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诏时期佛教密宗传入云南大理地区,与当地的土著宗教从斗争到适应,并吸收融合了儒学、道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等多种文化养分,形成了密宗新教派——阿吒力教。阿吒力教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密宗教派,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对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20世纪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成果颇多。对阿吒力教研究动态进行综述,以便大家更全面地认识阿吒力教研究现状,并开创性地搞好今后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佛教密宗在洱海地区的传入,重新建构了洱海地区各部族的民族认同观念,为白族先民共同体的形成发挥了文化凝聚的功能,是洱海地区各部族从前国家社会跃进到国家的重要文化力量,成为南诏时期国家与民族之间实现积极互动的工具。佛教密宗在大理地区形成了与政治权威结合、与本土文化融合、与世俗社会结构对应的僧侣和僧团组织;释儒阶层的产生是佛教、儒教与白族本土文化相互嫁接、吸收、融合的产物,从释儒到儒商,再到乡绅,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演化为不同的社会角色,在白族社会彰显自身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白族传统社会中有着丰富的和谐思想.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和谐思想.对白族传统社会中和谐思想进行梳理、审视,充分吸收和借鉴其宝贵资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4.
佛教对中国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语作为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较好的反映出文化特征,故而本文以成语为切入点,试图寻找与佛教有关成语对中国社会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汉地佛教与藏传佛教的交流与沟通,基本上贯穿于自唐代以来汉藏两地佛教的始终。唐初,即藏传佛教前弘期,汉地佛教传播到了吐蕃,曾一度成为吐蕃佛教的主流。因此,藏传佛教前弘期,主要是汉地佛教影响了藏传佛教。宋元以来,即藏传佛教后弘期,特别是在元代,随着藏传佛教各宗派的形成、西藏地方统治者和中央王朝的密切接触,藏传佛教便大量流传到了内地,程度不同地渗透到了汉地佛教的诸多层面,并受到了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视,亦得到了汉地许多人士的青睐。据此,藏传佛教后弘期,主要是藏传佛教影响了汉地佛教.  相似文献   

6.
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的躯体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因素对躯体疾病的影响.方法:就心理因素对精神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消化性溃疡、月经不调、感冒等疾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心理社会因素对躯体疾病的影响主要为精神紧张导致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变化引起.结论: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是预防躯体疾病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世界三大宗教理论体系森严罗密,都有为现代伦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佛教的伦理思想是佛教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不可忽视的伦理思想资源,在世界伦理思想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代,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丰富,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却日益陷入到严重的危机中:虚无、自私、缺乏责任、信仰缺失、价值体系崩溃等等。佛教伦理思想中的基本义理、戒律、超越、平等、慈悲等伦理观念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社会人更具有缓解危机、警示自醒的作用,对当代人确立安身立命的伦理原则和增强责任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玲 《科技咨询导报》2014,(33):248-248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分层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现象,在社会分层的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群体发生了新的变化,给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影响。一方面,社会分层使大学生在主流意识形态、学习观念、生活状况及心理上发生变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另一方面,社会分层的流动机制带来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自主意识的增强,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9.
心理社会因素对个体心身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影响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因素主要有个体的应激状态、情绪、人格特征、心理防御机制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同时,心身疾病与心理健康损害相互影响。因此,提高个体心理承受能力,改善社会生活环境,有助于人们的心理健康,减少心身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网络社会是伴随着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而快速发展起来的.这一新生事物对处于思想活跃期,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青年无疑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其与网络融合程度远远超过所有前人.本文以网络社会的兴起为背景,阐述了网络社会对当代青年思想价值观确立的积极作用及负面影响,并对如何消除其负面影响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用自制的XD1改性环氧胶粘剂与XD2石质保护剂对康代密宗的两尊不动明王石佛像进行了胶粘修复与保护,使其参加了中国的日本东京、神户、名古屋、福冈等城市举办的“武则天和她的时代文物展”,时间约1年左右,回国后一直在西安碑林博物馆石刻艺术室展出。3年多来,该石像经过各种条件的考验,至今保护完好,达到了预期的胶粘修复与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2.
白族民间歌谣内容丰富,形式奇特,民族风格比较鲜明,是白族人民心中的歌,是白族人民智慧的结晶.白族的民间歌谣,体现了白族文学关注人生的现实精神;执著的追求精神;包容与创新精神以及不懈地追求善美的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背景下,白族文化遗产正在消失,其保护和传承受到各级政府和学者的关注.然而,白族遗产保护和传承缺乏民族内部动力,又不能由国家大包大揽.白族地区开展民族旅游是目前国内白族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一种可行模式,区域民族旅游开发应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增强民族价值认同,保护民族特质文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唐代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西域文化流入中原的繁盛时期。西域文化对唐代许多著名诗人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本文试图从西域乐舞、西域音乐两方面 ,来论述西域文化对白居易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盛唐以前敦煌石窟中出现较多杂密七佛形象.北凉石塔与敦煌遗书中的有关材料证明杂密七佛信仰在敦煌地区的流行.此佛教信仰的流行说明它具有较强的护世护法功能.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具有强烈的生命意识。在其诗作中,他常常感时叹逝并且对自身的变化及生命流程表现出极度的关注。与佛学的接触使他的生命意识得到深化的同时也确立了其生命的主体意识。在渐入佛教的过程中,前期白居易诗中所表现出的易感的生命意识最终被佛教的看空物我所取代。其生命意识的变化与主体性的自觉反映出他与佛教尤其是禅宗之间复杂而又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唐人在诗中频繁使用数字,成为其时诗文创作的重要表现形式.白居易诗中所出现的数字却常用以记叙现实状况.分析白居易以数字入诗的特点,可以认识白居易的“中人”意识,以及白居易以数字入诗背后所隐含的佛禅思想.  相似文献   

18.
山水画萌于魏晋南北朝,创于隋、唐,五代、北宋成熟,其自成体系,为中国画之重要画科。古代士大夫虽握公器奉儒家为思想之正统,仍欲标榜自我清高,由此便融道、释之思想,并借绘山水超然脱世,故历代画山水者皆效仿其遵循儒、释、道融合之准则。然时代变,山水画亦改变,此文从山水画演变受道释之影响,并分析其历史必然性及其积极因素,且了解画史未明了之困惑。发扬积极抑制消极,对当代山水画提高乃有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白族的说唱文学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史诗类说唱、本子曲说唱、大本曲说唱,三者之间存在继承和演进的关系。白族说唱文学的源头应该追溯到白族古老的民间叙事传统,同时,在白族说唱文学逐渐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又受到了俗讲、变文等中国传统讲唱文学形式及其子孙说话、宝卷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早期教育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童谣是儿童最早接触到的文学样式之一.大理白族地区童谣分布面广,内容丰富,表现形式生动,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思想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但白族传统童谣在流行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种种危机,亟待保护性抢救.因此,对如何保护抢救和开发应用白族传统童谣进行探索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