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2月,1997年6月25日在深交所上市,现有员工570多人,大专以上学历占60%。设有生产、证券、财务、营销、发展、人力资源、审计监察和综合办7部1室。公司按照董事会制定的“以化为主,发展特色化工”的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打造自身发展的基础,不断加大对化工主业的基础投入,  相似文献   

2.
从组织机构、董事会与审计委员会、管理哲学和风格及企业文化、授予权利和责任方式、员工的诚信度和道德价值观、员工的胜任能力以及人力资源政策和实施7个方面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岳阳兴长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0年2月,并于1997年6月25日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现有员工5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60%,有硕士31人,博士15人。设有生产、证券、财务、营销、发展、人力资源、审计监察和综合办7部1室。  相似文献   

4.
李莉 《海峡科学》2004,(9):24-25
每个企业最重要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员工是公司最重要的“资产”,他们的贡献维系着公司的成败。因此人力资源的最高境界是使组织需求的人才能够适时、适才、适量、适质的供应。然而现今许多企业的管理者不清楚员工的真正能力在哪里,不能做到“人尽其才”,其结果是危害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但若是能使每个人都把潜质尽情发挥在工作上,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助力。员工也有自我意识,企业只有与员工之间相互了解,  相似文献   

5.
吴镝 《科技智囊》2011,(2):I0030-I0035
前言: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以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上可谓不遗余力。很多公司领导亲自“挂帅”,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员工招聘”到“员工培训”,从“绩效考核”到“薪酬设计”,从“素质模型”到“员工发展规划”等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6.
《科技智囊》2010,(1):I0047-I0047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绩效管理中,直线管理者才是实施的主体,起着桥梁的作用,向上对公司的绩效管理体系负责,向下对下属员工的绩效提高负责。  相似文献   

7.
浅谈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莉文 《科技资讯》2006,(5):247-248
二十世纪后期,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劳动的价值已超过资本的价值成为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企业员工及其所拥有的知识、技能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其状况往往决定着企业在竞争中的成败。企业通过开发人力资源,提升员工的知识、技能,才能使企业置于不败之地。企业的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经营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作业人员上。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建立在员工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之上。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通过建立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实施员工培训和管理刨新,引导员工的个人需求与企业的需求一致,才能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持续开发。  相似文献   

8.
在飞利浦照明公司某区域人力资源副总(美国人)与一位被认为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国员工交谈,想听听这位员工对自己今后五年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期望达到的位置。但是这位中国员工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开始谈论起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公司的晋升体系,以及目前他本人在组织中的位置等等,讲了半天也没有正面回答副总的问题,副总有些大惑不解,没等他说完就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因为同样的事情之前已经发生了好几次。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工作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大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是围绕着员工招聘、档案管理、考勤、薪酬等传统人事工作进行的,而对公司战略、日常业务、赢利模式缺乏深入的了解。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只是在名称上由“人事部”转变为“人力资源部”,并未从根本上起到人力资源规划、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作用。工作分析在给予员工更高的权利和自主权的同时,也让员工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员工之间相互依赖的程度也会因此而变得更高,基础扎实了,人力资源管理才能真正成为“人本管理”这块坚实的基石。本文旨在通过对人力资源工作过程的研究,来探讨如何使人力资源工作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职能。  相似文献   

10.
从构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新体制、突出绩效管理和合理配置资源、贯彻按劳分配政策和健全薪酬分配体系、面向经营管理强化员工培训等方面论述了铁路多经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孙丽娜 《科技资讯》2009,(5):250-251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下,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体现人才社会价值、社会地位的薪酬制度是人才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薪酬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一环,涉及到企业的发展前途和员工的切身利益。薪酬管理策略的调整以及薪酬结构设计,是企业不同时期发展战略顺利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基础,用好薪酬策略可达到激励员工、吸引优秀人才和稳定员工队伍的作用。本文以天津WS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薪酬状况和存在问题,结合公司发展战略以及薪酬设计的各项原则,灵活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方法,设计了一套相对完善的适合该公司的薪酬制度。旨在使理论应用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为同类企业的激励机制管理提供一种参考或研究范例。  相似文献   

12.
以某公司资深员工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为研究方法,重点讨论该公司资深员工绩效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包括:绩效指标设定应该综合考虑资深员工的岗位职责、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部门分工等因素;绩效实施应该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相关的观察和记录;绩效考评应由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分析绩效考核的结果;绩效反馈应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着人事管理模式落后、劳动力素质低下、培训缺乏长期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未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等问题,企业应转变管理理念,把人力资源战略同企业竞争战略做到一致,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把员工培训作为解决人才需求不足的方法,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并在企业内部制定真正有效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力资源日益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源审计也成为一个新兴的审计领域,目前中国人力资源审计处于发展初期,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探讨了人力资源审计的相关问题,提出了发展企业人力资源审计的有关措施,以期为人力资源审计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郑捷 《科技促进发展》2012,8(11):130-133
传统的人事管理注重以“物”为中心,工作围绕“事”而展开,管理方式较单一,人力资源管理主张以人为中心,在关注员工特点、充分了解员工个体利益需求的基础上,重视对人的教育、激励和引导,通过绩效管理、教育培训、职业生涯规划等各种技术手段,激发人的创造性。依托ARP 系统带来的信息化优势,通过对全员的360 度全方位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实现对员工人力资源的有效挖掘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我们往往重视招聘、培训、考评、薪资等各个具体内容的操作,而忽视了其中的风险管理问题。其实。每个企业在人事管理中都可能遇到风险,如招聘失败、新政策引起员工不满、技术骨干突然离职等等,这些事件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如何防范这些风险的发生,是我们应该研究的问题。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对人的依赖更大,所以更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打造高效企业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有效消除员工心理障碍,全面提高心理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能动性,激发员工的潜能,从而打造高效企业,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拓宽了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相似文献   

18.
以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人力资源价值评估为理论基础,从实践运用角度出发,选择重庆鼎讯通信公司作为案例,运用人力资源价值评估的货币性计量模型和非货币性计量方法,以该公司相关数据为依据,对其未来工资报酬折现、人力资产比率、人员结构等人力资源价值进行了评估、分析、对比,从而揭露出该公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人力资源资产比例失调、人员结构不合理、员工离职率过高等问题,并给企业管理者提出调整其人力资源配置、人员结构等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雷前刚 《甘肃科技》2010,26(16):121-122,80
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开发,是当前公司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改制后的国有公司。如何拓展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赋予人力资源管理新的使命,使之成为公司的活力之源,是人力资源部门思考、分析、解决的问题。天水中铁天工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在没有引进新的人才情况下,积极采取措施,调动现有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公司业绩不断增长,主要是不断优化公司现有人才资源的结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使公司上规模、增效益,只有优化人才资源,才能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分析美国和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历史与文化的特点,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1.人力资源的招聘录用方式应当灵活、切合实际,配置上应结合内部员工与人才市场的优长。2.人力资源的选拔与晋升应采取公开竞聘和差额选举的原则。3.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制度化,另外应结合员工的心理特点,在细节上讲究人情化,坚持“大事讲原则,细节见人情”。4.人力资源的激励应采取物质保障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