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聂恩来  马小平 《科技信息》2008,(11):132-132
当今工业文明对居住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动了住区的可持续设计的研究。为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的发展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提倡,并逐渐成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最新方向。“绿色建筑”是人类运用科学技术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理想居住模式,它集成了多种高新技术,具有选址规划合理、资源利用高效循环、节能措施综合有效、建筑环境健康舒适等特点。“绿色建筑”的发展必将推动住区的可持续设计。  相似文献   

2.
结合可靠性理论与BIM技术,分析建筑风环境的随机特征,导出流体介质随机控制方程,采用小参数方法建立随机有限元模型。考虑风环境的随机性,分析超越概率风环境评价指标,提出建筑园区可视化BIM建模步骤。在此基础上,提出风环境舒适可靠度的概念,导出舒适可靠度计算公式。依据BIM模型与建筑规范标准,建立建筑风环境BIM模拟与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建筑风环境随机影响分析更加符合工程实际,对建筑风环境评价与设计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乡村建筑室内热舒适和降低能源消耗,以我国宁夏中卫乡村民居为例,应用测试和问卷的研究方法,评估了当地民居冬季室内外热环境、室内采暖用能情况,分析了居民对不同功能房间的热舒适需求特性,探究了差异化的冬季室内舒适温度.结果表明,当地乡村民居室内热环境差、采暖能耗高,居民对室内热舒适的满意度低,但该地区具有发展太阳能建筑...  相似文献   

4.
非均匀建筑热环境评价一直是现行热舒适研究的热点问题,与经典热舒适评价的先决条件不同,非均匀建筑热环境一般伴有各类环境参数的时间变化性和空间分布不均匀性,这决定了其评价方式或评价指标和经典热舒适评价方式有较大不同。通过介绍现行的几类非均匀建筑热环境的评价思路,揭示了非均匀建筑热环境评价的主要考虑角度和要点,为其进一步的准确评价提供整体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改善住宅建筑热环境的生态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改善住宅建筑热环境的生态措施,指出运用节能、绿化的生态理念和措施营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改善居住环境质量,将是重要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从建筑构造和建筑材料的角度看防水材料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程,透视现代建筑存在的防水与构造问题,探索快捷有效、经济环保的实际方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建筑防水,为人类营造和谐舒适的城市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7.
刘霆 《广东科技》2006,(3):92-94
本文通过,探讨建筑生态节能的发展趋势,提出建筑设计应以高新科技体现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重视,创建与环境相协调、能自身持续发展、具有高效率高性能的未来智能化建筑,提供健康舒适而高效节能的办公环境.  相似文献   

8.
建筑物是人类为了蔽风雨和防备野兽侵袭的需要而产生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日益多样和复杂,出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建筑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不仅为发展社会生产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为人民的生活和工作提供良好的设施和舒适的环境。建筑本身又是人类活动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中可以看到人民的素质、生产力的发展和国家对历史、文化的尊重。  相似文献   

9.
王如 《科技信息》2013,(6):65-65
建筑在带给人们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消耗着能量。现代建筑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构成建筑物成本的主要内容。随着节约型社会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及逐步深入展开,建筑节能问题也逐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如何制定建筑节能规划、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效果应采取的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物理学在建筑中的作用和地位,结合古今建筑中一些典型有趣的物理应用实例,总结出了物理学与建筑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指出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物理学都会对建筑及其环境起着安全、舒适、健康和美化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邵帅 《科技咨询导报》2014,(25):220-2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建筑消防工作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建筑消防监督工作的要求也随着社会发展而提高。消防监督检查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的、复杂的工作,是人们安全生活一项基础保障,要想做好消防监督检查工作,需要下大功夫,积极履行职责,开拓创新,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努力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消防环境。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影响传统建筑环境安全的各种因素及消防、电气、室内热舒适及空气品质的安全控制策略,指出采用空气采样器探测监控消防和室内空气品质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既能保护传统建筑环境安全、提高建筑物内的热舒适环境,同时也保持了传统建筑的古典风貌,做到改造与保护相协调。  相似文献   

13.
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建筑对于应对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节能生态建筑技术的应用,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该文结合农村自然资源现状,从外围护结构、土壤降温技术、清洁能源利用等方面进行改善,使建筑和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在绿色建筑的理论基础上探讨生态建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和可行性实践方法。充分利用农村现有资源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实现建筑室内具有适宜的气候条件,使新农村建设在满足人类居住环境的同时,建筑具有舒适、节能、环保的显著效果,达到人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浅谈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的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文化环境的营造对读者的学习效果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从图书馆的建筑环境、内部环境、馆藏资源环境、文化环境等要素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如何营造一个舒适的环境从而提升读者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5.
建筑空调成为创造室内舒适环境、保证生产工艺,提高工作效率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保证。然而空调在营造舒适环境的同时,也在消耗大量的能源,其发展方向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应用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内容。因此分析空调的能耗现状,有利于采取节能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建筑自然通风在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然通风在改善建筑微气候环境方面具有至关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设计中必须合理组织自然通风系统,强化有利通风的作用,避免不利风环境的产生。本文通过分析风在建筑中的形成机制、建筑通风的作用和效果,阐述风与建筑的密切关系;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述自然通风对形成舒适安全的建筑室内环境、以及建筑节能方面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探讨南方建筑防热降暑的基本问题,建筑节能现状,防热的基本策略以及解决居室过热的基本措施和方法,把防热、保温与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居室建筑空间的合理性与舒适性,创建和谐,自然,舒适,美好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严寒地区建筑热环境和人体热舒适,于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在哈尔滨进行了20次现场研究,测量了室内热舒适参数.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严寒地区建筑PMV的BP神经网络评判模型,实现了对严寒地区建筑热环境内PMV的智能化预测.现场研究结果验证表明,该模型预测的严寒地区建筑热环境内PMV与实际主观调查吻合.  相似文献   

19.
郭丽莉 《甘肃科技》2016,(4):107-108,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现代医院建筑和医疗环境的要求也逐渐变多,医疗建筑设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发展的设计体系,"现代医院"的设计概念随之产生。现代化的医院建筑不仅要体现人性化、舒适性、功能化的特点,而且还要与先进的医疗技术、高水平的医疗环境卫生相匹配,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  相似文献   

20.
浅析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邹俊刚 《科技资讯》2009,(30):26-26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方便、卫生、安全的生产与生活环境,管理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管理作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