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应用地质雷达对成都平原2个主要隐伏断层破裂带的3个测点进行了探测,通过对雷达图像的分析解译,可以清晰地显示出隐伏断层的形态特征、上断点的埋深以及岩土分层情况等,结合氡气的探测结果综合分析了隐伏断层的活动性.结果表明:3个测点的隐伏断层是存在的,且上断点的埋深均很浅,由此判断3处隐伏断层均为全新世早期断层,具有显著的活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水氡与气氡测项之间关联性及异同。【方法】以宝鸡上王流体台与陇县流体台2015—2020年水氡与气氡连续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分析同台站不同测项、同测项不同台站正常数据资料及异常曲线对比。【结果】结果表明,溶解水氡与气氡无明显的关系。在中强震前,台站地震监测数据无明显前兆异常现象。水氡受人为影响较大,而气氡受集气脱气装置管路堵塞影响较大。上王流体台与陇县流体台溶解水氡年变化趋势上都是典型的夏高冬低形态。而上王BG2015R型气氡仪记录到的气氡年变形态则表现为夏低冬高形态,陇县SD-3A气氡仪记录到的气氡年变形态不是很明显。【结论】目前还无法用一个有效的物理量建立溶解水氡与气氡之间的关系,溶解水氡与气氡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查明贵州某地地面塌陷的形成原因。【方法】根据现场地质背景及岩溶发育情况,结合塌陷区岩溶发育、地下水径流及节理裂隙发育情况,采用高密度电法、音频大地电磁法及充电法等综合物探方法对其不良地质体进行勘查。【结果】通过高密度电法查清了地表覆盖层厚度及岩溶发育的空间位置;通过音频大地电磁法查清了塌陷区的节理裂隙发育带;通过充电法大致查清了地下水径流方向及位置。【结论】该地区地面塌陷的主要原因是某隧道开挖破坏了当地的地下水平衡,地表形成“土洞”,最终导致的地面塌陷。  相似文献   

4.
【目的】重庆市南川区鱼枧水库工程中溢洪道边坡所处位置地质条件复杂,开挖规模较大,加之不确定因素较复杂,导致该工程溢洪道边坡存在安全隐患问题。【方法】结合溢洪道左侧边坡的总体结构特征,研究选取两个典型剖面及相应的岩体力学参数,利用强度折减法对该边坡分别在不同工况和不同施工工序下进行稳定性分析。【结果】研究表明:该边坡在未开挖及开挖支护两种工况下均满足稳定性要求,而在开挖未支护时处于不稳定状态;边坡采用边开挖边支护的施工工序比先开挖后支护工序产生的整体位移缩减15%。【结结论论】本研究验证了边坡支护方式的合理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小秦岭某金矿的矿床含金断裂构造应力变化特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金矿床控脉断裂表现为逆断层时含矿断裂打开,利于成矿流体停积,与实际地质特征相对应,为矿区找矿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高压开关设备断路器试验样机内部高强度铝合金操作杆在特殊机械故障模拟试验过程中发生断裂,需要查明7075高强度铝合金操作杆断裂失效原因。【方法】利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等失效分析法对该操作杆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该操作杆的断口表面主要呈辉纹特征,属疲劳断裂。【结论】7075高强度铝合金操作杆断裂失效是由硬度偏低、强度不足造成的,当操作杆在模拟试验累计动作时萌生疲劳裂纹,最终导致操作杆发生裂纹的扩展和断裂。  相似文献   

7.
【目的】留设科学合理的断层防水煤柱可以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前提下,有效防止断层煤层开采过程中突水事故发生,因此对断层防水煤柱宽度的计算方法进行分类综述具有理论意义。【方法】通过对断层防水煤柱宽度计算方法进行横向对比和纵向总结,分析了各类计算方法的特点,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结果】断层防水煤柱宽度计算方法主要有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相似材料模拟等,应针对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结论】在实际运用中,影响断层防水煤柱宽度的因素复杂且多样,必要时可采取综合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物探技术在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中的作用。【方法】以松阳县小西村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雷达与高密度电法刻画滑坡地层信息,利用钻孔数据对反演结构进行修正,构建小西村滑坡可视化的三维地质结构体,并进行稳定性评价。【结果】(1)融合地质雷达、高密度电法及钻探资料,构建了小西村滑坡的三维地质结构模型;(2)该滑坡地层结构从上至下可分为含砾粉质黏土、强风化花岗岩与弱风化花岗岩三层;(3)滑动区域主要位于模型的右半边部分,其中位移量发生变化较大的位置位于潜在滑坡体的右上方,包含潜在滑坡体右上角的一部分,潜在滑坡体整体的位移量较小,滑坡整体的安全稳定系数为1.387。【结论】可以推断出潜在滑坡整体趋于稳定状态,局部处于不稳定状态,整体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在对高压开关设备样机进行寿命模拟试验时弹簧发生断裂,需要分析弹簧断裂失效的原因。【方法】利用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宏观检测与SEM分析、金相检验、断口分析等失效分析法对弹簧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弹簧的断裂为疲劳断裂,断口微观形貌存在较为明显的疲劳辉纹。【结论】弹簧的断裂失效是其折弯处存在表面损伤缺陷,降低弹簧的疲劳强度。当设备进行操作试验时,该损伤处易萌生裂纹,最终导致弹簧发生疲劳扩展和断裂。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探究高密度电法不同装置类型对不同倾角断层的探测效果,开展了高密度电法温纳alpha、温纳beta、温纳gamma、偶极装置对不同倾角断层探测效果研究。【方法】通过参数设计建立了不同倾角断层模型,进行正演计算得出结果,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不同倾角断层模型的正演结果进行反演成像。【结果】比较结果得出高密度电法对探测断层倾角的最优识别装置为温纳alpha,其识别结果与设置值的匹配度高达96.1%。【结论】在试验场地预埋断层并利用温纳alpha装置对其进行探测,结果验证了高密度电法温纳alpha装置对断层响应效果最优,可有效确定断层产状信息,且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基本符合。  相似文献   

11.
陈斌辉 《河南科技》2023,(10):59-62
【目的】断层错动对隧道的安全运营往往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探究活断层走滑错动对隧道的损伤特性。【方法】本研究以某跨活断层公路隧道为背景,建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断层错动量及不同隧道断层交角下二衬的损伤规律。【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二衬的轴向应变随错动量的增大而增大,主要表现为随着穿越角度的减小,轴向应变逐渐由拉应变转为压应变,与断层角度走向一致;二衬的拉伸压缩损伤随错动量的增大而增大,拉伸损伤沿隧道环向发展,压缩损伤主要分布于隧道拱顶和仰拱处,随着穿越角度的减小,二衬的拉伸损伤的程度和范围减小,二衬的压缩损伤区域从拱顶和仰拱处向隧道两侧边墙处发展,并在最后完全贯通。【结论】本研究可为跨活断层隧道工程的建设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秦国强 《河南科技》2015,(3):154-156
本文介绍了EH-4电磁测深法与高密度电法的基本原理、系统特点和数据处理方法,论述了两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在地热勘查中的联合应用。实例应用证明,使用EH-4电磁测深法与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综合物探方法进行断层定位、地热勘查,避免了单种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从而获得较为精确的解释。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地热勘查过程中,应用联合物探方法修正了历史地质资料中的某些偏差,为本次生产提供了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露天矿山排土场由大量废弃渣土堆积而成,结构往往较为松散,且地基地形陡峻,基底软弱土层厚度较大,在降雨、地震等因素诱发下,极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灾害。【方法】为了对某露天矿山大型排土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依据极限平衡理论,采用Bishop法分别计算了3条剖面在自然工况、降雨工况、地震工况条件下的安全系数,并对其稳定性作出了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表明,该排土场边坡在自然、降雨、地震三种工况条件下最小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的极限值,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结论】评价结果可以为该排土场的日后维护和治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常亚婷  金波 《河南科技》2023,(15):98-103
【目的】查清绿豆坪滑坡形成原因,对其进行治理,以减少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损失。【方法】在进行现场详细勘查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采用物探、钻探及样品分析等手段,对绿豆坪滑坡影响因素逐一进行分析,并对其稳定性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影响滑坡失稳的主要因素为降雨,且该滑坡在天然状态、饱水状态、地震状态及暴雨+地震工况下处于不稳定-基本稳定状态,严重威胁当地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结论】研究结果为该工程及类似工程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800 kV白浙线长江大跨越工程复杂地质下的桩基施工难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为今后同类型工程施工提供建议。【方法】本研究从优化施工机械选用、细化施工方法、合理运用长护筒、采用新型制浆材料等方面入手,充分发挥旋挖钻机对包含流沙的复杂地质适应性好、对深层岩石掘进效率高等显著优势,同时辅以北斗导航桩基信息化系统及超声波成孔检测装置等技术手段。【结果】在采取有效措施优化施工方案后,大跨越桩基施工效率及成孔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经工程实际验证,优化施工方法后的旋挖钻机在复杂地质桩基施工中全部实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的小秦岭金矿田是仅次于胶东金矿田的第二大金矿田,有着重要的经济与战略价值。【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金矿床进行划分,从区内金矿床的时空分布入手,统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区内主要金成矿的定年数据,概括总结区域内金的成矿规律。【结果】本研究以断裂构造对金矿的控制为主线,将金矿床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千糜岩型和破碎蚀变岩型。将小秦岭金矿田金矿由西自东分为四个矿带,分布特点为南北成带,东西展布,构造控制,脉型为主。成矿年龄统计显示小秦岭金矿的成矿年代主要集中在237~204 Ma和161~120 Ma两个时间段。【结论】研究表明:(1)区域上的重大构造事件(印支、燕山两期构造运动)和区域内主要的两组EW、NE向断裂共同造就了如今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及矿体的产出特征,两组断裂叠加部位为接下来找矿预测的重点。(2)将区域内金成矿分为两期,第一期中晚三叠世(印支期)237~204 Ma为金矿床的初步富集,印支期造山作用导致区内EW向构造体系;第二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燕山期)161~120 Ma为金矿床的改造再富集,燕山运动叠加改造形成区...  相似文献   

17.
伊隆迈多金属矿位于西南"三江"义敦岛弧的南段东部斑岩成矿带中。以地质勘查资料为依据,通过开展物探工作获得了以下成果:60线长剖面的重力测量在2 780~4 500区间获得了明显的相对低重力异常,推断该区间深部存在隐伏中-酸性岩体;激电中梯扫面工作在测区东西两侧各获得一个北北西向展布的高极化率条带,推断这两个条带与玄武岩和黄铁矿化凝灰岩有关;利用放射性伽马总量测量对平面上石英二长斑岩脉的走向延伸情况进行了推测;利用高密度电法、激电测深及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对该区深部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推测,根据高密度电法工作成果推断,石英二长斑岩在埋深30m范围内产状陡倾略偏南西,闪长玢岩前期侵入灰岩地层并形成较陡的接触面,石英二长斑岩在后期侵位于闪长玢岩与灰岩的接触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辽宁省宽甸县牛毛坞镇联办硼矿矿产资源开发后的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提供意见。【方法】以牛毛乌镇矿区为研究对象,剖析矿区的气候与土壤、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后采用截流沟工程、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与生物工程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的防治。【结果】目前矿山的地质环境问题,已得到相应改善。【结论】当前社会由于过度开矿而引发的地质灾害,严重阻碍了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和谐发展。因此,要充分关注矿山的地质和生态环境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和修复计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水利水电工程坝基深厚覆盖层地质条件对坝基渗漏有重大影响,需要研究深厚覆盖层地层岩性及其工程性质指标。【方法】以青海某水利工程为例,采用地质钻探、现场试验、地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坝基深厚覆盖层进行了详细分层,查明了该工程大坝坝基深厚覆盖层的地质条件。【结果】结果表明,深厚覆盖层的地层、岩性复杂多变,可能造成坝基渗漏问题,必须采用截渗墙进行坝基处理。【结论】结合深厚覆盖层地层、岩性特征,提出了坝基截渗墙施工中要重点关注施工过程的塌孔、漏浆、截渗墙墙体深度及厚度、墙体材料等问题,并针对截渗墙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深厚覆盖层截渗墙设计与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提高超高压变电站火灾预警及消防能力,实现变电站由传统消防向智慧消防的转变。【方法】本研究通过现代通信技术和智能算法与传统消防设备的结合,为智慧消防信息共享与协调消防提供平台支持。然后通过构建不同区域的风险概率矩阵,为监测、灭火力量的合理布局及灭火算法的制定提供依据。最后对典型区域的监测数据处理算法及智能运算过程进行研究,实现消防监测、判断、执行的多级协调、信息融合,构建分级智慧防控的自动化消防系统。【结果】通过对系统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智慧消防系统初级火情处置时间在10 s级,判断准确率达100%。【结结论论】智慧消防系统对火灾隐患预警能力、隐患及时处置能力及预警准确度都有显著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