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国杰 《甘肃科技》2005,21(8):14-15
旱作农业是完全依靠天然降水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而从事的农业生产。甘肃省是我国西部重要的旱作农业区,作好旱地农业的“文章”,对加强我省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必须花大力气开发旱区农业的生产潜力,提高其产量和产值。本文结合旱作农业的特点和长期从事旱作农业技术推广的经验,就旱作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杨旭忠 《科技信息》2007,(30):316-316,305
灵武市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总结了灵武市农业节水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建立节水型农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我国水资源形势的基础上,阐述了我国建立节水型农业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并探讨了我国节水型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若干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资源缺紧已成为大同城市建设及工业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文章论述了灌溉农业在大同市的地位及发展方向,指出大市的农业今后只能走节水农业的道路,并提出了建立节水型农业的5条措施。  相似文献   

5.
吴立华 《科技信息》2008,(29):328-328
灵武市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水资源短缺,发展节水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成为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本文总结了灵武市农业节水建设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旱作节水农业是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水资源极度匮乏的贫困县,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是会宁县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对会宁县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现状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旱作节水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全面剖析,并提出促进旱作节水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大同城市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论述了灌溉农业在大同市的地位及发展方向,指出大同市的农业今后只能走节水农业的道路,并提出了建立节水型农业的5条措施。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秋季深松整地的作用,说明该技术是旱作农业区促进农业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旱地农业生产在山西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提出要振兴旱作农业,就必须使传统旱作农业技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搞机械化旱作农业。并针对当前我省机械化旱作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胡燕清 《科技信息》2011,(9):363-363
本文通过对阳高县旱作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少耕穴灌为主要技术措施的旱作节水式耕作,配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节本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旱作物农业取得的主要进展:长期有组织大规模地进行梯田建设,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梯田建设标准不断提高,越来越方便于机械化大片农田生产;以合理施肥与多种耕作措施相结合的集成技术体系提高了土地生产力。进入21世纪以来,以沟垄地膜覆盖为主体的作物栽培与耕作体系获得大面积推广。在半干旱及其偏旱地区,相较于过去的作物系统,土地生产力几乎成倍增加。特别是玉米和马铃薯在地膜覆盖栽培下,产量增幅远大于其他作物,为粮草畜经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力地推进了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出了旱作农业生态化主要内容和目标:面对新时期黄土高原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创新旱作农业生态化技术体系和发展模式,推进优质特色旱作农业发展,探索生态重建由被动向主动的方式转变,实现区域生态优良化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2.
本在分析大量数据的基础上探讨鄂北区现行种植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水资源不足是制约该区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而种植业结构不合理又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指出该区农业发展的前提是调整种植业结构,走节水型农业之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该区农业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通过分析鄂北区降水的时空分布及作物适水性,探讨了鄂北区建立节水型农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甘肃地处欠发达区北方干旱区域,全省的经济发展、粮食安全与水息息相关,依靠科技创新,推进农业节水增效,支持旱作农业区发展成为甘肃省科技支撑节水型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利用系统论观点,从甘肃省现代农业发展的区域系统、科技项目支撑系统、惠农扶农措施系统建设等方面对科技支撑甘肃省节水型社会的发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最后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旱作农业技术所涉及的各种因素,提出了发展旱作业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的观点,并指出:旱作农业是物质能量的再创造,没有一定量的投入就不可能有大的产出。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研究旱作业农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经验出发,说明旱作农业的实施重点是蓄水保墒,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指出只有使传统的旱作经验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结合起来,重视机械的组装配套投入,才能使旱作农业的质量,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旱作农业主要是由深耕蓄水、覆盖保墒、培肥土壤、化学抗旱等技术组成。本文结合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围绕这四个方面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旱作农业在天祝农业中的地位及发展措施天祝县农技推广站纪韵琴天祝县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2400m—2600m的山旱区。山旱地319600亩,约占总耕地面积369600亩的86.5%。这一地区的农业人口134770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5%。该区年降...  相似文献   

18.
许向路 《天津科技》2003,30(1):16-18
介绍了天津市农业的发展概况,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并对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根据聊城地区西部贫水区水资源状况,提出了该区应以节水型衣业为主,辅之以补源措施,以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定西科技》2006,(3):F0002-F0002
8月24日,省科技厅星火办主任张建韬一行来定西检查由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与安定区畜牧局共同承担的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园区项目《旱作高效设施农业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自2005年实施以来,科技人员立足园区现状.紧紧围绕提高设施农业效益这个核心问题.因地制宜.发挥农业科技优势,突出项目示范带动作用,使园区旱作高效设施农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