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出以蓝圆等低值鱼为原料加工制作其鱼糜制品鱼柳丝的加工方法,原料鱼肉经两次碱盐水分段漂洗,再经低温斩拌、调味、定型和烘烤等工序,制成美味可口的鱼柳丝.  相似文献   

2.
以鳀鱼为对象,以鳀鱼内源酶自溶结合复合外源蛋白酶多酶法深度酶解作为关键控制点,研究了鳀鱼蛋白粉的制备新工艺。结果表明,鳀鱼在55℃,pH 8.0条件下内源蛋白酶自溶6 h,调解pH 7.0,再加入外源蛋白酶(0.1%复合蛋白酶+0.1%风味蛋白酶),55℃酶解24 h,酶解效果最佳。采用该工艺制备的鳀鱼蛋白粉,蛋白质含量高达82.8%,脂肪含量为0.8%。蛋白粉呈乳白色粉末,香味浓郁,无苦味,可速溶于水,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配料,可用作海鲜调味料基料和保健品配料的基料。  相似文献   

3.
吃鱼的禁忌     
因为鱼类食品中有嘌呤类物质,而痛风则是由于人体内的嘌呤代谢发生紊乱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可使人的关节、结缔组织和肾脏等处发生一系列症状,痛风患者如果吃鱼会使病人症状加重。 肝硬化出血性疾病患者忌吃鱼 血小板减少、血友病、维生素K缺乏等出血性  相似文献   

4.
记述了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单殖吸虫中国1外来属种,即寄生在剑尾鱼Xiphophorus鳃上的似尾锁虫属Urocleidoides MizellePrice,1964,棒鞘似尾锁虫Urocleidoides vaginoclaustrum Jogunoori,KritskyVenkatanarasaiah,2004,所获标本的形态与原始描述基本相似,量度略有差异,主要表现在:虫体大小、交接管、支持器及阴道的量度约为原始描述的1.15~1.20,其它量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利用酶技术生产鱼酱油加工工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酶工程技术,用鳀鱼生产鱼酱油不仅缩短了发酵周期,同时改变了鱼酱油风味其产品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及增强人体免疫能力的硒、锌、碘等元素.  相似文献   

6.
渔人 《厦门科技》2002,(1):57-57
在大洋深处静谧的海底,生活着一种其貌不扬的鱼类:身躯像个大布袋,却长得一副"獐头鼠眼"的丑模样,扁平的大嘴巴上,还竖着一根树支似的怪里怪气的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7.
给出以蓝圆Shen等值低鱼为原料加工制作其鱼糜制品鱼柳丝的加工方法,原料鱼肉经两次碱盐水分段漂洗,再经低温斩拌、调味、定型和烘烤等工序,制成美味可口的鱼柳丝。  相似文献   

8.
Ti鱼蛋白酶水解物的营养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Ti鱼蛋白酶水解物EAPH进行评价。EAPH蛋白质含量88.26%,氨基酸比例合理,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43.6%,并含丰富的水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EAPH对动物的生长效果、饲料效率(FE)、蛋白质效率(PER)、净蛋白质效率(NPR)均与对照乳粉蛋白相近;表征其消化吸收利用率的真消化率(TD)、生物价(BV)、蛋白质净利用率(NPU)均略高于对照乳粉蛋白;小麦粉蛋白经EAPH强化后,其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10.
范镇基 《广东科技》1994,(8):11-12,21
氨基酸诱鱼的研究可追溯到60年代末,桥木、鸿巢从事鱼饵成份分离鉴定工作,确定了主要成份是氨基酸,他们是氨基酸诱鱼剂开发的先躯。近十余年以来,水产捕捞业捕获量锐减,世界各国都在计划发展鱼类养殖业,为提高鱼捕获量,诱鱼剂的研制和生产势在必然。另一方面,由于钓鱼者日增,为了要钓到鱼,提高钓鱼的成绩,在日本诱饵“科玛屑”被大量使用,造成了各地的海水、湖泊及河水的污染日重。“科玛屑”是以往常用的诱鱼剂,用磷虾、沙丁鱼的幼鱼、肉蟹、贝类、蚕蛹等经绞碎器绞碎,或其它贱价的鱼加工而成,亦有少数鱼种鱼饵是用大米、糠麸、面粉、甘薯等植物材料制作而成。这些诱饵撒到了水中,被鱼吃掉的仅少部分,大多数随水流失或沉下水底,腐烂后便会造成水体环  相似文献   

11.
海底牧鱼     
赵叶 《科技潮》2001,(12):58-58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据估计在这波涛起伏的海面下生活着约16万种生物,在这庞大的生物资源中,鱼类要算最重要的了。海洋中的鱼类,不仅种类多,数量也很大。从种类上来说有几万种,其中作为重要捕捞对象的有带鱼、鲭鱼、鳀鱼、红鱼、鲳鱼、鳗鱼,黄鱼、沙丁鱼等。近些年来,鱼的数量在显著地减少,单以黄鱼说,其捕获量仅及20年前的十分之一。鱼类数量的显著减少是由于狂捞滥捕、只捕不养和海水污染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海洋牧鱼,也即让美味的鱼类就像陆地上的家畜一样在一定场合,人为采取一定措施,并给予有利的生活条件,从而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就成为人们所迫切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2.
乌江上游四川裂腹鱼幼鱼发育的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室内16-28℃条件下,孵出后约12小时,胸鲁原基出现,鳃弧也出现;卿出后第2天,眼黄色素出现,卿出后第4天,眼出现黑色素;孵出后第9天,鳔出现,鱼苗营沸合营养2;孵出第11天,背鳍褶显著隆起;第18天,卵黄物质被吸收贻尽:进入稚鱼阶段;孵出后第30天,腹鲁芽出现;孵出后第34天,背鳍形成;孵出后第49天,腹鳍形成;孵出后第62天,鳍化结束并出现凳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西安地区鱼类寄生孢子虫sporozoa 23种,其中包括球虫Coccidia 7种,粘孢子虫Myxosporidia 15种,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1种,它们分别获自5种淡水鱼类,均为陕西省新纪录.其中有4种孢子虫的寄生部位与以往的报道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15.
以青岛文昌鱼和厦门文昌鱼为例,对近20年来我国学者在文昌鱼的生殖生理、胚胎发育和幼虫培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概述,认为文昌鱼在中国全人工繁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仿生机器鱼编队中的对齐行为,利用一致性的方法,提出一种新颖的机器鱼编队控制方法。设定机器鱼群体的一致性协议,模拟一定的群体智能、群体行为,通过机器鱼之间的局部信息交流,群体方向最终达到一致。在机器鱼平台上分别对信息拓扑为无向图和有向图的情况进行了一致性实验验证。实验的初始条件是机器鱼个体的朝向和各自运动方向随机,实验的最后结果两种情况下机器鱼群体方向均达到了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实现了编队的对齐行为。  相似文献   

17.
一株(鱼免)鱼溃疡致病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从宁波市象山港(鱼免)鱼养殖区患病(鱼免)鱼肾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Mm041,人工回感试验确定该菌株为致病菌株,测定其对(鱼免)鱼的半致死量为3.0×106 CFU.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并结合细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Mm041为美人鱼发光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用木瓜蛋白酶酶解鲐鱼加工废弃物制取水溶性鱼蛋白质水解物的技术,并确定其最佳水解条件为:温度60℃,pH值65,底物浓度为固液比5:8。在加酶量为鱼糜中蛋白质含量的125%,反应时间为6h时,氮利用率可达71%,蛋白质水解物中粗蛋白含量为8248%,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的398%,富含镁,是理想的食物蛋白添加剂。  相似文献   

19.
眼镜鱼Mene maculata(Bloch et scheider)骨骼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泪骨特大,其余的眶下骨为极薄的小骨片.犁骨无齿.翼耳骨发达,较长.有上颞窝.上枕嵴特别发达.前上颌骨无齿,上颌骨较大,厚实.腭骨有齿.角舌骨有长裂孔.1~2鳃弓的咽鳃骨无齿,3~4鳃弓的咽鳃骨瓜仁状,具小齿.下咽骨"S"形,腹侧面具小齿.后匙骨剑形,颇长,腰带骨特异,颇大,左右合一.  相似文献   

20.
吻鱼句和圆筒吻鱼句同工酶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盘状电泳对吻鱼句和圆筒吻鱼句6种组织(心脏、肝脏、肾脏、晶状体、脑和肌肉)中的8种同工酶(LDH,EST,MDH,ADH,GDH,G6PDH,IDH,AKP)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同工酶谱显示出组织特导性和种属特异性.以它作为遗传标志,能够将亲缘关系很近的这两种鱼区别开来,从而为形态分类学提供生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