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孔子中庸的审美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中庸的审美观孔子崇尚中庸。在《论语·雍也》中他提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把中庸当作仁德的最高体现。孔子讲中庸,是指观察事物,处理问题,要有一个适当的标准。《论语》中有这样两段话:“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  相似文献   

2.
崔新吉 《科技信息》2010,(13):39-39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可见,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反省”。“反省”是否成就孔子伟大的原因,我们不去深究,但是给我们教育工作者一点启示。可以通过“反省”来加强我们的教育工作。我们不妨把“反省”叫做“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3.
我国古代教学实践就十分注重知识的复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意思就是知识要经常学习,经常复习。把所学知识转换为技能,才能在实际中运用。孔子还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从古至今,复习在教学中都是很重要的。高中学习任务重,好的生物知识复习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的“仁”,其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一部《论语》中,讲到仁的地方有109处(见杨伯峻《论语译注》附《论语词典》),其中,达到“仁”的一条重要的道德标准是“忠”。《论语·里仁篇》记载的一段孔子与曾子、曾子与门人的对话,说出了“忠”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可见“忠”是“夫子之道”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忠”的念义,主要是指下对上,尤其是指臣对君的一种全心全意竭尽最大努力的态度如:“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篇)也指对一般朋友尽心尽力的态度,如“为人谋而不忠乎?”(学而篇)尽“忠”的最高境界无过于献身了,“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但是对孔子说的“杀身成仁”的理解,却被许多人在很大程度上  相似文献   

5.
迁父司马谈临死前感到自己终身遗憾的是:没有尽到太史职责,写出一部史书。他把未竟事业托咐给司马迁,要他“无忘吾所欲论著”,并以周公、孔子著书立说的精神勉励儿子。特别是孔子,司马谈说他“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谈死后,司马迁“紬史记金匮石宝之书”,着手准备,并表示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司马迁的话虽委婉,意思却很明确。他认为孔子卒后五百年尚后继无人。自己恪守遗训,以孔子论著精神为准则,继《春秋》写出一部史书,正是先人的意愿,符合时代要求,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职责。  相似文献   

6.
略论孔子的“仁学”林丹孔子,名丘,字仲尼,生活于春秋末期。作为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思想家,孔子在那个社会动荡、战乱频仍、宗教观念和传统思想衰微、“礼崩乐坏”的时代建立了具有完整的价值信念体系的人文主义的实践哲学,并且终其一生身体力行。孔子自已说:“吾...  相似文献   

7.
熙熙攘攘的街上,一个身穿灰色长大衣的青年男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渐渐隐去,最终变成透明!短短几秒钟的工夫,他几乎完全“融化”于背景之中。“透过”他的身体,人们能看到他背后的人来车往。这一幕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的东京街头,令观者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个“隐身人”并非超人,他只是东京大学一个普通的学生,是在为该校“虚拟现实”实验室的信息学专家SusumuTachi教授做一项科研成果的试验。Tachi教授解释说,这个把戏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先把受试者背后的景象拍摄下来,再在他身体的正面放映,于是就给人一个把他变成透明的错觉。…  相似文献   

8.
文化     
小易 《科技智囊》2013,(12):79-79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之,吉无不利。”这段话的原意是:神农氏死后,黄帝、尧、舜氏兴起,实行变革,使百姓不过于疲惫劳累,致治而化育,使民从其所宜。易道,穷尽则变化,变化则通达,能通达则可长久。所以“有来自上天的保佑,吉祥而无所不利。  相似文献   

9.
小易 《科技智囊》2008,(2):61-61
“易其至矣乎”,孔子叹道:易经是天地之间最终极最为深刻的道理!懂得了《易经》,圣人才能够达到崇德而广业的境界。这半句继续延续儒家“盛德大业”的主题,前六章中,关于“德”的形成和成就也有大量的铺陈,当然这个字对于大多数的国人来说也是再熟悉不过,“德智体美劳”,在小时候就已经把这几个字刻进大脑里了,但细推究起来,什么是德呢?这是一个大命题,也涉及到作为人的一个本原问题。古人说:“德者,得也”。  相似文献   

10.
一孔丘首先提出了“辞达而已矣”的论点。这一论点在文艺理论批评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人们千百年来在实践中都肯定“辞达”是评价文艺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对文艺作者来说,“辞不达意”向来是一个非常严厉的批评。但有那么一本厚厚的《论语批注》,为了想把《论语》里的每一句话都批得“体无完肤”,竟把上面所说的这一句话也拿来大批特批,如此批道:孔丘讲的“辞、达而已矣”,是同他说的“巧言”对立的。他把新兴地主阶级革新派的言论称为“巧言”,攻击他们言不由衷,虚伪造作,妄图以此抵制新思想的传播。其实,一贯要两面派,玩弄花言巧语的,正是孔丘自己。他大讲“辞、达而已矣”,那是企图用漂亮的辞句,掩盖他的“矫言伪行”。孔丘的确多次反对过“巧言”,认为虚伪造作的语言“鲜矣仁”、“乱德”,十分可耻。批者究竟有什么可靠的证据断定孔丘反对的“巧言”,就是指新兴地主阶级革新派的言论?难道新兴  相似文献   

11.
在近百年来学术理论界关于王国维“境界”说的批评中,大致有三种结论趋势值得商讨:一是“悲观主义”论,二是“为文学而文学”论,三是“境界”与“意境”等同论.当代无数学者试图对王国维的“境界”与“意境”加以辨析,但最终回到“等同”论的园囿.这些论点或者关注其“哲学血缘”而把“境界”说视为哲学范畴,或者关注“诗学血缘”而把“境界”说视为审美范畴.而文献表明,王国维的“境界”说作为他的文学批评观,包括三个基本层次:“人生境界”、“诗人境界”和“文学境界”.以“人生境界”为核心,以“诗人境界”为枢机,以“文学境界”为导航,疗救国民灵魂,这正是王国维文学批评的旨意所在,也是“境界”说的基本思想,体现了“美育救国”的积极主张.  相似文献   

12.
“谦敬副词”的理解和讲析,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在比较多的场合下,我们见到有些学生将《攻输》中的“子墨子曰:‘请献十金。’” “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这样的语句,解释为“墨子先生说:(我)请求献给你十两黄金。’”“楚王说:‘对呵,我请求不再攻打宋国了’”。这样的解释,显然是不对的。先以“子墨子曰:‘请献十金。’”一词来说吧。墨子的本意,并非真的要向公输盘献什么黄金,他是用“诱其财,非其义”的激将法劝阻公输盘为楚国制造云梯之械,止楚攻宋。墨子  相似文献   

13.
尚中贵和的文化传统是孔子提出以“和”为美思想的重要资源。春秋末世“礼崩乐坏”的不和谐社会状况是孔子提出以“和”为美思想的时代背景。中庸是孔子以“和”为美思想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今学者一般从伦理的角度去理解、解释“仁”,认为“爱人”是仁的核心。其实“仁者爱人”不是一般道德意义上的爱人,它着眼于政治与民众的关系,要求统治者为政爱民、富民、惠民、教民;节约开支,役民而不伤民。“仁者爱人”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既是春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孔子对殷周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同时还是稳定春秋社会秩序,安抚人心的措施。分析“仁者爱人”的内涵,有利于正确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方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小易 《科技智囊》2007,(11):81-81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御,以言乎迩则静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这句话是在前一章节的基础上继续对《易》的理解阐述,字面上不难理解。《易经》既广且大,涵盖的内容无边无际。在《易经》里面,说到“远”的概念就是无边无际,句中的“御”就是边际的意思,不御就是没有边际,那是真正的远;  相似文献   

16.
为“游说”正名“游说”一词,《现代汉语词典》作了这样的解释:“古代叫做‘说客’的政客,奔走各国,凭着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政治主张,叫做游说。”又解释说:“政客,指从事政治投机,玩弄权术,谋取私利的人。”因此,今天许多中国人对于“游说”和“说客”常常不...  相似文献   

17.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圣哲先师,在后也享有盛誉,但在孔子生活的时代,他的为政、治学和家庭生活都不顺利。在人均寿命仅35岁的情况下,孔子却顽强地生活了73年。这不得不归功于他的养生思想。孔子的养生思想与哲学关系非常密切,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辉。本文认为,孔子的养生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仁德高尚以养心孔子首先提出“仁者寿”的哲学观点。他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①在孔子看来,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第一位的。孔子认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称颂,得到…  相似文献   

18.
宋亚丽 《科技信息》2009,(26):110-110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庸》原著的解读入手,寻求对其中重要思想——“诚”在哲学层面上的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9.
《上海信息化》2007,(3):8-14
作为投资家,身价数亿的周鸿祥算不上特别富有;作为管理者,他从“兄弟连连长”干到“独立团团长”,没有管理大型企业的“军级以上干部”经历:说他是“草根富豪”,也不十分精准,因为大多数网络创业者都是平民出身。但重要的是,这个湖北佬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体制外”的气质,保持着属于创业者的那股子精、气、神!  相似文献   

20.
“怀特,怀特!怀特去哪儿了?” “他在给小鹿艾伦喂早饭呢,你去那边找找!” 一大清早,孤儿院院长莱恩就慌慌张张地来找“大能人”怀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