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腺苷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用发酵法生产腺苷有很大的经济意义.根据革兰氏阳性枯草芽孢杆菌的腺苷代谢途径,认为黄嘌呤缺陷型的枯草杆菌可以作为腺苷的生产菌株,通过实验研究了枯草杆菌的黄嘌呤缺陷型菌株的选育方法并检验了腺苷的产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其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80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和39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病例资料,重点对癌胚抗原(CEA)、乳酸脱氢酶(LDH)、腺苷脱氨酶(ADA)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认识和更好地鉴别诊断提供依据.结果:①两组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PLDH)水平及胸腔积液乳酸脱氢酶/血清乳酸脱氢酶(PLDH/SLDH)比值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两组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PADA)含量、血清腺苷脱氨酶(SADA)含量和胸腔积液腺苷脱氨酶/血清腺苷脱氨酶(PADA/SADA)比值差异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模型的因素为患病年龄、发热、胸腔积液颜色、PADA/SADA比值.结论:①PADA、SADA含量可作为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结核组PADA约为40 U/L,低于目前普遍采用PADA >45U/L的诊断标准;而PADA/SADA比值为(3.44±1.38),PADA/SADA比值越大则越有利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的诊断;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病年龄、发热、胸腔积液颜色、PADA/SADA比值联合用于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的判别时有良好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鼠伤寒沙门氏菌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试验 ( Ames试验 ) ,研究酪蛋白及其水解物对化学诱变剂叠氮钠所引起的突变的抑制作用 ,并与麦胚蛋白、大豆蛋白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 ,酪蛋白酶解产物抗突变性随使用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并与水解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4.
黑木耳激光诱变及营养缺陷型突变体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 He- Ne激光和 YAG激光照射黑木耳担孢子诱发突变 ,共获得 14株营养缺陷型突变菌株 ,并用生长谱法和营养物逐个减少法对缺陷型类型进行了鉴定。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激光技术诱发黑木耳突变效果良好 ,其突变频率 (0 .0 5~ 0 .19)比传统的紫外线法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背三七萃取物对高尿酸小鼠的降尿酸作用.方法:采用静脉注射氧嗪酸钾(PO)的方法建立高尿酸小鼠动物模型,研究白背三七萃取物对高尿酸小鼠的尿酸,黄嘌呤氧化酶(XOD)以及黄嘌呤脱氢酶(XDH)的影响.结果:白背三七萃取物显著降低因PO注射所造成的高尿酸现象,尿酸抑制率可达47.7%,XOD活性的抑制率可达10.1%,XDH活性的抑制率可达26.8%.结论:研究证实白背三七具有降尿酸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XOD和XDH酶活性达到降尿酸效果.  相似文献   

6.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可引起猪胸膜肺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养猪业的发展.目前,APP基因组中已得到有效鉴定的基因不足10%.为建立有效的APP功能基因研究体系,本文以前期构建的血清1型APP SLW01株外膜脂蛋白基因缺失突变株Δlip40为亲本,通过电转化法将携带有完整lip40基因的穿梭质粒pJFF-lip40导入Δlip40中,通过氯霉素抗性筛选获得回复突变株CΔlip40.对CΔlip40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穿梭质粒可在APP中稳定遗传,并且APP生长能力未受穿梭质粒转入的影响.此外,SLW01和Δlip40对氯霉素高度敏感,但回复突变株CΔlip40较前两种菌株对氯霉素抗性明显增强,表明穿梭质粒pJFF224-XN抗性基因可在APP菌株中稳定表达.回复突变株CΔlip40的成功构建为分析脂蛋白Lip40致病机制提供了有效对照材料,本研究中建立的互补菌株构建系统以及APP抗性评价方法将有助于今后深入研究APP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功能.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Arthrobacter sp.X11菌株所产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测定方法的研究和比较,建立一种简便可行的黄嘌呤氧化酶活性快速检测方法,即平板扩散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得的显色圈直径与辣根过氧化物酶分光光度法测得的酶活力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通过测量显色圈的直径即可估算出样品的酶活力.  相似文献   

8.
对谷氨酰胺合成酶菌球形节杆菌(Arthrobacter globiformis)突变菌株Y3进行分析.其谷氨酰胺合成酶摇瓶发酵单位是原始菌株的2.81倍;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6.5.以突变菌株和原始菌株基因组为模板,通过同源克隆策略,成功地获得了球形节杆菌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gln片段.通过序列比对,突变菌株gln基因在第409 bp处产生T→C的碱基的突变,该处突变使酪氨酸(Tyr409)被组氨酸(His409)取代,该突变解决了谷氨酰胺合成酶腺苷酰基化问题,保证了其在高浓度铵盐条件下保持酶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罗堆多吉颗粒及其化学成分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制备罗堆多吉颗粒的甲醇提取物和陆额的甲醇、丙酮以及水提取物,用缓冲液稀释成不同的浓度,再以荔枝草为阳性对照药,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各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罗堆多吉颗粒甲醇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高于阳性药,并呈现较好的量效关系;陆额的丙酮、甲醇及水提取物均对黄嘌呤氧化酶有明显抑制作用,水提取物作用最强,且量效关系较好。结论:罗堆多吉颗粒及陆额提取物对黄嘌呤氧化酶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产油丝状真菌深黄被孢霉M6-22(Mortierella isabellina 6-22)为出发菌株,利用亚硝基胍诱变技术筛选到一株对潮霉素药物敏感的菌株Mortierella isabellina 6-22-4,同时构建了含有潮霉素抗性基因表达单元和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5'与3'端部分同源序列的重组质粒PD4MI6,用于对深黄被孢霉△6-脂肪酸脱氢酶基鼠的敲除.通过PEG/CaCl2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法,将质粒PD4MI6转化入深黄被孢霉M6-22-4菌株.转化子经潮毒素抗性选择平板筛选、分子检测获得了一个△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缺失的突变株Mut6.气相色谱分析结果显示,该突变株γ-亚麻酸特征峰消失,相应地亚油酸产量显著增加.培养结果表明该突变株的菌落形态、颜色及生长状况与出发菌株M6-22或M6-22-4相比均有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1.
从羽毛废弃物中筛选出一株高效降解羽毛、产角蛋白酶和蛋白酶的革兰氏阳性芽孢杆菌,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litis),命名为B.sublitisYYW-1。利用紫外线对菌株YYW-1进行诱变,筛选蛋白酶缺陷株,获得蛋白酶活性丧失的诱变株YYW-1-5,其蛋白酶活性残余22.7%,而角蛋白酶活性残余94.7%,没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超剂量诱变育种就是加大诱变剂处理剂量,提高菌株突变幅度,从而获得较好的诱变效果.以葡甘聚糖酶产生菌Bacillus subtilis MY-1为初始菌株,先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进行单因子诱变,再用超剂量复合诱变,经过透明圈法和摇瓶筛选,得到了一株高产葡甘聚糖酶的突变菌株,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UDMY-25,连续传代培养5次,发酵酶活稳定在5 387.2U/mL以上,较原初始菌株提高了44.8%,该菌株产酶能力处于同领域较高水平,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和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26分离自白桦林地土壤,对多种变色菌具有抑制效果。经紫外诱变,筛选得到1株抑菌活性更强的突变菌株B26-10。与菌株B26相比,突变菌株B26-10显著提高了对引起木材变色的绿色木霉7258、甘薯长喙壳8430和交链孢5173的抑菌效果,提高幅度分别为60 %、46 %和25 %。菌株B26-10经传代10次后,抑菌效果稳定。对突变菌株B26-10的上清液、发酵液及高温处理后的发酵液进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略大于上清液抑菌活性,发酵液经高温处理后无抑菌活性。菌株B26-10的抑菌作用可能与其具有抑菌活性的代谢产物有关,代谢产物可能为蛋白类物质。在白桦木片被变色菌侵染之前,利用菌株B26-10对木片进行生防处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白桦变色。  相似文献   

14.
用He-Ne激光处理碱性蛋白酶产生菌──地衣芽孢杆菌F-3523-3.实验结果表明,照射10分钟,其正变率最高达16.8%,经处理后获得变株F-8014发酵的酶活性比出发菌株提高37%,生物学特性发生多方面变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藏绵羊源产纤维素酶的芽孢杆菌分离株(SWUN 6407)作为微生物添加剂候选菌株的潜力,用PCR扩增16S r DNA序列对其进行鉴定,刚果红染色法测定其产纤维素酶能力,以比浊法测定其对酸和牛胆盐的耐受力,用纸片法测定其对庆大霉素、链霉素、青霉素G、万古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克林霉素、林可霉素、环丙沙星、红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磷霉素、替考拉宁、头孢噻肟、利福平、氨苄西林、呋喃妥因、阿莫西林等18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SWUN 6407为枯草芽孢杆菌,水解圈与菌落直径的比值为5.8,在p H 2.0环境中存活率为30.5%,在0.7%牛胆盐环境中存活率为64.1%,对18种抗菌药物均敏感.综上可见,SWUN 6407是纤维素酶高产酶菌株,其耐酸、耐胆盐的能力符合微生物添加剂的要求,且不具有耐药性,是一株良好的高产纤维素酶微生物添加剂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16.
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了从新疆块根芍药(Paeonia anomala)中分离获得的内生菌XJU-PA-4对植物及动物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并对其进行鉴定及特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1)XJU-PA-4对玉米小班病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5mm及18mm。(2)XJU-PA-4的16S rDNA序列与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WL-6的同源性为99%,G+Cmol%含量为53.5%。结合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最终将XJU-PA-4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GenBank数据库的注册号为EU714296。  相似文献   

17.
从中性蛋白酶产生菌枯草芽孢杆菌ys94菌株出发,用混合噬菌体选育出KRP406抗噬菌体变异株.在摇瓶条件下,结果表明,KRP406抗株抗多种噬菌体和不同的混合噬菌体,噬菌体从异常发酵液等获得与制备.在同时间的工业生产中,KRP406抗株的平均酶活力655lu/ml,此酶活超过原生产菌株ys94产生的酶活587u/ml.  相似文献   

18.
从厦门集美的土壤样品中分离了一株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具有明显抑菌活性的放线菌菌株(XM0301).经形态、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为一株东方拟无枝酸菌(A mycolatopsis orientalis),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其发酵产生万古霉素.随后采用原生质体诱变和基因组改组提高其万古霉素的产量,经初筛、复筛获得万古霉素产量达到4 210μg/mL的高产突变株G2-73.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重叠延申法将枯草芽孢杆菌的启动子PSJ2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的ORF连接起来,构建绿色荧光蛋白表达盒,再通过Rco R I和Pxt I双酶切将表达盒连接到pUS186载体上,转化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得到可发出绿色荧光工程菌,工程菌对黄瓜枯萎病菌的拮抗作用与野生菌株相当。  相似文献   

20.
枯草杆菌纤溶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提高豆豉纤溶酶(DFE)的表达产量,采用PCR方法从高纤溶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DC12的基因组中扩增获得DFE基因,将含有启动子至3非翻译区的全长1400 bp基因插入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穿梭载体pBE3,构建了DFE基因的表达质粒,化学转化枯草杆菌WB800获得了DFE的重组表达菌.试验结果表明:DFE基因在自身启动子驱动下,在蛋白酶缺陷型的枯草杆菌中获得了高活性的分泌表达;重组表达菌株培养30 h后,培养物上清液中的纤溶酶活性最高可达690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