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现的艰难     
《少儿科技》2009,(5):9-9
著名美籍华裔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谈自己发现J粒子。他说:“我做了十年矢量介子实验。在J粒子实验中,从上百亿个各种各样的粒子中找到了一个J粒子。这就像在北京地区下一场倾盆大雨,从无数雨点中辨认出一个带颜色的雨点那样困难。做实验是不能允许有丝毫的松懈和马虎的。”  相似文献   

2.
新粒子     
一九七四年十一月,有两个高能物理实验组宣布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3.1Gev,寿命约为10~(-20)秒的粒子。我们知道,以前已发现的质量为2—3Gev 的粒子,寿命一般为10~(-23)—10~(-24)秒。可是,这个粒子,质量虽然大到3.1Gev,寿命却仍相当长。因此,这个发现成了高能物理中的一件重要的事。其实,事情可以追溯到一九七○年。当时,在BNL 的一个实验组,在研究[P+Be→(μ~+μ~-)+任何粒子]时,发现(μ~+μ~-)对的不变质量分布在3—4Gev 区域有一个“肩”。但由于实验分辨率差,没有能够看出它是一个共振。以后,到一九七四年春天,丁肇中组开始在BNL 探测反应[P+Be→(e~+e~-)+任何粒子],由于此反应截面小,所以实验相当难。他们化了很多力量使仪器的能量分辨率比七○年的实验好得多,结果到七四年八月,已经清楚地看到,(e~+e~-)对的不变质量分布在3.1Gev 处有一个峰,宽度与仪器的分辨率一致,而且没有连续分布的背景。以后几个月,他们又进一步做各种试验,到十月底,已完全肯定了八月的结果,他们在十一月宣布了这个结果,并把这个粒子称之为J。  相似文献   

3.
一、引言一九七四年十一月实验先后观察到两个新粒子,它们都具有质量大而宽度狭的特点,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第一个粒子在高能e~ e~-对头碰实验和高能p-Be 散射过程中都观察到。初步分析其质量约为3.105GeV,宽度为(?)_T≤1.9MeV,进一步分析,其宽度为(?)_(ee)(3.1)~4—6keV,而(?)_T(3.1)~70—90keV,其中(?)_(ee)(3.1)和(?)_T(3.1)分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1980年7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所作报告的记录稿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仅供参考。丁肇中教授的报告介绍了他和他的同事们在最近二十年来所作的工作:“重光子”的研究,特别是得到1975年诺贝尔奖金的J粒子的发现;电子大小和量子电动力学适用范围的新实验;胶子存在的间接证明等。该报告反映了作为世界上第一流实验高能物理学家的丁肇中教授的实验思想,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2003年7月30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宣布:北京谱仪合作组通过分析5800万J/ψ粒子衰变的事例数据,在粲粒子辐射衰变到正反质子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新粒子.即J/ψ粒子先衰变成光子和这个共振态,此共振态再衰变到质子反质子对.它的质量约为1.859 GeV,略小于质子与反质子的质量之和;自旋为0;它的质量的宽度小于30 MeV.这项研究成果的论文已在《物理学评论快报》(2003年7月)上发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埃利斯(J.Ellis)在一篇论国际最新进展的文章中评价说:“这一发现和世界上其他新的实验结果是令人惊异的,对发展强相互作用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180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发现了一种笑气,用在舞会上,人们吸了一些,就哈哈大笑不止。 1844年,美国牙科医生威尔士在舞会上碰到一件奇怪的事:脚上划了个大口子,可是却没有感到痛。这件事引起他的深思:“这一定与吸入笑气有关系。那么,如果利用笑气做麻醉剂,拔牙时不就感觉不到疼痛了吗?” 于是,威尔士亲身试验。他吸入一些笑气,就动手拔牙,他感到一点儿也不疼。经过几次实验以后,1845年1月,威尔士在美国一家医院里公开表 演“麻醉无痛拔牙”。他先让牙病患者吸入一些笑 气,但拔牙时患者却痛得大喊大叫。 年轻的助手…  相似文献   

7.
科学有多大     
编辑成功和巴乔五郎说“科学” 科学,无处不在。时时服务在左右着我们,当然,有对的,也有错的。 科学,是一门关于方法的解读,是工具(不是枷锁)。 科学,是一种观念,是一种价值分析,是一种对事物的理性判断,是一种比较方法,是一种合理优化,是一种分析方法…… 科学,就是种发现和认知的(?) 不要再给这些“名词”添加太多(?)和外延,它载不起,也担不动。 减负了,就别再把青少年(?)胡同里去……  相似文献   

8.
据美国国家实验室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SLAG)日前报道,著名国际实验合作组BaBar发现了一种奇特的粒子Y(4260)。该粒子由中国科技大学校友叶树伟博士和娄辛丑教授发现的。  相似文献   

9.
中子的发现     
1928年,德国的玻特(W.Bothe)和他的学生贝克(H.Becker)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α粒子去轰击鈹,观察到会发出一种贯穿能力很强的射线。他们把这解释为γ射线。在测量了这些射线的吸引系数之后,他们得出了结论:这些γ射线的能量很高,比入射线α粒子能量还高,看来发生了核反应。  相似文献   

10.
6月17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在山东大学西校区作了“我所经历的实验物理”的精彩演讲,演讲结束后,丁教授又和夫人SusanTing博士匆匆赶到位于南校区的山东大学空间热科学研究中心,与山东大学师生就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进行了座谈。山东大学空间热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程林教授等向丁肇中教授汇报了中心工作人员所承担的AMS项目中的热系统方面的研究进展情况,得知中心已完成了所承担研究工作的三分之一多,预计今年10月份将全部完成热系统的科研工作时,他微笑着说:“做得不错,很不错。”随后,丁肇中教授就AMS项目的相关问题与省科技厅厅长姜代晓,山东大学校长展涛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山东大学参加AMS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上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并书写了山东国际科技合作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11.
史志洁 《科技潮》2001,(7):28-29
5月29日下午,能容纳700人的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的一层2号会议厅座无虚席,连过道和第一排的地毯上都坐满了人,后来的人只能站在会议厅的最后面。静静的礼堂里,只有丁肇中的声音在清晰回响。一位年轻人站起来,他请丁教授“给中国研究基础科学的科学家一些建议,使他们能得到更多的支持”。丁教授略微思考了一下,以他一贯有条理的语言答道:“这是社会学讨论的问题。我能回答的是,如果一个科学家选择了基础科学研究,他就得把基础研究作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其他事情都没有它重要。”话音未落,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理想主义无论何时何地总是让人感动,而这些冲出心灵的掌声不仅感动于他的这句话,也是对丁肇中大半生一直执着于基础科学最前沿精神的钦佩和肯定。这是应北京市科协的邀请,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在向北京公众做题为《寻找宇宙中最基本的粒  相似文献   

12.
1981年三月我国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对自然课的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据此,我们代教育部起草了新的《小学自然教学大纲》(草案)(以下简称新大纲)。同年八月把新编的《自然》第一册课本(供三年级上学期使用)和教师用书(草稿)送请部分省、市试教并征求意见。同年十一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小学自然教材审稿会,对大纲、第一册课本(包括教师用书)进行了审订和修改。会议要求在三年内把1—  相似文献   

13.
(1)英国吉尔伯特于公元1600年发现,除琥珀外,其他许多物质摩擦以后均能吸引轻小物体。他在著作中首次使用“电”的名称。同年,奥托用硫黄球制成摩擦起电机。(2)英国格雷于1729年发现电荷可以传输,并且第一次用铜丝做导体。(3)法国杜法伊于1734年发现摩擦玻璃律和用同样材料去摩擦胶木棒产生的电不同;同电相斥,异电相吸。(4)德国克莱斯特和荷兰马森布罗于1745年分别发明莱顿瓶。同年,俄国利赫曼发明了静电计。(5)富兰克林受英国学考斯宾士电学实验表演的启发,于1746年开始研究电学。1751年他出版了《电学的实验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撮特几的流行起源传说撮特几是贵州彝族人民的一种传统古傩活动。按彝语的解释,“撮”是人的意思;“特,是变化之意;“几”是玩耍、游戏,合起来即为“变人的游戏”或“人类变化表演”。撮特几主要流行于黔西北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的板底裸(?)村一带。板底乡主演“撮特”的彝民文道华介绍说,撮特几的历史十分悠久,他的祖父是专门跳撮特几的毕摩(相当于  相似文献   

15.
每当夜幕降临时,五颜六色的霓虹灯就把城市装扮得格外美丽。那么,你知道霓虹灯是谁发明的吗?是怎么发明出来的呢? 1896年6月的一个夜晚,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和他的助手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目的是检测一种稀有气体是否导电。拉姆赛把这种稀有气体注入到真空玻璃管里,然后把封闭在里面的两个金属电极接在高压电源上,随后便仔细地观察起  相似文献   

16.
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报告称,他们已发现了一种完全无法用现有理论来解释的新粒子.这个新发现的粒子称为Y(4140),它的质量为4140兆电子伏特.这一发现向那些深谙夸克如何结合形成物质的粒子物理学家发出了挑战.加上不久前刚刚宣布发现罕见的单顶夸克,费米实验室离寻获希格斯玻色子实际上已越来越近了.相关论文已经提交给<物理评论快报>.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政党萌芽于明治维新后兴起的自由民权运动初期,始称“政社”,后受欧洲影响,改称“政党”。一九四五年八月,日本宣布投降,战前的几个政党和政治家集团重新活跃,以创立新的政党为目标展开活动。至十一月中旬,出现了自由党和进步党(一九四七年三月三十一日更名为民主党)两大保守党及社会党、共产党等约三十个各式各样的政党。一九四六年四月举行战后首次众议院议员选举时,包括“一人一党的模拟政党”在内,总数在三百六十个以上。几经选举的结果,至一九五五年,众议院的席位基本上为民主党、自由党和社会党所占有,共产党也占二个席位。同年十一月,自由和民主两党并为自由民主党,以稳定多数控制了国会。六十年代,民社党和公明党先后成立,日共议席也有增加。七十年代,新自由俱乐部(简称“新自俱”)和社会民主联合(简称“社民联”)出现,使议会里的政党增为七个。现分别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的最后一个深秋,适逢中国科学院50周年院庆,科学院特别邀请了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来中国参加庆典,著名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均在被邀请之列。记者借此机会采访了杨振宁教授。 今年77岁的杨振宁,身着藏蓝色西装,蓝色格子领带,目光炯炯。在纽约大学石溪分校执教了30多年之后。杨振宁教授于去年元月正式退休,之后他应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之邀回国主持一项物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清华大学在职教授。 谈话开始前,杨振宁从口袋里掏出一支润唇膏,涂在有些发干的嘴唇上。由于连  相似文献   

19.
法国青年科学家德布罗意,由于发现“电子的波动性”而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如何占领科学前沿阵地捕捉着这个火花的?他又是如何导出德布罗意方程而把实物粒子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统一起来的?物质波发现的意义及其本质何在?这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文章对物质波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的意义及其在物理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一些看法,试图对物理教学及近代物理学史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内容。  相似文献   

20.
文洁 《科技潮》2000,(12):108-109
核酸,生命之本1866年,在德国杜宾大学细胞实验室工作的瑞士科学家米歇尔从人体细胞里经分离得到了一种含磷的特别酸性物质,他取名为“核素”,这被公认为核酸的最早发现。以后,在同一实验室工作的科学家奥特曼通过实验从细胞中分离出不含蛋白质的物质呈酸性,重新取名为“核酸”。据统计,先后已有38名生物学家、遗传学家、医学家、营养学家及物理学家为此而获得人类科学最高荣誉——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