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东村仁 《河南科技》2024,(3):111-119
【目的】构建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是权利人深化作品再利用,演绎、汇编作品创作与传播行为去“侵权性”原罪,化解著作权集体管理的局限性,解决许可传播效率矛盾和我国开放许可实践的需要。【方法】借鉴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构建具有著作权特色的开放许可制度。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与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是并行且不同的两套开放许可系统。建立在著作权人放弃财产权基础上的CC协议是著作权开放许可的极端形式。包括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在内的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和CC协议都不能代替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结果】借鉴专利开放许可制度构建以保护著作权人财产权为特征的不同于CC协议、集体管理、延伸性集体管理的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将是我国著作权法本土化改革的创举,也是完善著作权许可制度体系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实现以著作权价值为导向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目标,切实提高著作权保护水平。【结论】我国在构建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的同时,还应构建国内作品强制许可制度,以完善的著作权许可制度体系,打开作品使用授权方便之门,以惩罚性赔偿关闭侵权之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目的】演绎作品行使版权是可版权性与行使版权或有“侵权性”的统一,克服或有“侵权性”是著作权领域值得研究的课题。【方法】借鉴专利法中的开放许可制度,著作权法应构建引入开放许可制度。【结果】著作权开放许可制度主要由著作权开放许可的公告(要约)与获得(承诺)范式、开放许可声明撤回及其不溯及既往在先给予开放许可的效力构成,但许可费标准应以著作权价值为基础合理确定。【结论】基于演绎作品,开放许可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侵权性”、降低谈判成本,使权利行使有了可期待的最高费用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集管组织从世界范围看既有自由竞争模式又有垄断法定模式,探索我国集管组织的模式选择与改革方向。【方法】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学者和政府的意愿为基础揭示集管组织的非营利性组织初心。【结果】经比较发现自由竞争模式违背集管组织初心,垄断法定模式有利实现集管组织初心。我国集管组织独占垄断法定模式存在背离初心的可能和缺陷。【结论】我国集管组织改革方向是在《著作权法》框架下修改《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变独占垄断法定模式为寡头垄断法定模式。以集管组织寡头之间信用关系为基础建立寡头集管组织授权作品数据库统一对外许可机制。  相似文献   

4.
石悦萱 《河南科技》2023,(11):115-120
【目的】随着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等机器学习算法的逐渐成熟,人工智能生成成果与人类创作作品在外观上并无差别,通过对“独创性”这一核心要素进行剖析,积极应对人工智能生成成果可否获得作品资格认定并受到著作权保护的难题。【方法】比较分析作者权体系和版权体系国家独创性标准的理论基础及司法实践,为我国独创性判断标准的选择提供思路。【结果】在当前传统人格理论不断受到冲击的背景下,应当采取独创性客观标准。【结论】基于对人工智能创作效率和我国著作权体系建设的考量,适当提高客观标准的创作高度,更有助于人工智能产业长期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孙洁 《河南科技》2024,(5):122-125
【目的】解决短视频配音中的侵权纠纷问题。【方法】通过梳理相关案件,结合著作权法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对短视频配音在著作权上的独创性和合理使用进行分析。【结果】相关案例的判决结果表明,短视频配音的独创性结论和短视频独创性判定一致,高原创性的配音作品可被认为是合理使用。【结论】认定短视频配音作品满足的独创性标准在于“独创性”的有无,而不该上升到“艺术性”;短视频配音作品的合理使用,关键在于获得许可和增强作品独创性。  相似文献   

6.
陈红雪 《河南科技》2023,(12):115-120
【目的】探索与我国数字版权竞争市场相匹配的版权平台竞争企业利益平衡机制。【方法】从著作权法市场主义视角对“转换性使用理论”进行法律分析,探究其在我国“合理使用制度”中的可行性。【结果】版权平台竞争企业需要转变经营理念,在版权的保护与流通中引入第三方介入机制——集体管理组织。【结论】通过第三方组织的协调,使得版权人、使用人能够较好地解决版权作品的供求问题,创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明确企业责任,拓宽数字化版权作品的传播渠道,推动各方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7.
余雯君 《河南科技》2024,(4):134-137
【目的】通过探究影视剧解说类二次创作短视频的合法性问题,为我国著作权理论发展及司法审判实践提供建议。【方法】通过分析国外转换性使用的司法实践,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引入转换性使用规则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二次创作作品的种类不同进行分类研究其合法性。【结果】可以通过引入转换性使用规则,增加合理使用制度适用灵活性,弥补法律缺陷,解决法官对二次创作短视频案件缺乏明确规定问题,但是仍存在判断标准不明确,难以形式上融入等问题。【结论】对于转换性使用的判断,应先判断其是否构成内容性转换,如果不构成,再判断其是否构成目的性转换,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影视剧视频的特征进行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8.
丰雷激 《河南科技》2023,(10):124-127
【目的】探寻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的路径,推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出台。【方法】对辽宁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下的创新型探索进行分析。【结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在当今时代下具有发展和保护并行的趋势,但在保护上仍然存在理论逻辑冲突等法律保护问题与局限性。【结论】针对保护的困境问题,分析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自身特性,对存在问题的内在逻辑与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明确权利主体、细化法律衔接等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知识产权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9.
张璐 《河南科技》2023,(13):120-123
【目的】著作权法中对于委托作品的署名权能否约定转让、著作约定不明时是否归属于受托人未做明确规定,需要加以完善。【方法】通过对著作权法及有关法律规范中委托作品署名权的本意探究,联系署名权在实践中呈现的效果,概念化解读立法对于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的规定。【结果】得以证实署名权不具有转让属性,提出面对著作权约定不明时立法可规定委托人和受托人共同享有著作权。【结论】可通过协商一致、禁止权利滥用、共有人优先受让和约定受限等规则以实现著作权人的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0.
巩守泽 《河南科技》2023,(3):132-136
【目的】通过分析NFT数字作品的著作权法律性质,为我国数字版权法律理论发展及司法审判实践提供建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梳理NFT数字作品及交易的法律性质,总结数字版权适用发行权的学界争议,并对“NFT侵权第一案”进行案例研究。【结果】现行版权法难以涵盖与应对NFT数字作品引发的难题与冲击,简单套用信息网络传播权容易引发理论分歧。【结论】我国数字版权法律应当及时摒弃“发行权仅适用于有形载体”的思维定式,在符合相应条件的基础上,NFT数字作品应当适用发行权及其权利穷竭原则。  相似文献   

11.
<正>在原国家版权局发布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对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原则性规定,遭到了很多权利人的反对和批评。据此,有权利人认为,自己对于作品的许可权、定价权等多种权利将受到不同程度侵害。国家版权局根据社会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随后公布的第二稿草案中,对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做了修改和完善,并对其范围做出了明确的限制。本文研究拟从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的概念、性质及特点出发,着重论述引进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的必要性,同时将北欧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与我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规定进行对比,探讨我国著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的具体规定饱受争论和质疑,司法实践对非法集体管理的认定尚存争议。"视觉中国"版权代理行为的合法性争议,引发理论界关于集体管理组织的法律关系、性质、功能、设立、监督和运作等问题的深度探讨。我国关于集体管理组织的制度安排,仍应遵循民法的自愿平等原则与私权理念,避免混淆集体管理行为与版权代理行为。  相似文献   

13.
李文江 《河南科技》2023,(3):114-119
【目的】为避免许可费标准不合理影响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正常进行,在《专利法》规定的总体框架下对专利开放许可收费标准形成机制及创新提出建议。【方法】通过梳理国内外对专利开放许可费及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对其实施条件、基本要求、定价机制等进行分析。【结果】既要充分认识《专利法》对开放许可费标准的总体要求,将开放许可费的决定权赋予专利权人;又要在法律要求的指导下构建定价机制,即以开放许可费的定价原则、定价主体、支付方式、费率标准及其矫正为内容。【结论】为了扩大许可、推动许可,还应从专利保护期变化、收费标准动态变化和高校专利收费减免等方面实施机制创新,进而实现专利开放许可费标准形成机制的合理化、常态化。  相似文献   

14.
易浩晗 《河南科技》2024,(2):121-126
【目的】对自媒体洗稿的行为属性进行界定,分析传统著作权侵权认定规则——“实质性相似+接触”应用到自媒体洗稿问题上存在的困境,探究更具操作性的自媒体洗稿侵权认定方法。【方法】从自媒体洗稿行为的表现形式入手,并进行相关概念辨析,明确自媒体洗稿行为本质。结合国内外实践案例,分析不同的“实质性相似”判断方法的认定思路。【结果】洗稿行为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来变换表达,但仍与原文基本意思保持一致的行为。在对洗稿作品进行侵权认定时,实践中的“整体观感法”“抽象分离法”和“结合法”,各有利弊。【结论】在对作品进行侵权比较时,可考虑将作品逻辑链作主要参考因素。对“结合法”进行改良,先对作品内容进行抽象概括,再以普通读者的视角对作品的逻辑链进行比较,看洗稿作品是否会对原作品产生替代。  相似文献   

15.
王新  任伟  尹君 《河南科技》2023,(14):142-146
【目的】R&D活动是科技创新在行动上的首要表现,通过研究河南省各地市对科研活动的投入,了解各行业科技创新绩效水平,以使本地区在创新主导的大环境下具备更高水平的价值创造能力。【方法】基于DEA-Malmquist评价模型,对2013—2021年河南省18个地市的R&D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结果】结果发现:不同地市的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有些差距,多数地市的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提升空间。【结论】绝大部分地市R&D活动投入产出效率在不断提升,发展态势良好,应着力破解制约因素,有效提升供给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目的的】为了实现对承压类特种设备的信息资源的大数据管理,构建一个数字化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建立特种设备检验管理平台。【方法】通过将信息化技术融入承压类特种设备检验管理过程中,设置检验检测人员管理、检验检测记录管理、出具检验报告、检验仪器管理等功能模块,并实现将检验检测数据上传到特种设备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各项过程的流转、审批及查询等操作的全程可控,可记录各个承压类特种设备的检测信息,并生成检测记录、报告及检测情况告知书。【结论】该系统采用模块集成化设计,功能独立完善,能满足检验检测机构全面深入的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17.
史辉 《河南科技》2023,(23):116-122
【目的】人工智能技术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力,对相关行业的变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人工智能创作主体能否成为著作权法上的作者,对现行著作权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亟待解决。【方法】主要分析了作品的逻辑起点、作品与思想的关系和作者的人格特征,并运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分析了人工智能主体交互实践中技术理性价值的特点。【结果】现有的权利保护体系无法解决人工智能技术对著作权法带来的冲突。因此,需要重新思考技术与制度之间的关系,并从作品的历史性概念入手研究。【结论】提出了明确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法律地位、建立合理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强版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平衡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贾力  杨春磊 《河南科技》2023,(20):112-118
【目的】为促进司法实践的发展,为游戏作品提供法律保障,有必要对游戏作品法律定位进行研究。【方法】运用案例分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司法实践进行分析。【结果】在司法实践中,游戏作品法律定位因纠纷所针对游戏内容与表达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且在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问题。【结论】著作权法应该区别对待游戏的内容与表达形式,内容主要包括技术实现与画面实现两个方面,表达形式包括游戏画面与游戏音乐两部分,应将游戏的具体规则的表达归入内容中,纳入保护范围。基于司法实践中的不足和对于游戏作品保护的欠缺,倡导应该将游戏作品统一归类,在著作权法上予以规定,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9.
白蕾  王赟潇 《河南科技》2023,(11):155-158
【目的】进一步实现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与产业的有效对接,解决目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进1+X证书制度的有效实施,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及行业发展充分融合。【方法】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建设工程管理专业存在人才培养模式不注重未来岗位面向、课程设置缺乏统一标准、专业学习缺少有效引导、“双师型”教师资源匮乏等问题。【结果】通过对与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相关的“X”证书的梳理与分析,可利用1+X证书制度实现解决目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论】可从基于“X”证书对应工作岗位进行项目化教学、创建网络资源库、大力推进“三教”改革、灵活设置考核方式等方面构建建设工程管理专业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梳理四川省“双高”高职院校专利信息情况,为提升四川省“双高”院校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建议和指导。【方法】利用专利统计方法对“双高”高职院校专利进行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申请的类型、专利重要的技术领域分布、专利的法律状态、专利的转让许可这五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高职院校专利类型中多为实用新型专利,质量较高的发明专利比较匮乏;大多专利失效是由于未缴年费,且授权后专利转让和许可的较少。【结论】高职院校今后应结合各自学校的专业特色,从科研项目、产学研结合、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做好专利挖掘和专利布局工作,同时应逐步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以促进科技创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