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第一蛋像其它雁鸭类一样,大天鹅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中旬陆续迁来新疆天山的巴音布鲁克沼泽.南来的天鹅都是沿开都河逆流而上,夜里十二点左右分批降落在巴西勒克山脚下的一片不冻河段.在这里觅食歇息,补充体力.到4月下旬,天鹅开始在解冻的水域占区筑巢,其巢址选在沼泽草丛或开阔的静水区内.巢外径0.75~1.60米,内径0.3~0.6米,深10~20厘米,高出水面41.1士9.9厘米.窝卵数5.05士1.4枚,最多8枚.共测量117枚卵,平均重337.5±32.6克,外径113.4×73.3毫米.5月8日在T-7号巢中发现4枚巨卵,其中3枚卵的重量  相似文献   

2.
<正> 乔木,高8—15米,胸径39—44厘米,树皮灰绿色,冬芽、小枝密生黄褐色绒毛。叶长14—17厘米,稀23厘米,叶轴密生黄褐色绒毛,小叶17—23枚,革质,长椭圆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7—5(-7)厘米,宽1.1—1.3(-1.5)厘米,先端渐尖,钝圆或微凹,基部圆形或宽楔形,上面微被毛或无毛,下面密生黄褐色长绒毛,叶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侧脉5—6(-7)对;叶柄短,长约2毫米。荚果长方形或菱形,扁压,长4—6厘米,宽1.6—2.3厘米,无毛,种子鲜红色,1—3颗,长约10毫米,宽约8毫米,种脐长约3毫米。 贵州:贵阳市黔灵山,海拔1140—1185米。蓝开敏320(模式标本,存贵州农学院),62001;贵州省林业学校202。  相似文献   

3.
武夷山新发现的兰科植物——宽距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5年6月,我们在福建省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进行花卉资源考察时,在黄岗山海拔1870米的山地上,发现一种珍稀的兰科腐生植物——宽距兰 Yoania japonica Maxim.)。这种兰科植物为无叶腐生兰,整个植株呈淡紫红色,地下茎肉质分枝,花茎粗长,花数朵成总状花序;花中等大小,中萼片呈阔椭圆形,长约2.5厘米,宽约1.3厘米,侧萼片卵形,长约3.0厘米,最宽处约1.4厘米;花瓣阔卵形,长约2.1厘米,最宽处约1.4厘米;唇瓣船形,有  相似文献   

4.
风头鸊鷉每年3月初迁来乌梁素海,10月末11月初离去.它们在蒲苇地营水面浮巢,巢材主要为苇茎,蒲叶和水草,巢的外径65cm,内径17cm,深3.5cm。窝卵数3~5枚,平均4枚,日产一枚卵圆形污白色卵。卵径平均36.39×54.87mm,卵重37.89。  相似文献   

5.
1.广东重楼新种全株无毛.叶7轮生,薄纸质,长圆形,长21厘米,宽1.5—6.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阔楔形;叶柄长约2厘米.花梗长约17厘米;外轮花被片7枚,披针形,长约6.2厘米,宽约2厘米;内轮花被片线形,与外轮花被片约等长,中部略宽,两端稍狭;雄蕊14枚,花丝长1厘米,花药长1.5厘米,药隔突出部分长1毫米;子房近球形,花柱粗短,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顶端有分枝7,每一分枝劲直.  相似文献   

6.
2015年5月17日和19日,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座木瓦结构的民房内(坐标27°51'26″N、117°44'07″E,海拔840 m),发现2个金腰燕(Cecropis daurica)旧巢被树麻雀(Passer montanus)侵占,5月21日见2个巢内分别有5枚树麻雀卵,5月28日其中1巢的红外线相机拍摄到金腰燕窥探和被树麻雀驱赶的视频。树麻雀利用金腰燕旧巢进行繁殖是否为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1998,(3)
冰川湖群,在冰川广泛发育区并不特别引入关注。分布于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冰川湖群,一旦被发现和认识,就有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从而引起意想不到的轰动! 位于内蒙古卓资县之北约26公里的灰腾梁,是一条呈东西走向的宽缓平坦山梁(岭岗)。南北宽约10公里,东西长约20公里,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000米,与周边地形相对高差在400米左右。这条山梁上分布着由45个以上,大小相差不大的冰川湖泊组成的湖群。清澈透亮的湖水,映着蔚蓝色的天空,就像一颗颗耀眼的明珠嵌镶在金色的高原之上。宽广的草原风光,美丽的湖光景色,使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灰腾梁冰川湖群,湖泊面积大小相差都不算大,一般都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11日, 在执行"松雀鹰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保护对策研究"项目的野外考察时,我们在河南董寨国家级保护区白云保护站发现了1个凤头鹰的巢(31°57038′N;114°14966′E;Alt:233 m).巢筑于近山脊处针叶林中一棵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上,巢树高20 m,胸径312 cm.巢筑于树冠层的下部、中心位置、粗大分枝的基部,距地面166 m.巢呈碟形,较粗糙,巢材以枯松枝为主,还有一些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枝,巢底垫有一些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的鲜枝,巢的量度为:内径24 cm×27 cm, 外径52 cm×57 cm, 巢深7 cm, 巢高28 cm.发现之时,巢中有1只雏鸟和1枚卵.雏鸟身上密布白色绒毛,但羽管已长出;卵为无精卵,卵重3457 g,卵短径3905 mm, 长径4989 mm.亲鸟具有很强的领域行为,当调查人员靠近巢树时,曾多次俯冲攻击,并不时发出叫声.  相似文献   

9.
丹顶鹤Gyüs japonensis (Muller)是黑龙江和吉林的夏候鸟,未见在辽宁繁殖的报道。1983——1985年在辽宁的锦县、盘山、大洼县、首次发现丹顶鹤的巢、卵、雏。证明丹顶鹤也是辽宁的夏候鸟,还有一部分为旅鸟,并未发现在辽宁越冬的丹顶鹤。为此,辽宁是目前所知的丹顶鹤繁殖的最南限,其数量约30只,每年3月11-25日从我国东部沿海或从日本经朝鲜沿海到辽宁的辽河水系和鸭绿江水系繁殖或继续向北迁徙到黑龙江和吉林省,11月又回到中国东南沿海和日本越冬。  相似文献   

10.
河南郑州白鹭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 2 0 0 0~ 2 0 0 3年繁殖季节对河南郑州市区白鹭的生态习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白鹭于每年 4月上旬至 8月底在市区营巢繁殖 ,在营巢地居留期约 1 45 d.白鹭窝卵数为 5 .1 4± 0 .69( 4~ 6)枚 ,出雏数为4.43± 1 .2 7( 2~ 6)只 ,孵化期为 2 5 .1 4± 0 .69( 2 4~ 2 6) d.孵化率为 86.1 1 % ,育雏期约 42 d,雏鸟滞留巢区比荒野地长 1 0 d左右 .雏鸟 2 0日龄统计成活率为 87.1 0 % ,雏鸟死亡原因多为恶劣气候条件所致 ,如大风、暴雨等  相似文献   

11.
灰头麦鸡(Vanellus cinereus)隶属鸻形目鸻科,在江西吉安地区是夏候鸟。2015年3~4月我们在井冈山大学校园内对灰头麦鸡的繁殖及孵卵节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灰头麦鸡的窝卵数为4.0枚(n=4),卵鲜重平均为26.9 g,卵量度平均为:47.0 mm×34.2 mm。根据对4个巢的监测,灰头麦鸡在孵卵期的平均日离巢次数是5.6次,平均日离巢时间在86.6~95.2min之间,平均在巢率为87.5%(n=4)。研究发现,天气会影响鸟类的孵卵节律,相比阴天和雨天,晴天离巢次数和离巢时间最少。  相似文献   

12.
白马鸡巢址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04-06和2004-04-06在四川省稻城县著杰寺地区对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巢址进行了调查.野外共发现白马鸡巢13个,11巢位于高山栎灌丛根基部(84.62%),1巢位于石壁下(7.69%),1巢位于倒木下(7.69%).其中12巢为满窝卵,平均窝卵数为(7.33±0.54)枚(n=12,5~11枚).从8个巢的准确出雏时间推测,研究区内白马鸡产卵期为04-27 05-21.著杰寺附近发现的12巢,1巢在杂木林中,其他11巢皆在高山栎灌丛中.x2检验表明,著杰寺研究区的白马鸡巢址偏爱高山栎灌丛环境(x2=8.333,v=1,P<0.05).差异显著性检验表明,白马鸡巢址偏爱距地表0.5,1,2 m盖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丛直径较大的环境(Mann Whitney U-test,P<0.05);白马鸡对植被盖度、灌木高度(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P<0.05)和灌木盖度(Mann Whitney U-test,P<0.05)等因子的选择是在相对较小的区间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冷水河谷植被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水河是赤水河水系的一条河流,从南向北奔流在金沙县西部山高谷深的“七十二坉”地区,为箐门乡与三岔乡、湖水乡的界河,长约20公里,河床深陷,底部宽20—50米,上部宽300—500米。河谷面积约十七平方公里。河面海拔高度从三岔河的1057.8米到玄心店的718.5米,岸  相似文献   

14.
天下无双     
冻不死的河石龙河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药泉山下,长约20多公里,河面宽约30米,在最寒冷的季节,这里的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但是石龙河  相似文献   

15.
白冠长尾雉孵卵行为的无线电遥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1年4月至2003年6月,在陕西佛坪县和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白冠长尾雉(Syrmaticus reevesii)的孵卵行为进行了研究.先后遥测了4只雌性个体,对5窝正在孵卵的雌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白冠长尾雉的平均窝卵数为(8.86±2.11)个,产卵间隔约为24h,产下最后1枚卵即开始孵化,孵化期26~27d;巢温为(34.5±0.1)℃;雌鸟单独孵卵,平均每2.3d离巢1次,平均离巢时间(110±24)min,79%的离巢行为发生于16:00之后;离巢的雌鸟有较固定的取食地.列联表检验表明,天气状况对雌鸟是否离巢觅食有显著影响(χ2=9.089, ν=3, P=0.028).多元线性回归表明,离巢时间早晚与离巢时间长度有显著的线性关系(t=-2.146, P=0.046). 卵质量与孵化时间有极显著的相关性(F=32.03, ν=35, P=0.000).孵化过程中,卵在巢中的位置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山斑鸠在拉萨地区是一种夏候鸟,每年的4月初开始迁入拉萨。它们在人工林、沙棘林和高山灌丛营巢和夜宿,以林间空地、农田、河滩以及荒地为主要的取食地。巢置于较高的树木或郁闭度大的树上,4月底开始筑巢,营巢期一般为6-8d左右;巢平均大小为21.85(16-27)cm×3.07(2-4)cm,离地高为350(200-527)cm,巢重为54.3g(52-64)。5月初产卵,日产一枚,平均窝卵数为2枚(21巢),卵平均重量为10.36g(8.5-12),平均大小为33.27(27-37)×22.6(23-26)mm。孵化期为16-17d,13巢的统计平均孵化率仅为60%。育雏期为16-18d,离巢率为56%。雌雄鸟均参加孵卵和育雏。人为干扰和不良的天气是影响巢成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山斑鸠在拉萨地区是一种夏候鸟,每年的4月初开始迁入拉萨。它们在人工林、沙棘林和高山灌丛营巢和夜宿,以林间空地、农田、河滩以及荒地为主要的取食地。巢置于较高的树木或郁闭度大的树上,4月底开始筑巢,营巢期一般为6-8d左右;巢平均大小为21.85(16-27)cm×3.07(2-4)cm,离地高为350(200-527)cm,巢重为54.3g(52-64)。5月初产卵,日产一枚,平均窝卵数为2枚(21巢),卵平均重量为10.36g(8.5-12),平均大小为33.27(27-37)×22.6(23-26)mm。孵化期为16-17d,13巢的统计平均孵化率仅为60%。育雏期为16-18d,离巢率为56%。雌雄鸟均参加孵卵和育雏。人为干扰和不良的天气是影响巢成功率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8.
维纳矿泉出露于大兴安岭中段,维纳河林场南2公里.它的发现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矿泉分布于一条近南北向的U型谷中,谷底南高北低,长1000余米,宽150~200米.在200平方米范围内,出露天然泉七眼,人工泉一眼.单泉日流量4~28吨,平均日总流量百吨左右.泉水中不断有串珠状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新知     
美国发射最新火星探测器8月4日,美国"凤凰"号火星着陆探测器由一枚德尔塔2型火箭发射升空,开始飞往火星。"凤凰"号长5.5米,宽1.5米,共有三条腿支撑。它具备很强的科研能力,携带了一整套专门  相似文献   

20.
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古时称“菜耳”,俗称“苍刺头”、“羊带归”,为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全株密被白色短毛,茎高1米左右,叶互生,有长柄;叶片厚纸质,卵状三角形,长6~10厘米,宽5~10厘米。夏季开花,果实于秋季成熟,长椭圆形或卵形,长约1.5厘米。坚硬。并具特异性芳香;果实表面密生钩刺及细毛,内含1~2枚倒卵形瘦果。苍耳广布于我国南北各省,生于山坡草地、沟边路旁或农舍附近。苍耳的生命力强且适应性广,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