的新方法。将析晶率作为一个量化的判据来判定乳胶基质是否稳定可靠,并与传统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显微分析法更为简单可靠。  相似文献   

5.
本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乳液聚合体系的影响,总结了复合乳化剂在制备化纤定型用乳胶液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乳胶由于其快干等的点,一直在卷烟厂无法实现自动化物流输送,为解决这个问题,设计了一种系统,通过真空脱气、恒压输送及减压接收等工艺实现了乳胶全自动输送.系统现场运行3年多,工作稳定,乳胶理化指标无变化,证明乳胶自动输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简单偶极子模型计算磁流变液体系的自由能,考虑了体系中粒子的渗透压,研究磁流变液的液固相变.结果发现当外加磁场超过一临界值时,体系发生由液相向固相的转变,同时温度变化也引起磁流变液的相变.  相似文献   

8.
 采用接触角张力仪测定乳胶基质体系油-水两相的界面张力。实验研究了温度对碳质燃料、乳化剂的表面张力的影响,以及乳化剂对乳胶基质中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碳质燃料、乳化剂的表面张力降低;而随着乳化剂质量分数的增加,油-水界面张力首先显著下降,随后趋向恒定值;乳胶基质体系中加入不同的乳化剂,高分子乳化剂形成的体系界面张力值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胶的制备及其驱油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绘制的Span80/Tween80-煤油-水(丙烯酰胺水溶液)拟三元相图为依据,选择高单体质量分数微乳液体系,在反应温度为4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0.2%的条件下,通过反相微乳液聚合反应,制得了w(PAM)=39.0%、相对分子质量为7.6×106的透明、稳定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胶,并对其驱油性能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胶的驱油性能较好,在相同条件下,聚丙烯酰胺反相微乳胶水乳液比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驱油效率提高约7.4%.  相似文献   

10.
烯烃基甘油醚磺酸盐 ( AGES)与甲基丙烯酸 ( MAA)或丙烯酸 ( AA)用于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 /丙烯酸丁酯 ( BA)无皂乳液聚合体系 .对乳胶粒大小、乳液的流体力学行为 ,共聚物的动态力学性能、拉伸行为及耐水性进行了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同时加入两种可聚单体 ,可获得含量高达 60 %的稳定无皂乳液 ,乳液为 Bingham流体 ,乳胶粒大小为 0 .4μm左右 ,所得共聚物的拉伸强度大 ,耐水性好 .  相似文献   

11.
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正交设计优化渗透泵控释片片芯处方,通过单因素考察,确定包衣液处方及包衣增重;通过以不同渗透压的溶液作为释放介质,考察其释放机理。制备的3批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呈现良好的零级释放特征,体外控释效果好,所制己酮可可碱渗透泵控释片遵从以渗透压差为释药动力的渗透泵式释药模式,工艺稳定。  相似文献   

12.
在聚乙烯醇(PVA)的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体系中,讨论了在无酸及顺丁烯二酸酐(MAn)、或丙烯酸(AA)、或α—甲基丙烯酸(MAA)的加入等四种情况下,所得乳胶粒径大小及分布、流变性、离心稳定性、膜的耐水性、剥离强度等性能的变化,所得数据表明,酸的加入使得乳胶体系的粒径变大,AA的加入使体系粘度增大,稳定性增强,MAn的加入使其乳胶对PVC塑料具有较强的粘接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半连续-预乳化工艺制备了表层羧酸化的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衣康酸)(PBA/P(MMA-ITA))核壳乳液.通过对乳液粒径及其分布、凝聚率和表面张力的分析研究了乳化剂种类、配比、用量以及功能单体等因素对聚合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采用非水滴定法、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方法对乳胶粒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OP-10引入乳化体系,使聚合体系的稳定性增加,但随着OP-10用量的增加, 乳胶粒子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聚合体系的稳定性降低;复合乳化剂SDS/OP-10用量增加,乳胶粒子粒径减小,聚合体系的稳定性增加;极性单体ITA的使用导致聚合体系的稳定性降低.分析结果还证明ITA已成功参与了壳层的聚合反应.乳胶粒子具有明显的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非溢流重力坝基本剖面设计的原则是在自重、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三项主要荷载作用下,满足强度、稳定、施工、经济要求的最小剖面。  相似文献   

15.
电流变体系中的相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点偶极子模型, 用统计的方法计算电流变体系的自由能, 考虑体系中粒子的渗透压,研究其液- 固相变.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当外加电场强度大于一临界值 Ec 时, 渗透压变为负值,体系发生由液相向固相的转化.  相似文献   

16.
该文研究非线性微分系统的零解全局渐近稳定性,获得了此系统零解全局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推广和改进了文献[4j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丁酯(BA)、丙稀酸(AA)、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四元共聚合乳液的制备和表征。讨论了VAC、BA、AA及NMA用量的变化对乳胶的表观粘度、离心稳定性、电解质稳定性、膜的溶胀性,剥离强度等性质的影响,并用透射电镜检测了乳胶粒子的大小,发现了影响该乳胶体系性质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与零价铁联合降解五氯苯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实验对超声波/零价铁协同体系、超声波体系、零价铁体系降解水中的五氯苯酚进行了对比研究,并且详细探讨了超声波/零价铁协同体系降解五氯苯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超声波/零价铁协同体系处理五氯苯酚的去除率比超声波体系和零价铁体系的去除率之和还要大,超声波与零价铁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协同体系中五氯苯酚降解速率比单独超声中的降解速率提高了5.67倍,协同反应符合表现一级动力学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一种适合中药利尿药理实验的家兔筛选方法并确定其关键因素。方法动物置代谢笼中自由饮水进食。每日早晨定时测量24 h进水量,并收集24 h尿液,测量24 h尿量、尿液渗透压、尿钠浓度、尿钾浓度,并每在日进食4 h后经胃管灌服蒸馏水100 mL/只,调整尿液渗透压。结果家兔24 h尿渗透压基本上与24 h进水量、尿量呈直线负相关(r=-0.725,r=-0.819);与24 h尿钠、尿钾浓度呈直线正相关(r=0.760,r=0.859);24 h尿液渗透压大约调整在200~800 mOs m/L范围内时,与之基本相关的24 h进水量、尿量、尿钠、尿钾浓度都相对集中地稳定在家兔生理范围内。结论24 h尿渗透压是本筛选方法的关键因素。通过给予水负荷控制24 h尿渗透压稳定在大约200~800 mOs m/L范围内,使动物24 h尿量、尿钠、尿钾浓度都相对集中地稳定在动物生理范围内,从而确保动物排尿功能相对均一,进而适合中药利尿药理实验。  相似文献   

20.
龙山县大安乡以建设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为契机,坚持“全力抓安全、安全保稳定、稳定促发展”的工作理念,狠抓安全生产工作,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自2003年以来,连续三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零死亡,连续三年荣获全县安全生产工作第一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