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规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配电网优化规划算法.对于给定的配电网模型,该算法根据各配电网站点建立初始信息素矩阵,然后利用蚁群算法所特有的路径寻优功能来搜索配电网布局路径,并结合改进信息素刷新的方式和在蚁群搜索过程中引入曼哈顿距离以及弹性伸缩调节因子,使蚁群以较快的速度找到当前布局上的最优路径.通过具体的算例表明,该算法比一般蚁群优化规划算法具有更高的计算效率和优秀的全局搜索能力,同时有效地克服了在求解配电网规划问题时蚁群在局部最优解上的巡回而存在的效率不高以及未成熟收敛等现象.  相似文献   

2.
在火灾环境中,针对蚁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文章使用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用于解决火灾环境中人群疏散的路径规划问题。对蚁群算法的改进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在蚁群算法的启发式函数中考虑人员密度因素;二是动态自适应调整信息素强度,采取局部和全局信息素更新相结合的策略更新路径上的信息素,并引入交叉操作,加快算法的逃逸能力。由于在火灾环境中个体情绪差异对路径选择的影响较大,在文章的规划方法中,为个体建立情绪数学模型,不同情绪的个体对路径的选择是不同的。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提出的规划方法能够为不同情绪类型的个体规划出最优逃生路径,避免了局部最优且收敛速度较快。  相似文献   

3.
传统蚁群算法在生成信息素浓度时,由于算法生成的路径可能存在冗余成分,信息素浓度可能无法正确反应路径各节点的优劣,蚂蚁无法根据信息素浓度来迅速找出最优路径,导致算法寻优缓慢.基于传统蚁群算法思想,提出了一种新改进蚁群算法,即通过引入终距指数这一概念,取代信息素浓度的标记功能,蚂蚁可以依赖该指数进行决策选择优良节点.以20×20的栅格环境地图对改进蚁群算法进行案例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传统蚁群算法及其他改进蚁群算法分别需要43代及34代才能收敛到最优值,而利用改进蚁群算法仅需要进化3代即可收敛到最优解;为了进一步验证改进蚁群算法的优越性,在对更为复杂的30×30栅格模型仿真,利用传统蚁群算法与其他改进蚁群算法的收敛代数分别为52代与28代,而利用新改进蚁群算法的收敛代数仅为4代;另外,为了进一步验证改进算法的稳定性,对30×30环境模型进行连续运行30次仿真,所需平均收敛代数仅为4.97代.  相似文献   

4.
针对蚁群算法应用于机器人路径规划存在的全局搜索能力差、初始化信息素少、收敛性差、寻优能力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因素改进的蚁群算法。通过改变初始化信息素浓度分配、改变启发式函数、采取蚂蚁回退策略、引入蚂蚁优化排序等方法对蚁群算法进行优化。利用MATLAB软件对改进蚁群算法进行仿真和六足机器人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路径更优,迭代次数更少,提高了算法的鲁棒性和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蚁群算法规划时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提出一种适合多目标下全局路径规划的改进蚁群算法。将粒子群算法所得到的最优结果路径作为蚁群算法的初始信息素增强值,利用平均距离与当前距离比值和最优与最差路径正负反馈相结合来调节信息素更新策略,根据不同阶段中信息素挥发系数的影响将其动态划分来求解最优遍历顺序,得到最短路径长度。att48实例结果显示,相较于传统算法,改进算法在路径长度上缩短了6.76%,鲁棒性能提高了4.87%,证明了改进蚁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改进型蚁群算法的最优路径问题求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最优路径是导航系统应解决的关键问题.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了带多个路径质量约束的最优路径数学模型.为求解该模型,在蚁群算法的基础上重新设计信息素局部更新规则和全局更新规则,引入信息素更新算子,动态调整、增加最优路径上信息素的规则,并通过改进能见度启发因子,得到改进型蚁群算法.仿真实验证明,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具有良好的寻优性和收敛性,能准确找出路网中满足路径质量约束的最优路径.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影响并行蚁群算法性能的诸多因素,以提高算法效率减少通信量为主旨,提出了1种基于超顶点交流策略的并行蚁群算法.在该算法中,处理机之间交流的内容不再是最优解或信息素矩阵,而是由若干个顶点组合成的超顶点,从而改变了计算粒度;其次,又提出了1种更忠实于真实蚁群信息系统的基于信息素递减的信息素更新方法,减少了最优解对蚂蚁后选择路径上信息素的影响.通过对TSP进行的实验表明,与其他交流策略的并行蚁群算法相比,该算法有较强的全局收敛性和更快的寻优速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行业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室内服务机器人逐渐地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针对日益复杂的室内环境以及对机器人路径规划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本文采用激光雷达、底盘驱动、人机交互等功能模块相结合,设计了一种室内服务机器人路径导航系统。同时对传统蚁群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自适应信息素浓度和动态信息素挥发因子,使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具有较高的全局搜索能力,避免了传统蚁群算法前期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最后将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应用到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上。为了验证改进蚁群算法的有效性,用MATLAB软件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了改进蚁群算法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时具有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同时提高了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
基于TSP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群-蚁群算法相互融合的综合优化算法对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问题进行研究。通过粒子群算法对全局路径实施粗略搜索,获得部分次优解,在获得次优解的路径上进行信息素分布,再采用蚁群算法进行精确搜索,得到路径规划的最优解。实验结果表明:粒子群-蚁群融合优化算法在路径寻优上优于蚁群算法及粒子群算法。  相似文献   

10.
蚁群算法是一种优秀的启发式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在求解过程中容易出现收敛时间过长以及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蚁群算法,该算法通过在信息素挥发系数上增加一个收敛函数,加快了收敛速度;通过信息素增量与优秀路径选择相结合,引导算法收敛到最优路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在收敛速度和全局寻优能力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针对基本蚁群算法在规划自动导引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 AGV)路径时易出现的耗时长、搜索效率低、收敛速度慢以及易陷入局部最优等不足,文章提出一种优化蚁群算法。首先利用辅助蚁群的方向优势,帮助主蚁群初始化信息素,使路径搜索更具有针对性,提高路径搜索效率;其次加入伪随机状态转移策略,增加路径选择的多样性,防止算法过早收敛;接着使用蚁群的当前最优解、主蚁群一代蚁群中的最优解、最差解进行全局信息素更新,并引入最大最小蚂蚁系统对路径上的信息素进行限制;最后对栅格环境中的凹形障碍物进行处理,提高搜索质量。仿真实验表明,优化蚁群算法相较于其他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更快、搜索能力更优。  相似文献   

12.
针对空间六自由度机械臂路径规划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以ABB1410型号的六自由度工业机械臂为研究对象,建立D-H运动模型以求解正、逆运动学方程。设计了碰撞检测算法,使用改进后的蚁群算法进行路径规划,把机械臂末端的运动轨迹看作是依次经过规划路径的点的集合,求解机械臂运动的反解,得到相应的关节转角,实现了机械臂的路径规划。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实现六自由度机械臂路径规划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蚁群神经网络在变压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蚁群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 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法, 通过为蚁群算法增加一种收敛因子, 使其在信息素的全局更新中为每次迭代产生的最优路径赋予额外的信息素增量, 降低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的可能性。分析了改进蚁群算法的收敛性, 并对其寻优能力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改进蚁群算法具有较强的寻优能力和较快的收敛速度。用改进蚁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并将其应用于变压器的故障诊断, 与BP神经网络诊断结果对比, 蚁群算法优化神经网络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高的诊断精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柑橘采摘效率,对柑橘采摘的最优路径进行研究.将柑橘采摘的路径规划抽象为旅行商问题的解集,建立柑橘果实点3维模型.在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引入随时间改变的自适应信息素浓度更新机制,提出改进的蚁群算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进蚁群算法的路径长度比蚁群算法的路径长度短;改进算法采用蚁周模型进行路径规划时有较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蚁群算法应用于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时存在易于陷入局部最优解、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静态障碍环境下基于改进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该方法改进了节点间的状态转移规则,增加了得到最优路径的概率;自适应调整启发函数,提高了算法的搜索效率;基于狼群法则对信息素进行更新,有效避免了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动态调整了衰减系数,在后期增加了蚂蚁对最优路径的选择概率,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仿真实验表明,与其他算法在相同环境下比较,该改进算法在路径规划结果相同的情况下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且改进算法在不同复杂程度环境中均得到了最优路径,也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寻优能力,可以适用于不同复杂环境中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蚁群算法求解TSP问题的寻优效果和计算效率,在传统蚁群算法的基础上,将信息权重系数引入路径选择机制及信息素调节机制,根据城市聚度,动态调整路径选择概率;根据路径寻优结果,自适应调整各路径信息量分布,提出了基于动态路径选择机制及自适应信息量更新的动态自适应蚁群算法,克服了传统蚁群算法计算收敛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个体早熟等缺陷。算法应用于Oliver30和Ch150两个TSP实例仿真,并与传统蚁群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适应蚁群改进算法可以有效地求解TSP问题,并且在求解效率和求解质量上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蚁群算法在无人机实现路径规划中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蚁群算法。对信息素的挥发因子以及信息素进行上、下限设置,防止由于较短路径上的信息素过高以及较长路径上的信息素过低,使蚂蚁陷入局部最优,同时在多启发因素的影响下,将路径的整体长度作为决定状态转移概率的一个自适应启发函数因子,当路径长度很大时,自适应启发函数因子较小,使得蚁群选择该路径的概率减小。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在路径长度上减少了6.4%,最优路径长度方差降低了85.78%,增加了对环境整体性的考虑,缩短了路径长度,降低了迭代次数,跳出局部最优。在环境复杂度加大的情况下,引入自适应启发函数因子之后的算法可以有效地选择较好的路径,为无人机路径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复杂水下环境中可能存在多个不同威胁等级的障碍物,影响水下机器人合理规划最优航路路径问题,提出了一种运用蚁群间信息素调整准则的方法.应用启发式信息素全局更新原则,将每一条AUV航路上残留的信息素数量限制在一定范围,对各个节点的信息素进行更新,有效避免算法停滞及信息素过于集中某条航路,限制算法的扩散.将改进后的蚁群算法应用到AUV航路多重避障的模型中,实验结果证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可以有效实现全局最优.  相似文献   

19.
针对蚁群算法运动规划收敛慢且精度不佳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势场蚁群(improved artificial potential fiel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IAPF-ACO)算法。斥力计算模型引入目标调节因子解决势场寻优不可达且易陷入局部最优问题。蚁群算法计算框架加入改进势场模型,即启发信息函数中增加势场信息因子。三维障碍物空间仿真规划表明:IAPF-ACO算法在离散环境与聚集环境规划路径质量较优、规划结果较为稳定。在MATLAB搭建工业机器人仿真模型,关节空间内对规划路径点平滑处理,避障仿真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末端位移是一条安全、平滑的运动轨迹。  相似文献   

20.
通过深入分析蚁群算法中信息素更新系数对算法寻优能力与收敛速度的影响,定义了平均路径相似度(ATS)来表征寻优过程的成熟程度,据此自适应调整信息素更新系数,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并避免陷入局部最优.经过与典型蚁群算法在多个旅行商问题测试用例上进行比较,表明新算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