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技掠影     
·什么是口蹄疫? 口蹄疫是在牛、羊和猪等偶蹄类动物中传播的一种急性病毒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国际上把口蹄疫作为重点防范的牲畜传染病之一。 ·患口蹄疫的家畜病发症状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猪瘟是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披盖病毒。它传染快、致死率高,为养猪业的大敌。迄今为止,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但有疫苗可以予防。本病在许多国家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与流行。但是有些兽医科学技术先进、严格执行兽医法规,并坚决采取予防措施的国家,如美国、英国、丹麦、日本、澳大利亚等在10多年前或更早就已经消灭了猪瘟。在我国每年各地仍然不断发生与流行;与猪肺疫、猪丹毒、及猪伤寒,并称为猪的四大传染病,年年招致巨大经济损失。据湖南省兽医防疫部门记载,1982年我省猪瘟大流行,几乎每个市县  相似文献   

3.
猪口蹄疫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丽 《科技资讯》2011,(28):243-243
猪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口蹄疫俗称"口疮"",蹄癀",是偶蹄兽发生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体是微核糖核酸病毒科中的口蹄疫病毒属,此病毒不怕干燥,怕热不怕冷,在低温下(-70℃)十分稳定,可存活10年,在37℃下,48小时内就可灭活,在80℃~120℃病毒则立即死亡。  相似文献   

4.
口蹄疫是由于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和可快速远距离传播的动物疫病,被国际畜疫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之首.为了掌握新生牛血清中口蹄疫抗体的情况,从而为口蹄疫疫苗企业提供不含该抗体的优质新生牛血清.本试验采用液相阻断酶联免疫(LPB-ELISA)方法对20个批号新生牛血清样品中口蹄疫O型和亚洲I型抗体进行了检测,其中O型病毒抗原对照平均D492nm值50%值(临界值)为0.432;亚洲I型病毒抗原对照平均D492nm值50%(临界值)为0.897;20个新生牛血清样品亚洲I型和O型的D492nm值均大于临界值,表明各样品均显阴性,来自没有感染口蹄疫病毒或没有接种疫苗的动物.  相似文献   

5.
《天津科技》2001,(3):55-55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是一种以病毒为载体、来势凶猛、传播性极强的疾病,被国际兽疫局列为A类家畜传染病之首.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疾病(FMD)又称口疮热、流行性口疮,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的偶蹄动物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在口腔粘膜、蹄部、乳房、皮肤出现水疱及烂斑。口蹄疫疾病(FMD)以传播迅速、感染率高而著称,可危害牛、猪、羊等偶蹄动物,成年动物感染后病死率一般不超1寸5%(幼年动物病死率高达50%),可使肉、  相似文献   

7.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猪、牛、羊等偶蹄动物一种高接触性传染病.口蹄疫一旦爆发和流行,会使家畜生产性能降低,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给公共卫生造成重大的影响.随着弱毒苗禁用和灭活苗的减少使用,新型疫苗的研究成为热点.自1990年首次出现基因疫苗的研究报道之后,基因疫苗已经成为疫苗研究领域中的一大热点,因此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口蹄疫基因疫苗研究的主要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能引起偶蹄动物患一种名为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的高度接触性、发热性、急性的传染病.FMD的大规模爆发会导致整个国家或地区的动物和动物相关制品产量降低、贸易受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FMDV持续感染是造成FMDV容易蔓延并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该文综述了FMDV持续感染期间病毒在体内的存在位置与感染特性,并以病毒与宿主细胞、宿主免疫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为重点,介绍了持续感染相关机制研究进展,总结了疫情防控相关策略,以期为解决FMDV持续感染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口蹄疫病毒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在世界范围内对偶蹄的家畜和野生动物都具有高度传染性.口蹄疫病毒感染后可诱导细胞凋亡、逃避先天免疫系统、产生免疫抑制,并形成持续感染.本文对口蹄疫病毒感染后的上述进程进行了综述,以更好地了解口蹄疫病毒与宿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为口蹄疫防控和新型疫苗的研发提供策略.  相似文献   

10.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高原藏羊的5种传染病进行了检测。结果衣原体阴性率为3.06%,弓形4.44%,口蹄疫0%,梅迪为0%,兰舌病0%。表明该地区存在或已经传入羊衣原体病和弓形体病,应引起各级农牧防检部门的重视,切实加强疫病防检工作。  相似文献   

11.
最近,新型流感病毒、诺瓦克病毒、口蹄疫病毒等等病毒大肆蔓延,媒体报道层出不穷。同时我们惊喜地发现,临床上利用病毒进行治疗的方法研究也在火热开展。病毒就是这样,与细胞生物亦敌亦友。  相似文献   

12.
<正>在研制的口蹄疫新型疫苗有10多种,分别是纳米微球黏膜免疫疫苗,表位肽疫苗、口蹄疫O型复合表位蛋白疫苗、A型重组毒株(Re-A/WH/2009)的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猪口蹄疫O型广谱基因工程病毒灭活疫苗、口蹄疫O型标记疫苗、猪O型Mya98毒株空衣壳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600+2700+2800)、牛口蹄疫(O型、Asia1型)二价合成肽疫苗、以及口蹄疫病毒活载体疫苗。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有5种,牛口蹄疫(O型、Asia1型)二价合成肽疫苗PD50值大于6.0,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保存期为12个月,已完成所有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申请了新兽药注册并已通过初审;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600+2700+2800)PD50值大于6.0,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保存期为12个月,已完成所有实验室研究和临床试验,现已申请新兽药注册并通过复核试验和复审;含A型重组毒株(Re-A/WH/2009)的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PD50值大于6.0,免疫持续期为6个月,保存期为12个月,获得了农业部新兽药注册证书,实现了产业化;猪口蹄疫O型广谱基因工程病毒灭活疫苗已申报农业部临床试验批文;口蹄疫O型标记疫苗已完成疫苗质量研究,并已申请新兽药注册。其他疫苗研究也均取得了程度不等的进展。利用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平台,获得基因工程修饰病毒疫苗株5株:(1)r V-STN-5;(2)9O/r V-1;(3)Re-A/WH/2009;(4)Re-Mya/98/BY/2010;(5)Re-Asia1/HN/2006。利用基因克隆、重组等技术,获得其他基因工程修饰病毒9株,分别为:(1)表达O型FMDV不同亚型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1株;(2)共表达O-A-Asia1型FMDV主要免疫原性基因的重组伪狂犬病毒1株;(3)表达FMDV免疫原性基因的杆状病毒2株;(4)表达猪源IFN-α/IFN-γ和A型FMDV P1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3株;(5)表达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的重组羊痘病毒2株。成功研制Cp G-IFN、Cp G-IL4以及多磷腈和Cp G DNA等生物复合佐剂3种,纳米乳油佐剂、纳米粒IL-2佐剂以及多孔硅和上转换荧光纳米材料的载药系统等纳米复合佐剂材料4种,以及IL-2、IL-4和IFN-γ等多种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质粒和多糖类免疫增强剂4种。  相似文献   

13.
琼脂微球表面偶联了氨基这一易被氧化的亲和性基团,制备了对口蹄疫病毒抗原的亲和作用。以琼脂微球为基质,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凯氏定氮法测定,选取最优偶联条件下的琼脂微球介质,用其亲和吸附口蹄疫病毒灭活抗原,检测其亲和吸附效果。结果显示:琼脂微球15g,环氧氯丙烷15mL,3 M NaOH 30mL,40℃活化反应3.5h;6mL苯乙胺,2M NaOH 20mL,50℃偶联反应2.5h。该条件偶联后的含氮量是0.4486%,得到的该介质对口蹄疫灭活病毒抗原的层析效果和某生产疫苗的药厂的分离纯化效果相似,表明该自制介质对分离纯化口蹄疫灭活病毒抗原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防治传染病,重在一个防字上。如果措施得当,可以把损失降下来。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占传染病之首位。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同型病毒又分为若干亚型,如甲0、甲1、甲2、甲3等。潜伏期:1~3日 症状:流感起病急,症状为畏寒,高热,显著乏力,咽痛、头及全身酸痛,胸骨下有烧灼感,多无鼻塞流涕,腹泻,面颊潮红,结膜充血,咽轻度充血,肺可闻干罗音。 传播途径:流感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用物间接传播。甲型流感患者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在生活密集…  相似文献   

15.
猪传染性水泡病(简称猪水泡病),是猪的一种新的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为经消化道或接触传染,发病率可达30—50%,甚至100%;症状为蹄冠,蹄叉或鼻盘发生水泡,和口蹄疫极为相似,但其病原与口蹄疫不同,和猪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也无共同之处。国外如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均有本病发生,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在我国也传布较广,尤以生猪仓库危害较大,对出口援外任务的完成妨碍极大,是近年来猪病研究的新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用考马斯亮蓝法(Bradford)和改良Lowry法,对O型口蹄疫病毒灭活抗原总蛋白浓度测定结果的比较表明,改良Lowry法能够更加精确、真实地反映O型口蹄疫病毒灭活抗原总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17.
作者从口蹄疫病毒(FMDV)抗原的检测、抗原决定基定位、抗体的检测、型间的交义反应等方面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口蹄疫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伪狂犬病(PR)又名Aujeszky病,是OIE规定的通报疫病,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途径多和流行范围广等特点,成为仅次于口蹄疫和猪瘟的主要疫病之一。一些猪场伪狂犬病发病和流行比较严重,而且还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给养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经济损失。因此掌握伪狂犬病病毒的临床诊断和防控措施很有必要。本文则对猪伪狂犬病病毒的抗体检测进行了阐述,希望对猪伪狂犬病的诊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家畜传染病是危害畜禽生产最严重的一类疾病,它不仅可能造成大批畜禽死亡,而且对人民健康带来很严重的威胁,尤其是现代养殖业更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侵害.口蹄疫属于对人类危害严重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引起猪发生水泡症状的传染病,有口蹄疫、水泡性口炎、猪水泡疹以及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猪水泡病。这四种病以在猪的蹄及口鼻等部位引起水泡病变为其主要特征,在症状上难以区别。重要差别是感染对象范围不同:口蹄疫传染牛、羊、猪等偶蹄动物,水泡性口炎除传染牛、羊、猪外,尚传染马;猪水泡疹及猪水泡病则仅传染猪,不传染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