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西安市为例,依据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概括西安郊区化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郊区化影响下西安城市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问题,提出了实现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出发,对西安住区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住房短缺、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提出树立新发展观,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区综合功能,改善住区生态环境以及实现住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等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西安地区湿地资源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为了解西安湿地资源现状和湿地环境的变迁,保护和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及湿地在西安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经过对遥感资料的分析,并结合现场测量和人工调绘,系统分析研究西安湿地资源的类型、分布、面积、功能等基本状况.结果首次对西安湿地进行了分类,查明西安地区湿地面积为900.96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9%,其中天然湿地面积为822.05 km2,占湿地总面积的91.24%,人工湿地面积为78.91 km2,占湿地总面积的8.76%.结论天然湿地面积每年以0.83%速度减少,天然湿地面积呈下降趋势,人工湿地面积变化呈上升趋势,湿地资源在逐年减少.湿地的生态功能正在衰退,湿地生态环境的恶化,影响到地区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4.
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承担的“西安环城林带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与经济技术可行性研究”项目 ,最近顺利通过由陕西省交通厅组织的验收鉴定。该项目是 1 998年 9月受陕西省程安东省长委托 ,由我校环境科学系组织并承担的对西安建设环城林带构想的科学研究。一年多来 ,以环境科学系赵荣教授、省交通厅乌小健厅长担任组长的该课题组 ,从西安的大气环境质量与城市绿化现状分析入手 ,对西安建设环城林带的必要性以及建设条件、生态效应、经济技术可行性等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国内外情况 ,提出了西安环城林带建设方案的构想原则、依据和 3个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5.
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探讨了新城市主义对西安老城保护与更新的启示。在分析新城市主义中人居文化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西安老城改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西安老城的改造应使新城市主义结合西安人文、历史的思想,创造新的、符合西安传统文化环境的理想人居模式。  相似文献   

6.
邓金锋 《海峡科学》2008,(7):35-35,38
该文阐述了农业发展所带来的原生生态环境问题、次生生态环境问题和外源污染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了三个生态环境问题之间的联系,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目前西安科技大学文献检索课教学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网络环境下西安科技大学文献检索课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文献检索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西安南五台山的色球藻科蓝藻30种(其中包括变种),并对这些种在不同生态环境和不同林带的生态分布作了初步研讨.  相似文献   

9.
如何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解决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美丽乡村能否建成的关键因素。文章在对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就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从指导方针、思想观念、具体措施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将西安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西安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作为西安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的文化产业,迎来了历史发展的新机遇。目前,西安文化产业发展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分析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其未来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动态测度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对西安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定量评价。方法运用以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为理论基础测度生态赤字的一种生物物理学方法。结果西安市1997—2005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从1997年的0.8542hm2增加到2005年的1.7575hm2,表明生态承载力的供给不能满足生态足迹的需求,得出西安市9年来生态赤字由0.528hm2增加到1.4671hm2,表明西安市的发展已经处于一种不可持续状态。结论分析西安市发展不可持续的原因,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降低生态足迹和提高生态承载力入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Landsat TM的西安市城市热岛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高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城市热岛被认为是主导整个城市环境的要素之一,在城市公共健康、空气质量、能源消耗等方面已产生深远影响.笔者利用Landsat TM影像对西安市热岛情况和城区土地覆被进行解译,得到西安市土地利用图和热岛相对强度空间分布图,并研究分析了城市热岛同城市土地覆被之间的关系.土地覆被类型亮温分布由高到低依次是:商业和工业用地、未利用地、居民住宅用地、绿地、水体;亮温与NDVI有良好的反相关关系.通过对西安热环境的研究揭示了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规模的发展变化,有助于引导西安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居环境质量,为城市综合评价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北地区在生态环境、资源赋、区域条件等方面的特殊性 ,从怎样抵御西北开发风险的视角 ,着重分析生态禀环境和资源开发的风险因素 ,提出加强国家生态安全、坚持水土资源的永续利用、注重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符合西北地区特点的新型城镇体系、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生态环境学的理论,以西安市为例,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效益的指标建立协调发展的评判指标体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软件SPSS13.0,通过主成分载荷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并根据离差分析原理建立协调发展度模型.结果显示,1998-2005年西安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呈现由勉强协调环境滞后型到初级协调环境滞后型到中级协调环境经济同步型的演化轨迹,据此探讨了西安市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区域生态环境评价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提出区域生态环境评价应包括自然生态环境评价与社会生态环境评价,建立了新的评价系统。分析了宏观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的简明方法——主导因子法,并讨论了主导因子法的应用和研制区域可持续发展目标应注意的问题。从理论上和方法上为研究区域生态环境提出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试论我国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性,针对当前农业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分析了农业与环境协调发展面临的难题,并提出了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枣庄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系统的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鲁南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特点,分析了山区生态农业经济发展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山区农业经济系统的新模式和为建立山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模式的有效措施,以及近几年山区农业经济的成效和今后加速发展生态农业经济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介绍可拓工程方法中物元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综合物元模型,运用综合评判物元理论模型对渭河陕西段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定.评价结果表明,渭河陕西不同地段水质状况不同,宝鸡至西安段水质较差,西安至渭南段水质存在恶化趋势.评定结果与现场调查资料相一致.该方法模型简单,评价结果可靠,为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表4,参10.  相似文献   

19.
人类所处的生态环境系统和政治系统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会危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而且能诱发政治冲突,影响一国的政治稳定。因此,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应注重生态文明导向的政治建设:构建完善的政府生态责任机制,实施绿色新政;发展基层民主,实现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生态治理;公正协调环境利益冲突,保证生态公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