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降雨-径流关系的区域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湿润、半湿润、半干旱以及干旱地区的15个典型流域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其P+Pa~Rs相关关系,然后对其中3个嵌套流域的P+Pa~Rs相关关系进行分析与验证,比较各流域嵌套前后的P+Pa~Rs相关关系变化。采用相对平均误差和Cv为评定指标,对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下降雨径流相关关系的区域性规律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嵌套流域的P+Pa~Rs相关关系线适用于该嵌套流域内的任何子流域。以蓄满产流为特点的降雨径流相关预报方法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精度较高,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的精度较低。在半干旱流域,如果相对平均误差大于20%,Cv>1.1,流域的降雨-径流相关关系较差。  相似文献   

2.
以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5个流域为研究对象,建立并综合各流域降雨径流相关图,发现其中3个地理位置相距较远的流域可以采用一个共同的降雨径流关系图描述,误差在许可范围内且精度等级在乙级以上。采用相似性指标、相对均方根误差和地形指数分布曲线综合定量评价流域的下垫面条件,发现这3个流域的下垫面条件较为相似。结果表明,下垫面条件较为相似的流域,尽管地理位置相距较远,仍可以用一个共同的降雨径流相关图描述;相对均方根误差和地形指数分布曲线更适用于评价半湿润半干旱流域下垫面条件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全球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地区,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世界之首.迄今,食管癌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建立稳定的、与临床食管癌生物学特性相似的、理想的食管癌动物模型,为研究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转移机制及其对药物的应答反应等提供了可靠的研究基础,同时有助于抗食管癌药物的筛选和制定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综合近年来食管癌动物模型的发展,食管癌动物模型的种类,建立模型的方法以及模型评价的进展作了研究介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辽宁省参考作物腾发量(ET_0)的变化特征,以辽宁省56个站点1954—2016年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对该地区的ET_0进行推算;并利用干旱指数综合分带法,将辽宁省分为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并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分别选择4个气象站,对其ET_0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多年平均ET_0大致呈下降趋势;但该趋势不明显,倾向率仅为-0.000 1 mm·10 a;全省1954~2016年日均ET_0的多年平均值为2.382 mm,日均ET_0在(2.380±0.300)mm的范围内波动。8个站点中喀左站、朝阳站、康平站、桓仁站、沈阳站和鞍山站ET_0呈极显著下降趋势,阜新站和大连站呈显著上升趋势。对ET_0的年际变化影响较显著的气象因素是相对湿度、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5.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是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地区土壤水分与植物生长关系调控、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和林草植被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定位研究密度与植物生长、土壤水分补给和消耗的关系是确定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实验基础。我们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16年生人工柠条林为例,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密度包括8700、7100、5100、3200、1600丛/hm2。研究结果如下: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为土壤水分承载植物的最大负荷,它是指在较长时期和特定条件下,土壤水分所能维持相应植物群落健康生长的最大密度;多年生柠条根系虽然可分布到500cm以下土层,但是大部分根量分布在0~150cm土层,根系随深度分布可用指数方程描述;降水最大入渗深度为170~270cm。柠条主要吸收利用0~270cm土层的土壤水分;一年内植物生长与土壤水分的关系可分为4个阶段;柠条密度与生产力或土壤水分补给量为线形关系,与土壤水分消耗量为二次抛物线关系,研究区柠条林地土壤水分承载力为8115丛/hm2,柠条林合理利用方向为保持水土和改善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气候变化条件下辽宁省ET0的变化特征,本文以辽宁省56个站点1954-2016年的气象数据为基础,采用FAO推荐的Penman-Monteith公式对该地区的ET0进行推算,并利用干旱指数综合分带法,将辽宁省分为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并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分别选择4个气象站,对其ET0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多年平均ET0大致呈下降趋势,但该趋势不明显,倾向率仅为-0.0001mm.10a;全省1954-2016年日均ET0的多年平均值为2.382mm,日均ET0在(2.380±0.300)mm的范围内波动。8个站点中喀左站、朝阳站、康平站、桓仁站、沈阳站和鞍山站ET0呈极显著下降趋势,阜新站和大连站呈显著上升趋势。对ET0的年际变化影响较显著的气象因素是相对湿度、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7.
基于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通过相关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详尽分析了呼伦贝尔地区植被覆盖状况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20世纪80、90年代,呼伦贝尔以湿润气候区为主;进入21世纪后,气候呈现明显的暖干化趋势,尤其是大兴安岭林区北部、中部及东南部及呼伦贝尔草原的西南部地区湿润度指数呈显著减小趋势,半干旱和半湿润气候区在空间分布上占据了主要地位;(2)呼伦贝尔地区总体上表现出较高植被覆盖区面积减小、较低植被覆盖区面积增大的变化趋势,尤其是21世纪最初的十年,呼伦贝尔草原区的植被退化状况不容忽视,呼伦贝尔草原区中东部部分地区植被覆盖呈下降趋势;(3)呼伦贝尔草原西部、大兴安岭东南部农区部分地区的植被覆盖状况与湿润度指数呈正相关关系,而大兴安岭林区的中北部地区二者则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内陆沙漠绿洲下垫面的热量资源特征及其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在我国西部于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处青藏、黄土、蒙新高原,远离海洋、沙漠戈壁广布,植被稀疏,光照充足,气候干燥,农业大都为绿洲灌溉农业,与我国东部沿海湿润、半湿润地区相比较,在气候、土壤、植被观及农业类型等均有很大差异。在同纬度太阳辐射条件下,由于地形、下垫面状况及光、热、水资源的相互匹配不同,热量的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致使作物布局优势和品种配置产生差异。为了充分利用热量资源发展两高一优持续农业,本文对内陆高原干旱绿洲灌溉农业区的热量特征作一研究探讨。2内陆沙漠绿洲的热且特征笔者选择纬度、年均…  相似文献   

9.
温带半湿润地区的草原风沙土是草甸草原黑钙土地带内的幼年土,具有比干旱,半干旱沙区相对湿润的成土条件;流动草原风沙土的物理性状使其具有自我保墒性能,在干旱季节表现出比同区黑钙土更湿润的特征,并且土壤水有效性高;流动草原风沙土经植被固定而发育为半固定和固定风沙土后,逐渐失去自我保墒性能的湿润性;对草原风沙土进行人工生物固沙时,不宜大面积栽植速生杨树片林、否则随着草原风沙土的固定和树龄的增大,会因土壤水  相似文献   

10.
立足于黄土高原,以雨水资源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和总结相关环境效益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雨水利用环境效益、指标的量化以及评价等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提出:旱区的黄土高原中西部丘陵区和石质山区是集雨农业技术的最适发展区;低雨量干旱区利用非耕地集雨技术具有一定的区域适应性;半干旱到半湿润偏旱区不适宜发展集雨补偿农业;半湿润区域和或湿润区也不宜发展集雨补灌农业。  相似文献   

11.
 利用NOAA/AVHRR-NDVI遥感数据研究了近20年藏北高寒生态系统植被变化趋势,发现藏北植被覆盖呈现出东部高,西部低的态势;依次是农作区和森林区>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空间分布显示NDVI显著增加或减少的区域分布在地势比较低的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森林区和高寒草甸区,在海拔较高的西部地区的高寒荒漠草原NDVI变化趋势处于轻微变化或无变化。分析造成植被变化的气候原因(温度、降水,风)和人为原因,认为不同区域植被动态变化的主导因素不同;藏北东部地区,植被变化受人类活动因素影响比较显著;中部地区,同期气候条件有所改善,植被覆盖呈增加趋势,年平均最低温度和降水对植被生长具有正效应,而风力和辐射减少引起该区植被蒸散下降也有利于植被生长。藏北地区西部为无人区,不受人类活动太大的影响,因而藏北西北部的植被变化可能更多的表现出藏北高原植被的自然变动。  相似文献   

12.
利用系统建模理论对新安江模型的假设、模型的结构和参数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指出了新安江模型在湿润半湿润地区成功应用的原因,为今后干旱半干旱地区水文模型的建立提出了系统理论建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供应对植被生长的延迟现象,本文研究一类具有时滞的水-植被动力学模型。首先,利用Hopf分支理论,讨论时滞τ对平衡点稳定性的影响,并以τ为参数给出Hopf分支的存在条件。其次,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和规范型理论,得到Hopf分支的方向和分支周期解稳定性的判定依据。最后给出数值验证实例。结果表明,水资源延迟效应可导致植被周期生长,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植被周期振荡分布现象,可以作为开发荒漠化防治方法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栾城县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东南部,处于我国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形成的地带性土壤类型为褐土和草甸土。全县耕地面积约四十七万亩,在这样小范围内,生物气候条件变化不大,对土壤类型的分异与组合影响不够明显,而引起区域内土壤分异与组合的主导因素是地貌,其次是母质和地下水。本文的目的,在于阐明地貌与土壤分布规律的关系,为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粗糙度和稳定度等对绿洲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的影响。地表粗糙度和大气稳定度是控制地气间能量交换的重要因子,研究表明,绿洲中植被的温度不仅受反照率、空气温度影响而且受大气稳定性和地表粗糙度的影响,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气稳定度越高(低),植被的温度越高(低),地表粗糙度越小(大)植被的温度也越高(低)。研究还发现,绿洲中总的蒸散量的多平衡态特征只有在稳定度低的时候出现。在相同的气候条件下,低矮的植被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容易发展起来。另外研究了层结不稳定和层结稳定的情况下绿洲生态系统能量交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总结已有植被覆盖条件下地表输沙率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入了三个描述植被特征的物理量:植被覆盖率、植被侧影盖度和植被排列系数,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以上述三个物理量为变量的地表输沙率模型,并通过风洞实验得到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正确反映植被条件对于地表输沙率的影响,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蒋希雁  杨尚青  谢聪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26):11550-11558
降雨对植被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是目前生态护坡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基于Midas GTS/NX软件,结合张家口地区某边坡工程背景并选取当地常见的护坡植被,针对裸露边坡、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植被边坡、小叶黄杨(Buxus microphylla)植被边坡以及高羊茅-小叶黄杨混合植被边坡4种工况,对降雨条件下边坡内部土体孔隙水压力随时间的变化以及边坡稳定性的大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降雨强度和降雨时长条件下,3种植被边坡的入渗速率均小于裸露边坡,植被边坡相对于裸露边坡有着更好的持水能力。在4种不同类型的植被边坡中,高羊茅植被边坡孔隙水压力增幅最小,位于坡顶、坡面、坡底的土体仍然维持了部分基质吸力,高羊茅植被减小了降雨的影响深度。降雨结束后,高羊茅植被边坡较其他植被边坡安全系数最大,高羊茅植被增加了边坡土体的有效应力,更能有效地提升边坡的稳定性。上述研究旨在为降雨对植被边坡的影响提供参考,为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护坡技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查阅文献资料的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的现状,高发的可能危险因素及与其相关的基因和遗传易感性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探察了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高发率的相关原因,希望为进一步研究、预防和治疗食管癌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1 我国干早地区的概况 在我国北方地区存在着成片干旱、半干旱地区,在这里沙漠戈壁面积辽阔,干旱缺水,土地瘠薄而含盐量高,植物成活生长的环境很差。如果没有灌溉条件和较高的地下水位,在年总降水量小于100mm的极端干早地区,无法建立人工植被;在年总降水量为150—250mm的干旱地区只能建立稀疏的植被,  相似文献   

20.
风沙半干旱类型区典型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我国东北西部风沙半干旱类型区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为促进该地区复合农林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以辽宁西北风沙半干旱地区为典型试验区,通过林草植被的自然降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和人工模拟降雨产流产沙试验,对林草植被蓄水保上、调节小气候和改良_十壤等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林草植被与荒地相比,多拦蓄径流29.1%~95.2%,多拦蓄泥沙48_3%一95.7%;林冠以上1.5 m空气湿度增加3.25%~8.02%,蒸发量减少2.2~5.6 mm/d,林内风速降低1.18~2.24 m/s,林上风速降低0.41~1.34 m/s;林草地土壤全N增加11.7%~71.6%,有机质提高10.3%~77.4%,土壤含水量提高5.46%~48.66%,容重降低0.06~0.22 g/cm3.紫花苜蓿以及油松与沙棘混交林等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效果显著,是该地区水土保持比较理想的草种、树种和林型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