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保证CSP热轧双相钢后段超快速冷却生产的稳定及产品组织的均匀性,需实现带钢生产过程中冷却水压力的高精度控制.结合包钢CSP后置超快冷设备和工艺特点,针对带钢冷却过程中集管压力波动问题,分别设计了动力泵压力闭环与溢流阀模糊控制的联合控制法及动力泵压力闭环与溢流阀压力闭环联锁控制法.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用该控制方案,带钢冷却过程中头尾段集管压力控制在0.85±0.05 MPa,带钢中间段集管压力控制在0.85±0.01 MPa,实现了低成本热轧双相钢后段超快冷过程供水压力的高精度控制,很好地满足了该厂CSP热轧双相钢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2.
两阶段轧制后,采用超快冷对实验钢进行冷却,研究了超快冷终冷温度对高强桥梁钢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快冷终冷温度显著影响实验钢的组织特征,随着超快冷终冷温度的降低,实验钢的显微组织由粒状贝氏体为主逐渐演变为板条贝氏体为主,且M/A尺寸显著细化.明确了超快冷终冷温度对实验钢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且在236℃的超快冷终冷温度条件下,实验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屈强比、-40℃冲击功和延伸率分别为745MPa,961MPa,078,1665J和168%,实现了强度、韧性和塑性的平衡,同时获得了低屈强比.  相似文献   

3.
皮囊式蓄能器快速增压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热力学理论对用于深海微生物取样器保压的皮囊式蓄能器快速增压过程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皮囊式蓄能器的快速增压过程可分为一个绝热过程和一个复杂的多变过程;在室温情况下, 当蓄能器单次快速增压至60 MPa后, 其最终压力只有55 MPa;蓄能器快速增压后能获得的最终压力与蓄能器增压的速度、最高压力和次数有关;采用减慢蓄能器的增压速度、增压时最大压力略大于最终设定压力和多次重复增压这3种方法均能保证蓄能器最终达到设定的压力, 但减慢蓄能器的增压速度方法不能满足快速增压的要求, 增压时最大压力略大于最终设定压力方法在实际操作时难以确定最高的充气压力, 多次重复增压方法能有效保证蓄能器最终压力, 可以在实际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对于联合收割机这种非线性的复杂控制系统,文中提出了利用模糊控制技术的方法由于联合收割机的控制系统属于多维控制系统,如设计同时镇定的控制器,当参数变化时实际中很难实现,文中提出为系统的每一部分离线设计一控制器,在任意时刻实际控制作用是各独立控制器输出的加权值  相似文献   

5.
许智勇  肖红盛 《科技资讯》2011,(23):106-106
介绍一种浴缸泵的无水保护装置,其特点是:浴缸泵的无水保护方式设计为水压控制方式,通过水压开关感应泵头压力,当泵头建立其足够的压力时,电泵启动工作;当浴缸无水时,电泵立刻停止工作,达到无水保护的效果,有效预防危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并联Buck变换器的滑模变结构均流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设计有效的控制器对并联电压控制模式的buck变换器电路系统进行均流控制.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当并联中的两个变换器参数不一致时,或当负载变化时,滑模变结构控制均流的响应速度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采煤机喷雾系统喷雾面覆盖不足、设备老化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水动力喷雾降尘器,并在不同水压下对使其进行性能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同等水压下,新型水动力喷雾降尘器相比无旋转喷雾降尘器的喷雾场惯性力更大。当水压为3MPa时,前者比后者的喷雾有效距离增大28.8%;在3m/s侧向风干扰下,同等水压的新型水动力喷雾降尘器比无旋转喷雾降尘器喷雾抗风能力强,当水压为2MPa时,喷雾抗风能力提高了60%,且随着水压的增大,喷雾的抗干扰能力越大;新型水动力喷雾降尘器喷雾最大覆盖面积和流量与水压呈正比关系,且相比于无旋转喷雾降尘器,其喷雾场更为稳定且均匀。现场应用高压水动力喷雾降尘器后,综采面平均全尘、呼尘降尘效率提高至84.58%,83.99%。  相似文献   

8.
变风量空调系统模糊PID控制的仿真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针对目前变风量(VAV)空调系统参数整定困难,将模糊控制和常规PID控制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规则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及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思路,并将其应用于VAV空调室温控制中.通过与常规PID控制器的室温控制仿真曲线比较表明:当条件变化时,模糊PID室温控制实现了参数在线自整定,取得了较好的控制效果;模糊PID控制动态响应快,控制精度高,超调量小,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所需送风量更接近实际负荷的需要,达到了既舒适又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的关节自由度增加了运动的灵活性,但也增加了碰撞的风险.在多目标控制中,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避障控制,以保证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冗余驱动并联机器人多目标控制方法设计.利用拉格朗日法对机器人运动特性展开分析,构建机器人运动方程;在径向基函数(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神经网络的基础上,采用自适应方法建立滑模控制器,并基于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对滑模控制器展开修正,提高控制器的稳定性;应用连通性屏障控制和避障屏障控制策略,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精准避障,且控制误差小、效率高、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10.
针对Buck型DC DC变换器的滑模控制存在收敛速度慢、产生抖振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滑模预测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矩阵变换和Schur补引理等技术,将滑模控制律的设计转化为优化问题,避免控制律的切换,从而抑制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且由于优化过程能充分利用控制能量,使得输出能够更快收敛。变换器的线性化模型和非线性模型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法不存在抖振问题,且相较于单纯的滑模控制、预测控制和已有的滑模预测控制,提出的滑模预测控制方法调节速度分别提升769%、520%、200%,负载突变后电压超调量分别减少732%、718%、526%,具有更快的调节性能和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煤气混合过程特点,建立了基于机理和子空间辨识的集成模型.首先在分析生产工艺和数据基础上,利用蝶阀流量公式建立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流量机理模型;然后以高炉管道2#阀和焦炉管2#阀开度、高炉煤气和焦炉煤气气源压力为输入,混合煤气压力为输出,建立4输入1输出子空间辨识模型;最后分析各子模型特点,将两种模型进行集成.仿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煤气混合过程的动态特性,为煤气混合过程控制提供可靠的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反弹-镜面反射(BSR)组合边界格式的格子Boltzmann方法(LBM)对气体微尺度流动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能够与已有的研究结果较好吻合.分析了BSR组合边界格式中比例系数的选取与Knudsen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当Kn∈(002,016)时,比例系数随Knudsen数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Knudsen数约在0055~0072范围内时,比例系数有最小值.在此基础上,对BSR组合边界格式中的比例系数进行了修正,明显改善了数值计算的结果,为微尺度气体流动的LBM模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一维非稳态导热原理建立了球团在熔渣中熔化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通过编程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对球团渣壳熔化时间的影响.计算结果与球团在熔渣中的熔融实验结果相近.球团渣壳在1450,1500,1550℃渣浴中渣壳熔化时间为56,36,25s,渣壳最大厚度分别为0211,0149和0109cm;随着渣浴温度升高、球团初始温度升高,球团熔化速度变快;熔渣碱度在08~12之间时,球团熔化时间基本无变化,但当碱度继续降低,熔化时间将大幅增长;随着球团金属化率的升高、球团直径的增大,渣壳最大厚度变大,但前者对渣壳熔化时间影响不大,后者使得渣壳熔化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14.
针对X80管线钢超快冷生产过程,基于传热学基本理论,建立了超快冷温度控制模型.通过对带钢超快冷过程温度场模拟,开发了X80管线钢超快冷控制策略,得出超快冷以均匀模式开启初始组态并采用正向增开策略有利于超快冷精度的提高及带钢芯表温差的减小.针对工艺条件波动对控制精度的影响,开发了超快冷自适应系统,实现了带钢超快冷出口温度实时及卷间修正.现场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为控冷工艺的实施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5.
热连轧带钢生产过程中,实测数据的处理方式影响到模型自学习的精度,最终影响到产品的控制精度.为解决此问题,建立了针对实测数据的多样本处理策略,采用变异系数的方式排除了高离散性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映射的方式将采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同步,最终获得了高可信度的自学习源数据,大大提高了模型自学习的有效性及预报精度.将该多样本处理策略应用到国内某热连轧生产线的精轧机组,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带钢头部的轧制力预报精度达到了233%,满足了自动厚度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工程中空气阀防护停泵水锤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北方某工程为例,介绍了复合型空气阀在停泵水锤防护方面的应用,并在工程中对空气阀口径和安装位置的选择作了详细的计算,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停泵水锤模拟分析,得出应用复合型空气阀防护停泵水锤可以有效控制负压和防止断流弥合水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基于热连轧生产线开发了X65管线钢超快冷新工艺,系统表征了该工艺下实验钢的微观组织特征,并进一步讨论了其强化机制.结果表明,超快冷下X65管线钢微观组织为细小针状铁素体(AF)+准多边形铁素体(QPF)+M/A岛+弱化珠光体(DP)混合组织,有效晶粒尺寸为2.93μm,大角晶界百分比为31.5%;实验钢组织亚结构为细小的块状铁素体,铁素体尺寸分布在200~1000nm;在铁素体基体上析出了大量尺寸<10nm的Nb(C,N)粒子;实验钢各项力学性能均满足API SPEC 5L标准要求.超快冷工艺下X65管线钢的主要强化机制为细晶强化、固溶强化、位错强化及纳米析出强化的耦合强化,其中纳米析出强化强度贡献值为96.1MPa.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变频器控制的恒压供水控制系统可根据管网压力自动调节供水流量,既保证了管网压力恒定,又达到了节能的良好效果。文章介绍了变频器恒压供水的控制方式以及专用恒压供水变频器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根据现场实测带钢温度值,采用温度场反算方法计算了热轧带钢层流冷却之后卷取之前的发射率.主要分析了材料碳当量、带钢厚度、带钢所处的温度区间对发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带钢所处的温度区间不同,影响带钢发射率的因素不同.在高于550℃的温度区间,不同材质的带钢,其发射率在08±01之间,随材料碳当量的增加,带钢发射率稍微增大,与带钢厚度没有明显的关系;在低于550℃的温度区间,不同材质的带钢,其发射率与碳当量没有明显的关系,但随带钢厚度的增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