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肟类萃取剂 N_(520)在氨性硫酸盐溶液中对钴镍的萃取性能及应用 N_(?)分离钴镍的途径.实验研究表明在萃取段分离两者较为困难,但在反萃取段通过控制反萃液的组分和浓度较易达到分离钴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3.
亚砜类萃取剂萃取青霉素G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亚砜类萃取剂石油亚砜和二异辛基亚砜萃取青霉素G的性能。在平衡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宜的革萃和反萃条件,以此为基础进行了萃取串级和工艺台架试验。结果表明,分别由石油亚砜、二异辛基亚砜与稀释剂磺化煤油组成的萃取体系对青霉素G的革取性能均优于现有的醋酸丁酯体系,且二异辛基亚砜体系比石油亚砜体系更好。由于它们的低水溶性,因此不必从废酸水中回收革取剂,使操作简化、能耗降低。实验中还发现,当亚砜、胺组合使用时,有明显的协萃效应。 相似文献
4.
5.
研究了在稀释剂甲苯中石油亚砜(PSO)、二正辛基亚砜(DOSO)、二(2-乙基己基)亚砜(DEHSO)、十二烷基对甲苯基亚砜(DTSO)、2-乙基己基对甲苯基亚砜(EHTSO)、二苯基亚砜(DPSO)等亚砜类化合物对铀(Ⅵ)的萃取,其萃取能力按PSO>DOSO>DEHSO>DTSO>EHTSO>DPSO的顺序变化.求出了萃取反应的焓变,考察了硝酸浓度、萃取剂浓度、盐析剂浓度、络合阴离子(C2O2-4)浓度、温度对萃取平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改性金属膜膜萃取萃铜速度影响因素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有机中空纤维膜材料在膜萃取过程中出现膜孔溶胀的问题,采用聚四氟乙烯涂敷在不锈钢纤维烧结膜表面制备一种有机/无机复合膜并用作膜萃取的支撑材料,在平板式膜器中进行萃铜研究.考察了影响铜的萃取及反萃过程传质速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料液浓度、水相及有机相流速等,并根据试验结果初步探讨了膜萃取过程传质阻力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有机相边界层阻力大于水相边界层阻力. 相似文献
7.
萃取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因此研究痕量铜的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结合萃取动力学分析法[1,2],本文在pH=98的氨性介质中,以邻氨基酚-氯仿溶液为萃取剂,通过固定萃取时间,控制Cu(Ⅱ)催化H2O2与邻氨基酚指示反应进行的程度,确定了最佳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分析方法.应用本法测定了水及食品中的痕量铜,结果满意.1 实验部分11 仪器和试剂GBCUV(VIS)916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VIS-723型分光光度计;pHs-3型酸度计.Cu(Ⅱ)标准溶液:用CuSO4·5H2O配成1… 相似文献
8.
萃取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9.8的氨性缓冲溶液中,痕量Cu(Ⅱ)对H2O2氧化邻氨基酚的显色反应有催化作用,用萃取平衡控制反应时间和水相中邻氨基酸的浓度及反应程度.研究了反应的最优条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20μg·L(-1),检测限为2.2×10(-7)g·L(-1)。用本法测定了水及食品中的痕量铜,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298±1K 条件下考察 TOPO(TPhPO,TBP,HEH[EHP],HDEHP)—煤油(苯,氯仿)—0.100mol·L~(-1)NaCl 体系对笨酚的萃取平衡。结果表明,苯酚在稀释剂/0.100m01·L~(-1)NaCl 体系中的物理分配性能为苯氯仿>煤油;对于同一种稀释剂,苹取效果为 TOPO>TPhPO>TBP>HEH[EHP]>HDEHP;对于同一种萃取剂,稀释剂的影响为苯>煤油>氯仿(TOPO,TPhPO,TBP)和苯氯仿>煤油(HEH[EPH],HDEHP)。 相似文献
10.
11.
中性磷类萃取剂从卤水中萃取锂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回收卤水中的金属锂 ,在 Fe Cl3存在的条件下 ,通过实验研究中性磷类萃取剂萃取锂的效果 ,并研究萃取时间、温度、萃取剂浓度、金属盐 (Mg2 ,Na ,K )浓度、酸度对TBP-煤油体系从高镁锂比的模拟卤水中萃取锂的影响规律。在实验中向高镁锂比的模拟卤水中添加 Fe Cl3,比较了中性磷类萃取剂 TBP、 DBBP和 TOPO萃取锂的效果 ,结果表明 TBP对锂有非常显著的萃取效果 ,而 DBBP和 TOPO的萃取能力则很弱。 TBP-煤油体系萃取锂时较优的萃取条件为 :萃取时间约为 2 0 min,温度为 2 0~ 2 5℃ ,[Fe3 ]/[L i ]为 1.5~ 2 .0 ,TBP体积分数为 5 0 %~ 70 % ,Mg Cl2 浓度大于 3m ol/ L ,p H值约为 2 ,在萃取锂之前应先将钠盐和钾盐分离析出。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胺醇萃取剂TAB-194在盐酸介质中萃取钯时稀释剂、萃取剂浓度、萃取平衡时间的影响。用HNO3反萃取钯。用连续变化法、饱和法及元素分析法确定了萃取物的组成。萃取体系的界面性质研究表明,萃取反应主要在界面上进行。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确定了萃取机理为离子缔合。 相似文献
13.
在恒界面池中,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反胶束溶液中反萃牛血清白蛋白(BSA)的传质系数与搅拌转速无关,与反萃液的pH值和离子强度有一定关系,而温度的影响强烈(表观活化能达196kJ/mol)。表明该反萃过程属界面控制。提出了反萃BSA的界面过程机理,“满胶束”的聚结是速率控制步骤,而蛋白质与其周围带电的表面活性剂层的作用,对结速率的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铜萃取剂M5640从硫酸镍溶液中分离铜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采用M5640-煤油-H2SO4萃取体系分离硫酸镍中Cu^2 的工艺,确定了从含有高浓度硫酸镍的溶液中萃取Cu^2 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及负载有机相反萃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以M5640为萃取剂、硫酸溶液为反萃剂,经3级萃取、3级反萃后,可以从含有高浓度硫酸镍的溶液中分离出99.9%的Cu^2 ,Ni^2 的萃取少于0.5%. 相似文献
15.
16.
酰胺荚醚类萃取剂因其易合成、分解产物易除去而不影响萃取工艺流程等优点,在核燃料后处理方面显示出很好的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关于酰胺荚醚类萃取剂结构一性能关系的进展情况。得出结论:在萃取能力上,酰胺荚醚萃取剂研究明显大于相应的二酰胺;不对称酰胺荚醚的萃取能力明显比对称酰胺荚醚的萃取能力强;研究其萃取性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采用2—羟基—5—仲辛二苯甲酮肟(简称N_(510))的磺化煤油溶液从硝酸体系中萃取铅的机理,并用红外光谱确证,确定了萃合物的组成为PbA_2,同时对铅的萃取条件和负载有机相的反萃条件进行了筛选。含铅废水的萃取实验及萃余液的液相色谱实验结果:所含铅量及所含N_(510)量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8.
19.
磺酰胺类萃取剂对锌,镉的萃取性能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2-(十二烷基苯磺酰胺)噻唑和2-(十二烷基苯磺酰胺)苯并噻唑萃取锌,镉的行为,研究表明,这两种萃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有效地萃取锌(II)和镉(II)并采用斜率法探讨了它们以锌(II)和镉(II)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2-噻唑和2-苯并噻唑研究表明,这两种萃取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有效地萃取钴和镍,同时,采用斜率法探讨它们对钴和镍的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