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气象干旱是四种干旱类型中最先发生的,探明气象干旱发生的特征及规律对其他几种类型干旱的早期预警和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CRU TS数据集中长系列气象数据,采用标准化降雨蒸散发指数(SPEI)表征气象干旱情势,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研究1901—2021年全球气象干旱变化,并分析其时空变化特征,引入湿润指数(HI)探究干湿状况变化对干旱历时的影响。【结果】20世纪以来全球气象干旱整体呈现加重趋势,尤其是在2001年以后。全球大部分流域的平均干旱历时在13至16个月之间,大部分流域的干旱持续时间没有显著变化。【结论】流域尺度下的干旱历时与区域干湿状况密切相关,累计湿度越大,干旱持续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2.
张雨晴 《河南科技》2023,(13):99-104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变化和生境质量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为保持及提高区域生境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2005、2010、2015、2020年15年间四期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InVEST模型的Habitat Quality(生境质量)模块对陕西省生境质量进行评估。【结果】(1)2005—2020年间陕西省建设用地、林地、草地面积增加,耕地面积显著减少;(2)陕西省高生境质量区域分布于秦岭山地部分及陕北山区,低生境质量及较低生境质量区域集中在关中西安市及周边城市区域。【结论】生境质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在进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应注意生境质量的保护和提升。  相似文献   

3.
李青芝 《河南科技》2023,(9):107-111
【目的】探究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改善及可持续利用提供建议。【方法】基于“自然-经济-社会”模型,选取20个指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计算西安市2013—2019年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综合值,并采用因子分析法探究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变化趋势:2013—2014年、2016—2018年处于上升期,2014—2016年、2018—2019年处于下降期,始终在临界安全水平内波动变化;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及环境质量是影响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的重要因素。【结论】西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状态发展较稳定,后续可以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及环境质量等方面提高土地质量,从而不断改善土地生态安全状态,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金龙  包文超  王西 《河南科技》2023,(20):104-107
【目的】进一步提高地震台站电磁观测数据的质量和数据分析能力。【方法】基于内蒙古自治区2019—2022年的前兆电磁数据跟踪分析资料,通过对比内蒙古地区各个台站电磁干扰原因和典型曲线,对电磁学科常见干扰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内蒙古自治区地电台站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降雨干扰及漏电干扰;各个地磁台站之间跨度较大,所处地区为中高纬度地区,台站受磁暴、亚暴等影响较为频繁。【结论】可为相关工作人员对电磁数据干扰判断和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河北省20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月0 cm地温,对河北省0 cm地温变化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数学统计法,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河北省0 cm地温变化特征分析。【结果】1960—2020年河北省年平均地温呈显著波动上升的趋势,地温倾向率为0.36℃·(10 a)-1(P<0.01),与我国其他地区地温时间变化特征相似。【结论】河北省年均地温升高主要受春季、冬季和秋季的季节影响。春季为四个季节中平均地温变化相差最大的季节。  相似文献   

6.
张阳 《河南科技》2023,(4):100-104
【目的】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对于理解区域人地关系演化至关重要。【方法】以陕西省为例,基于2000、2010、2020年三期土地利用数据,从数量变化、方向变化、空间变化三个方面分析了2000—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陕西省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显著,变化总面积达11 815.9 km2,占陕西省总面积的5.75%,主要变化地类为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整体来看,耕地净面积持续下降,主要流向由草地与建设用地转变为集中流向建设用地,新增面积主要来自草地与建设用地面积的减少;林地面积与建设用地持续增长,其中,林地新增面积主要来源耕地和草地,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主要得益于耕地的转入。从地域上看,关中平原快速城镇化侵占大量优质耕地,耕地和建设用地是主导的地类变化类型,陕北地区以耕地与林草地之间的互换为主,未利用地的开垦次之。陕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活跃度较低,总体表现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建设用地面积快速增加的趋势;(2)研究期内,耕地属于高速衰减土地利用类型,建设用地属于高速扩张类型。水域与其他用地是研究区域内较为“敏感”的用地类型;(3)2000—...  相似文献   

7.
陈琳 《河南科技》2023,(4):94-99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及生境质量变化的过程,为维护自然系统平衡、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方法】基于InVEST模型的生境质量模块的强大功能,以我国西南地区四川省为研究区,在其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研究2000—2020年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改变与生境质量变化的联系。【结果】(1)四川省的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张,而耕地和草地呈现出缩减的趋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在耕地、草地与建设用地之间相互发生转换,耕地是建设用地转入的最大的来源。(2)四川省生境质量空间集聚性表现为增强,热点不断增加,冷点减少。【结论】四川省生境质量总体变化较稳定,但仍要注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努力恢复和提升生境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较全面掌握川西高原植被NDVI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方法】以MODIS-NDVI为基础数据,借助Sen+MK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其2000—2020年变化规律展开探讨。【结果】(1)川西高原植被NDVI整体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植被NDVI数值整体相对更高;(2)近20年,全域植被NDVI数值无显著变化趋势的地区全域面积占比约75%;(3)高程、年平均气温和土壤类型主导了川西高原植被NDVI的空间布局,解释力在35%以上。【结论】川西高原近20年植被整体生长状态良好,自然因素对其植被空间布局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豫西渑池县槐扒滑坡为地质原型,探究降雨条件下堆积体边坡变形破坏启动机制。【方法】基于前人研究建立概化堆积体边坡的地质模型和数值试验模型。【结果】降雨作用下,坡脚首先发生破坏,随后牵引斜坡发生整体变形破坏。边坡灾变过程可描述为3个阶段:(1)雨水入渗—堆积体边坡浸润变形阶段;(2)堆积体边坡裂缝发展阶段;(3)滑坡发生阶段。【结论】其变形破坏过程可以概括为:坡脚变形破坏—中后部变形发展—裂缝发育贯通—滑坡发生。  相似文献   

10.
郑盛业 《河南科技》2023,(7):118-122
【目的】系统地分析贵港市建成区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分布特征和规律。【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对贵港市建成区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时间上,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多发生在3月份和5月份;空间上,岩溶地面塌陷主要分布于地下水强径流带上,分布于岩溶发育较强烈区域。【结论】为该地区岩溶地面塌陷形成机理和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更加系统地分析河南省沿黄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时空分布特征,以期为流域减灾防灾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以河南省沿黄8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域灾害系统理论,构建河南沿黄城市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价体系,并利用Matlab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评估模型。【结果】将研究数据导入评估模型,得到脆弱性评估指数,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研究区洪灾脆弱性进行特征分析。【结论】(1)时间上,2010—2020年8市洪涝灾害脆弱性呈现“整体下降、局部波动”趋势;(2)空间上,8市空间分异显著,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分布形式,脆弱性从西到东呈现“高-低-高-低”分布特征;(3)省会城市郑州10年间洪灾脆弱性指数居高,并在空间上处于脆弱性等级较高区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国内外海洋装备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进程,预测未来研究发展热点和趋势。【方法】利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中国知网及美国科学网核心数据库收录的1992—2022年国内外海洋装备领域相关文献的发文趋势及研究热点等进行剖析。【结果】国内外海洋装备领域的研究均呈现不断升温趋势,但国内起步较晚;国内外均缺乏高产和高影响力的作者及研究团队;国外研究热点集中在“性能”“系统”等方面,国内研究热点聚焦在海洋腐蚀与磨损等领域。【结论】促进国内海洋装备研究,要从加大支持力度、构建合作研究平台、推进系统性研究三个方面入手,推动研究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3.
2005年和2006年4~7月对左家自然保护区鸟类群落物种组成与斑块面积关系进行了研究.鸟类群落物种数随次生林斑块面积的增大而增加,营洞巢和灌丛巢鸟类受面积因素较小;营地面巢和树冠巢鸟类受面积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高压开关设备断路器试验样机内部高强度铝合金操作杆在特殊机械故障模拟试验过程中发生断裂,需要查明7075高强度铝合金操作杆断裂失效原因。【方法】利用宏观观察、化学成分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扫描电镜断口分析等失效分析法对该操作杆断裂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该操作杆的断口表面主要呈辉纹特征,属疲劳断裂。【结论】7075高强度铝合金操作杆断裂失效是由硬度偏低、强度不足造成的,当操作杆在模拟试验累计动作时萌生疲劳裂纹,最终导致操作杆发生裂纹的扩展和断裂。  相似文献   

15.
周书贤 《河南科技》2023,(3):109-113
【目的】预测地貌参数研究未来发展趋势,为地貌参数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Web of Science和CNKI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采用数理统计和文献计量方法对2000—2021年国内外地貌参数的研究现状与前沿趋势进行分析。【结果】关键词突现情况表明国内外都将构造地貌作为研究热点,区别在于国内更注重改进地貌参数在流域地貌研究中的算法及模型,而国外更关注地貌参数在地貌学研究中的综合应用。【结论】未来研究趋势为地貌参数结合多学科共同研究构造运动—地形地貌—气候变化系统、优化地貌参数算法模型、利用地貌参数类比分析月球等太阳系星体地貌成因及发育机理。  相似文献   

16.
李旻珺 《河南科技》2023,(17):120-123
【目的】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二维纳米碳材料,具有强度高、导电和导热性能强等优异的物理特性,应用范围广泛。以石墨烯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石墨烯的专利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支撑。【方法】以Patsnap(智慧芽)专利检索系统收录的2004—2023年全球石墨烯相关专利作为数据源,对石墨烯专利的申请趋势、地域分布、申请人和法律状态等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石墨烯产业正从高速发展期向成熟期转变,产业专利主要分布在中国和美国;中国石墨烯专利主要集中在高校院所,企业专利研发和布局能力较弱;专利质量有待提高。【结论】石墨烯产业当应该培育高价值专利,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强专利布局。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新疆于田县气象站1968—2018年的逐月气温数据,使用线性倾向估计、滑动平均、MannKendall检验以及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气温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于田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倾向率大小排列为:年均极端最低气温(0.42℃/10 a)>年均极端最高气温(0.36℃/10 a)>年平均气温(0.24℃/10 a)。四季气温都呈上升趋势,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增减速率保持一致,冬季增温最快,夏季最慢;极端最低气温夏季最快,春季最慢。年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极端最高气温突变点分别出现在2000年、2002年和2001年。气温存在5~7 a和9~11 a的周期变化,其中极端最高气温10 a周期变化特征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公路隧道正在规划和建设,需要进行公路隧道缺陷检测和结构安全性影响分析。【方法】通过对大量新建公路隧道的无损检测,得到了二衬常见的质量缺陷分布规律,运用基于平面应变原理的“地层-结构”法开展数值分析,得到了缺陷状态下二衬结构的安全性状态。【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二衬厚度不足和二衬背后脱空是最常见的衬砌缺陷。二衬厚度不足会导致缺陷部位二衬结构的安全性显著降低;二衬背后脱空易导致隧道全断面安全性降低,此时二衬易发生受拉损伤。【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公路隧道的检测和安全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小波分析、Morlet复小波函数对1960—2015年信阳市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2016年以后一段时间内呈偏少趋势,春季降水将呈略偏多趋势,夏秋冬三季的降水将均呈偏少趋势;信阳年降水量主要受10~16年和4~8年时间尺度的影响,具有5年和8年、16年的时间尺度周期;春季降水量具有6年和14年的时间尺度周期;夏季降水量具有5、8、11年和16年的时间尺度周期;秋季降水量具有6、11年和16年的主周期;冬季降水量具有5、9年和15年的主周期。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小波分析、Morlet复小波函数对1960—2015年信阳市降水量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降水量2016年以后一段时间内呈偏少趋势,春季降水将呈略偏多趋势,夏秋冬三季的降水将均呈偏少趋势;信阳年降水量主要受10~16年和4~8年时间尺度的影响,具有5年和8年、16年的时间尺度周期;春季降水量具有6年和14年的时间尺度周期;夏季降水量具有5、8、11年和16年的时间尺度周期;秋季降水量具有6、11年和16年的主周期;冬季降水量具有5、9年和15年的主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