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Gase)将花生分离蛋白(PPI)与蓝园鲹酶解物(DPH)进行酶法交联,并经高压均质制成O/W型乳状液,研究了TGase的交联作用对乳状液的粒度分布、表面积平均粒径、显微结构及离心乳析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TGase可促使PPI与不同水解度的DPH交联,与交联前的电泳图相比,低分子量亚基条带(31-14 kDa)消褪,高分子量亚基条带(>97 kDa) 生成;DPH的水解程度对交联物的乳化性有重要影响,DPH的水解度DH=5.5%时所得PPI与DPH的交联物具有较好乳化特性。此外,结果分析显示交联作用使PPI-DPH乳状液表面积平均粒径d3,2及离心乳析率减小,表明TGase可提高PPI-DPH异源蛋白交联产物的乳化活性与乳化稳定性。因此,通过TGase催化制备具有优良乳化特性的异源蛋白交联物用于食品领域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利用转谷氨酰胺酶(TGase)对低温花生粕分离蛋白(PPI)进行交联改性,对比不同交联时间(30,90,240min)对PPI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Gase可促使PPI亚基发生改变并形成高分子聚合物,随着交联程度的上升,PPI溶解性逐渐降低.TGases限制性交联(37℃交联90min)可明显提高PPI乳状液的稳定性,但交联时间过长将导致其制备的乳状液乳化活性及稳定性显著降低.DSC分析表明,TGase适度交联使PPI变性温度(Td)增加,变性焓值(ΔH)降低,表明TGase交联可使PPI热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关于谷氨酰胺转氨酶(TGase)对于大豆分离蛋白(SPI)交联的影响;以凝胶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RSM)考察TGase含量,酶反应时间,酶作用温度对SPI凝胶性能影响规律,并优化得到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酶的加入量,温度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强度有显著影响(p0. 05),得到蛋白凝胶性能最佳的工艺,在酶含量3. 63%,酶作用温度38. 15℃,酶反应时间2. 04 h时蛋白凝胶的凝胶强度达到极值301. 8;研究表明:TGase能够促进大豆分离蛋白形成良好的凝胶。  相似文献   

4.
水解度对蚕蛹蛋白酶解物的物化特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蛋白质进行适度酶解是改善动植物蛋白原料的物化性质和提高其生理活性的常用方法.研究了水解度对蚕蛹蛋白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等物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水解度对蚕蛹蛋白的还原力,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等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蚕蛹蛋白经适度酶解后溶解性得到显著改善,且水解度越大溶解性越好.蚕蛹蛋白经酶解后乳化性与乳化稳定性均降低,但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增强,水解度增至5%时,起泡性和起泡稳定性达到最高值,继续增大水解度,反而下降.蚕蛹蛋白经酶解后抗氧化性显著提高,水解度为5%时,还原力和对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高,水解度为15%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高,继续增加水解度,抗氧化能力反而下降.这说明,对蛋白质原料进行酶解改性时,不能简单的追求高水解度,而应根据产品的要求控制合适的水解度,过度水解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5.
克氏原螯虾(Procambius clarkii)卵黄蛋白的部分生化性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电泳回收的方法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ius clarkii)的卵黄蛋白进行了纯化,鉴定结果显示总分子质量为481 ku,具有6个亚基(198,176,132,111,92,82 ku);染色分析表明该蛋白是一种糖脂磷类胡萝卜素蛋白,亚基之间有1个二硫键交联.  相似文献   

6.
Alcalase酶解7S富集组分及酶解产物的功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lcalase对β-伴球蛋白(7S)富集组分进行了酶解处理,通过对酶解产物溶解性、乳状液粒度分布和热诱导凝胶特性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解度(DH)对产物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初期(酶解30min内,DH7.69%)是影响7S富集组分功能特性的关键阶段,DH为4.53%时,酶解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性和凝胶性显著改善,中性条件下溶解性提高27.3%,相应的乳状液体积平均粒径减少至0.936μm,仅为7S富集组分乳状液的4.55%,弹性模量增加了158.15%;DH进一步增大,酶解产物的乳化性和凝胶性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鱼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该资源越来越受到关注.利用碱性蛋白酶水解海洋鱼鳞蛋白制备鱼鳞蛋白多肽.通过考察温度、时间、酶量、底物浓度等单一因素对水解鱼鳞蛋白的影响,确定并设计了L9(34)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最终获得了碱性蛋白酶水解海洋鱼鳞蛋白优化工艺条件,即温度60℃,时间1.5h,酶量3%(质量分数),底物质量分数10%.在此条件下,酶解所得水解度为32.38%.与其他方法比较,该工艺条件下水解时间大大缩短.检测了该条件所得蛋白肽段的分子质量分布,结果表明酶解产物主要集中在1~6ku.由此可见,该优化条件适合规模化生产,所得蛋白肽可以满足食品、化妆品行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依次通过20%~40%饱和硫酸铵、凝胶过滤、肝素柱层析及DNA亲和层析纯化了黑曲霉糖化酶启动子区CCAAT框DC(-489 bp~-414 bp)结合蛋白(AngCP1)及CCAAT框PC(-390 bp~-345 bp)结合蛋白(AngCP2).凝胶过滤分析和SDS-PAGE结果表明AngCP1和AngCP2的分子质量均约为120 ku,由分子质量为34 ku和50 ku的亚基组成.Western blot显示两者的34 ku亚基均能特异性地与鼠抗AngHapC抗体产生反应,进一步的电泳迁移率实验证实AngCP1和AngCP2为同一蛋白质,称为AngCP.Southwestern blot显示34 ku亚基结合于DC,而50 ku亚基结合于PC,并且34ku亚基与DC的结合能力强于50 ku亚基与PC的结合.上述AngCP具有与DC,PC不等结合强度的特点暗示三者在糖化酶表达调控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采用Alcalase对β-伴球蛋白(7S)富集组分进行酶解处理,通过对其酶解产物溶解性、乳状液粒度分布和热诱导凝胶特性的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解度(DH)对产物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初期(酶解时间30min内,DH<7.69%)是影响7S富集组分功能特性的关键阶段,DH为4.53%时,其酶解产物溶解性、乳化性和凝胶性显著改善,中性条件下溶解性提高27.3%,相应乳状液体积平均粒径(D[4.3])减少至0.936μm,仅为7S富集组分乳状液D[4.3]的4.55%,弹性模量增加了158.15%。DH进一步增大,相应酶解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性和凝胶性反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
灰绿曲霉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灰绿曲霉(Aspergillus glaucus)发酵液通过硫酸铵盐析、Sephadex G-100分子筛、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柱和Phenyl Sepharose Fast Flow疏水层析,分离纯化一种外切葡聚糖酶(CBH)和一种内切葡聚糖酶(EG).通过SDS-PAGE和凝胶柱层析法测定分子质量表明:CBH全酶分子质量为71 ku,由两个分子质量为35 ku的同型亚基组成;EG为单体蛋白,全酶分子质量为32 ku.酶学性质研究表明:CBH催化pNPC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55 ℃,酶活在pH 5.0~8.0 区间和温度低于55 ℃时稳定;EG催化CMC-Na的最适pH为4.0,最适温度为50 ℃,酶活在pH 3.5~7.5区间和温度低于65 ℃时稳定.Na+、K+、Ba2+、Mg2+以及NO-3和SO2-4对CBH和EG酶活均无影响;Ca2+和Mn2+对CBH有激活作用,Fe2+和Mn2+对EG有激活作用,而Zn2+、Cd2+和Cu2+对CBH和EG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酶动力学分析表明:CBH催化pNPC水解的米氏常数Km值为1.4 mmol/L(pH 6.0,55 ℃),EG催化CMC-Na水解的米氏常数Km值为5.0 mg/mL(pH 4.0,50 ℃).  相似文献   

11.
从基础物理现象出发。讨论了蛋白质的运动特点,提出了动态概念,据此分析了蛋白质折迭的物理学过程,并规范出蛋白质运动的3个原则:均一化原则,最大动态自由度原则和拓扑结构原则。结合生物学研究,提出蛋白质的生物化学三原则:选择原则,最低限度原则和协合性原则,相当部分生物学现象及蛋白质知识均可在此理论系统内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12.
J M Claverie 《Nature》1990,345(6271):121-122
  相似文献   

13.
Parodi AJ 《Nature》2002,415(6870):382-383
  相似文献   

14.
通常蛋白质的热变性是一个两态过程,理论上可用非线性方程来表示。在求其热变性的速度常数和变性反应的活化能中,一般将其转化成一个线性问题,用最小二乘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电化学作为现代仪器分析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生命科学领域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蛋白膜伏安法(protein film voltammetery,PFV)的不断完善,以及表面修饰技术、纳米技术、分子标记与分子识别技术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在蛋白酶研究领域,电化学正逐渐克服以往手段较为单一、研究目标不够多样、获取信息不...  相似文献   

16.
酒糟中蛋白质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酒糟中蛋白质的提取条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醇碱比、固液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子,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进行3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蛋白质提取率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酒糟中蛋白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87.2min,固液比(g/mL)为1:42.3,醇碱比为1:2.7,提取率预测值19.57%,验证值19.40%,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0.88%.  相似文献   

17.
用矩阵得分的方法,从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出发,以氨基酸紧邻关联为参量,分别对6 035个和4 884个β-hairpins模体进行识别.利用10-fold cross-validation检验,识别总精度分别达到85.4%和81.2%.  相似文献   

18.
酶解鱿鱼蛋白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风味蛋白、酶菠萝蛋白酶以及复合蛋白酶对鱿鱼蛋白的酶解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解条件下,复合酶对鱿鱼蛋白的水解效果优于单酶,确定了木瓜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为水解鱿鱼蛋白的适宜水解酶,两种酶量的比例为1:1,正交实验得出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50℃、pH7、时间8 h、加酶量6 000IU/g.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HBV包膜大蛋白(L蛋白)、中蛋白(M蛋白)和HBsAg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采用本实验室表达纯化得到的HBV包膜大蛋白、中蛋白与市售疫苗(主要成分为HBsAg),以2、10g剂量免疫家兔.ELISA检测抗HBsAg抗体滴度水平变化.结果:注射了L蛋白、M蛋白和HBsAg疫苗的家兔实验组产生的抗HBsAg抗体滴度水平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注射了L蛋白、M蛋白的家兔在14d即可检测出抗HBsAg抗体,而注射HBsAg的家兔分别在21d和28d才能检测到抗HBsAg抗体.同时注射L蛋白实验组产生的抗HBsAg抗体滴度水平要比注射同剂量HBsAg实验组高出50%,并且注射2gL蛋白的实验组比注射10gHBsAg蛋白的实验组更快出现了抗HBsAg抗体,且抗体滴度水平更高.结论:L蛋白比M蛋白及市售疫苗的免疫原性强,不但产生抗体时间提前,而且滴度高,是新一代高效乙肝疫苗的优选蛋白.  相似文献   

20.
Protein components of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 T Burness  D S Walter 《Nature》1967,215(5108):1350-13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