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职院校作为贫困生比例较高且生源地集中的高校,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有其自身的特点。研究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可操作性对于建立适应校情的新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高职院校为视点,在界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基础之上研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的可操作性,探索新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  相似文献   

2.
王新  王林 《科技信息》2012,(26):75-75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高校民生工程,作者结合近几年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实践,通过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学生资助相关政策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际,试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心理、育人等方面来帮扶,为探索建立一个良性、健康、长效的帮扶机制提供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资助育人的精准化开展,是保证对各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行资助政策的先决条件,是促进社会和谐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措施。本研究在精准扶贫的视角下,阐述高职贫困生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客观分析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搭建学生资助大数据平台、创新认定工作方式、加强队伍建设等手段,文章提出实现精准化认定的实践路径,借以发挥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高职高专院校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及原因,笔者对高职高专院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问卷调查、访谈,并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既有与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性的一面,也有其个性的一面。因此,单纯的物质资助不能完全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有必要通过采取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针对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农业类高职院校生源大多来自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占比较高。但是,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摒弃诚信,也申请国家资助,影响了资助公平。国家资助政策能否落实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身上,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开展认定工作。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存在着认定依据不科学、量化体系缺失、认定程序不完善、认定后监督工作缺乏等实践难题,亟需构建一套科学合理、过程健全、可操作性强的认定量化体系。  相似文献   

6.
傅颖丽 《科技信息》2013,(21):244-244,292
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一直都是近几年讨论的热点问题,更是各大高校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阐述了目前在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对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完善资助体系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东高职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大学生人格调查表(UPI)、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88名新生进行测试。结论广东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小部分个体心理问题需要高度关注。女生、农村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对专业不满意学生心理问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我国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与育人工作,明确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有序进行要坚持以育人为本,提出资助是方法,育人是最高目标,提倡新形势下高等职业院校开展资助育人的新方法、新手段。本文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现状为背景,探索资助与育人两者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9.
徐晓慧 《科技信息》2012,(9):273-273,269
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高职学生的特点,并根据在校高职学生的心理变化客观规律,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内容,努力做好新时期高职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文根据高职在校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将其分为家庭富裕型、家庭普通型和家庭贫困型三种类型进行具体分析。分析高职院校不同群体大学生的特点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管理教育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震 《科技信息》2011,(13):604-604,628
受竞争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等的影响,使高职院校困难学生越来越多,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业和健康成长,也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课题。本文在分析了高职院校困难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效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