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回收的聚酯织物造粒增黏改性后,经熔融纺丝制得阻燃聚酯纤维,并将其用于针刺阻燃地毯的生产。对织物再生聚酯颗粒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熔融流动性能进行测试,对常规涤纶短纤、织物再生聚酯短纤的物理性能、大分子结构、结晶度和取向度进行分析,对织物再生聚酯针刺地毯的耐磨性和阻燃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织物再生聚酯颗粒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且分布较宽,其熔体属于典型的假塑性非牛顿流体;织物再生聚酯短纤的细度、断裂伸长率要高于常规涤纶短纤,但其取向度和断裂强度明显较低;织物再生阻燃聚酯短纤生产的针刺地毯耐磨性良好,阻燃性能优良,满足国标规定的B1(B-S1,t1)级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聚酯浆料及其混合浆的浆液、浆膜性能,着重比较了国产聚酯浆料JP与国外聚酯浆料A、B的上浆性能.针对聚酯浆料JP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取代PVA的配方作了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聚酯浆料JP的上浆性能基本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它在涤纶纤维纱线上浆中可较大比例地取代PVA.  相似文献   

3.
涤纶废丝醇解改性共聚(粘合衬布专用)热熔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叙述了以涤纶废丝为原料,通过醇解改性共缩聚的方法研制聚酯热熔胶的试验过程和结果,讨论了在聚酯热熔胶的大分子中引入醚键,以达到提高其柔顺性和粘合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聚酯工业工程技术开发和实施的情况以及成功的经验,并对国产化聚酯工程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是仪化公司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从事重大关键技术和新一代产品开发的主要阵地;是为仪化公司提供技术储备、技术支撑和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的重要依托。主要科研成果●膜用聚酯专用料系列产品●功能性聚酯差别化产品(阻燃、抗菌、荧光增白、阳离子可染、水溶性、低熔点聚酯等)●PTT、PEN、PETG、PLA等新型聚酯合成、加工技术●涤纶短纤维差别化系列产品(1.33有光缝纫线、针织专用料、水刺无纺布专用涤纶短纤维等)●长丝差别化系列产品(武警面料专用长丝、汽车内装饰专用涤纶长丝、三角特亮异型丝、PBT纤维、可染PP长丝等)  相似文献   

6.
作为实现工业聚酯生产过程微观质量控制的基础,建立了聚酯过程的酯化和缩聚反应的数学模型,模型采用了反应度方法和生成函数技术。离张仿真及在线运行实验表明模型与工业过程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我国聚氨酯硬泡原料现状,在用涤纶废次品成功地合成了聚酯多元醇——DP-360的基础上,对冰箱保温层用发泡液进行了系统研究。为保温材料提供了性能优良、价格低廉的新原料。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影响聚酯/PC共混体系相容性的结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一种预测此类共混体系相容性的新方法,比较准确地预测了脂肪族聚酯及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ET)-己内酯(CL)共聚物(TCL)与聚碳酸酯(PC)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前景预测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对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前景及水泥工业与国民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GDP增长率与水泥工业增长率的比值变化,确定了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对水泥工业与其紧密关联的国民经济相关部门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与研究,得出对应的数学分析模型,并对这些模型的区间变化与水泥工业的发展变化作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将PET与共聚酯共混纺制中空共混纤维,经碱处理后形成多孔的高吸水涤纶。本文通过X—射线衍射仪,分光光度计,扫描电镜和热收缩仪等测试对高吸水涤纶纤维和共混纤维的结构和染色性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探索高吸水涤纶染色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高吸水涤纶纤维与共混纤维相比较,不仅具有许多微孔,而且结晶度高,晶粒尺寸大,单位非晶体积大,非晶区结构紧密;高吸水涤纶的上染量与保水率呈指数关系。由此推论高吸水涤纶上染量高主要是由于纤维中微孔的吸附染料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纳米ZnO对涤纶织物抗紫外线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钛酸酯偶联剂对ZnO纳米粉进行了表面改性,使用改性后的纳米ZnO处理涤纶织物,测试了涤纶织物的紫外线透过性能及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能力,借助SEM、DSC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ZnO纳米粉和涤纶纤维与偶联剂的结合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偶联剂作用下,涤纶织物经纳米粉处理,抗紫外线能力得到增强,ZnO纳米粉为薄片状结构,主要分布在涤纶纤维之间,偶联剂与纳米粉发生了偶联结合,而纳米粉通过偶联剂以物理吸附方式附着在涤纶纤维表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最佳化方法研究废涤纶醇解的规律,并建立起醇解后所得产物的软化点与涤纶醇解时反应条件的回归方程.利用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数据作曲线,揭示出醇解中一些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利用曲线图可查出软化点与反应条件(加入甘油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具体数据,可供生产静电喷涂聚酯粉末涂料作涤纶醇解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涤纶仿毛织物除应具有羊毛织物的外观及手感外,还应具有羊毛织物优良的保暖性及温暖感。本文就影响织物保暖性的热阻进行了测试及分析,并探讨了涤纶仿毛织物结构因素与织物热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化纤和化纤原料生产基地,是世界五大聚酯生产商之一。总投资28.7亿元的一、二期工程已于1990年10月全面建成,形成55万吨聚酯生产能力,占全国涤纶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投资40亿元的三期工程已于1993年全面开工建设,今年将全部建成投产,实现“八五”立项、“八五”开工、“八五”建成。届时“仪化”基地可形成年产25万吨PTA、35.7万吨聚酯切片、26.4万吨涤纶短纤,2万吨差另别化涤纶长丝、1.6万吨中空纤维和0.2万吨涤纶短纤维油剂共90.9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1993年11月,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首批享受优惠政策的40家企业技术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涤纶(PET)及其共聚酯的熔点和熔化热,结果表明:①在平衡熔点以下温度,PET 熔体结晶并形成高熔点结晶,平衡熔点可用结晶温度(T_c)和熔点(T_m)关系,或用共聚酯的T_m 和第三组分含量关系外推得到.②PET 共聚物的熔化热随第三组分的分子结构和添加量而变,因此,Flory 理论须作修正。纯PET 的ΔH 与外推到第三组分含量为零时的共聚酯的ΔH 之差,可作为第三组分对共聚酯分子间相互作用影响大小的表征.  相似文献   

16.
张斌  禹宏雷  李国柱 《科技信息》2013,(18):441-441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系统,在涤纶工业丝生产中综合运用了微处理器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将微处理器置入现场自控设备,使设备具有数字计算和数字通信的能力,使单台牵伸辊都具有通过上位机设定不同速度、温度等工艺参数,从而可生产不同品种的涤纶工业丝。基于现场总线的控制技术为涤纶工业控制系统向分散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7.
废旧纺织品来源多样、性状品质差异大、含有难分离的染料和混杂分子,回收利用率低且多降级利用.为提高废旧纺织品的循环利用率,开发了废旧聚酯纺织品原位增黏-熔融纺丝技术制备纤维源再生聚酯颗粒和再生纤维.结果表明,经过原位反应获得的纤维源聚酯再生颗粒替代聚酯瓶片,质量分数在30%以下时,对共混样品复数黏度影响不大.基于此,设计了工艺路线实现了30%纤维源聚酯再生颗粒替代回收瓶片生产再生涤纶低弹丝,性能满足国家标准.提供了从纤维到纤维的高值利用途径,为构建废旧纺织品循环体系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测试了广东肇庆产多功能涤纶纤维的截面特性、机械力学性能及热性能;并与普通涤纶纤维及日本SPikio仿毛涤纶纤维作比较,为制织仿毛织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1,4,-丁二醇为引发剂,通过开环聚合,合成了双端为羟基,不同分子量、不同配比的(乙交酯-ε-己内酯)共聚酯。用红外、核磁、端基滴定、DSC等手段,对其组成、端基结构、分子量及热分析性能进行了测定,并进一步合成了以共聚酯为软段,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链节为硬段的嵌段聚酯氨酯,进行了物性测定与体外降解试验,着重讨论了软段组成与分子量对嵌段聚酯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细旦改性涤纶性能的基础上,结合梳理理论提出了细旦涤纶半精纺梳毛机针布设计和选配的原理.设计并选配了一套适合于细旦涤纶的梳理针布,取得了良好的生产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