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校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大学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就业情商"往往成了能否顺利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商"偏低之现状,亟待高校进一步加强教育。  相似文献   

2.
教育理念的滞后和多年沉疴,严重阻滞了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教育的体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建设。"大一一门必修课,大二一门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大三大四一门必修课和一门选修课"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课程"332"模式,正是对传统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凤凰涅槃。"332"模式引领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教育向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有利于打破大学生就业政策与法制教育的藩篱,让更多的大学生实现自己的"就业梦"。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逐渐从关注学生的"就业"向注重学生的"发展"转变,职业发展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职业发展教育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活动,是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导向是新时期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话题。文章在回顾"就业导向"与"职业发展导向"高职教育研究基础上,对二者在概念内涵、培养导向、传授知识、习得能力、培养周期、衡量标准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提出了新时期高职教育发展导向应该是"就业导向"和"职业发展导向"二元并重的观点,同时提出未来高职教育应当坚持"以德为先"的理念,并做好培养高职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完善"就业与职业发展"评价体系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型,导致大学生就业特别是高职生就业白热化,高职生就业问题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为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应贯穿整个大学,大一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大二开展职业技能教育,大三开展求职技巧教育,提前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基于当前国家对高校创业教育的要求和高校自身探索创业教育的需要,围绕"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讨论基点,给出了基于就业导向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以及运行保障体系的设计思路,并在操作层面上,探索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方式,从而将创业教育内容有机融入到当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体现于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而形成"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职业教育是面向就业、面向岗位的教育。本文结合职业教育的特性阐述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目标和"五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何飞  陈谨 《科技信息》2011,(30):86-87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就业"成为当代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学生的重要压力来源。因此,构建高职高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引导和鼓励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自主创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以创业带动就业,既是促进学生灵活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缓解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及高校就业制度的改革,"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深入人心。但由于体制、观念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就业思想表现出一些偏差。就业思想教育集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于一体,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幸莲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11):101-105
河南劳动力市场中,就业总量压力大,"就业难"和"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河南劳动力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趋势及其突出问题说明,应该采取把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和城乡政策纳入就业结构来解决就业问题的对策来解决这一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分理工科大学生就业竞争力较弱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理工科高校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比重不均,学生对专业及行业认可度不高,就业期望过高。校企合作是提升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构建高校、企业、大学生三者利益均衡的合作模式、构建培养"理论+实践+创新"能力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构建"保障+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质等综合能力而达到提升其就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世界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而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和经济转型的双重影响中,这种影响就直接体现在经济发展对人才质量和数量的需求与目前阶段教育结构、质量等的滞后产生了剧烈矛盾中,从而导致我国就业问题突出。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更加剧了大学生就业中"供"与"求"的矛盾。在这种境况下,根据调查,西部本科院校的就业不容乐观,为了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西部本科院校不得不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功能,重视实习实训环节,开展就业体验式教育和创新教育来促进毕业生就业。而毕业生自身在基本能力和职业能力以及各种软实力的培养与提高上也不断做出努力,为顺利就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群体不断扩大,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聚焦当前出现的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在"慢就业"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学校层面、学生层面、社会层面探析"慢就业"现象的成因。积极有效地应对"慢就业",需要多方形成合力,既需要学校进一步完善育人环境,开展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积极参与,形成正向的就业评价体系,更需要学生个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增强自身的择业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电子商务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盛茹 《科技信息》2011,(13):19-19,53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推动了我国职业教育实现从"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目标深刻转变。"应用型"教育是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实践教学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应用型"教学体系的重要部分,文章就电子商务实践教学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谭坚 《长沙大学学报》2004,18(3):107-109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态处于不稳定状态,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分配制度缺乏全面了解,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估计不足,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等学校对学生缺乏系统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因此,加强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创业教育,使学生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就业环境,应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就业是民生之本。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明确了今后国家就业工作的策略和途径。这就使我们对创业教育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当前,民营经济作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主体之一,已成为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但处于转型升级时期的多数民营企业陷入了"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培养机制与职业发展需求不适应、发展需求与就业能力不匹配等困境,对大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规划能力、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该文从就业观念教育、就业指导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做""创"相结合等角度,探索更适合转型升级时期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18.
对工学结合管理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就是就业教育。为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缩短学校教育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根据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开展"三明治"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试点情况,提出规范化的管理是工学结合取得实效的保障、企业获益是工学结合长期有效开展的保障、工学结合学是根本、报酬是工学结合顺利推进的一个重要纽带。  相似文献   

19.
中央把稳就业放在"六稳"工作的首位,政府报告又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体现了国家对就业问题的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是我国就业人群的主体,其就业稳定性关乎我国整体就业稳定。文章以往届高校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对他们进行就业稳定性调查。调查主要从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专业对口程度、离职原因、职业规划教育等角度对毕业生的就业稳定问题进行研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大学生就业稳定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大众化后,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毕业生就业竞争不可避免。"就业竞争力"是大众化教育阶段反思毕业生就业差异提出的概念,竞争出评价,不同的评价模式有不同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指标体系的解读,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思路与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