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物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孤立系统的自发过程总是从有序到无序,只有是开放系统,从外界引入负熵流,才能使系统从无序到有序,这就是自组织理论。这与当代高等教育的全面开放性原则是一脉相承的。着重从自组织理论出发谈高等教育只有在办学体制、课程体系和资源等方面全面开放,才可以引入负熵流,获得生机。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中叶起,物理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及理论研究发现,大量的系统从无序过渡到有序都伴随着幂率分布的相变过程,这一发现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系统演变的某种统一规律.但是,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过程都伴随着符合幂率的相变过程吗?以一个随机交易货币系统为基础,构造了一个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系统,在该系统中指数分布取代了幂率分布解释...  相似文献   

3.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是普利高津支撑耗散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学术界在理解普利高津这句名言时,往往将“非平衡”与“差异”等同起来,这是不符合普利高津的本意的。非平衡的真正涵义在于开放和流动。“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并不等同于“差异是有序的源泉”。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同样也是无序的潜在原因。  相似文献   

4.
广义的自然信息根据其所支持的物质能量是否足以引起宏观有序效应,可分为显在信息与潜在信息。潜在信息、显在信息的普遍的相互转化,使得自然界这一客观世界成为由潜在世界,显在世界所组成的两重世界。这一两重世界观念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潜在世界的某种转化,实现显在世界的一定转化;其理论意义则在于阐明:宇宙复杂性之源,即是潜在信息将无序的物质能量组织为有序的显在世界。  相似文献   

5.
系统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什么是系统?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一些事物组成的总体。也可以概括地说,系统是由关联部分组成的总体。显然,构成一般系统的要素就只有两种,“部分”(parts)和“关联”(interactions)。我们知道,如果把广漠无垠的宇宙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那么宇宙中的万事万物就是“部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是“关  相似文献   

6.
用系统思想解读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人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各执己见、相持不下。长期以来,人们从人的主体性角度解读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螺旋式发展过程。系统思想则从生命有机体以及多学科角度,以整体性和动态性的思想探讨世界的“平衡-非平衡-平衡”、“有序-无序-有序”变化的本质和规律,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  相似文献   

7.
古希腊哲学家对世界本原的追寻,就是对系统整体性的探索,在描述宇宙系统时通过对要素、结构、功能、自组织涌现、差异、协同等形式的解释,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世界—宇宙”图景,“■”(希腊语,意为“自然”)一词本身就包含着希腊人对自然界系统性的理解。早期哲学家在对整体的经验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系统存在论;在对世界本原的追寻中,他们发现存在与流变密不可分,系统自组织性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系统过程论;从自然经验出发,不再是单一的对其自然现象自身实体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将其作为宇宙系统的部分来认识,个人的认知被深深的镌刻在世界系统中,由此形成系统认识论。  相似文献   

8.
国立日本电报电话公司5月31日成功地试验了新的通信卫星,公司声称这开创了日本空间通信的新纪元。该公司经理和邮政大臣通过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2月4日发射入新几内亚上空同步轨道的“樱花-2”卫星互相致意。该卫星可控制4,000条电话线,其中3,000条留给社会公用,1,000条供公安和  相似文献   

9.
“序”是指系统内部诸城市成分之间或系统诸运动状态之间的规则性。一般进化作为系统从无序向有序或从较低有序向较高级有序的转化过程,是原有对称性的某种破缺,而其实现是对原有自由的某种约束。一般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系统的某种差异性的出现或扩大,但并非任何差异性,而只有与规则性相联系、作为对称破缺的结果,本质上通过对自由度的约束而表现出来的那些差异,才有可能是一般进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这是总标题下的第十篇.主要内容如副标题所述.主标题下全文的总目的是试图从现代物理、分子生物学与脑神解剖学等学科领域的最新实验事实,以及相应的前沿理论领域围绕着演化概念研究的展开所获得已有理念与成就为基础,按照“由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物理世界之最初情景出现以来,世界物质总是在其不同时空点具体结构状态下的几种基本相互作用属性形成的制约机制造成的物质———能量结构与分布仍非完全平衡态势的推动下,不断地一层一层完成其全方位整体性进一步精细平衡结构,实现其该层次从无序到有序的起伏演化———这一总体自然法则”的认识主线,提出一种建立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的定性定量框架思路与若干细节方法.文中对相互作用、进化、演化、适应性与复杂性等概念进行了分析,并对突变、分歧、吸引子、混沌、协同、分形等基于此种理论作了一种较为直观的诠释.同时,也将论及信息的本质与其人本意义下的价值概念,特别是她与非线性的密切关系等问题.当然,这一切均还是初步的,尽管其中一部分我们也已经获得了一些较为严谨的结果.文章首先利用平均场理论讨论了自组织临界性模型,并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进而又在复杂网络的不同拓扑结构的背景下研究了该模型的雪崩动力学.且在文末阐述了所有这些与统计物理学在实质上的本源关系.  相似文献   

11.
系统学二象论初探:一个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概念上把任一客观对象分做虚(X*)实(X)两个层次来研究,形成“二象系统”,着重就任一对象与其属性空间的所谓典型“二象系统”来讨论;通过概念的深入分析和数学描述,发现这是一个极具前景的领地;揭示出数学式中参数空间的客观实在;发现这是个以物理学中“二相”论,数学中“对偶”论,哲学中“辨证”论和东方哲学中“阴阳”论为其特例的,因此是有望统一上述多个独立、平行发展的既有分支的一门基础学科领域.本文可说只是提出了这一问题,尚待建立其理论体系,工作还很多.文末提出的若干研究方向和课题可供有兴趣的读者选题参考.  相似文献   

12.
耗散结构理论从热力学系统内部大量粒子混乱运动的状态变化中寻找系统的有序之源,把由系统内部大量粒子的有规则运动而形成的结构图形解释为自组织。作者认为,这一理论从研究对象到方法都有问题,其结论与现实的演化的物质世界不符。为此,主张从粒子相互转化的角度来探讨自组织问题,从粒子之间相互转化的连续性过程来探索有序之源。对无序和有序概念的内涵作了新规定,认为生物的、社会的自组织是一种由无数的、多层次的WN反馈环组成的网络结构,是由WN反馈机制形成的持续不断的粒子之间相互转化的循环过程,即是持续不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的循环过程,而不应该是指贝纳德花纹或激光一类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40年代以来,复杂性系统科学的研究,揭示出从无机的物质世界到有机的生命世界,再到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活,都是从无序走向有序,而对称性破缺是系统走向有序的重要机制。突现与分层是对称性破缺的表现形式;物质系统在分层的过程中“涌现”出一些新质,并使物质系统的丰度和结合度呈递减状态。本文通过对非线性、突现、分层等现象的考察,指出每一次对称破缺都可能有新质的突现,从而使自然系统的层次结构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4.
现代宇宙学有两种竞争的宇宙起源理论:“奇点论”与“超弦论”。从四个方面提出“超弦论”面临的挑战:十一时空维度的不完整性、难以摆脱的时空背景依赖、“零膜”理论对小于普朗克尺度的承认,以及无法实验验证的纯粹数学理论。面对“超弦论”对“奇点论”的三个方面的发难,从信息本体论视域将大爆炸之初的“奇点”视为“原点信息”可以有效避免“超弦论”面临的四个挑战,新的哲学思维框架可有力解释后续宇宙演化的参数问题,并能有效回应“超弦论”的发难。由此,在宇宙起源问题上“奇点论”更具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物质信息与大脑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普通物理学的领域提出了一般信息的概念 ,并对有关信息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基层宇宙信息与基层生物信息的联系和区别。在此基础上对人体神经信息与大脑意识作出了可能的解释 :意识是引导大脑皮质特殊活动的复杂信息。最后 ,讨论了关于物质信息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复杂系统演化过程的有序性和无序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系统论、耗散理论和混沌理论分析了有序性和无序性的内涵,从静态的角度分析了二的关系,从动态的角度探讨了二的相互转化,指出有序和无序永远是客观世界演化的必经过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总题目下的第一篇 .全文总的目的是试图从现代物理、分子生物学与脑神经解剖等学科领域的最新实验事实 ,以及相应的前沿理论领域围绕着演化概念研究的展开所获得的已有理念与成就为基础 ,按照“由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物理世界之最初情景出现以来 ,世界物质总是在其不同时空点具体结构状态下的几种基本相互作用属性形成的制约机制造成的物质—能量结构与分布仍非完全平衡态势的推动下 ,不断地一层一层完成其全方位整体性进一步精细平衡结构 ,实现其该层次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起伏演化——这一总体自然法则”的认识主线 ,提出一种建立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的定性定量框架思路与若干细节方法 .文中对相互作用、进化、演化、适应性与复杂性等概念均进行了分析 ,并对突变、分歧、吸引子、混沌、协同、分形等基于此种理念作了一种较为直观的诠释 .同时 ,也将论及到所谓信息的本质与其人本意义下的价值概念 ,特别是她与非线性的密切关系等问题 .当然 ,这一切均还是初步的 ,尽管 ,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已经获得了一些较为严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是总题目下的第三篇 .全文总的目的是试图从现代物理、分子生物学与脑神经解剖等学科领域的最新实验事实 ,以及相应的前沿理论领域围绕着演化概念研究的展开所获得的已有理念与成就为基础 ,按照“由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物理世界之最初情景出现以来 ,世界物质总是在其不同时空点具体结构状态下的几种基本相互作用属性形成的制约机制造成的物质 -能量结构与分布仍非完全平衡态势的推动下 ,不断地一层一层完成其全方位整体性进一步精细平衡结构 ,实现其该层次的从无序到有序的起伏演化——这一总体自然法则”的认识主线 ,提出一种建立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的定性定量框架思路与若干细节方法 .文中对相互作用、进化、演化、适应性与复杂性等概念均进行了分析 ,并对突变、分歧、吸引子、混沌、协同、分形等基于此种理念作了一种较为直观的诠释 .同时 ,也将论及到所谓信息的本质与其人本意义下的价值概念 ,特别是她与非线性的密切关系等问题 .当然 ,这一切均还是初步的 ,尽管 ,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已经获得了一些较为严谨的结果 .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总题目下的第七篇。全文的总目的是试图从现代物理、分子物学与脑神经解剖等学科领域的最新实验事实,以及相应的前沿理论领域围绕着演化概念研究的展开所获得的已有理念与成就为基础,按照“由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物理世界之最初情景出现以来,世界物质总是在其不同时空点具体结构状态下的几种基本相互作用属性形成的制约机械造成的物质——能量结构与分布仍非完全平衡态势的推动下,不断地一层一层完成其全方位整体性进一步精细平衡结构,实现其该层次从无序到有序的起伏演化——这一总体自然法则”的认识主线,提出一种建立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的定性定量框架思路与若干细节方法。文中对相互作用、进化、演化、适应性与复杂性等概念进行了分析,对突变、分歧、吸引子、混沌、协同、分形等基于此种理论作了一种较为直观的诠释。同时,也将论及所谓信息的本质与其人本意义下的价值概念,特别是她与非线性的密切关系等。当然,这一切均还是初步的,尽管其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已经获得了一些较为严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该文是总标题下的第八篇。全文的总目的是试图从现代物理、分子生物学与脑神解剖学等学科领域的最新实验事实,以及相应的前沿理论领域围绕着演化概念研究的展开所获得已有与成就为基础,按照“由大爆炸理论所描述的物理世界之最初情景出现以来,世界物质总是在其不同时空点具体结构状态下的几种基本相互作用属性形成的机械造成的物质-能量结构与分布仍非完全平衡态热的推动下,不断的一层一层完成其全方位整体性进一步精细平衡结构,实现其该层次从无序到有序的起伏演化-这一总体自然法则”的认识主线,提出一种建立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的定性定量框架思路与若干细节方法。文中对相互作用、进化、演化、适应性与复杂性等概念进行了分析,对突变、分歧、吸引子、混沌、协同、分形等基于此种理论做了一处较为直观的诠释。同时,也将论及信息的本质与其人本意义下的价值概念,特别是她与非线性的密切关系等。当然,这一切均还是初步的,尽管其中一部分我们也已经获得了一些较为严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