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有限区域模式MM4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沙尘暴传输扩散模式,对模式中的源汇的处理作了精细考虑。用1991年4月30日的实况资料检验了模式的性能,结果表明,模式能够模拟沙尘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2.
东亚沙尘暴的数值模拟:(Ⅰ)模式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有限区域模式MM4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个沙尘暴传输扩散模式,对模式中源汇的处理作了精细考虑。用1991年4月30日的实况资料检验模式的性能,结果表明,模式能够模拟沙尘暴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黄渤海春季浪流耦合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第3代海浪模式Wavewatch与POM海流模式整合成一个完整统一的耦合模式。利用卫星风场,模拟了黄渤海海域春季大风过程所产生的浪场,并对耦合模式和非耦合模式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海浪要素,耦合模式比非耦合模式模拟得更要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计算机模式识别和神经网络对卤化物和硫酸盐的中间化合物生成与否进行模拟和预报的基础上,对CsCl-MnSO4、RbCl-MnSO4 和KBr-MnSO4 是否能形成中间化合物进行了实验验证,证实了CsCl-MnSO4 及RbCl-MnSO4 能形成中间化合物,而KBr-MnSO4 则不能形成中间化合物.同时对MCl·MnSO4 中间化合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Al—Mg合金液态结构及快速凝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数值形式EAM多体势的构造途径,并模拟Al,Mg及4种Al-Mg合金的液态结构,验证这种多体势可靠性及传递性。进而对Al80Mg20合金的快速凝固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其微观结构演化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半导体器件物理参数的低温模型,对低温器件计算机模拟方法作了具体的考虑,提出了适于低温器件模拟的误差限方法,并将该方法以及低温模型参数插入MINIMOS4.0进行数值试验,得到了低温MOS器件模拟软件DWMOS。本文给出了DWMOS部分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7.
高温纵向压印过程的有限元热力耦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作者开发的用于模拟二维(包括平面变形和轴对称变形)金属热塑性成形过程的有限元分析系统S-FORGE,对转子钢(25Cr2Ni4MoV)方坯高温纵向压印实验过程进行模拟,给出了模拟结果,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说明了S-FORGE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多重网格方法在通风空调气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多重网格方法(MGM)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本文讨论了全近似完全的多重网格方法(FAS-FMG)在三维室内气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通过对计算实例的结果分析,表明它的收敛速度比单层网格迭代法提高了3~4倍,并明显地改善了收敛过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推出了一种多功能通用控制器MGC(Multi-functionGeneralController),它为用户提供了8位开关控制量;两组4个互锁开关控制量;4路数字循环开关控制量;4路模拟循环开关控制量;2路市电(50HZ)调压输出。文中对MGC的技术背景、设计思想、工作原理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0.
绿竹林铜锌锰元素的含量特征及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研究了闽南绿竹(Dendrocalamopsisoldhami)林Cu、Zn、Mn元素的含量特征,绿竹叶以及细根分解过程中Cu、Zn、Mn含量的月变化.结果表明:(1)Cu、Zn、Mn在绿竹林各组分的含量大小不同,除根茎Mn的含量低于Cu和Zn外,其余组分Mn的含量均高于Cu和Zn的含量;绿竹林各组分中Cu的含量在4.54~42.82μg/g,Zn的含量在4.92~44.07μg/g,Mn的含量在26.35~231.86μg/g;(2)1997年1月绿竹林Cu、Zn、Mn的库存量分别为0.252、0.340、2.020g/m2,库存量的大小顺序是:Mn>Zn>Cu;(3)1996年7月至1997年6月一年中各月绿竹叶Mn的含量都高于Cu和Zn的含量,Mn和Zn的月动态模式是单峰型,Cu的月动态模式呈现不规则类型;(4)绿竹细根的分解过程中,Mn含量在前二个月先累积,而后逐渐释放;Cu含量波动较小;Zn的含量则处于累积与释放的相间波动之中  相似文献   

11.
中尺度暴雨模式MRM1简介及预报效果检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介绍了近年来我们所研制的中尺度暴雨模式MRM1的基本情况及特点,以及对1998年,1999年和2001年6月、7月的降水集中时段进行的逐日降水预报试验及效果检验,并和美国著名中尺度模式MM5进行了同一时段降水预报检验的比较。结果表明,它是目前国内较好的中尺度暴雨预报模式,在暴雨预报方面较MM5也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姜东东  冯景 《河南科学》2012,30(9):1331-1334
利用EC模式和T639模式对2010年7月17—19日开封市暴雨进行了模拟,并将模拟结果与实况进行对比,发现两种模式在降水的落区和强度上均有较好的表现.在动力场和风场上的模拟结果虽然与实况略有偏差,但主要的降水系统与相差不多.与中尺度模式MM5的模拟结果则表明,在短期临近预报中,中尺度模式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登陆台风中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Penn State/NCAR高分辨率中尺度模式MM5,成功模拟出1996-08-03 到 05 Herb(1996)台风登陆后,发生在河北及周边地区台风低压暴雨中的两个连续发展的中α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和结构,它们与降水量实况有很好地对应。由此根据模式输出结果分析了这两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中尺度结构和特点,最后给出了登陆台风低压暴雨的MCS结构模型;在MCS成熟期,低层大尺度的低空急流(LLJ)中出现中尺度扰动,即中尺度低空急流(mLLJ), mLLJ的左前方产生强辐合和上升运动,在上升气流的高空出流区域产生中尺度高空急流(mULJ),这种mULJ在常规观测资料中被验证。mULJ的右后方有强辐散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一次特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结构特征和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04.6”湖南特大暴雨过程的发生发展机理,在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模式MM 5-V 3.6对本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高分辨中尺度模式MM 5可以较好地模拟中尺度低涡切变线的发生和发展。模拟结果显示,中尺度低涡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扰动在低涡前部发展,并激发出强烈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 CS(m esoscale convective system)。暴雨区上空具有同向双圈垂直环流结构特征,使中尺度对流系统更加组织化。根据湿位涡守恒和倾斜位涡发展理论分析了暴雨和M CS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对流不稳定和条件对称不稳定的建立以及对流有效位能的集中释放是此次特大暴雨产生和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研究了台湾地形对中尺度对流系统所引起的降雨的影响。通过一系列不同模式分辨率和不同精确度地形高度的敏感性实验, 发现模式的分辨率对降水的预报起决定作用,同时,地形的精确度也可以改变降水的分布和强度。为了得到合理的模拟,6km 的模式分辨率和18km 的地形精确度是必须的。去掉台湾地形的敏感性实验表明,台湾中央山脉对降水的影响可以分为两类,即“强迫”和“修正”效应。在对流层低层,中央山脉对中α尺度低压有阻挡作用,并强迫局地中β尺度的低压。中β尺度的低压和中α尺度低压相互作用,在台湾北部“强迫”出暴雨;而在台湾中部,中尺度对流系统登陆的地方,中央山脉对降雨的落区和强度都给予了“修正”。  相似文献   

16.
台风麦莎(0509)的数值模拟及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成功地模拟了0509号台风“麦莎”的路径、强度及其内部结构。根据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结果分析了“麦莎”的动力和热力特征,包括环流结构、涡度、散度以及温湿场。结果表明:气旋低层的动力场及温湿场的明显不对称分布,加强了系统内部的上升运动;Q矢量散度辐合中心与强降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500hPa高度场上强Q矢量散度辐合区域以及正涡度区对地面强降水中心有很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次辐射雾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中尺度数值模式对辐射雾的模拟能力及对辐射雾生消有明显影响的物理过程,利用MM5模式对2003年12月11、12日的1次辐射雾生消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针对明显影响辐射雾生消的微物理过程和辐射传输过程,以及模式水平分辨率精度进行了3组敏感性对比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选取中尺度数值模式中的物理参数化方案和水平分辨率,可以有效地模拟出辐射雾的生消及分布,模拟雾的生成时间、高度和雾区范围与实况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18.
南海台风Vongfong(2002)的数值模拟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联合研制的第5代中尺度气象模式MM5对南海台风Vongfong(2002)进行了数值模拟试验,通过路径和移速、强度变化、地面最大风速、降水量和暴雨分布以及云系和螺旋雨带等方面的比较验证表明,MM5模式对台风Vongfong的模拟是比较成功的.模式运行中使用了QuiikScat海面风资料和四维资料同化技术,四维资料同化技术对模拟结果有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珠江三角洲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夏季6月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分辨率的美国中尺度气象非静力模式MM5来模拟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对夏季月气候要素的影响,最高分辨率为3 km。模拟时间段为2005年6月。结果分析表明:模拟的月平均温度和月降水量与实际观测资料符合较好。城市扩展导致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在城市区域月平均地面温度增加,热岛效应增强。在城市扩张和郊区土地利用改变以后,广州、佛山、江门等城市区域降水增加,而东莞、珠海和深圳部分城市区域降水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