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建立全混合群体下多企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博弈模型,分析了考虑和不考虑企业研发能力限制的多企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行为影响因素及演化动态。研究表明:多企业共性技术合作研发系统演化稳定至合作与不合作企业共存的均衡,且随产业规模增加和收益-成本比减少而降低;引致成本可抵消产业规模的抑制,成为企业合作研发的主要考量;较低的等待成本激励着企业选择合作研发;外部力量支持、获得共性技术成本系数、决策匹配概率增加及交易成本降低均利于合作研发行为涌现,且系统对前两个变量变化更敏感;考虑研发能力限制时,系统演化呈现出U型特征,且随这两个变量增大系统演化轨迹由U型逐渐变为L型,多企业合作研发行为涌现概率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2.
针对目前我国在建筑工业化进程中,以企业联盟形式进行技术合作创新面临的管理复杂性问题,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有限理性下住宅建筑企业间的技术合作创新机理。通过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演化路径、稳定均衡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并对影响演化结果的参数变量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住宅建筑企业间技术合作创新行为演化具有路径依赖性,存在均合作与均不合作2个演化稳定策略,企业合作创新的概率与技术的收益与成本、创新协同效应正相关,与创新溢出效应负相关;存在最优的创新超额收益与成本分配比例使企业合作的可能性最大化,关系专用性投资获得的经济租收益与协同效应强度正相关,合理的违约成本和政策激励有助于减少机会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3.
国际反恐联盟成员国反恐决策面临着大国政治角逐、宗教信仰与民族结构等外部复杂的随机性因素影响,为国际反恐局势带来了高度的不确定性.本文针对高度不确定环境下国际反恐态势,构建了基于Moran过程的随机演化模型,分别计算出随机因素主导、期望收益主导和超期望收益主导三种情境下,反恐联盟成员国政府反恐策略在不同随机干扰强度下的均衡结果.研究表明,反恐联盟成员国政府采取"先发制人"或"被动反应"的反恐决策,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外部随机性因素;2)反恐联盟的规模;3)不同反恐策略的成本收益.如果随机因素造成非理性决策占据主导地位,则两种策略的成本收益和成员国数量决定了成员国策略选择.如果期望收益占据决策主导地位,只有当反恐联盟的成员国数量大于一定的临界规模时,"先发制人"反恐策略才会成为所有成员国的普遍共识.否则,"被动反应"的反恐搭便车行为将成为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4.
为分析个体行为特征和决策偏好对水资源冲突演化的影响,应用前景价值函数构建跨国界河流水资源冲突感知收益矩阵,运用演化博弈分析上下游决策行为演化路径与结果,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合作决策集的选择需要满足复杂的博弈条件;当上游积极放水的感知成本、上游消极放水的感知收入、下游主动争取的感知成本增加和水资源冲突风险感知成本减少时,将降低上下游合作的概率,流域将可能爆发水资源冲突。  相似文献   

5.
企业能源消费导致的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公众的公共健康水平,阻碍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运用演化博弈理论与方法,围绕公共健康损失赔偿大小,研究了公众与高污染企业能源消费行为策略选择的互动机制;运用数值实验建立了公共健康损失赔偿较小、公共健康损失赔偿较大以及公共健康损失与企业额外收益均较大三种博弈场景,展示了决策参数的不同取值和初始状态改变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不同场景下,公众参与下的企业能源消费行为演化路径的速度与策略均有差异.公众与高污染企业的策略主要由公众健康损失赔偿、企业转型成本及额外收益共同决定;公共健康损失赔偿较大、污染企业实行能源转型策略比例达到95%以上与企业额外收益足够大时,公众与污染企业最终分别演化为不参与环境管理和实行能源转型策略.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公共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因服务衍生所需资源的异质性而引发各参与主体面临多重决策的问题,构建"制造企业–生产性服务商–客户"三方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各参与主体采取不同行为策略时的演化路径,分析各参数变化对服务衍生结果的影响,并运用MATLAB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服务衍生的成功实现与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策略密切相关;制造企业与生产性服务商合作情形下,服务衍生成本与产品使用成本的降低,直接、间接收益及潜在损失的增加,以及动态收益分配系数的合理确定是服务衍生得以成功实现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针对由ERP厂商、APP厂商与客户企业组成的移动应用供应链,考虑客户企业对软件质量与交付时间存在约束,ERP厂商的售前服务会影响软件开发质量等问题,构建了基于软件质量与交付时间的收益模型,分析了分散与集中决策下双方的最优决策策略以及APP厂商的售后维护成本分担比例与应急成本对双方决策水平的影响,比较了两种决策下对应的合作绩效,提出了双向成本分担与提前交付奖励的供应链协调策略.研究表明:随客户企业的质量感知度增大,ERP厂商通过适当延长交付时间产生的质量改进效应大于延长交付期产生的负效应,使总效应增加;当客户企业的交付期敏感程度小于临界值时,ERP厂商可通过交付高质量软件产品提高自身利润,当交付期敏感程度大于临界值时,可通过提前交付提高自身利润;通过对供应链进行协调,可使原本因无法满足客户企业对质量与交付期的要求而使双方放弃合作的情形变得可合作,使原本可合作时双方的合作绩效与利润更高;当APP厂商独自承担售后维护成本时,实施供应链协调产生的价值大于双方共同承担时对应的值.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溢出效应下政府相关部门管制策略对集群企业安全生产决策的影响,构建了集群企业之间安全生产决策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系统均衡点的存在性及稳定性,并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展示出集群企业安全生产决策在溢出效应下的演化模式。研究发现:集群企业不同安全生产决策下收益取值的大小会影响系统均衡点的个数和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事故企业面临的工伤(亡)赔偿以及经济处罚额度越高,系统越有可能向"安全生产投入"的方向演化;政府相关部门"一刀切整体停产整顿"的管制策略在集群企业之间造成的负外部溢出效应越显著,系统越有可能向"安全生产不投入"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溢出效应下政府相关部门管制策略对集群企业安全生产决策的影响,构建了集群企业之间安全生产决策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系统均衡点的存在性及稳定性,并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展示出集群企业安全生产决策在溢出效应下的演化模式。研究发现:集群企业不同安全生产决策下收益取值的大小会影响系统均衡点的个数和稳定性;在一定范围内,事故企业面临的工伤(亡)赔偿以及经济处罚额度越高,系统越有可能向"安全生产投入"的方向演化;政府相关部门"一刀切整体停产整顿"的管制策略在集群企业之间造成的负外部溢出效应越显著,系统越有可能向"安全生产不投入"的方向演化。  相似文献   

10.
农产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成本收益及决策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农产品生产企业的质量安全成本收益进行分析,探寻农产品质量安全成本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同时根据企业对质量安全行动经济效益的预期和企业服从管制成本与违抗管制成本之间的比较,将企业决策分为无质量安全行动、被动的质量安全行动和主动的质量安全行动3种类型。政府应该根据企业的不同行为决策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无质量安全行动和采取被动质量安全行动的决策,政府要采取严厉的管制措施,提高其违抗管制成本,对于采取主动质量安全行动的决策,政府要采取激励措施。图5,参4。  相似文献   

11.
考虑决策者成本-收益感知偏差对质量决策的影响,将前景理论和心理账户理论引入共享制造多主体演化博弈过程中,构建不同成本收益摊配机制下共享制造质量协同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博弈主体动态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共享制造质量协同提升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还受决策者自身主观因素的调节;成本收益摊配机制能够有效改变共享制造质量协同演化的稳定状态,其中动态成本收益摊配机制的效力最优;激励机制的引入可以有效弥补成本收益摊配机制的效力空白,促使共享决策系统稳定策略向“帕累托最优”方向演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供应链外部制造商进入供应链以后,双方可能会出现"违约"现象。将惩罚措施、违约额外收益以及合作超额收益、收益分摊系数引入到演化博弈矩阵中,并通过演化博弈方法寻找均衡点和鞍点。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供应链内外部制造商的角度,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双方策略的进化稳定性。研究表明:供应链内外部制造商策略的选择,不仅会受到自身"违约"额外收益与合作分摊收益额相对大小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另一方"违约"概率大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政府参与危险品物流安全协同保障系统影响因素及内在机理,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分别构建政府企业、危险品委托企业与物流企业之间多方演化博弈模型,探讨安全协同系统构建参与主体均衡策略选择,分析政府参与危险品物流安全协同保障系统演化博弈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企业的策略选择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政府积极推进策略建立起良好的政企互动机制,有利于危险品物流安全协同保障系统的合作演化;危险品委托企业与物流企业协同保障策略选择、投入成本对系统演化具有重要影响,较低安全成本促使双方期望收益高于不进行安全投入期望收益,因此有效降低物流安全协同保障系统构建投入成本是促使两者进行安全投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基于演化博弈理论的企业间合作违约惩罚机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企业间合作的违约惩罚机制模型,并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违约金不足以抵消背叛策略带来的超额收益时,系统将进入"囚徒困境",演化至双方均背叛;当双方都背叛时的收益最小、自己合作对方背叛的收益比双方都背叛的收益大、自己背叛对方合作的收益最大时,系统演化为"鹰-鸽博弈";当双方收益能达到双赢时,系统会演化至双方均合作或均背叛的极端;而当违约金数额足够大时,违约金机制将很好地抑制合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倾向,促进企业顺利开展长期稳定的合作。  相似文献   

15.
企业知识共享的有序结构及激励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员工的知识共享行为,引入了企业知识共享结构的概念,采用概率方法构造了描述员工和识共享行为的运动方程,然后讨论了其定态解的分布规律及企业知识共享的有序结构,分析了影响有序结构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知识共享的有序结构取决于员工知识共享的净效用和从众心理,净效用>0时,企业的知识共享结构较优,反之则较差;结果还表明,企业知识共享必存在搭便车现象.本文认为,为了激励员工进行知识共享,企业需要运用经济策略,更需要建立信任合作的关系契约引导员工的心理认知,降低其心理成本和搭便车收益;并认为企业可以利用员工搭便车行为优化知识共享的有序结构.  相似文献   

16.
为深入分析延迟决策与有限理性对航空公司动态价格竞争复杂性的影响,综合运用了延迟决策与非线性动力学理论,构建了基于延迟决策的航空公司动态价格竞争模型,对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数值仿真,研究了不同市场参数下的航空公司复杂的动力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延迟决策权重可以扩大系统稳定域范围、缩短系统到达均衡的时间;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引入延迟决策机制对航空公司更有利;一方引入延迟决策机制,会出现竞争对手"搭便车"而获取额外利润的现象;为权衡航空公司市场表现,关键是确定合理的延迟决策权重。  相似文献   

17.
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由制造商群体与零售商群体组成的两级供应链中企业合作广告的博弈模型,研究了合作广告机制及合作中的监督惩罚机制并分析了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零售商能够进行成功的单方广告促销时,只要双方合作时的收益大于不合作时的收益,双方就会进行合作广告;当零售商单方广告促销失败时,如果双方合作时的收益大于不合作时的收益,则合作广告会出现两种演化稳定状态,此时,制造商与零售商的边际产品收益、合作与非合作时的广告投入费用、制造商的广告分担率等因素会影响到合作广告的演化方向;当引入监督惩罚机制后,零售商的违约行为受到抑制,合作广告更有可能取得成功;另外,制造商群体与零售商群体的初始策略状态也会影响到合作广告的成败。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入传统自利偏好假设忽略的公平偏好和群体规范,用行为博弈论方法在一个统一框架下,研究了同事压力形成机制、群体规范约束机制以及两者对团队合作的激励作用,并对团队精神培养进行了行为博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平偏好会自发地形成内部同事压力;公平偏好下,即使付出成本也会惩罚搭便车者,从而同事惩罚通过公平偏好会形成外部同事压力;较强的内部同事压力和外部同事压力在合作预期较高的群体规范中都能够唯一实施团队合作;而当公平偏好太弱、实施同事惩罚的成本太高或群体规范的合作预期太低时,搭便车行为将成为主导。这为现实中团队合作和搭便车行为都广泛存在的实证和实验发现提供了理论解释,也为团队精神培养和团队合作激励机制设计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一些要素对高校教师从教行为演化路径的影响,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高校与教师行为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了决策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用数值仿真展示了高校和教师各自的成本、收益等参数的改变和初始条件的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校教师从教行为路径演化系统既可以向良好状态进化,也可以向不良状态演化,并形成"锁定";系统最终演化到哪种状态取决于各种策略下高校和教师的相对收益;通过参数调控可以优化高校教师从教行为的路径演化,诱导微观个体行为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介企业协同竞争的演化均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企业通过提供信息,将买卖双方联系起来。当一个中介企业受买方或卖方的委托,为其寻找交易伙伴时,既可以选择自己去搜寻信息,也可以选择与拥有该信息的另一个企业合作,共同促成这桩交易。为了探究中介企业之间的这种协同竞争机制,更好地引导中介企业稳定健康发展,本文用两个演化博弈模型描述了中介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指出:①在不同的成本与收益约束下,中介企业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会收敛到不同的演化稳定策略。当中介企业独立促成交易能获得正的净收益时,他会选择竞争的策略;当中介企业搜寻信息的成本较高,独自完成交易无利可图时,才有同其他中介企业进行合作的可能。②中介市场的初始条件决定演化均衡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