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梁永红 《科学之友》2007,(16):103-104
针对当前外语教育界看轻"输入"、偏重"输出"这一现象,通过理论上的推理,试图辨认出外语学习中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一个新的外语学习模式,使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
梁永红 《科学之友》2007,(8B):103-104
针对当前外语教育界看轻“输入”、偏重“输出”这一现象,通过理论上的推理,试图辨认出外语学习中的主要因素,并建立一个新的外语学习模式,使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并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趋频繁,能用应用性英语进行交流的人才倍受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口语课程尤为重要.而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转换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方法把外语学习的重点放在提高学习外语的运用能力上,将学生真正置于一种"自然语言学习环境"中.而英语口语课中的互动式活动的设计和运用在英语知识的传授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互动式活动开展的质和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国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日趋频繁,能用应用性英语进行交流的人才倍受重视。在英语教学中,口语课程尤为重要。而英语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言知识转换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寻求一种方法把外语学习的重点放在提高学习外语的运用能力上,将学生真正置于一种"自然语言学习环境"中。而英语口语课中的互动式活动的设计和运用在英语知识的传授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互动式活动开展的质和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而导致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普遍低下;并阐述外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及语用原理,注意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外语特别是英语成了人们了解世界、参与竞争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重视程度也日益提高。研究证明外语学习的最佳时期是6~12岁,这一结论已被广泛地接受,因此少儿英语教学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笔者曾接触过几位来自荷兰和丹麦的学生,发现他们除了母语之外英语也讲得非常自如、地道。当问其学习英语的诀窍时,他们回答说并没有什么诀窍,只不过是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  相似文献   

7.
王嵘 《科学之友》2007,(2):136-137
文章指出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作用,而导致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普遍低下;并阐述外语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足够的文化背景知识及语用原理,注意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8.
从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以及教育和人的关系,阐述了外语学习过程应该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分析由于外语教育、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造成大学四、六考试存在的问题.通过回归教育和人之间的这种始源性关系,以及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克服当前大学四、六考试的弊端.  相似文献   

9.
程杰  段鑫星 《科学之友》2009,(10):93-94
从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以及教育和人的关系,阐述了外语学习过程应该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分析由于外语教育、人与社会之间的不和谐,造成大学四、六考试存在的问题。通过回归教育和人之间的这种始源性关系,以及外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来克服当前大学四、六考试的弊端。  相似文献   

10.
声音     
正“新一代人工智能必然要重构人类的生产生活、学习和思维的方式,因此,我认为,下一个被冲击的行业一定是教育。”—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李德毅院士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例指出,“近几十年,我们的教育倡导学习外语,而学外语主要依靠记忆力,30岁之前我花费了6年  相似文献   

11.
从跨文化交际能力性质界定和交际与语言文化关系入手分析外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在英语教学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应采取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教师在外语教学方面出现的发音问题,提出了利用国际音标加强语音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介绍语言迁移理论入手,通过分析以德语作为第二外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在汉、英、德之间的迁移现象,得出了汉语、英语同时在不同层次向德语发生迁移。  相似文献   

14.
王卫东 《科学之友》2007,(7):101-102
本文就目前“合作学习”异化为“课堂点缀”的现象,浅析其教学方式的弊端以及提出了更行之有效的合作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白燕 《科学之友》2009,(3):143-144
文章就状语位置上的形容词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坚持形式与意义结合、动态和静态结合,描写和解释结合的研究方法,使这一课题由一般的静态描写上升到动态的认知层面,对中文信息处理的应用语法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研究,语文教学研究都有积极的参考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李桂珍 《科学之友》2008,(8):122-123
文章列举实例分别从地域差异、方向概念的差异、气候差异和生存环境的差异4方面来分析了地理环境对英汉词语的影响,并深入到外语教学当中。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因论和语言模因论,文章探讨了对于语言现象的重新认识,一度被视为外语初学者才使用的学习策略,如背诵等被再次挖掘利用,并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文章拟对英汉答谢句作全面的对比,以明确英汉答谢句中的异同,从而方便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掌握如何进行答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吴翠霞 《科学之友》2008,(11):119-120
文章以高职英语教师的视角,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中国高职饭店英语教学的现状入手,分析了高职饭店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就问题进行的改革,以期达到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饭店英语教学体系的目的,最后提出要进行饭店英语教学改革。就必须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  相似文献   

20.
《车工工艺》与《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海云 《科学之友》2009,(10):101-102
技工教育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文章就传统教学模式与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比较,探讨了《车工工艺》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