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刘健  赵苗苗  刘晟源 《河南科技》2023,(17):136-140
【目的】数字经济已成为新时代的鲜明特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金融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对发展科创金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在河南省推动数字赋能科创金融的发展。【方法】在分析河南省数字赋能科创金融现状的基础上,明确发展方向,加快推进河南省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具体措施包括搭建基于区块链的产业数字金融、知识产权和供应链金融平台,以及完善数字金融服务机制。【结果】通过实施上述方法,打造出一种数字赋能科创金融新模式,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事业。【结论】为推动科创金融发展,河南省应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建立基于区块链的金融平台,完善金融服务机制,从而为国家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任伟  王新  尹君  刘昊欣 《河南科技》2023,(5):149-153
【目的】分析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发展现状,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以河南省高校在科技创新基础能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等方面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进行差异化的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河南省高校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取得了诸多成绩,但仍存在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基础研究能力不足、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缺乏等问题。【结论】河南省高校需要不断加大科技经费、人才队伍等方面的投入力度,以促进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3.
方正  郭帅新 《河南科技》2023,(1):145-149
【目的】探索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体系建设的内涵与路径,为新时期国家高新区推动数字产业发展提供指引与现实借鉴。【方法】以区域创新理论为基础,根据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发展内涵,结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定位,分析国家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体系的内涵与机制。【结果】杭州高新区的实践表明,国家高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体系凸显出系统性、协同性特点,具备创新要素、运作机制等基础条件,须强化数字要素协同创新。【结论】基于此,提出国家高新区应打造数字经济协同创新生态,加强数字技术创新主体、研发平台、创新服务、创新资本、创新体制等要素建设,形成有利于数字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化的产业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媛媛  张雪  于晓明 《河南科技》2023,(12):140-144
【目的】为衡量河南省域内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清晰展现河南省域内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的时空特征演变史。【方法】运用熵值法,构建适用于河南省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测度河南省2011—2020年地级市的数字经济指数,并对地级市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及其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河南省域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性明显,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动态波动性。【结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的辐射作用有待提升,协同发展仍是河南省数字经济水平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王婧 《河南科技》2023,(13):137-140
【目的】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体,为河南省创新生态建立和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升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方法】通过调查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河南省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问题。【结果】分析出河南省整体科技成果产出呈现上升趋势,在全国处于中游,科技发展实力相对落后。应构建“产学研”为创新主体、“政金服用”为外层动力的七位一体协同创新模式。【结论】河南省政府部门应利用创新政策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多措并举拓宽资金渠道,打造产学研三螺旋协同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6.
唐玮罡  赵强 《河南科技》2023,(14):155-158
【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科研院所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科技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设现代科研院所对于促进河南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科技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方法】利用分析法阐述建设现代科研院所的重要性,介绍现代科研院所建设的主要任务,并对现代科研院所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结果】河南省现代科研院所的建设是指在河南省内建立具有现代化科研能力和水平的研究机构,以推动河南省的科技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该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引入高水平的科研人才,开展前沿的科技研究和创新,形成河南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平台。【结论】需要从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科学普及和科技文化建设等方面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王婧 《河南科技》2023,(5):134-137
【目的】分析河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面临的困境,为河南省科技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企业创新发展提供建议。【方法】立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借鉴国内北京、上海、武汉为代表的先进省市经验,对照分析各自特点与适应性,结合河南省省情分析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存在问题。【结果】河南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外部环境虽有所改善,但还面临企业自身融资能力欠缺、抗风险能力差,金融机构产品有待创新、参与积极性弱等困境。【结论】河南省需要优化融资外部环境、提高科技型企业自身融资与经营能力、改革创新金融机构,以促进河南省科技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王新  任伟  尹君 《河南科技》2023,(2):149-153
【目的】河南省高度重视创新发展,支持科研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研事业单位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现代科研发展和科技水平进步。【方法】笔者以河南省18个地市科研事业单位作为研究对象,以反映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指标作为数据支撑,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构建适合科研事业单位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根据评价结果,提出加强河南省各地区科研事业单位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结论】有助于科研事业单位调整科研方向和力度,实现科技管理工作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9.
张瑞  贺跃通  董清芝 《河南科技》2023,(17):155-158
【目的】对高效培育河南省一流创新主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可行性建议。【方法】本研究针对高效培育河南省一流创新主体主要矛盾,从人才、投入、平台、政策的精准度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分析出高效培育河南省一流创新主体存在创新人才不足、创新资金投入不足、缺乏高能级创新机构、创新政策制定与实施精准度不足等问题。【结论】高效培育河南省一流创新主体,需要引育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施一流创新平台建设、深化改革创设一流创新制度。  相似文献   

10.
李哲辉  郑春蕊 《河南科技》2023,(10):151-154
【目的】分析目前河南省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建议。【方法】依据火炬统计数据,本研究对16家河南省火炬特色产业基地的经济运行情况、创新人才、研发创新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6家特色产业基地内存在骨干企业偏少、创新人才缺乏、创新创业服务能力偏弱等问题。【结论】需要加大特色产业基地内骨干企业的培育,构建完整产业链;集聚科技创新资源,聚焦火炬特色产业。为企业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推动特色产业基地朝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祖恩厚 《河南科技》2023,(13):145-149
【目的】分析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发展现状,找出两者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建议。【方法】以生态强省为视角,结合河南省自身实际,分析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特点,提出两者耦合发展对策。【结果】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呈现出生态经济后劲明显、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耦合发展合力正在形成等显著特点。虽然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基本做到耦合协调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自然资源压力大、经济转型任务重、产业结构调整有待深化、生态环境污染不容乐观、生态经济结构单一等。【结论】河南省需要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完成经济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推动生态技术革新,从而使河南省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耦合度更高、协调性更好。  相似文献   

12.
张联锋 《河南科技》2023,(3):142-149
【目的】近十年来河南经济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11年间增长一倍多,从2010年的23092.36亿元上升到2020年的54 977.07亿元,科技创新在河南经济增长进程中占据核心地位,笔者主要研究科技创新在促进河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使用熵权法计算两个子系统的综合得分并分析两者的耦合协调度,然后论述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因素。【结果】河南18个地市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呈上升势头,虽然2010—2012年濒临失调,2013—2020年一直是初级协调、中级协调和高质量协调阶段。【结论】成果转化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效益指数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关系,科研经费和人员的投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因投入过大而产生负面作用,所以尽量控制科技创新的粗投入,应该鼓励科技成果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科技创新是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科技创新资源增速迅猛,科技创新资源也随之出现分散化、封闭化、单一化等特点。【方法】为突破困境,本研究基于GIS,辅以可视化等技术,搭建集创新资源地图管理、创新资源运行管理、创新资源配置管理、创新资源一体化查询、数据统计与分析于一体的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结果】实现科技创新资源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动态监测、配置管理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为全面了解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发展状况、提升区域创新绩效提供数据支撑。【结论】平台的构建旨在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促进资源集聚共享,辅助政府决策管理、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刘尧  张宁  王雁霄  申向东 《河南科技》2023,(20):153-157
【目的】随着全球科技发展的不断进步和我国科研水平的快速提升,科技成果作为科技创新进步的重要推动因素,在其评价体系中依然存在评价导向作用和价值发现作用发挥不足、多维度和分类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指标单一化和标准过度定量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构建策略进行研究。【方法】分析河南省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所处现状,提出适应河南省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构建标准。【结果】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强调“五大价值”作为科技成果评价的核心、充分发挥各类主体在科技成果评价中的作用、创新科技成果评价的方式方法和切实用好科技成果评价的结果等策略。【结论】对构建更加科学、客观和公正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有着积极意义,也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王舒贤 《河南科技》2024,(2):127-131
【目的】通过分析商业数据的特性,反思现存困境,探讨其纳入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方法】将商业数据与知识产权的特性进行比较,结合现有保护模式,进一步分析规制商业数据最便捷的方案。【结论】商业数据是兼具多种知识产权客体属性的“复合体”,难以用传统某一知识产权单行法加以规制。【结果】从保护知识产权角度出发,应搭建统一完善的双轨制保护机制,立法、司法协同促进,从而激励创新,推动我国数字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河南省辖市农业科研系统院所获省奖情况,为增强其创新能力支撑地域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本研究对河南省辖市级农业科研系统院所10年(2011—2020年)获得的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情况等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差异化分析研究。【结果】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对推动河南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地市院所之间创新能力存在差异、个别领域基础研究薄弱等问题。【结论】建议地市级农业科研院所密切加强省内外合作,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多学科协同发展,实现农业全链条的协调提升,为本地域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瑞旭 《河南科技》2024,(3):142-148
【目的】构建河南省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助力河南省提升整体技术创新能力。【方法】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选取了R&D活动人员、用于科技的财政支出等14个指标,并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效益能力、技术创新潜在能力三个方面,构建河南省18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河南省18个城市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通过设定投入创新绩效因子和创新潜在因子,以各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与累计贡献率的比值作为权重,得出综合得分,并对各个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排名。然后通过系统聚类,将河南省18个城市分为五类。【结论】提出河南省各市应加大政策扶持、鼓励创新创业、加强人才引进和科技创新投入,城市之间应加强合作、促进产业发展等政策建议,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城市创新潜力,更好地提升河南省城市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存在堵点、难点,制约因素多,需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进行研究,有效提高转化效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方法】对海安市近年来在优化科技创新政策生态、创新科技工作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构建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体系、强化人才科创项目招引等6个方面的做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海安市在打破县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壁垒方面的有关创新和实践。【结果】海安市形成了具有县域科技创新治理“海安模式”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经验,促进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结论】为提升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孔艳山 《河南科技》2023,(5):138-142
【目的】探究知识产权助力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河南省西华县为例,分析该地区产业的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发展状况,探索知识产权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路径。【结果】知识产权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核心竞争力,能够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结论】提出通过专利制度引导产业创新,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胡辣汤产业商业模式,促进乡村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河洛地区与粤澳地区在中医药产业化方面的优势与劣势,促进两地的互补、融合与创新,实现千亿规模经济和乡村振兴的双效益。【方法】依据国务院拟将澳门建设成为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的战略布局,分析“河洛-横琴”中医药全产业链合作的内在根据、综合优势、三产融合、发展格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预期。【结果】共同打造“河南著名药企+中药农业+智造中药+商业流通+终端连锁+生物医疗”的产业链条。【结论】协同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