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用半经验的PM3方法,对嘧啶类衍生物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苯环上总的净电荷Q总和嘧啶环上的净电荷C4′,对嘧啶类衍生物的抑制活性有很大影响,回归分析得到了相关性好的相关模型(R=0.9445).  相似文献   

2.
根据镁合金的化学和电化学特性,建立了适用于镁合金表面的电位梯度镀层防腐模型.该模型以浸锌层打底,通过冲击镀黄铜提高电位,借助锌镍合金镀层的高耐蚀性和锌镀层的阳极特性为镁合金提供腐蚀防护,能将腐蚀控制在锌镍合金镀层的界面上.通过理论分析、应用研究和盐雾腐蚀试验,表明该模型对制备镁合金表面腐蚀防护膜层有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测定并归属了联吡啶及其衍生物与钯形成的几种配合物的^13C-NMR谱,配合物与自由配体的化学位移差值(CIS)能够从微观结构上反映金属离子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细节。在所研究的配合物中,杂原子N与金属配位后,π-效应使γ-位碳的电荷密度降低,而金属离子对配体的d-π反馈成键作用使α-位碳的电荷密度得到明显补偿。  相似文献   

4.
甘氨酸分子的电子结构和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密度泛函理论法ROB3P86(6-31G*)计算出气相甘氨酸分子的8种构象,利用扩展的休克尔理论(EFT)研究了甘氨酸在生物过程中的最有效活性构象;分析分子中的原子净电荷,得出了甘氨酸分子的活性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聚21硅烷、电荷掺杂的聚21硅烷以及杂原子(硼和磷)掺杂的聚21硅烷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和自旋密度进行了比较性理论研究.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硅烷的Si—Si键长增长,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聚21硅烷的整个链;而杂原子(B、P)的掺杂对聚硅烷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B、P原子相邻的Si原子上,极子分布仅局域在B、P原子附近的3~5个原子上.  相似文献   

6.
管线钢带状组织对低温区CO2腐蚀行为影响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带状组织级别不同的管线钢在低温区CO2 NACE溶液中的腐蚀速率和腐蚀形态进行了分析比较.腐蚀环境不同,带状组织对腐蚀速率的影响不同;带状组织级别较高的钢材,发生局部腐蚀的倾向性较大,局部腐蚀的程度较严重.为了提高管线钢的抗CO2腐蚀性能,应控制带状组织级别.  相似文献   

7.
利用离散变分方法和DMol方法,研究了氧对体心立方铁中[100](010)刃型位错上扭折电子结构的影响,计算了杂质偏聚能、原子格位能、电荷密度及态密度.计算结果表明:扭折对氧原子有捕获效应,氧进入体系后引起电荷重新分布,铁原子的4s4p轨道失去电子,氧原子2p轨道和铁原子3d得到电子,氧原子的2p轨道与近邻铁原子的3d4s4p轨道之间杂化,使得它们之间的成键有较强的方向性,有可能使材料韧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在现行的普通化学教材中,很少介绍形式电荷原理及其应用。实际上,形式电荷的概念简单,通俗易懂,尤其对物质结构知识有限的大一学生来说,能有效地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一些广泛变化的化学信息。本文重点探讨形式电荷原理在普通化学中的应用问题。不言而喻,所谓形式电荷仅拘泥于“形式”。在一个分子或离子中某原子的形式电荷QF等于自由原子的价电子数目u与在Lewis结构中指定到该原子上的电子数目n之差。Langmuir最早称之为剩余原子电荷[1],它是假想分子或离子中所有原子都具有相同电负性时所具有的电荷[2]。换言之,其中n值的计算是假…  相似文献   

9.
利用Gaussian 03程序包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G(d)水平下,对未掺杂、电荷掺杂和C l掺杂的聚吡咯、聚呋喃、聚噻吩进行几何全优化,并对它们的几何结构、自旋密度、自然键轨道(NBO)、前线轨道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电荷掺杂能使聚合物键长趋于平均化,其极子分布几乎遍及了整个分子链而C l原子掺杂对聚合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与C l原子相邻的C原子上,极子分布局域在C l原子附近的大约7个碳原子上,掺杂能够明显增强π电子共轭性,降低能隙,从而增强导电性.  相似文献   

10.
为建立吲哚喹唑啉衍生物类药物抗癌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性模型,分析了20个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吲哚喹唑啉衍生物分子抗癌活性与分子连接性指数mX及其电性拓扑状态指数Im的关系,有效地表征了该衍生物的分子结构.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多次优化筛选了2种分子连接性指数0χp,2χp和2种电性拓扑状态指数I7,I16,经逐步回归分析得到了用于预测吲哚喹啉衍生物抗癌活性的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模型,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为0.820.利用方程计算得到抗癌活性的估算值与实验值之间平均误差只有0.010,此外对模型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组装法以配位作用作为驱动力制备了ZnS@ SiO2荧光杂化纳米微粒.将合成的含8-羟基喹啉的双官能团有机硅烷( SiNHQ)接枝到SiO2纳米微粒表面,然后通过8-羟基喹啉与ZnS纳米晶表面的Zn原子的配位作用,将ZnS纳米晶通过配位键组装到SiO2纳米微粒表面上.得到的杂化纳米材料在460 nm呈现出蓝色荧光发...  相似文献   

12.
往光腔中注入2个V-型三个能级原子使其与腔场发生Raman相互作用,接着再往光腔中注入第3个原子,此原子是处于共振态的二级级原子,最后对原子3和光场进行测量,使可得子1和2的纠缠态。  相似文献   

13.
通过整数阶导数的定义给出了Grunwald - Letnikov分数阶导数定义以及幂函数的分数阶导数的表达式.研究并指明分数阶导数也有与整数阶类似的性质,线性与莱布尼茨法则,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分数阶导数与整数阶导数可交换,给出了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单原子产生高次谐波机制的基础上,给出了扩展谐波平台的新方案:通过采用联合两原子模型代替单原子,在合适的原子核间距,谐波谱的最大截止位置从Ip 3.2Up延展到Ip 8.5Up,且该谐波谱呈现了复杂的多平台结构,进而,分析了这个复杂结构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和扩散方式,激活能和扩散系数以及产生非平衡偏聚的条件,推测硼原子-空位复合体的结构是由一个置换硼原子和一个空位所组成,空位仅绕着硼原子运动,并且只与近邻原子发生交换,硼原子-空位复位导致硼的非平衡偏聚的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硼在钢中的扩散机制和偏聚机理。  相似文献   

16.
以钛酸丁酯、乙醇、硝酸、冰醋酸和去离子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TiO2干凝胶前驱体,将前驱体在空气氛围下在800℃进行退火处理,得到TiO2纳米粉末样品.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表明样品的结构为金红石相TiO2.用固体与分子经验电子理论对金红石相TiO2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i原子的杂化状态为甲种杂化的18杂阶,O原子的杂化状态为第3杂阶.金红石相TiO2的最强键在(1 10)晶面上,是由晶胞中心的Ti原子和相邻的O原子结合而成.  相似文献   

17.
文献[1-2]对方向导数有2种不同的定义,将不同的定义进行了对比,讨论了方向导数与偏导数的关系,得到了一些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没有对法官的法律解释进行有效规范的机制,由于成文法的不足,实践中常常导致法官判决的不统一。判例法制度下,法官的法律解释受判例"遵循先例"原则和"裁判自律"原则的约束是以达到同案同判的预期;其司法权威保障了法官通过法律解释形成判决的法律效力。判例的专业性程度及效力在两大法系对法官法律解释产生的不同作用,凸显了判例法国家对法官法律解释的有效规范。我国虽不能实施判例法制度,但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利用原子激光良好的相干性,以及在引力场中会发生相位变化的特点,设计一个能够测量引力场微小变化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20.
考虑了在圆极化光中的Λ-原子,存在着由其两个基态构造的一个特殊的相干叠加态,当原子归初处于这个态时,原子将发生相干囚禁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